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分析粥样硬化斑块程度及内-中膜厚度(IMT)和大血管病变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行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分析斑块、IMT特点以及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高血压发生率为67.7%,无斑块组高血压发生率为37.5%,斑块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年龄相关(P〈0.05)。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均有斑块组患者比例(56.9%)明显高于单纯颈动脉(26.2%)或下肢动脉斑块组(16.9%)。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早行血管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及早干预治疗,延缓其进展,减少患者致残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和无大血管病变病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KB(NF-κB)的表达水平,探讨糖尿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的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G3组),41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G2组)及30例对照组(G1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和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分析NF-κB活性与sICAM-1浓度相关性。结果G3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活性和血浆sICAM-1水平显著高于G2组、G1组(P〈0.01),G2组NF-κB活性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G1组(P〈0.01),G3、G2、G1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活性与血浆s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376,0.283,0.302,P〈0.05)。结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NF—κB表达的增加,可能通过上调sICAM-1表达参与了糖尿病周围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LB)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探讨炎症对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EA)将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0例,早期DN组29例,蛋白尿组32例;选择9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炎症因子血清表达水平的差异,UmALB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用致敏乳胶增强免疫技术测定,IL-6、sICAM-1水平的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中hs-CRP[(10.63±8.31)mg/L]、IL-6[(74.35±58.94)ng/L]以及sICAM-1水平[(113.93±42.26)μg/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9±3.27)mg/L、(29.32±17.09)ng/L、(27.15±13.97)μ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UREA各组之间hs-CRP、IL-6以及sICAM-1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UmALB与hs-CRP、IL-6、sICAM-1表达量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68、0.731 8和0.8567,P〈0.01)。结论炎症是DN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I(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19例)、颈动脉内膜增厚组(38例)、稳定斑块组(34例)、颈动脉狭窄组(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sICAM-1、sVCAM-1、MCP-1和TNF—α水平,分析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结果血清sICAM-1、sVCAM—1、MCP-1和TNF-α水平随着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各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皿清sICAM-1、sVCAM-1、MCP-1和TNF—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t=0.675,P〈0.01;r=0.693,P〈0.01;r=0.723,P〈0.01;r=0.851,P〈0.01)。另外,各炎性因子之间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水平可以在一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49例,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和糖尿病冠状动脉正常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检测:CRP、TNF-α、IL-5、sICAM-1。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较糖尿病冠状动脉正常组CRP、TNF-α、IL-6、slCAM-1水平明显增高于;CRP、TNF-α、IL-6、sICAM-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r=0.55,0.36,0.34,0.32,P〈0.01);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血清CRP、TNF-α、IL-6、sICAM-1水平明显升高。炎性反应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CRP、TNF-α、IL-6、sICAM-1水平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肖震 《中国卫生产业》2014,(20):120-12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周围血管病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组(DVPD组)与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组(非DVPD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指标等,以探讨2型糖尿病诱发周期血管病变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结果 DVPD组与非DVPD组的HDL-C、TC、HDL-C、hsCRP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DL-C(P=0.0017,OR=1.72,95%CI=1.091-2.363)、hsCRP(P=0.0042,OR=1.72,95%CI=1.091-2.363)、TC/HDL-C(P=0.0281,OR=1.72,95%CI=1.091-2.363)为DV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周围血管并发症应该及早干预,尤其是对病程、血脂和hsCRP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湿疹相关危险因素,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湿疹的诊断、治疗、保健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3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有湿疹的184例患者为病例组,无皮肤病变的37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组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两组年龄、病程、血糖、血脂、糖尿病并发症等数据,并进行糖尿病伴湿疹各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龄增加(OR=1.01,95%CI:1.02~1.32,P〈0.05)、高空腹血糖(OR=1.08,95%CI:1.10~1.49,P〈0.05)、血脂异常(OR=2.08,95%CI:2.05~4.37,P〈0.05)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1.07,95%CI:1.08~1.63,P〈0.05)可能为糖尿病伴发湿疹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湿疹与年龄增加、高空腹血糖、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应在护理工作中密切关注并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清尿酸(SUA)的关系。方法:将94例住院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进行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清尿酸(SUA)、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BMI、WHR、FINS、HOMA—1R、LDL—C、TG、SUA较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升高(P〈0.05),而FBG、TC、HDL—C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年龄、性别、血脂调整后血尿酸水平高者发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提高(OR=1.113,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更明显,SUA的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IDN)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sVCAM-1)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替米沙坦治疗5周的疗效及sICAM-1和sVCAM-1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对血压无明显影响。结论 替米沙坦可能是通过抑制sICAM-1和sVCAM-1的表达进而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妊娠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72例慢性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取60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的健康孕妇、60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的hs—CRP、sICAM-1、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计算孕妇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妊娠糖尿病组孕妇的hs—CRP、sICAM-1、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GIGT组和健康孕妇组,而GIGT组孕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hs—CRP、sICAM-1和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踝臂指数(ABI)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之间的关系. 方法 485例T2DM患者及5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将T2DM患者分为正常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 mg)、微量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300 mg)和临床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0mg).观察各组之间踝臂指数的差异,探讨踝臂指数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结果 T2DM患者踝臂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患者中,微量尿白蛋白组的ABI较正常尿白蛋白组高(P<0.05),大量尿白蛋白组的ABI高于其他两组(P<0.01).尿白蛋白与ABI相关性分析显示尿白蛋白与ABI呈负相关(r=- 0.216,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与ABI亦呈负相关(r=-0.529,P<0.05). 结论 ABI对糖尿病肾病有很好的早期预测价值,且与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36例T2DM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107例,微血管病变组76例,无血管病变组53例,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并与32名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T2DM大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无血管病变组hs-CRP平均水平分别为(8.03±3.36)、(7.54±1.72)和(4.35±1.34)mg/L,显著高于对照组(0.86±0.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大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s-CRP与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血清hs-CRP与T2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T2DM患者监测病情变化及早期血管并发症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分析。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骨密度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病程等,并对以上指标与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9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健康体检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28.0%(26/93)比59.3%(5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51例)HbA1c、FINS、骨密度、病程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35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57±2.59)%比(7.26±1.68)%、(13.21±4.73)μU/L比(17.54±5.91)μU/L、(0.764±0.130)g/cm2比(0.993±0.123)g/cm2、(11.4±6.4)年比(8.6±4.7)年,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病程、HbA1c、FINS呈负相关(r=-0.306,-0.185,-0.269;P〈0.05或〈0.01),而与FBG无相关性(P〉0.05)。结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体内胰岛素水平低下、病程长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与意义。方法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LADA、30例2型糖尿病(T2DM)、3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血清IL-10、TGF-β水平。结果LADA组、2型糖尿病组的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LADA组低于2型糖尿病组(P〈0.05)。LADA组的TGF-β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DA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均存在着细胞免疫的紊乱。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LADA患者体内血清IL-10浓度降低,不能有效地维持自身的免疫耐受,可能是导致其胰岛β细胞功能加速衰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时加用甘精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NPH)使HbAlc达到7%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64例服用1种或2种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lc〉8%)中随机加用一次甘精胰岛素或NPH,治疗12周后,使空腹血糖(FBG)达到≤5.6mmol/L,观察指标为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发生率和达到HbAlc≤7%,并且没有发生有记录的夜间低血糖的患者百分数。结果试验结束时甘精胰岛素组和NPH组的空腹血糖和HbAlc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HbAlc≤7%,且没有发生有记录的低血糖方面,甘精胰岛素组明显优于NPH组(P〈0.05)。甘精胰岛素组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NPH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可使血糖达标并且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NP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内分泌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101例D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组受试者血清中VEGF和CRP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DC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分析心脏不同扩大程度、不同心功能与血清中VEGF和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DC组血清中VEGF水平([312.2±12.2)ng/ml]明显高于T2DM组([98.7±4.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0.7±2.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组CRP水平([13.0±2.7)mg/L]高于T2DM组([7.0±0.9)mg/L]和正常对照组([4.3±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C患者心脏中度扩大和重度扩大组VEGF和CRP水平均高于轻度扩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C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不全+舒张功能不全组VEGF和CRP水平[分别为(401.1±6.32)ng/ml、(17.7±1.47)mg/L]高于单纯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组[分别为(236.1±17.9)ng/ml、(11.1±0.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发病可能与VEGF和CRP的参与有关,VEGF和CRP在DC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林忆阳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2098-2100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T2DM)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90例T2DM和30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90例T2DM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水平分为三组:A组:正常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排泄量(uAlb)30 mg);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24 h uAlb 30~300 mg);C组:大量白蛋白尿组(24 h uAlb300 mg)。测定血清APN水平、uAlb、血肌酐(Scr)水平,常规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AP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uAlb、TG、Sc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血清APNu、Alb、Scr水平为A组B组C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水平为A组B组C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与uAlb、Sc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37、0.431,P0.05),与T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12,P0.05)。结论 T2DM肾病患者血清APN水平随着uAlb、Scr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且与脂代谢显著相关。血清APN水平的升高可能预示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展与肾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临床控制老年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524例老年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2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阿卡波糖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血糖指标、胰岛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BG、2h PBG、Hb A1C都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BG、2h PBG、Hb 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ins、HOMA-IR水平显著提高,而FCP、HOMA-B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胰岛功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性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控制老年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影响。方法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关于MS诊断标准,将1025例住院的T2DM患者分为单项异常组(第1组)、两项异常组(第2组)和MS组(第3组),比较三组间DN患病率;根据白蛋白/肌酐比值诊断DN,比较DN与非DN患者之间血糖、血压、血脂的水平差异,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了解MS及其组分与DN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025例T2DM患者中,DN以及MS的患病率分别为39.0%(400/1025)和38.1%(391/1025)。第1组、第2组和第3组中DN患病率分别为17.9%(33/184)、32.7%(147/450)、56.3%(220/391oDN患者中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年龄、病程均显著高于非DN患者(p<0.05或P〈0.01),HDL—C显著低于非DN患者(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TG、LDL-C、MS是影响T2DM患者中DN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MS是T2DM患者DN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