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曾于1973,1978年报告将豚鼠暴露于频率为20千赫、声压级120分贝之噪声下1小时、3周后检查内耳损伤的结果。1979年又报告将暴露的时间加倍,而外毛细胞损伤的范围并不扩大,有几例反而缩小。是否由于动物在第一次暴露于强噪声后毛细胞发生疲劳因而保护毛细胞免受再次噪声的损害?作者对此现象作了进一步观察。此次研究除了重复以前的实验外,还将暴露噪声时间缩短,动物的存活时间延长。全部实验都是用生长5~6周、非纯种之白化豚鼠,每只动物的两耳,一侧暴露噪声,另一侧留作对照,噪声频率为20千赫,声压级为120分贝,暴露时间为30,15及7.5分钟,动物存活时间为3,6及12周。耳蜗采用铺片法处理,用相差显微镜观  相似文献   

2.
耳蜗神经的活性与基底膜运动状态的关系如何至今仍是听觉生理研究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实验试图证明基底膜位置的变化以及伴随的EP变化对CM和N_1的影响。作者们经腹外侧暴露豚鼠的耳蜗,刺激声通过装入外耳道的传声导管,同时记录在鼓膜上的声压级,用银珠电极放置在蜗窗窝缘内监测N_1;用灌入0.11M氯化钾溶液,电阻值为5~10MΩ(兆欧)的玻璃微电极经耳包囊上预先制备的小孔进入中阶,放置在离镫骨大约4mm处;另一根氯化银电极放置在上颈部肌肉作为参考电极。用110dB(SPL)的50赫连续纯音和50~70dB(SPL)的3.1千赫的短音同时刺激一耳,短音被嵌在50赫周期内的不同相位上。50赫的低频纯音使基底膜产生相应的缓慢周期性运动并伴随EP的变化,而短音引起的CM和N_1幅度将取决于短音所在50赫周期内的相位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频纯音可以调制CM的幅度和耳蜗神经反应N_1,在低频信号周期内,N_1常减少,仅出现两个较大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内毛细胞缺损对噪声引起外毛细胞损害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噪声对正常灰鼠和内毛细胞缺损灰鼠的外毛细胞是否具有不同的破坏效应。方法  6只正常灰鼠和 12只卡铂致聋灰鼠作为受试对象。提前 30天给 12只灰鼠按照 10 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卡铂 ,以达到预先选择性破坏其内毛细胞的目的。将 6只正常灰鼠和 6只经卡铂处理的灰鼠移入噪声室 ,在强度为 12 0dB、中心频率在 4kHz的脉冲噪声环境暴露 6小时 ;另外 6只经卡铂处理的灰鼠不经噪声暴露作为对照组。在噪声暴露后 30天取出耳蜗 ,常规制备耳蜗铺片 ,然后进行全耳蜗毛细胞计数 ,并将各组动物的毛细胞计数结果制备成平均受损情况分布图 ,观察和比较噪声引起的外毛细胞损害水平在具有正常内毛细胞的灰鼠和丧失内毛细胞的灰鼠是否存在差别。结果 单纯注射卡铂的灰鼠内毛细胞平均损失在 90 %左右 ,但外毛细胞无损害。经噪声暴露的正常灰鼠外毛细胞在耳蜗底回中部约相当于 4kHz共振频率区域平均损失 6 0 % ,但是在该区域两侧靠近底回和顶回的外毛细胞损失少于 2 0 %。预先经卡铂破坏 95 %内毛细胞的灰鼠经噪声暴露后 ,外毛细胞在耳蜗底回中部平均损失达到 90 % ,在该区域两侧的外毛细胞损失百分比大于 4 0 %。结论 内毛细胞缺损可以造成更多的外毛细胞在噪声刺激中被破坏 ,提示正常内毛细胞的存在可能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高强度低频率噪声(低频强声)对巴马香猪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表面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8只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2只)及实验组(6只),均于实验前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后,将实验组再分为噪声暴露后即刻、36小时及84小时组,每组2只;实验各组动物暴露于50Hz、142 dB SPL的低频噪声中5 min,再于暴露后即刻、36小时、84小时分别行ABR检测,然后分别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动物耳蜗毛细胞表面结构的形态变化.对照组不给予噪声暴露,其他步骤同实验组.结果 8只(16耳)巴马香猪低频强声暴露前ABR反应阈值为91.25±10.72 dB SPL;实验组低频强声暴露后即刻、36 h及84 h所有动物双耳ABR均未能引出.实验组噪声暴露后即刻扫描电镜下可见内外毛细胞气球样变,外毛细胞静纤毛融合及散在性缺失;噪声暴露后36 h可见内外毛细胞轻度气球样变、静纤毛散乱;噪声暴露后84 h可见耳蜗底回内外毛细胞缺失,中回及顶回内外毛细胞静纤毛缺失,且以第三排外毛细胞静纤毛缺失最重;噪声暴露后听毛细胞表面结构损伤以基底回和中回为主,顶回损伤较轻.结论 50 Hz、142 dB SPL噪声暴露后巴马香猪双耳ABR反应阈值较暴露前明显升高;扫描电镜下可见内、外毛细胞静纤毛融合、散乱及缺失等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丝状肌动蛋白(F-actin)在不同阶段凋亡、坏死毛细胞中的变化,揭示噪声性耳蜗毛细胞损伤早期的细胞形态学特征.方法:青年SD大鼠20只,接触噪声暴露的实验组及未接触噪声暴露的正常对照组动物各10只.将动物暴露于110 dB SPL,4 kHz窄带噪声,持续暴露8 h.稳态噪声暴露后接触155 dB SPL的脉冲噪声75次.噪声暴露前及噪声暴露后即刻、2周应用电反应测听仪检测不同频率短纯音(5、10和20 kHz)诱发的动物双侧听性脑干反应阈值(ABR).听觉功能检测后处死动物,解剖取双侧耳蜗.采用DNA荧光染料碘化丙锭(PI)标记毛细胞核,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毛细胞纤毛、表皮板的丝状肌动蛋白.以对照组动物耳蜗为对照,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噪声暴露后大鼠耳蜗不同程度核固缩、核肿胀毛细胞的纤毛、表皮板F-actin表达的变化.结果:噪声暴露后即刻和2周不同频率短纯音诱发的ABR阈值均升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外毛细胞核肿胀时未见F-actin染色的改变;外毛细胞核型正常,但PI染色加深时,也未见F-actin的变化.外毛细胞核轻微固缩时,F-actin表达正常或轻度增强.外毛细胞核中度、重度毛细胞固缩时,F-actin染色变浅;外细胞核完全消失后,F-actin表达明显减弱或消失.结论:噪声暴露后耳蜗中凋亡、坏死的外毛细胞核变化早于纤毛及表皮板.F-actin可能在毛细胞凋亡中存在聚合和解聚2个过程,但其与毛细胞坏死过程无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正常及在噪声暴露过程中耳蜗毛细胞感受器电位非线性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玻璃微电极在体毛细胞胞内记录的实验方法,记录了7只豚鼠(7耳)正常状态和白噪声暴露后耳蜗外毛细胞(OHC)胞内交流感受器电位输入-输出曲线(I-O曲线)。正常豚鼠耳蜗OHC交流感受器电位幅度在刺激声强度较低时呈线性增长,声强达到50~70dBSPL时幅度增长变慢,在80~100dBSPL时,幅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继续增加,出现饱和现象。测试耳在用100dBSPL时白噪声暴露10~20分钟后,感受器电位幅度普遍下降,I-O曲线的线性段延长,非线性段缩短,但高强度感受器电位幅度增大,出现“幅度重振现象”,与临床上观察的响度重振现象具有相似的特点。从而推测OHC感受器电位非线性特性减弱,发生幅度重振,可能是临床上主观响度重振现象的客观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外耳道胆脂瘤对外耳道的破坏程度及病变范围将52例(53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分为四型,其中Ⅰ型4耳,Ⅱ型8耳,Ⅲ型20耳,Ⅳ型21耳,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Ⅰ型采取胆脂瘤取出术,Ⅱ型采取外耳道病变清除和/或鼓膜修补术,Ⅲ型采取外耳道病变清除、外耳道成形和/或鼓膜修补、耳甲腔成形术,Ⅳ型采取彻底清除外耳道、鼓室及乳突病变,视鼓室条件及听骨链受损情况选择一期或二期行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结果除行乳突根治术的4耳外,其余患者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Ⅰ型患者0.5、1、2、4kHz平均气导听力提高5~20dB,Ⅱ型患者提高5~30dB,Ⅲ型患者提高10~50dB,Ⅳ型患者提高10~55dB。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针对不同外耳道胆脂瘤的病变类型,采取适合的术式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噪声对耳蜗及前庭的影响,用12只豚鼠进行实验。以2000赫倍频程、100dB窄带高频噪声进行刺激,连续6天,每天4~6小时。经检查证明,高频100dB噪声刺激持续4小时听器功能恢复较快;刺激6小时恢复较慢。另用6只豚鼠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分离前庭及耳蜗和耳蜗各转基底膜,电镜检查。在噪声刺激后前庭及耳蜗的超微结构均有破坏。螺旋器的外毛细胞核核浆电子密度增高,外毛细胞顶部胞浆电子密度降低。细胞的线粒体电子密度增高,在皮板下区明显集中。毛细胞及核下区胞浆非常清晰,此区线粒体较少。在突触前区可见线粒体堆积,其中许多呈圆形透明状。传入及传出神经末稍密度及外型无改变,线粒体亦呈圆形透明状。螺旋器下方的毛细血管郁血。节前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和轴索均可见到某种程度的异常改变。耳石及壶腹嵴感觉细胞亦有变化:在皮板下区线粒体为圆形透明状,有时可见弯曲的静纤毛,但在大部分情况下静纤毛及小皮板无改变。观察  相似文献   

9.
有关听觉传导径路中经突触刺激激活的基因表达水平的观察及声信息在神经元内处理的研究甚少。为对此进行探索,研究了声刺激后以即到一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genes)编码的诱发转录因子C-Fos和Jun-B,即第王信使的表达。实验选用雄性大鼠16H,第1组(7只)出生后第34天接受一次性声刺激;第2组(7只)在出生后21~34天接受同样方式的声刺激7次;另外2只动物不予声刺激作为对照组。动物置于25×40cm盒内,接受声刺激为8kHz的短纯音5分钟,声场中央的声压级为70dB。一次性声刺激(第一组)或最后一次声刺激(二组)2小时后,动物在麻…  相似文献   

10.
耳毒性药物和噪声在耳蜗、前庭病理性破坏中占有重要地位。声响负荷与抗生素耳毒性联合作用则对内耳的影响特别大,然而,噪声增强抗生素毒性作用的机制仍然不明。为此,著者研究了噪声对链霉素在内耳结构含量分配的影响。应用组织自动放射摄影术追踪观察注入动物体内的标记物,即以~(35)S标记的放射性链霉素硫酸盐,按每公斤体重50毫居里的剂量(200000/kg)注入实验动物的腹腔内。用强度为100dB,频率为2870~5740赫的窄带噪声进行刺激,实验动物为45只白鼠和15只豚鼠。分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动物声音刺激持续6小时后立即杀死,而在噪声持续达3小时时注入放射性链霉素。第二组实验动物每天接受6小时的噪声刺激共5天,也是在实验终了前3小时注入链霉素。对照组的动物注入链霉素而不进行噪声刺激,在注射后3小时杀  相似文献   

11.
对8只豚鼠的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和自发性微音电位(SCM)进行观察,其中3只豚鼠的SOAE有二次及三次谐波.用外部纯音作为f_2,SOAE作为f_1,6只豚鼠产生了畸变产物耳声发射(2f_1-f_2).对侧宽带噪声刺激可抑制SOAE,肌注士的宁后可增强SOAE.SOAE的抑制性调谐曲线与双音抑制现象相似.结果提示,SOAE与SCM是外毛细胞的自发性电能动性振荡的产物,其自发性电能动性振荡模式及其听力学特性与外界声刺激引起的听觉特性一样,也受到传出神经系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噪声性聋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18只白化雄性豚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单纯噪声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噪声+葛根素组每日腹腔注射葛根素150 mg/kg,空白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三组动物均持续给药10日。单纯噪声组和葛根素组于给药第3日给予噪声刺激,噪声模式采用4 kHz纯音,强度128 dB SPL,时间6小时。并于实验第1、4、7、10日分别对各组豚鼠进行ABR检测。10日后随机抽取各组豚鼠进行耳蜗基底膜铺片、免疫组化染色、硝基自由基含量测定。结果三组豚鼠噪声刺激前ABR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第4、7、10日时,噪声+葛根素组ABR反应阈较单纯噪声组显著降低(P<0.01),但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耳蜗基底膜铺片结果显示,单纯噪声组外毛细胞缺失率约72.65%,噪声+葛根素组外毛细胞缺失率约21.48%,空白对照组外毛细胞无缺失。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显示,噪声+葛根素组的硝基自由基表达较单纯噪声组弱,但比空白对照组强。结论葛根素对噪声性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以减少听力下降的幅度,降低毛细胞损伤的比例,但不能完全逆转噪声所致的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sildenafil)对豚鼠噪声性听觉损伤阈移的影响.方法 将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噪声暴露组和西地那非给药组,每组10只.西地那非组及噪声组豚鼠在白噪声(A计权声压级110 dB)暴露1周后分别腹腔注射西地那非10 mg/(kg·d)及生理盐水4mL/(kg·d),连续给药4周.分别测试噪声暴露前1日、噪声暴露后1、2及4周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噪声暴露后4周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噪声暴露1后,噪声暴露组豚鼠ABR阈值(声压级)平均提高19.1 dB,随着时间推移,阈移逐渐加大,暴露后4周,阈值平均提高22.0 dB;西地那非组噪声暴露后ABR阈值提高19.8 dB,给药后阈移逐渐减小,给药后4周,阈值仅平均提高4.8 dB.西地那非组与噪声暴露组相比,除噪声暴露结束后这一时间点以外,其余给药后各时间点ABR阈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扫描电镜显示,噪声组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均出现听毛紊乱、融合及缺失;而西地那非组耳蜗病变较轻,听毛仅有轻微倒伏、融合现象.结论 西地那非能够减轻噪声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的损害,降低噪声性听觉损伤引起的ABR阈值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强度低频稳态噪声对大鼠耳蜗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暴露于频率100Hz和300Hz,声压级153.7dB和158dB的声场中10分钟。暴露前、暴露后即刻、3天和7天分别测试大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ABR),并取耳蜗标本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2组大鼠噪声暴露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均显著提高,脱离声场3天后仅可轻度恢复,7天后无进一步改善。300Hz组听力损伤更重。2组大鼠内外毛细胞均损伤严重,表现为毛细胞静纤毛缺失、融合及团状变,并可见螺旋器表面渗出性改变。由底圈向顶圈毛细胞损伤逐渐减轻,7天损伤程度较即刻有所减轻。300Hz组损伤较100Hz组重。结论高强度低频稳态噪声可造成大鼠耳蜗形态及功能严重损伤。耳蜗形态损伤以底圈最重,外毛细胞损伤较内毛细胞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噪声损伤后豚鼠外毛细胞发生凋亡的通路及其机制。方法分离解剖对照组(12只)和噪声暴露组(12只)豚鼠耳蜗,利用免疫荧光抗体和免疫荧光染料,分别染色细胞核、线粒体、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按表面制备法行耳蜗铺片,观察凋亡和坏死毛细胞内的荧光信号。结果对照组正常耳蜗毛细胞内没有激活的Caspase 3,AIF分布在毛细胞的线粒体内。实验组动物暴露于声压级120dB的白噪声环境中每天4h,连续2d后,耳蜗外毛细胞出现死亡,表现为坏死和凋亡两种方式,但以凋亡为主。在凋亡的外毛细胞中,Caspase 3被激活,AIF从线粒体转移到细胞核中;而在坏死的外毛细胞中,没有Caspase 3的激活,只有AIF自线粒体向细胞核的转移。结论噪声损伤后耳蜗外毛细胞的凋亡以Caspase依赖型的通路为主;线粒体释放的AIF在外毛细胞死亡通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豚鼠暴露于强噪声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选用13只Preyer's反射正常的健康豚鼠,分为二组,8只噪声暴露组,5只为NSE表达对照组。噪声强度115dB(A),连续暴露4小时,DPOAE幅值于噪声暴露前后进行测试,结果DPOAE幅值噪声暴露前后差异明显(P<0.001),豚鼠内耳内、外毛细胞及螺旋神经细胞胞浆、隧道贯穿纤维NSE免疫组化反应均呈阳性表达,暴震前后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豚鼠接受短时间强噪声刺激后,DPOAE幅值的下降为暂时阈移,而内耳神经元及其末梢未受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正常及在噪声暴露过程中耳蜗毛细胞感受器电位非线性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玻璃微电极在体毛细胞内记录的实验方法,记录了7只豚鼠正常状态和白噪声暴露后耳蜗外毛细胞胞内交流感受器电位输入-输出曲线,正常豚鼠蜗OHC交流感受器电位幅度在刺激声强度较低时呈线性增长,声强达到50 ̄70dB SPL时幅度增长变慢,在80 ̄100dB SPL时,幅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继续增加,出现饱和现象,测试在用1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相同强度的不同噪声刺激后豚鼠听力和耳蜗外毛细胞损伤程度。方法将19只豚鼠分为娱乐噪声组(8只)、白噪声组(7只)和正常对照组(4只),白噪声组和娱乐噪声组声刺激平均强度均为105dBSPL,5小时/天,连续给声刺激5天。各组豚鼠在给噪声前及连续给噪声刺激5天结束后进行ABR和DPOAE检测,并在测试结束后取耳蜗应用异硫氰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phalloidin-FITC)标记表皮板和静纤毛,应用碘化丙啶(PI)标记外毛细胞核,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胞受损情况(包括核肿胀、核固缩、核缺失)。结果白噪声组和娱乐噪声组两种噪声刺激前后豚鼠ABR阈值分别为17.5±3.80、16.88±4.03dBSPL和64.64±5.36、45.94±4.55dBSPL;两组刺激前后DPOAE幅值均有所下降(P<0.05),且白噪声组比娱乐噪声组更为明显。白噪声组可观察到大量核肿胀和核固缩的外毛细胞及核缺失的毛细胞,娱乐噪声组观察到受损外毛细胞以核固缩为主,损伤总数远远低于白噪声组。结论相同强度白噪声和娱乐噪声刺激均可造成豚鼠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失,娱乐噪声刺激后外毛细胞损伤以早期病变为主,其受损程度低于白噪声组。  相似文献   

19.
1978年Kemp首次发现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这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源于外毛细胞的主动活动。耳声发射作为一种客观的听觉功能检查手段,依赖于耳蜗整体功能的完整,与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1990年听力学家Collet首次发现了对侧声刺激对耳声发射的影响,即给予人类单侧耳刺激声可引起对侧耳耳声发射幅值的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耳声发射的对侧抑制现象。Grose和Mott在随后的动物实验中同样证明了这个观点。迄今为止,有关耳声发射对侧抑制现象的相关性研究工作已有诸多报道。  相似文献   

20.
噪声对豚鼠耳蜗外淋巴谷氨酸含量及耳蜗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噪声暴露对豚鼠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及耳蜗电位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豚鼠噪声暴露耳与对照耳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同时记录噪声暴露前及噪声暴露2小时的耳蜗电位(CM、CAP).结果对照耳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为4.27±0.40 μmol/L,噪声暴露耳为8.15±0.78 μmol/L,提示噪声暴露2小时后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CM相对幅度下降,并且其非线性特点消失,CAP阈值平均升高了约50 dB.结论噪声暴露可以使豚鼠耳蜗外淋巴液中的谷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并引起耳蜗功能的改变.提示噪声不仅损伤外毛细胞,还可以使内毛细胞谷氨酸过度释放产生兴奋性毒性,直接引起内毛细胞及耳蜗传入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