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转录因子GATA-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TA1是最早发现的GATA家族成员,表达在早期红系细胞、巨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睾丸基质Sertoli细胞及非造血胚胎干细胞中。转录因子GATA-1在正常红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且控制着巨核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分化。转录因子GATA-1可以和许多生物大分子柜互作用,如红细胞生成素(EPO)、FOG(friend of GATA)、GATA-2等,在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疾病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
GATA-1和GATA-2基因在再障和正常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GATA-1和GATA-2基因在再障和正常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的情况。方法 体外扩增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运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GATA-1和GATA-2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其相对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比较。结果 GATA-1和GATA-2基因在正常和再障的骨髓基质细胞中均有一定的表达。再障的骨髓基质细胞中GATA-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低;而GATA-2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和再障的骨髓基质细胞中均以GATA-2的表达占优势.结论 转录因子GATA-1和GATA-2基因可在正常和再障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并可能影响骨髓微环境的造血调控作用,对再障等血液疾病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人脑cDNA文库中筛选与人GATA-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方法 从人K562细胞中扩增出全长GATA1基因,设计引物将其3段截断体亚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DBLeu中,转化至AH109感受态酵母中,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脑cDNA文库中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阳性克隆通过回转及免疫共沉淀试验进行验证,利用3xGATA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对相互作用蛋白质进行功能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出酵母诱饵蛋白表达质粒pDBLeu-GATA1(1),pDBLeu-GATA1(2),pDBLeu-GATA1(3),筛到34个阳性克隆,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回转验证得到5个与GATA-1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试验进一步验证,获得3个蛋白质能与GATA-1相互作用,分别是ECSIT,EFEMP1和GPS2.荧光素酶试验表明这3个蛋白质均能对GATA1的转录活性产生影响,证实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影响GATA1转录的功能.结论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免疫共沉淀试验,从人脑cDNA文库中成功获得3个与GATA-1相互作用并对其转录活性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为研究GATA1蛋白质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骨髓CD71+细胞转录因子GATA-1和GATA-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APC模型组。在海拔4 300 m自然环境下复制HAPC模型并采用骨髓涂片、骨髓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学参数检测进行验证。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71~+细胞数量相对变化趋势;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ATA-1和GATA-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低氧培养CD71~+细胞,筛选最佳干扰序列GATA-1 shRNA1后,转染96 h,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ATA-1和GATA-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涂片及血液学参数检测结果显示,HAPC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与对照组比较,HAPC模型组骨髓CD71~+细胞明显增多,骨髓CD71~+细胞GAT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GATA-2的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对照组GATA-1和GATA-2的mRNA和蛋白表达呈负相关,HAPC模型组GATA-1和GATA-2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GATA-1 shRNA1干扰96 h后,GATA-1的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但是GATA-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HAPC大鼠骨髓CD71+细胞GATA-1和GATA-2表达异常,两者的负相关关系改变可能是导致HAPC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6.
PU 1是Ets转录因子家族成员 ,主要在造血系统如髓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表达 ,调节大量髓系基因的转录从而调节造血系统的分化 ,近期研究发现其功能的阻断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cutemyeloidleukemia ,AML)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ZBP-8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相关性,为证实ZBP-89通过抑制HIF-1α/Notch1信号通路降低肝癌干细胞“干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与深圳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来检测肝癌细胞及癌旁组织中ZBP-89、HIF-1α的相关表达,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ZBP-89在肝癌组织中呈现出低表达状态,而在癌旁组织中却呈现出高表达状态,分别为34.17%、62.50%;ZBP-89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高于肝癌组织(P<0.05)。而在肝癌组织细胞中发现ZBP-89的表达与缺氧信号因子HIF-1α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ZBP-89很可能为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潜在的抑癌基因,通过抑制HIF-1α/Notch1通路进而抑制肝癌干细胞增殖、增强肝癌干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能是其发挥抑癌效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心脏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最先形成的器官。导致心脏形成和发育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转录因子以组织特异性和定量的方式调节其它器官形成和发育 ,从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主要的调节作用。转录因子在心脏发育过程中可以调节心肌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ZBP-89(Zinc-binding protein-89)通过HIF-1α/Notch1通路对肝癌干细胞干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ZBP-89过表达慢病毒载体(Len-ZBP-89)并进行慢病毒包装,微球体培养法富集肝癌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EpCAM、CD133的表达,CoCl2(HIF-1α激活剂)处理肝癌干细胞,RT-PCR检测细胞中ZBP-89、HIF-1α和Notch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ZBP-89、HIF-1α、Notch1、CD44、CD133和EpCAM蛋白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光学显微镜观察特征性肿瘤球体的形成.结果 Len-ZBP-89慢病毒包装成功,病毒滴度为1.32×109 TU/mL;肝癌细胞PLC/PRF/5中ZBP-8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HIF-1α和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LC/PRF/5细胞成功富集肝癌干细胞PLC/PRF/5.C,PLC/PRF/5.C中EpCAM、CD133的表达水平均上调;Len-ZBP-89可下调PLC/PRF/5.C细胞中HIF-1α、Notch1、CD133、CD44和EpCAM的蛋白表达,下调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和特征性肿瘤球体克隆数量;CoCl2(HIF-1α激活剂)可上调PLC/PRF/5.C细胞中HIF-1α、Notch1、CD133、CD44和EpCAM的蛋白表达,上调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和特征性肿瘤球体克隆数量(P<0.05);CoCl2处理可逆转Len-ZBP-89对PLC/PRF/5.C干性的抑制作用.结论 过表达ZBP-89通过抑制HIF-1α/Notch1通路抑制肝癌干细胞干性. 相似文献
10.
李涛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5,25(3):244-246
GATA-4是心肌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重要转录因子,通过与SRF和Nkx2.5等其他转录因子协同来调控心肌特异基因表达,决定心肌分化。GATA-4是多种刺激和信号通路的下游效应因子,被ERK1/2和p38激酶磷酸化,通过与AP-1和NF-AT3的协同作用,介导心肌肥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诱导心肌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中的作用及信号传导通路。
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TGF-β1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LTBP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用TGF-β1相关信号通路阻断剂探讨TGF-β1调节LTBP2表达改变的信号传导机制。
结果:LTBP2基因表达随着TGF-β1浓度增加(0、2、5、10 ng/mL)而明显升高,在5 ng/mL时刺激最强(P < 0.05);5 ng/mL的TGF-β1刺激下心肌细胞内LTBP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升高呈时间依赖性,均在12 h最高,24 h开始呈下降趋势(P < 0.05或P<0.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TGF-β1明显升高LTBP2的表达。信号传导通路研究显示TGF-β1在心肌细胞内主要通过ER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诱导LTBP2的表达。
结论:TGF-β1在乳鼠心肌细胞内通过ER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上调LTB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测定IGF-1及其结合蛋白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分别检测32例生长激素缺乏症(GHD)、35例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small syndrome,ISS)、30例健康儿童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同时比较IGF-1和IGFBP-3诊断GHD敏感性、特异性和实验有效率。结果:GHD组、ISS组、正常对照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IGF-1、IGFBP-3水平与GH激发试验中的GH峰值呈正相关(r=0.312、0.354,P〈0.05);诊断GHD,IGF-1的特异性为82,9%,敏感性为68.8%;IGFBP-3的特异性为91.4%,敏感性为75.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1和IGFBP-3的检测可能可作为筛查和诊断GHD有价值的指标,血清IGF-1、IGFBP-3水平的检测可能可替代GH激发试验。 相似文献
17.
TGF‐β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human cancers such as colorectal cancer. Id‐1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marker in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GF‐β in regulating Id‐1 in LoVo cells. siRNA was used to silence smad2, smad3, and p38 MAPK gene expression in Lovo cells. Interference efficiency and the role of TGF‐β on Id‐1 expression were analyzed using a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Cell viability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MTT assay.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d that TGF‐β1 downregulated Id‐1 protein expression in LoVo cells. Smad2 and smad3 siRNA inhibited TGF‐β1‐induced 4×SBE luciferase reporter activity. p38 MAPK siRNA inhibited TGF‐β1‐induced 3×AP‐1 luciferase reporter activity. However, the suppression of Id‐1 by TGF‐β1 was recovered by smad3 siRNA but not smad2 or p38 MAPK siRNA. Moreover, TGF‐β1 stimulated cellular proliferation and p21Waf1 protein expression, which might be mediated by suppressing Id‐1 expression.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GF‐β1 suppressed Id‐1 expression in a smad3‐dependent manner in LoVo cells using RNAi technology. Thes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s of TGF‐β func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Anat Rec, 2010.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