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7岁。近一年来腹痛、腹胀、贫血、消瘦,来本院就诊。半年前在市内某医院查到绦虫卵,但未明确诊断,用槟榔、南瓜子驱虫,未见绦虫驱出。后在我院门诊做大便检查,查到短膜壳绦虫卵,确诊为短膜壳绦虫病。  相似文献   

2.
<正> 人体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感染较少见。我们在血防粪检普查中发现3例,试用国产吡喹酮驱虫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给药方法 3例患者均用粪便沉淀镜检发现缩小膜壳绦虫卵而收住院。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7~11岁[9±(SD)2岁]。治疗量按20mg/kg体重计算,总剂量于晨1次空腹服,1h后服硫酸镁8g。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人体绦虫病感染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目前河南省各地人体绦虫病的感染现状和防治效果,为河南省乃至国家今后的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本次河南省的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法抽取17个调查县,共51个调查点。对获得的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测,每人检测双份粪便涂片。结果在本次调查中,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的感染率较首次调查分别下降58.57%、88.85%、40.77%,但存在多重感染,且新发现了犬复孔绦虫和克氏假裸头绦虫的感染。结论近10余年来河南省绦虫病的控制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感染仍然存在,需继续对绦虫病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
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是一种常见的鼠体绦虫,人体感染在我国较少报导。我们在进行寄生虫病防治和临床工作中,曾发现八例本虫的人体感染,兹报告于下。 1959年12月,我们在吴县陆墓人民公社进行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中,从一14岁男学生的粪便中查到长膜绦虫卵。  相似文献   

5.
患者为4岁男性,生后即发现右下肢短小及弯曲。体直:右下肢短小,小腿下段向前弯曲,行走时调处着地,足部呈马蹄外翻畸形。其它部位无畸形,智力正常,皮肤无色素沉着,无家族史。X线表现:右胖骨全部缺如,股骨短小且下端向前弯曲。跗骨中除限骨和距骨外全部缺如,足呈三趾畸形,第2、3E骨短小,路趾正常。足部呈外翻畸形。足部CT平扫:跗骨区呈一形态不规则之较高密度影,0值叨一110HU,内无骨化。胖骨缺如综合征为长骨发育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单侧较双侧多见。胖骨可为部分缺如,而以全部缺如最为常见。缺如的胖骨常被带状的结统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鹤草酚的急性毒性实验指出,小鼠口服LD_(50)为599.8毫克/公斤,油、洒和蓖麻油增加该药毒性,该药引起蛔虫兴奋,因此提出,在服用该药时,忌服大量油酒类食物、避免用蓖麻油作致泻剂和先驱蛔虫后驱绦虫为宜的看法。实验证明,该药对猪肉绦虫囊尾蚴、猪肉绦虫幼虫、短膜壳绦虫和莫氏绦虫均有驱除或杀灭作用,而且对成虫的作用要比对幼虫和囊尾蚴的作用更为敏感。在对短膜壳绦虫和莫氏绦虫作用的比较实验看到,该药比别丁和灭绦灵作用快、海性小、效力高。通过对猪肉绦虫幼虫、莫氏绦虫成虫作用方式的观察和对莫氏绦虫的糖元、虫体代谢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指出,该药驱绦的显著疗效可能是由于该药迅速使绦虫吸盘丧失吸着功能,又全虫急骤挛缩呈痉挛性麻痹状态,致使绦虫脱离肠壁驱于体外;该药杀灭绦虫的原理可能是它显著和持久地抑制虫体细胞代谢,切断维持生命的能量供给所致。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骨发育不良性疾病。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短肢型侏儒和轻度的骨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改变。诊断主要靠 X 线检查。我院在1997年4月份门诊部看过2例同一个地区的患者。以供参考。列1,男,14岁。患者发育停滞,身材短小,双下肢弯曲,走路摇摆,智力正常,家族中无同样患者。查体:面容无持殊,身体短小,下腰极稍凸,四肢短,下肢呈 X 型腿、双肘、膝和踝关节较粗大,两手及足短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8岁,5年来多次发作中上腹剧痛,1975年曾作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无特殊发现。1976—1978年因同病在本院5次住院,疼痛部位多于脐与剑突下之间,偶可上移至剑下或脐略上方,局部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常伴恶、吐,血象白细胞升高,血、尿淀粉酶正常,曾拟诊为急、慢性胃  相似文献   

9.
脑包虫病1例     
脑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感染人体后随血流进入颅内在脑组织或颅骨与硬膜之间发育成包虫囊肿 ,其发病率约为全身包虫病的 1%~2 % 〔1〕。包虫囊肿病散发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及华北等畜牧地区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云南省少见 ,复习资料本例为我省首例报告。患者男性 ,2 8岁 ,汉族。因反复头痛 2月阵发性抽搐多次入院。患者家中养一狗常戏嬉 3年余。入院前 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胀痛 ,早晨明显。头痛时伴恶心、出现多次癫痫大发作。查体神志清楚、眼底视乳头色淡边界不清、四肢肌力张力正常 ,Babinski (± )…  相似文献   

10.
曾报道链丝菌素S15-1复合物(SQ21704)给鼠、猫、狗和羊口服有杀绦虫活性。后又证实该复合物中F组份有杀绦虫作用。本文报道克以上量的单组份分离及以短小包膜绦虫(Hymenoleps nana)感染鼠后各单组份(F、E和C~1)的杀绦虫作用。 S15-1复合物纯度80%左右,10%乙酸  相似文献   

11.
曹耀辉 《河北医药》2011,33(2):218-219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患者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探讨胎膜早破患者胎盘中Toll样受体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胎膜早破患者60例(研究组),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妇女4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胎膜早破患者和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胎盘组织中TLR2和TLR4的定位及表达,同时行产后胎膜病理检查。结果 TLR2、TLR4与胎膜完整与否无关,组织绒毛膜羊膜炎组TLR2表达明显比无组织绒毛膜羊膜炎增强(P〈0.05);组织绒毛膜羊膜炎组TLR4表达比无组织绒毛膜羊膜炎增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绒毛膜羊膜炎组TLR2和TLR4的RNA含量明显比无组织绒毛膜羊膜炎增加(P〈0.05)。结论 TLR2、TLR4与胎膜完整与否无关,有组织绒毛膜羊膜炎的患者,与TLR2和TLR4上调表达有关。这些研究对于理解先天免疫的生物学意义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腹茧症1例     
吴德利  王正力  徐发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F0003-F0003
患者.男.54岁。因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脏器被一层灰白色致密膜包裹,厚约0.1-0.2cm,呈蚕丝状。与壁层腹膜广泛粘连,下达切口下缘仍继续,上达肝脏。大网膜短小,肠管无聚集成团和扩张。自肝下缘处钝锐分离膜状包裹,见胆囊、胆囊三角、肝十二指肠韧带被蚕丝状膜包裹覆盖.温氏孔封闭。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距肝十二指肠韧带约2cm处分离该膜,充分暴露胆囊三角,顺逆切除胆囊。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8岁,于1974年5月29日以右上腹部肿物待查入院。病史:近10年来常感右上腹部痛,近1月来胆囊区可触到一鸡卵大肿物。查体:体温37.4℃,血压160/100毫米汞柱,发育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软,胆囊区可触到8×4厘米肿物,活动明显,有压痫,中等硬度,肝脾未触及,肠鸣正常。化验:血尿粪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钡灌肠:无阳性所见。排泄性肾盂造影:肾及输尿管显影良好,右肾下垂。治疗经过:入院后拒绝开腹探查于1974年6月8日出院,2个月后,腹部肿物逐渐增大,疼痛加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聋或暴聋系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 ,常为中度或重度 ,多为单侧。笔者 2 0年来收治突发性聋5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突发性聋共 5 3例 ,大多为省直机关干部、职工 ,部分为群众及外地患者。其中男 2 7例 ,女 2 6例 ;30岁以下 10例 ,31~ 5 0岁 2 3例 ,5 1岁以上 2 0例。以中老年为多见。2 诊断2 .1 症状 :患者原来听觉正常 ,多无先兆。2 .1.1 耳聋 :耳聋常为首发症状 ,可发生于睡眠之中或感冒、过劳、情绪激动之后 ,通常无明显自觉病因。听力减退可于瞬息之间 ,几小时至几天内突然发生。轻者在相邻的 3个频率内…  相似文献   

15.
郭皓  唐冬生  姚平  吴正彪 《江西医药》2021,56(2):220-221,224
目的 探讨通过3D打印PEEK材料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修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们回顾性研究了对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治疗的10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均使用3D打印的PEEK材料对其发育缺陷的下颌骨进行修补填充,术后测量患者下颌骨的对称性、切口、受区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10例患者的下面部骨性结构的对称性均得了明显的改善,术区口内切口一期愈合疤痕隐蔽,受区组织相容性好无明显排异反应,患者及其家属对术后效果均为满意.结论 使用PEEK材料通过3D打印所得到的个性化填充假体进行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下颌骨修补,患者术后下面部骨性结构对称性好、操作方便、切口疤痕隐蔽、无明显排异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郭皓  唐冬生  姚平  吴正彪 《江西医药》2021,56(2):220-221,224
目的 探讨通过3D打印PEEK材料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修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们回顾性研究了对于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治疗的10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均使用3D打印的PEEK材料对其发育缺陷的下颌骨进行修补填充,术后测量患者下颌骨的对称性、切口、受区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10例患者的下面部骨性结构的对称性均得了明显的改善,术区口内切口一期愈合疤痕隐蔽,受区组织相容性好无明显排异反应,患者及其家属对术后效果均为满意.结论 使用PEEK材料通过3D打印所得到的个性化填充假体进行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下颌骨修补,患者术后下面部骨性结构对称性好、操作方便、切口疤痕隐蔽、无明显排异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 ,32岁 ,已婚。因失音 1个月于 1999年 10月 2 7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8月不明原因突然出现说话发不出声音 ,呈持续性 ,无呼吸困难 ,曾在多家省级医院就医无效而转住我科。间接喉镜检查见双侧声带松弛 ,边缘呈弧形 ,无充血和肿物。发“依”音时声门呈椭圆形 ,中间最宽间距约有 9mm,披裂关节运动正常。入院查血细胞 18项、生化、胸片均正常。于9月 2 9日上午在局麻下行双侧声带伸长术。于环甲膜水平作一长约 4cm横形切口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 ,显露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前 1/ 2 ,勿进喉腔。以大三角弯针带 10号丝线穿过双侧环状软骨前中 1…  相似文献   

18.
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等短小手术大多数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常感到精神紧张和不适,手术期间对手术的恐惧和操作造成的不适常引发患者的不良应激反应,如躁动、疼痛、血压骤升、心率加快等,麻醉效果难以保证.传统镇静药如苯二氮革类药物、阿片类药物、七氟烷、丙泊酚等在安全剂量下疗效欠佳.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交感神经抑制等作用,且呼吸抑制作用轻微.本文对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予右美托咪啶,旨在减轻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3a来 ,我院对 6 17例硬脊膜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患者进行排尿观察 ,并对其术后尿潴留的预防采取了一些护理措施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在硬脊膜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 6 17例 ,年龄 17~ 89岁 ,平均年龄 5 8岁 ,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8岁,本县人,职业木工。自述2年来多次发现大便内有活的乳白色小虫,当粘液样粪便时,白色小虫更多。时有上腹不适,脐周疼痛。纳减,乏力,余无其它不适。曾在县内多个医院用甲紫片、驱虫净等治疗,均未奏效,于1985年10月9日来院就诊。体检:不发热,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除嗜酸性粒细胞15%增高外,其它无异常。粪检蛔虫卵少,多次肝功能检查均正常。嘱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