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一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均进行CTA与DSA检查比较CTA与DSA颅内动脉瘤诊断率及所测量瘤体大小,并观察CTA与DSA对不同部位动脉瘤的显示情况。结果CTA所测量的瘤体直径、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率及对不同部位的颅内动脉瘤诊断率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可对颅内动脉瘤进行早期确诊,联合DSA可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维(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7例疑似或确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二维(2D)DSA及旋转数字血管造影(旋转DA)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行3D DSA重建,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 47例中经3D DSA共检查出46例53个动脉瘤,2D DSA有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在动脉瘤的形状、瘤颈、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上,3D DSA明显优于旋转DA和2D DSA.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上,3D DSA比旋转DA和2D DSA能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疑似或确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二维(2D)DSA及旋转数字血管造影(旋转DA)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行3DDSA重建,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47例中经3DDSA共检查出46例53个动脉瘤,2DDSA有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在动脉瘤的形状、瘤颈、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上,3DDSA明显优于旋转DA和2DDSA。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上,3DDSA比旋转DA和2DDSA能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诊断破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可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行3D—CTA检查,应用表面遮盖、最大密度投影等重建技术,1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得到的影像学资料与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4例患者确诊为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38个,其中多发性动脉瘤4例。3D—CTA可以清晰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将3D—CTA与DSA检查测量的瘤体及瘤颈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手术治疗23例,介入栓塞治疗7例。结论 16排螺旋3D—CTA图像质量高,可作为SAH及可疑动脉瘤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DSA可作为必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贺宇平  王眺  田民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4):792-793,795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0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颅内动脉瘤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同时行磁共振血管造影的41例作为A组,CT血管造影的45例作为B组,观察两组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A组的检出率为87.8%,B组为86.7%,明显低于DSA的98.9%(均P﹤0.05);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两组患者所测瘤体直径及瘤颈宽度与DSA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临床上检出颅内动脉瘤最敏感的方法,而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形态特征的诊断情况与DSA并无明显差异,且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方法相对方便快捷,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从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45例脑血管疾病疑似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将诊断结果分别记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的颅内动脉瘤疾病检出率和颅内动脉瘤直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颅内动脉瘤疾病检出率为82.22%(37例)和64.44%(2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检测颅内动脉瘤直径分别为(4.14±0.38)mm和(4.75±0.42)mm,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CT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从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45例脑血管疾病疑似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将诊断结果分别记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的颅内动脉瘤疾病检出率和颅内动脉瘤直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颅内动脉瘤疾病检出率为82.22%(37例)和64.44%(2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检测颅内动脉瘤直径分别为(4.14±0.38)mm和(4.75±0.42)mm,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CT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为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1年11月60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DSA检测,以DSA为诊断标准,采用双肓法评估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及与DSA检出动脉瘤数量的一致性;测量动脉瘤瘤颈宽度,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中,49例经DSA检查出51个动脉瘤,50例经CTA检出51个动脉瘤,以DSA诊断为金标准,CTA检查的灵敏度为97.8%,准确度为98.0%,2种诊断方法在检出动脉瘤的例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出瘤颈宽度为(3.6± 1.9) mm,DSA为(3.3±2.1) 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对颅内动脉瘤检查的灵敏度高,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仍不能完全替代DSA.  相似文献   

9.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CTA检查,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11例SAH患者其CTA和DSA均未见异常.37例CTA和DSA结果存在异常患者中,CTA发现37个动脉瘤,DSA发现38个(2例多发性动脉瘤),CTA遗漏2个动脉瘤,误诊1个动脉瘤.CTA诊断动脉瘤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1.7%.[结论]64排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三维CT脑血管造影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D—CTA和14次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3D—CTA发现脑动脉瘤7例、脑动静脉畸形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其余6例未见特异性的病因。其中有14例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3D—CTA的发现。3D—CTA能准确发现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并且显示了这些病变的三维构造和毗邻关系。结论:3D—CTA具有简单、快速、无创、可靠等优点,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诊断,有助于早期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及3-羟基-3-甲基戊二酰裂解酶(HMGCL)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方法收集2014年12月7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1例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该患儿的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诊疗情况;对患儿及父母进行HMGCL基因检测,并于患儿出院后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均获得受试对象及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结果患儿年龄为1岁1个月,男性。因"不明原因腹泻、呕吐,反复呕血,发热2 d,昏迷3 h"收入本院。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血氨水平高、代谢性酸中毒;头颅MRI检查结果示:双侧侧脑室旁及双侧额颞顶皮层下异常信号。确诊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经限制蛋白质摄入,静脉滴注葡萄糖和左旋肉碱治疗后症状缓解。该患儿HMGCL基因c.509G >T(鸟嘌呤>胸腺嘧啶)发生点突变,c.348+1G > C(鸟嘌呤>胞嘧啶)发生剪切位点突变,导致外显子拼接错误,其中c.509G >T是来自母亲的杂合突变,c.348+1G > C是患儿新出现纯合突变,c.348+1G > C剪切位点突变,导致第170位的半胱氨酸剪切突变为苯丙氨酸。出院后6个月后随访结果示:患儿年龄为1岁7个月,智力运动发育稍落后,但无明显倒退,无抽搐发作,全身情况良好,各项生化指标及尿3-羟基-3-甲基戊二酸水平降低。 结论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系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通过HMGCL基因检测及HMGCL基因分析不仅有助于诊断该病,对于指导家系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Adjuvant effect of liposomes was compared to that of aluminium hydroxide (Alum) using ovalbumin (OVA) as a model antigen, and the difference in adjuvanticity of liposomes from Alum has been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cytokine production. Both adjuvants enhanced the IgG levels, but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IgG subclass; Alum enhanced IgG1 levels, and liposomes enhanced IgG2a, IG2b, and IG3 levels. Further, Alum enhanced antigen-specific IgE levels, whereas liposomes did not.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 in adjuvant effect of these adjuvants, secretion of cytokines, especially interferon-γ (IFN-γ) and interleukin-4 (IL-4) which regulate IgE production, was estimated ex vivo. Overnight culture of splenic cells obtained from mice immunized with liposomes encapsulating OVA elicits IFN-γ secretion, but not IL-4 secre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duction of both cytokines was elevated by the immunization with OVA-Alum complex.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fference of adjuvant activity between liposomes and Alum may come from the difference in the secretion of IL-4 and that, consequently, a different class of antibody response is developed. More importantly, negatively charged liposomes containing phosphatidylserine remarkably promoted IFN-γ secretion compared to neutral liposom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互隔交链孢酚(AOH)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NIH/3T3细胞分为10、50μmol/L AOH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观察染毒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研究细胞存活率,采用彗星实验观察细胞的DNA损伤程度,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细胞处理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形态学变化。MTT结果表明,10、50μmol/L AOH处理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9.88%,32.47%)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10、50μmol/L AOH组在彗星实验中细胞拖尾率为35.87%和71.83%,尾部DNA含量为(36.18±18.6)和(51.3±21.6),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的拖尾率(14.78%)和尾部DNA含量(21.29±15.60)(P<0.05);10μmol/L AOH处理组对NIH/3T3细胞周期影响不明显,而50μmol/L AOH处理组引起S期增高和明显的G2/M期阻滞(P<0.05)。结论AOH可诱导NIH/3T3细胞的DNA损伤、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G2/M期细胞阻滞。  相似文献   

14.
李锐  李政 《现代医院》2014,14(9):91-93
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采用3+3+3+1模式,以固定的组织机构,明确的个人承担责任范畴,健全的层级管理关系,对发生在该院门诊电子处方实行实时监测、召回修改;随机抽检、重点监控;院级评估、诫勉奖惩的三级防控。不合理用药处方率下降,处方合格率上升。监管到位,措施落实,为实施《广东省阳光用药的通知》提供了切实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5.
用NIH3T3细胞转化试验对松花江江水潜在致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松花江江水潜在致癌性,检测了哈尔滨市上游15km处江水对NIH3TH3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乙醚提取各剂量均对细胞有一定毒性,能诱发典型的细胞转化灶,其转化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提示,该江水具有潜在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已建立的BALB/c-3T3哺乳类细胞株,对苯并(a)芘、环磷酰胺、2-氨基蒽、2.硝基芴、亚硝化煤尘提取物和纸烟烟雾凝聚物,用微核试验作了遗传毒性的测试。结果表明:BALB/c-3T3细胞能活化某些前诱变物和前致癌物。看来BALB/c-3T3细胞微核试验,不需加外源性活化系统,作为体外遗传毒性测试系统十分有用。p<0.01,以下同。表2环磷酰胺诱发BALB/c-3T3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表32-氨基蒽和2-硝基芴诱发RALR/C-3T3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处理时间为48h表4亚硝化煤尘和纸烟烟雾提取物诱发BATB/C3T3细胞微核试验结果煤尘组浓度以原有煤尘量表示。50μl纸烟烟雾凝聚物贮备液加入10ml培养液。1,2和4支/ml相当于每平皿加入1/20,1/10和1/5支烟的烟雾,处理时间均为48h。三、讨论细胞中微核的形成是罕见的细胞遗传学现象。体内微核试验中,微核细胞分布呈负二项或泊松分布[11]。但是,体外微核试验中微核细胞的分布情况尚无报道。根据我们溶剂对照组的资料,大多数实验中均数大于方差,故在这些体外试验中微核细胞的分布似乎并不服从于负二项或泊松分布。为了确定准确的分布类型还需要更多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恢复了二维超声图像成像过程中丢弃的空间位置信息,提供了比二维超声图像更为丰富的临床诊断信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领域.本文介绍了基于一维换能器阵列的超声三维重建过程,针对扇形扫描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减少三维重建环节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对BALB/c 3T3细胞恶性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琪  许建宁 《卫生研究》1996,25(3):129-133
利用建立的 BALB/c 3T3细胞转化系统进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的细胞转化和裸鼠诱癌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GMA 可诱导 BALB/c 3T3细胞形态转化,并呈剂量-反应关系;从转化灶分离扩增细胞,经电镜扫描观察到转化细胞表面形态改变,可被植物凝集素 ConA凝集,并在半固体琼脂生长,在同品系裸鼠皮下形成了肿瘤,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分化程度较低的纤维肉瘤。GMA 有很强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能力,提示 GMA 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3G时代医疗服务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进展,以及我国3G建设的进展,并探讨在这一环境下医院的医疗服务的可能的应用和改进,这些应用将有利于医院服务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