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角度牵引治疗颈椎病的力学效果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相同牵引重量(9kg)下,不同牵引角度对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适合条件的10个颈椎病患者,在牵引角度控制仪控制下,分别作中立位、前屈10°、后伸10°位牵引,观察椎体的总体位移。结果:前屈10°位牵引椎体后缘分离较前缘明显,中立位牵引椎间距离增大最明显。结论:颈椎牵引在中立位时对椎间盘的轴向作用最大,前屈位时受力集中在椎体后缘,后伸位转移到后侧小关节。  相似文献   

2.
马喜波  杨平 《中医正骨》2000,12(9):59-59
颈椎枕颌带牵引是治疗颈椎病及颈椎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 ,主要应用于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及部分髓型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管狭窄症 ,颈椎失稳 ,颈椎小关节紊乱 ,寰枢关节移位 ,痉挛性斜颈等。牵引一般分为坐位和卧位两种姿势 ,住院病人通常选用卧位牵引。作者在运用该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现总结并浅谈体会如下。1 护理措施1.1 准确执行医嘱 ,备齐并检查用物 认真阅读医嘱 ,确认患者的牵引重量、角度、时间方式。了解牵引角度是前屈位还是后伸位及其度数 ,牵引方式为间断性牵引还是定期持续牵引。间断性牵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对颈椎主要结构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无颈部病变的健康志愿者,采用GE 64层螺旋CT机对该志愿者进行层厚0.625 mm的螺旋扫描及断层图像处理,扫描范围为颅底至C 7椎体下缘。基于CT扫描数据,应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处理软件建立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基于建立的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各特定节段椎体分别进行平移运动(位移1.5 mm,不超过椎间盘1/4),模拟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获得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6.10有限元分析软件观察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对椎动脉、脊髓、关节突关节、椎间盘等颈椎主要结构应力的影响。结果:①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涉及744628个单元、248212个节点;模型外观逼真,包含了颈椎椎体、椎板、棘突、横突、关节突、椎间盘、椎动脉、脊髓、韧带等重要解剖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活动度,其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活动度与经典文献报道的数据基本一致。②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对颈椎主要结构应力的影响。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会对椎动脉、脊髓、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的应力产生影响。C 2平移错缝时椎动脉增加的应力最大(42.81 Pa),C 6次之(30.62 Pa),C 5最小(21.19 Pa)。C 6平移错缝时脊髓增加的应力最大(32.12 Pa),C 5次之(30.46 Pa),C 1最小(5.59 Pa)。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会对其上、下位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的应力产生影响,其下位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的应力大于上位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的应力。结论: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后,椎动脉、脊髓、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等颈椎主要结构的应力均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角度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屈、中立、后伸三种角度牵引体位做对比,通过JD-4型肌电图机观察角度牵引对家兔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F波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角度牵引各组家兔患侧肢体上肢尺神经及正中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前屈15°位与后伸15°位和中立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立位与后伸15°位比较尚不能认为有差异(P>.05),角度牵引前屈位对F波传导速度的增快较中立位、后伸位更为显著。结论:角度牵引是通过减轻病理因素的刺激、调整颈椎动静力平衡来改善对神经根、颈交感神经和节、窦椎神经的压迫与刺激,角度牵引以前屈15°位牵引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美式整脊手法与坐位牵引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X光片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X线摄片,观察临床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拍摄体位下颈椎屈度及水平位移的变化。结果:从椎体水平位移治疗前后矫正程度上,美式整脊组矫正程度高于牵引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式整脊手法在前屈位X光片水平位移方面优于牵引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角度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屈、中立、后伸三种角度牵引体位做对比,通过β-内腓肽(β-EP)抗体试剂盒检测观察角度牵引对家兔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β-EP值的影响和C反应蛋白(CRP)试剂盒检测观察角度牵引对家兔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CRP值的影响。结果:角度牵引各组家兔β-EP值和CRP值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前屈15°位与后伸15°位和中立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立位与后伸15°位尚不能认为有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内前屈位对于β-EP值的升高较中立位、后伸位更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内前屈位对于CRP值的降低较中立位、后伸位更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屈15°位角度牵引对颈椎病家兔模型血清β-EP、CRP含量的改善最为显著,是临床治疗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佳角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屈位和中立位两种不同牵引角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接受牵引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根据颈椎增生部位和颈椎曲度情况,以5∽20&#176;前屈位牵引治疗,对照组以中立位(垂直0°)牵引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52.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20°前屈位牵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较佳牵引体位,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X线片及受累神经根定位选取合适的前屈角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角度颈部坐式牵引治疗中青年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给予中立位(垂直0°)牵引治疗;观察组49例,根据颈椎增生部位和颈椎曲度情况,以5°~20°前屈位牵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92%,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接受牵引术后的疼痛评分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颈部坐式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时,以5°~20°前屈的角度进行牵引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对促进恢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仰卧前屈拔伸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效椎管横截面积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有效椎管横截面积、减轻脊髓压迫的可能性。方法: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0例,其主要压迫节段均为C_(4~7)任一节段,压迫区域均位于椎管内,并已行仰卧前屈拔伸牵引、中立位、后伸位三种状态下的颈椎动态磁共振检查。利用Image J软件测量每个患者三种状态下主要压迫节段的有效椎管横截面积,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患者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下的平均有效椎管横截面积为(147.79±28.87)mm~2,中立位为(137.45±31.97)mm~2,后伸位为(118.50±31.23)mm~2,三者之间差异明显(P0.01)。结论:在三种状态下,有效椎管横截面积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仰卧前屈拔伸牵引中立位后伸位,提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能增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效椎管横截面积,减轻脊髓压迫,提供一定的修复空间,为防止脊髓进一步受压导致病情进展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杨开洋  席莉  刘智斌 《陕西中医》2012,(10):1425-1427
目的:证明角度牵引能够使家兔颈椎的椎间隙增宽,椎间孔增大,椎管容积增大,减轻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使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加速消散,并具有抑制颈椎的退变,使颈椎发生蠕变,使颈椎小关节的刚度及应力下降等作用。使神经根与颈椎的固有平衡得到恢复,以此消除CSN的发病基础,达到减缓症状以及治愈疾病的目的,并探讨疗法对改善眩晕症状、神经压迫症状的作用机制。结果:空白组与模型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有极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与角度牵引各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有显著差异(P<0.05),角度牵引组中立位与后伸15°位尚不能认为有差异(P>0.05),前屈15°位与后伸15°位和中立位相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①应用强制应力低头位45°每天5h可成功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动物模型。②角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③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敏感,F波传导速度是检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灵敏指标。④角度牵引组中前屈15°位牵引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1.
梁正辉  何敏聪  胡年宏 《新中医》2017,49(6):189-190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患者多发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据报道,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10%~15%,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约有70%的颈椎病患者伴有椎动脉受累的表现~([1])。本病多因颈椎椎体、颈椎小关节或椎间盘退行性变或炎症等病变,刺激穿过颈椎横突孔的椎动脉,直接压迫椎动脉或通过刺激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使血管反射性收缩、狭窄而引起临床症状~([2])。本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大多预后满意。胡年宏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  相似文献   

12.
三位牵引治疗颈椎病是近两年来我科开展的一项新疗法。三位牵引指中立位,前屈位和后仰位,主要根据颈椎X线片的变化等来确定颈椎牵引时的位置和角度,经临床洽疗观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较完整的100例病人小结如下。一般资料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3~78岁,40岁以下17例,40~60岁68例,60岁以上15例。病程1\2年~30年。本组神经根型38例,椎动脉型19例,混合型43例,其中脊髓混合型5例。55例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各轴位活动受限,8例有猝倒史,9例同时患有肩周炎,72例有单个或多个椎体位移。棘突  相似文献   

13.
井穴放血配合刮痧 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镇痛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神经根型颈椎病多由于颈椎生理弯曲度改变、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椎体轻度滑脱等原因导致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水肿,进而压迫神经根,或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刺直接刺激压迫神经根而引起[1]。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发病的50%~60%[2]。我们采用井穴放血配合刮痧颈椎牵引治疗神  相似文献   

14.
牵引加压手法整复综合治疗颈椎病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300例患者均经颈椎CT及颈椎X线拍片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椎体前后缘增生及钩椎关节增生、韧带钙化等所致的椎动脉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其中男性166例,女性134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25岁;病程最长者7年,最短者5天;颈椎间盘突出合并颈椎椎体增生者105例,纯间盘突出者120例,纯颈椎增生者75例;神经根型143例,椎动脉型76例,混合型81例。 2 治疗方法 2.1 颈椎牵引加压 先于患者颈部施以拇指按揉、拿揉及捻揉等手法使患者颈部肌肉放松后方可行颈椎牵引,牵引时令患者坐于“坐立两用颈椎牵引机”座位上,用皮带固定并拢…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退行性疾病。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神经血管分布交错密集,处于人体神经中枢的重要部位。颈椎的前屈活动以4—5和5—6颈椎为中心,后伸活动以4~5颈椎为中心。而且下颈段在颈椎活动中所受的力最大和较集中,故临床4—5、5—6及6-7颈椎间盘变性最早和最常发生。椎间盘遭受急、慢性损伤后,本身有一个修复反应,可形成骨赘与破坏的椎间盘组织和后纵韧带组成的混合性突出物。其向后外侧突出时,压迫神经根,产生神经根压迫和刺激症状;向侧方突出,压迫椎动脉或刺激交感神经,  相似文献   

16.
刘群 《北京中医》1993,(4):49-51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形性病变、颈椎增生刺激所致脊柱失稳和压迫临近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侯群,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床可分为颈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以侧方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出现的颈丛或臂丛神经根症状——即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发病率最高。目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多采用牵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交感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的椎体半失稳、椎体旋转度的关系.探讨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之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间的关系.方法:一组病例是在本院PACS系统(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上有X线平片的颈椎病患者,其中椎动脉型21例、交感型19例、神经根型19例,应用PACS系统在X线正位片上测量患者每个颈椎椎体的旋转度和在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另外一组病例是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颈椎病患者,其中椎动脉型、交感型各有21例.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都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在C6旋转度间的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其它椎体旋转度间的T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椎动脉型颈椎病(T=-3.433、P=0.001)和交感型颈椎病(T=2.397、P=0.022)都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间的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椎动脉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椎体半失稳率间的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4.912、P=0.027).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66.7%的患者出现椎体半失稳,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是0.23±0.18 cm;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有63.2%的患者出现椎体半失稳,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是0.18±0.17 cm;神经根型颈椎病有30%的患者出现椎体半失稳, 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是0.07±0.17 cm.椎动脉型颈椎病与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右颈动脉的PI、RI和左椎动脉的PI、RI间的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中椎体半失稳是它们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椎体半失稳不是它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动脉或椎动脉的PI、RI要比交感型的高.  相似文献   

18.
牵引对颈椎椎间关节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不同角度下牵引对颈椎椎间关节的作用,采用建立完整的颈段脊柱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前屈、后伸0~30°共11种不同牵引体位下的椎间关节应力分布及其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颈椎椎间关节所受应力主要为垂直轴上的压应力,力值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尤以C5~6、C6~7为主,在牵引作用下,前屈位可将其转变为拉压力,后伸位仍为压应力,二者都随角度的加大而逐渐加大.表明颈椎牵引早期应在前屈或后伸0~10°下,后期应结合临床、影像学诊断选择合适的角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家兔颈椎间盘倾斜角度的侧面出发,研究推拿手法与颈椎曲度、生物力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家兔颈椎进行CT扫描,通过MIMICS三维重建软件将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运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及ANSYS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对图像和三维颈椎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三维模型同一椎间盘节段倾斜角度比较:相同椎间盘节段颈屈后伸位模型与正常曲度位模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椎间盘1、3、5、6节段颈屈后伸位模型与正常曲度位模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屈20°应力下同一颈椎节段不同曲度模型间应力比较:颈屈后伸位模型椎间盘倾斜角度虽然与正常曲度位模型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但变化不大.结论:颈屈后伸位(即模拟推拿后伸手法)各节段椎间盘应力变化处于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牵引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颈椎病牵引位置的探讨周章武,王金富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30031合肥)关键词:颈椎病,牵引,位置颌枕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目前多采用颈椎前屈位牵引,许多学者认为,正常颈椎有一向前、胸椎有一向后的生理弧度,颈椎前屈15~20度时,颈椎的纵轴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