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斌  李木泉 《癌症》1998,17(2):134-136
目的:为总结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外科治疗经验,进一步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食管癌9例,贲门癌24例)。结果:高龄患者术前多伴发心肺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7.3%),以肺部感染为主;五年生存率:食管癌25%,贲门癌27.3%。结论:对高龄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手术适应证应全面衡量患者的生理年龄及病灶情况;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和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70岁以上老年人及40岁下青壮年胃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术后并刀症等因素,认为老年人胃癌以幽门窦部、分化好的管状腺癌为多见,与青壮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手术切除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第年组的术后并发症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1)。指出应重视才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185例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以及围手术期处理,探讨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间,在我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年龄大于70岁的18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100%。26例(14.1%)手术时间大于5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围手术期死亡率为8.1%。围手术期死亡主要原因为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和心脑血管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伴发病、肺功能差、手术时间长及喉返神经损伤与围手术期死亡明显相关。[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相对较高,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和合理周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围手术期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问题。方法和结果收治70岁及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119例,其中前6年54例,后4年65例。后期患者中、晚期(Ⅲ、Ⅳ期)比例高于前期,后期Ⅰ、Ⅱ期肿瘤根治性切除率显著较前期提高(91.7%和67.7%,P<0.05),Ⅲ、Ⅳ期病例间无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无差异,但后期住院死亡率较前期明显降低(18.5%和38.9%,P<0.05)。结论对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指征应根据其肿瘤分期和全身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探讨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9年9月的105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中无手术中死亡,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为30.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9%,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结论 7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仍应积极手术治疗,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对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70岁以上老年人胃恶性肿瘤的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恶性肿瘤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期改善他们的生存率。方法:1984-1995年共收治70岁以上的老年胃恶性肿瘤110例。60例行根治术,22例行姑息切除,24例行探查术,4例行胃空肠吻合术。结果:根治术的三年、五年生存率分别是68.4%和55.08%。术后总的并发症为16.36%(19/110),病死率是1.8%(2/110)。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和行根治术与预后有关。结论:老年人免疫状态差,手术风险大。纠正和改善其各种状况,在围手术期间给以特别的关心和护理,争取做根治术,可延长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特点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Zhao WH  Xu BH  Li Q  Zhang P  Sun Y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5):385-388
目的 分析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198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80例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长期生存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280例老年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2.9%。92.5%的患者以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中位就诊时间为4个月,58.9%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74.3%)。免疫组化分析显示,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占72.9%。全组患者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9%和40.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分期、脉管瘤栓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和脉管瘤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手术和内分泌治疗是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式。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淋巴结状态和脉管瘤栓。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不损伤肌肉切口行解剖性肺切除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80岁以上肺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均经腋下保留胸部肌肉和肋间神经的小切口完成解剖性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除手术。肺叶切除8例,双叶切除3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例,肺叶切除加楔形切除2例,全肺切除1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9例患者入住外科监护室,时间平均为2.3 d;需机械通气者6例,机械通气时间3~18 h;前3位并发症分别为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全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 d,最短5 d,最长为14 d。结论 解剖性肺切除可被安全应用于部分8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1.
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屠一强  倪国兴 《肿瘤》1998,18(3):142-144
目的评价高龄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9例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的术前检查和处理、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近期效果。结果手术切除率为100%。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2%。围术期死亡率为2%。与69岁以下年龄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93.8%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对高龄贲门癌、食管癌应采取手术治疗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2.
T2N0M0乳腺癌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T2N0M0乳腺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702例T2N0M0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的效果。结果T2N0M0乳腺癌临床检查淋巴结假阴性率为35.2%。各种手术方式在淋巴结阴性时生存率相似。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辅助化疗在淋巴结转移超过4只者可提高生存率。结论T2N0M0乳腺癌病灶≤3cm可作改良根治术,病灶>3cm且位于中央或内侧应同时清除内乳淋巴结。术后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3.
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30岁及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56~1993年手术治疗30岁及以下单侧女性乳腺癌95例。结果腋窝和内乳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9.1%和31.2%。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和27.4%,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者占4.2%。伴妊娠及哺乳者21例(22.1%)。腋淋巴结阴性的妊娠哺乳期和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和81.40%,而腋淋巴结阳性者则分别为38.10%和73.70%。结论对3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应尽可能清除内乳淋巴结;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无论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预后均较差;对腋窝淋巴结阴性者也应强调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保留乳房治疗侵袭性乳腺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中国实行保留民听可行性和这种术式成功开展并推广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10例乳腺癌中的Ⅰ、Ⅱ期女性乳腺癌168例,其中保乳手术10例,手术方式为:乳腺象限切除+术中连续冰冻辅助确定术式,术后处理为放疗及化疗合用;结果: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在生存率和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结论:随早期乳癌检出率的增多及部分切除乳腺治疗癌手术的完善和术后工作的完备,病人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在我国逐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穿孔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穿孔的可行性与理想手术方法。方法对食管癌穿孔18例(其中穿入右肺6例,穿入纵隔9例,穿入气管3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开胸手术17例,其中右胸三切口术式11例,分期手术6例。17例中经胸骨后间隙胃或结肠代食管13例。结果15例获得手术成功,手术死亡2例(11.10%)。术后随访2~36个月,其中存活7~12个月9例,24个月1例,36个月1例,疗效满意。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穿孔效果明显,优于一般保守治疗。其优点是:①切除癌肿;②消除胸内感染污染源;③术中彻底清洗胸腔,有效控制胸内感染。手术方式以右胸三切口术式(胸骨后胃或结肠代食管)或分期手术为佳。气管瘘口以用带血管蒂肋间肌或背阔肌修补为好。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大剂量甲地孕酮(High dose-Megestrol acetate HD—MA)500~1000 mg/日,或已酸羟孕酮(Hydroxyprogesterone capronte HD—HPC)500mg/日治疗1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结果HD—MA组8例中4例获PR,其中2例仍在缓解中,缓解期为45~362天(平均184天)。HD—HPC组9例中5例PR,缓解期为105~519天(平均282天)。软组织和内脏病变的疗效似胜于骨转移。经先期三苯氧胺(Tamoxifen)治疗失败的14例中,7例仍可因HD—MA或HD—HPC而缓解。除1例外,PR者均属绝经期后病人。HD—MA和HD—HPC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食欲改善,体重增加,KPS提高25%(MA组)或41%( HPC组)。未见其他明显的毒副反应。作者认为,HD—MA和HD—HPC作为第二线内分泌治疗手段,对于晚期、复发或难治性乳腺癌是安全、有效並有其独具的优点的。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88年97例手术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以及1984~1992年间手术治疗的13例导管内癌(DCIS)、6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DCIS+Ca),6例导管上皮高度增生(PBD)的原发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合临床资料、c-erbB-2、p53表达情况,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9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浸润性乳腺癌与DCIS、PBD相比,有较高的PCNA阳性细胞标记指数(PCNALI)(P<0.05)。在DCIS与PBD两组患者中,PCNALI无差别(P>0.05)。在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中,高PCNALI指数的无病生存率低(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淋巴结转移情况、肿块大小、PCNALI、c-erbB-2是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PCNALI随着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是一个新的乳腺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王思愚  吴一龙  戎铁华 《肿瘤》1999,19(2):75-77
目的探讨月经生育史对可手术乳腺癌病人的预后的影响。方法以1977~1983年期间我院可手术412例乳腺癌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年龄、绝经已否、初潮及绝经年龄,及生育与妊娠次数分别计算其十年生存率,然后用Cox模型法对病人生育因素及传统的预后因素(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未曾妊娠及生育的妇女预后较好(64%比54%P=0.01,62%比53%P=0.005),生存率随妊娠及产次的增加而降低。多变量分析结果提示生育次数与传统预后因素一样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众所周知,生育因素是乳腺癌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作用表现为生育次数与乳腺癌的危险性呈负相关,但对已患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