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心室双出口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1例右心室双出口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主动脉辨下室间隔缺损(VSD)型23例,肺动脉辨下VSD型2例,两大动脉瓣下VSD型5例,远离两大动脉VSD型1例。有肺动脉狭窄者21倒,肺动脉高压者7例。采用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26例,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并右心室.肺动脉心外同种带瓣主动脉管道连接2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1例,双向Glenn手术2例。右心室流出道重建采用直接缝合1例,自体心包片加宽9例,跨瓣补片扩大至左右肺动脉分又或一侧肺动脉14例,同种带瓣主动脉血管片连接2例。结果 手术死亡3例。手术非致死并发症9倒治愈出院。随访无远期死亡,效果良好。结论 根据右心室双出口的解剖特点和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根治或姑息手术方式,保证重建的左、右心室流出道畅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右心室双出口(DORV)外科手术矫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06年7月~2009年4月对20例DORV患者行手术矫治,其中室缺(VSD)位于主动脉瓣下17例,肺动脉瓣下1例,两大动脉下2例。采用VSD-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室流出道加宽17例,内隧道外管道手术2例,改良Glenn分流术1例。结果术后早期因低心排死亡2例,出院后随访17例,发现小室缺残余瘘2例,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根据室缺的的位置类型决定DORV的手术方案,术中建立通畅的左室流出道和右室流出道,术后降低低心排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手术矫治右室双出口的经验及结果。方法:分析108例手术矫治右室双出口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108例患者室间隔缺损位于主动脉瓣下86例,肺动脉瓣下8例,两大动脉下12例,远离两大动脉2例。采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室流出道加宽80例,内隧道外管道手术12例,改良Glenn分流术11例,Fontan纠治术3例,大动脉调转术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2例,出院后随访86例,随访3个月~8年,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右室双出口解剖类型复杂多样,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通畅良好的左室和右室流出道。室缺的位置和左心室的发育情况决定手术方案及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春曦  黄达德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2):1119-1120
目的总结手术矫治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DORV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早期和远期的疗效。36例中室间隔缺损(VSD)位于主动脉瓣下28例,肺动脉辩下4例,两大动脉下3例,远离两大动脉1例。采用VSD-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心室流出道加宽29例,内隧道外管道手术(Rastelli)3例,改良Glenn分流术3例,Fontan纠治术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出院32例。随访28例,随访3个月~14年,临床效果满意。结论DORV解剖类型复杂多样,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通畅良好的左、右心室流出道。根据不同的病理解剖类型制定正确的个体化手术方案,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术后严密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双腔右心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手术,右房右室双切口45例,右室单切口6例,探明三尖瓣及右室流出道,彻底切除异常肌束,疏通右室流出道;用心包片加宽右室流出道(本组12例),同期处理室间隔缺损等合并畸形。结果:51例均治愈,随访2个月-20年,症状消失,均能参加正常活动。结论: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正确辨认并彻底切除异常肌束或狭窄环,避免损伤三尖瓣结构以及处理合并畸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右心室双出口23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心室双出口(DORV)属少见的紫绀型复杂畸形心脏病。本文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证实的DORV23例,结合文献报告,讨论X线平片、UCG、CT、MRI及心血管造影在DORV诊断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姚晓霞 《当代护士》2016,(8):109-110
分析右室双出口矫治术手术配合的重要性,认为右室双出口属于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病理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在手术的各项操作中进行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右室双出口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室双出口是一种少见、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其病理解剖结构是主动脉和肺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左心室的唯一出口是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右室双出口(Taussig-bing)为一种特殊的右室双出口类型,这种手术非常困难,早期手术死亡率超过50%。近年来,我院采用火动脉转换术治疗这类类型的右室双出口,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现将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腔右心室的诊断及手术纠治方法。方法 术前做彩色多普勒检查全部获确诊。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纠治术,7例经右室流出道切口手术,3例经右房切口手术。结果 术中畸形纠治满意,术后复查彩超无残余压差和残余分流,恢复良好。结论 彩超对双腔右心室术前诊断较可靠。异常肌束的识别和切除程度是手术的关键。若疏通较易,可以经右房切口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0.
梁绍伟  田子朴 《华西医学》1991,6(2):209-210
本文报道2例I.L.L型右室双出口病人的外科治疗。我们认为本型患者的手术适合年龄为5~6岁;超声心动图和左、右心室造影对本病的诊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手术的关键是:既要严密缝合心内渠道,又要彻底疏通右室流出道。本组2例均痊愈出院,经随访4年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婴儿右室双出口(DORV)矫治术后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5例婴儿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术后的护理资料.全部手术后均进ICU监护,实施严格呼吸道护理,心电监护,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调整循环功能,努力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监护期间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例,发生肺间质水肿、肺不张、低氧血症7例均治愈,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婴儿右心室双出口病理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多而严重,优良的术后监护、护理是提高手术存活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顾青 《现代护理》2007,13(5):451-452
目的探讨婴儿右室双出口(DORV)矫治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5例婴儿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术后的护理资料。全部手术后均进ICU监护,实施严格呼吸道护理,心电监护,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调整循环功能,努力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监护期间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例,发生肺间质水肿、肺不张、低氧血症7例均治愈,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婴儿右心室双出口病理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多而严重,优良的术后监护、护理是提高手术存活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远离型右室双出口精准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至2018年来河南大学人民医院实施双心室矫治术的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超声心动图以及CT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并且加做3D心脏打印技术辅助术前指导。2例患者首先实施了姑息手术,均为Glenn手术,同时期,这2例患者认为可以实施双心室矫治术。其中有1个室间隔缺损的位置更接近肺动脉,因此,实施了左心室-新主动脉内隧道和大动脉调转术。有1例房室连接不一致的患者实施了心内隧道开窗术和心房内调转术.在行双心室矫治术时,1名患者附加三尖瓣修补术,所有的患者都实施了动脉圆锥切除术和室间隔缺损扩大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率:1例院内死亡,该患者在手术后1 h死于心衰引起的低心排。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1例于术后第三天胸腔血性引流液明显增多,紧急床旁开胸探查显示主动脉根部局部自发破裂,并成功止血。1例术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在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并在右侧腋中线第六肋间行胸腔穿刺引流。3例肺高压患者术后长期使用西地那非联合波生坦或者瑞莫杜林降肺压治疗。术后剩余的8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在随访期间无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右心室梗阻性疾病漏诊和误诊的原因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总结39例先天性右心室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室腔梗阻14例,右室漏斗部梗阻25例。分析其超声诊断的特点,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右室腔梗阻的病理改变基础为右心室腔内室上嵴或嵴下水平至右室游离壁的异常肌束横跨,超声表现为右室壁局部肥厚呈楔形向右室腔凸起,室间隔呈舌形凸向右室腔,两者相对,中间形成狭窄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经狭窄处的五彩镶嵌血流信号,连续多普勒检测跨狭窄处压力阶差高低可反映梗阻的程度。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相符者有11例。误诊2例,漏诊1例。右室漏斗部梗阻的病理改变可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肺动脉瓣下出现一纤维隔膜。血流通过隔膜时发生梗阻,本组有1例为此类型,一种是漏斗部心肌异常肥厚,漏斗部内径变小,右室收缩时漏斗部进一步变窄。常合并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单纯的右室漏斗部梗阻十分少见。手术治疗7例。提示法洛四联症漏诊伴有漏斗部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误诊合并漏斗部狭窄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成为诊断和评价先天性右心室梗阻性疾病重要的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15.
16.
178例右心室双出口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总结了178例右心室双出口手术的配合经验,提出护土在配合上要熟练掌握手术的解剖特点,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手术程序,根据不同类型的畸形,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特殊物品、带瓣管道及带单瓣补片的制备。在术者确定术式后,能立即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其关键步骤是心内畸形修复的配合。阐述了心内隧道修复、心内管道修复、带瓣管道、补片加宽的应用配合及改良Fontan手术配合。并分转流前、转流中、转流后对术中护理的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何萍萍  卞俊 《上海护理》2005,5(6):36-38
右室双出口(double outlet right of ventricle,DORV)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均完全起自形态右心室,室间隔缺损作为形态左心室惟一出口的一组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其畸形的多样化造成手术方案的错综复杂,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术后监护的难度。1996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DORV患儿16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畸形右室双出口的产前超声声像特征以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分析我院于2000年8月~2006年5月期间33例胎儿右室双出口的超声资料与随访结果,总结胎儿右室双出口声像图特点及如何鉴别诊断。结果产前正确诊断右室双出口32例,1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所有33例病例均合并室间隔缺损或心内膜垫缺损,尚有2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以外的其它心内畸形,15例合并心外畸形,4例染色体异常。结论胎儿典型右室双出口的主要声像图特征是主、肺动脉起始部平行排列且均发自右心室;右室双出口常合并其他心内及心外畸形,注意对合并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右室双出口的MRI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讨论MRI成像技术在右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黑血法)及磁共振电影,对4例DORV患者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4例DORV均获手术证实,2例为陶西格-平(Taussig-Bing) 畸形,1例为法洛四联症型,1例为完全型.结论 MRI诊断DORV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超声心动图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反流时,积极或者保守的二尖瓣处理策略间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12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反流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年龄为68~5261(627.58±986.32)d,体重3.8~54(8.90±6.83)kg,男57例,女70例。第一诊断包括室间隔缺损(89例)、动脉导管未闭(13例)、房间隔缺损(9例)、主动脉缩窄(7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4例)、主动脉瓣狭窄(3例)、冠状动脉右心室瘘(1例)、主动脉弓中断(1例)。以是否进行二尖瓣整形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67例进行了包括第一诊断和二尖瓣整形在内等的矫治手术,而另外60例则未对二尖瓣进行处理。除了主要诊断的外科矫治外,二尖瓣整形手术包括二尖瓣环缩、裂缺缝合、二尖瓣双孔等。随访时间7~1131(235.39±247.81)d。术前、术后随访主要参考依据为经胸多普勒超声,少部分患者术后采用经食道多普勒超声进行评估。结果二尖瓣整形组术前二尖瓣反流轻度12例(17.91%),轻中度反流24例(32.84%),中度反流29例(43.28%),中重度反流1例(1.49%),重度反流1例(1.49%);未整形组则相应为:轻度反流6例(10%)、轻中度反流39例(65%)、中度反流14例(23.33%)、重度反流1例(1.67%)。随访过程中无死亡病例,结果显示,二尖瓣整形组患者二尖瓣反流加重3例,维持原状15例,减轻49例;二尖瓣未处理组,二尖瓣反流加重3例,维持原状14例,减轻44例。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二尖瓣反流状况的改变进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对比发现,积极外科处理与保守治疗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对室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分析两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13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均未对二尖瓣进行处理,术后二尖瓣反流均有改善(100%)。结论在儿童患者中,二尖瓣反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