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为小儿慢性肝炎1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将我科于 1997~ 1999年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初诊误诊为小儿慢性病毒性肝炎 1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6~ 12岁 ,平均 9岁。初诊至确诊时间为 7~ 2 0 d,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 1例。本组均有尿黄及皮肤巩膜黄染 ,乏力 9例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食量减少 12例 ,腹胀 6例。体征 :肝掌征阳性 10例 ,有蜘蛛痣 ,腹水、双下肢水肿各 5例。肝肿大者 9例 ,脾大者 13例。肝功能 :白蛋白 2 5~35 g/ L ,平均 30 g/ L ;球蛋白 35~ 4 0 g/ L ,平均 37.5 g/ L ;AL T135~ 735 U/ L ,AST70~ 35 0 U/ L ,总胆…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38~57岁,腹围75~80cm2例,80~85cm2例,86cml例;血清总蛋白:45g/L1例,50~59g/L2例,60~80g/L2例,5例白蛋白与球蛋白皆倒置;GPT:40~100单位3例,200单位以上1例,正常1例;浊度试验5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异常。B超检查支持5例的诊断。辨证分型:肝脾血瘀型1例,寒湿困脾型1例,湿热蕴结型3例。甘遂用法:用醋炮炙减毒,每次服用0.5~1.5克,日服1~2次。其中2例吞末,1例伴大米粥食用,2例入丸服,日服最大剂量不超过3克。5例均在使用脱水、利尿之中西药后腹围无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9年1月~1993年5月因上呼吸道感染用病毒唑致急性肝损害1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8个月~11岁;用病毒唑时间9~11天,剂量每日每公斤10~15毫克。二、临床症状本组病例既往无肝炎接触史,均在病前2~5个月曾注射甲肝疫苗;一般停用病毒唑3~5天后出现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肝区痛、低烧,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肝大1~2公分,脾未触及。肝功能:胆红素总量18~20.3μmol/L(正常1.7~17.1μmol/L),麝絮++ 我院自1989年1月~1993年5月因上呼吸道感染用病毒唑致急性肝损害1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8个月~11岁;用病毒唑时间9~11天,剂量每日每公斤10~15毫克。二、临床症状本组病例既往无肝炎接触史,均在病前2~5个月曾注射甲肝疫苗;一般停用病毒唑3~5天后出现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肝区痛、低烧,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肝大1~2公分,脾未触及。肝功能:胆红素总量18~20.3μmol/L(正常1.7~17.1μmol/L),麝絮++  相似文献   

4.
脾动静脉瘘是导致肝前性门脉高压症原因之一 ,临床较难诊断。现收集本院诊治的二例 ,报道如下。例 1,女性 ,37岁。因体虚乏力 4年 ,加重一周入院 ,既往健康 ,查体无异常。化验 :HGB:92 g/L,生化谱正常。采用 Aloka- 6 5 0 B超显示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 ,实质回声稍欠均 ,门静脉内径最宽处达 1.8cm,脾肋间厚 6 .0 cm,内回声均质 ,脾门静脉内径 1.8cm。超声诊断 :门脉高压并脾大 ,原因待查。后经手术证实为脾动静脉瘘。例 2 ,女性 ,37岁。因间断发热 ,腰痛 2个月 ,加重一周入院 ,既往健康 ,查体无异常。化验 :HGB10 3g/L ,生化谱 : 2 + , …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18d ,因不规则发热 3d ,于2 0 0 3年 7月 2 5日“以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入院。体温 :T 3 7 9℃ ,神清、精神较差 ,咽红、双肺未见异常。肝肾功能基本正常。WBC 14 97× 10 9/L ,RBC 3 73×10 12 /L ,Hb 12 0g/L ,Plt 44× 10 9/L。予以抗感染治疗 ,患儿仍发热 ,肝脾渐肿大至第 5天 ,肝脾肋下均有 4 5cm左右。 7月2 9日血片找疟原虫 (+ ) ,WBC 5 3 2×10 9/L、RBC 3 13× 10 12 /L、Hb 10 5g/L、Plt5 1× 10 9/L。诊断为新生儿疟疾 ,用氯喹口服抗疟治疗 ,首次口服氯喹 0 2 5g/片 ,每天 1/3片。第 2天与第 3天各服 1/…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 5~ 42岁 ,平均 33.5岁。主要临床症状 :疲乏、纳差、腹泻 5例 ,心悸 3例 ,怕热 2例 ,体重减轻 3例 ,失眠 2例 ,肝功能检查 5例 ,ALT均升高 ,为 1 2 6~ 2 0 4 U/ L(正常值 5~ 40 U/ L ) ,余肝功指标正常。乙肝标记物检查 5例 ,全阴性 4例 ,抗 - HBs阳性 1例。腹部 B超检查 5例 ,肝脾未见异常 4例 ,胆囊息肉 1例。院外治疗情况 :5例均行保肝治疗 2~ 3个月 ,最长 1例 6个月。其间查肝功 3~ 4次 ,ALT未降低或下降后又复升高。确诊时情况 :心率 96~ 1 2 0次 / min,甲状腺 °肿大 3例 , °肿…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致急性阑尾炎样腹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资料女 ,2 3岁。以多疑、幻听、睡眠差 2个月 ,于 2 0 0 2年 5月 1 5日收住院。既往有精神疾病史 ,否认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史。查体 :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医技检查 :血白细胞 5 8× 1 0 9/L,中性粒细胞 0 72 ,淋巴细胞 0 2 8,血红蛋白 1 2 5g/L ,红细胞 4 56× 1 0 1 2 /L;尿、粪常规均正常 ;肝功能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 7 6μmol/L ,血清直接胆红素 4 5μmol/L,总蛋白 75g/L,白蛋白 46g/L,球蛋白 2 9g/L;谷丙转氨酶 5U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腹部B超检查示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黄疸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住院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伴黄疸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 :2 5例患者中 1 3例有他巴唑治疗 2~ 4周史 (用量 30~ 4 5 m g/ d) ;1 1例因黄疸曾收住传染病院 ,因排除了传染性肝炎而转入我院 ;3例伴有麻疹样皮疹。 2 5例患者中男 1 6例 ,女 9例 ;年龄 2 8~ 6 4岁 ,平均 4 5 .4岁 ;既往均无肝胆系统、血液系统疾患史。入院时体检发现 2 5例患者均有巩膜和全身皮肤明显黄染 ,肝脾不大。1 .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2 5例患者入院时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2 .97~5 .4 2 nm ol/ L ,甲状腺素 (T4 ) 1 83.1…  相似文献   

9.
杜欣  林伟  黄梓伦  王若洁 《新医学》1998,29(11):587-588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是一种极其少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自Tuohy1920年首次报道30例以来,文献有零星报道。本文分析我院30年来收治的5例CNL临床及骨髓特征。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5例均来自我科1988年1月至1994年4月收治的病人。年龄43~64岁,男3例,女2例。入院时所有病例均有肝脾肿大,2例巨脾;除1例尿酸正常外,其余病例均尿酸增高,其中1例男性(67岁)患者继发痛风及尿酸性肾病。2.血液学检查所见 5例外周血均无幼稚细胞及嗜酸、嗜碱性粒细胞。5例白细胞(×109/L)分别为:30.3、64.3、40.0、34.7、28.8;血红蛋白(g/L)分别为:111、95…  相似文献   

10.
钩虫病致上消化道出血误诊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我院内科和儿科自 1 986 - 0 2~ 1 998- 0 6共收治钩虫病致上消化道出血 30例 ,其中误诊 1 2例 ,误诊率 40 %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9~ 58岁 ,平均 37岁 ,皆为农民。 3例有口服感冒通药物史。黑便 1 2例 ,呕血 4例 ,面色苍白、头晕、心慌、乏力 1 2例 ,上腹隐痛 8例 ,反酸、嗳气 7例 ,食欲减退 6例 ,发热 3例 ,肝大2例。本组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 ,最低 30 g/L ,多在 30~ 6 0 g/L ,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粪便潜血阳性 1 2例。粪便集卵检查查到钩虫卵 1 2例。骨髓细胞学检查 3例 ,为缺铁性贫血。B超 1 2例 ,肝大 2例 ,余正常。…  相似文献   

11.
唐毅  姚勇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0):758-758
【病例】 男 ,3 5岁。因右上腹疼痛 1月余入院。 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 ,无乏力、厌油、恶心、呕吐、潮热盗汗等症状 ,门诊B超提示肝左叶占位。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查体 :体温 3 6 5℃ ,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不大 ,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 ,全腹软 ,肝大并可触及 5cm× 4cm包块 ,质硬 ,边界不清 ,触痛 ;脾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 -)。医技检查 :血白细胞 6 0×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70 ,淋巴细胞 0 3 0 ,血红蛋白 15 9g/L ;血清白蛋白 42 9g/L ,球蛋白 2 8 7g/L ,丙氨酸转氨酶 2 1U/L ,天冬氨酸转氨酶 2…  相似文献   

12.
【例 1】 男 ,55岁。因发现血球蛋白升高 1年入院。查体 :血压 1 2 8/ 75mmHg。贫血貌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脾肋下 1 2cm ,下肢无水肿。医技检查 :血白细胞 5 4×1 0 9/L ,淋巴细胞 0 54,红细胞沉降率 70mm/h ,血红蛋白 92g/L ;尿蛋白 (2 +) ,白细胞 2 5/HP ;尿本周蛋白阳性 ;2 4小时尿蛋白 0 78g;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 ,血清总蛋白 92 7g/L ,球蛋白 51 3g/L ;IgM 40 7g/L,κ蛋白 2 4g/L,λ蛋白 2 1 1g/L ,肌酐 359μmol/L,尿素氮1 8 87mmol/L ,血清蛋白电泳显示M峰 ,γ蛋白 0 30 2 ;B超检查示脾大 ,骨髓涂片成熟红细胞呈缗钱…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例1,男,62岁。主诉乏力、纳差、腹胀伴少尿1月余,于2004年9月21日入院。既往肝硬化病史10余年。入院查体: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及巩膜可见黄染,有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稍膨隆,全腹轻压痛,以左下腹明显,反跳痛阳性,肝右肋下约1~2 cm,剑下2~3 cm,质硬,肝区轻叩痛,脾大,左肋下约4~5 cm,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WBC 3.6×109/L,N 0.83,RBC 2.18×1012/L,Hb 78g/L,PLT 51×109/L。肝功能:TB IL 78.3μmol/L,ALT 52U/L,AST83U/L,A 32g/L,G 47g/L,AKP 183U/L,-γGT 135U/L,Chol 2.32mmol/L…  相似文献   

14.
1病例资料【例1】男,49岁。5个月前因食欲缺乏、头晕、乏力,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脾大,查血红蛋白102g/L,白细胞16×10~9/L,血小板250×10~9/L。经3次骨髓穿刺排除白血病。2个月后按肝硬化、脾大予脾切除。此次因术后症状无改善,且肝大明显入我院。查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0.87,嗜酸细胞0.02,淋巴细胞0.09,嗜碱细胞0.01,晚幼粒细胞0.01,偶见泪滴状红细胞,血小板86×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98%。骨髓穿刺及活检证实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以低血糖为首发症状的肝癌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简介例 1:男 ,5 6岁。因发作性心悸、出冷汗伴面色苍白 2个月 ,于 1993年 9月 4日入院。多在晨起或夜间空腹时突然发病 ,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和手足震颤、头晕 ,偶尔伴意识丧失。经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缓解。发作时血糖 2 .1~ 2 .4mmol/ L。入院查体 :消瘦 ,肝掌、蜘蛛痣 ,巩膜轻度黄染 ,心、肺无异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 ,莫菲征阳性。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 3.1mmol/ L ,甲胎蛋白 AFP>40 0μg/ L ;血浆胰岛素浓度 114.3pmol/ L。B超 :肝右叶探及 5 .3cm× 4.8cm强回声团块 ,形态不规则 ,边缘清楚 ,内部回声不均匀 ;报告 :…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女 ,2 0岁。因腹胀、尿少 2 0 d,伴恶心、呕吐、腹泻 ,于 1999-0 3- 2 6入院。无肝炎接触史及肝病家族史 ,无应用血及血制品史 ,无结核病史。入院查体 :体温正常 ,神志清 ,皮肤、巩膜无黄染 ,肝掌 (- ) ,蜘蛛痣 (- ) ,心肺未见异常 ,肝肋下未触及 ,脾肋下 4 .0 cm,移动性浊音 (+) ,腹水大量。入院诊断 :腹水原因待查 :1肝炎肝硬化 ;2结核性腹膜炎。实验室检查 :血 WBC3. 6× 10 9/ L ,RBC3. 35× 10 1 2 / L ,Hb10 3g/ L ,PL T74× 10 9/ L ,PTA6 5 .6 % ,肝功 :AL T、AST均正常 ,AL B4 6 g/ L,AKP12 9U/ L。病原学…  相似文献   

17.
浆细胞白血病 (PCL)是少见类型的白血病之一 ,是原发性浆细胞病的一种 ,现将我院收治的 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女 ,5 9岁 ,1997年 6月因恶心、频繁呕吐乏力、全身搔痒、检查血红蛋白 5 0 g/L收住入院。体检 :贫血貌 ,浅表淋巴结不大 ,肝、脾肋下未触及 ,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5 0 g/L ,白细胞 4 .1× 10 9/L ,血小板 85× 10 9/L ,血沉 75mm/h ,血清蛋白电泳A5 1.6 %、r37%。血清IgG39g/L、IgA0 .1g/L、IgM 0 .5 3g/L ,血清免疫电泳示IgG单株峰 ,GI亚型、κ型轻链 ,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检查 :原浆细胞0 .0 4 ,…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女,44岁。因不规则发热伴轻度咳嗽2个月,当地医院胸部CT示:两下肺纹理增多,多发性片状、小结节状病灶性质未明,腹部CT示:肝脾大,均见多发性小结节状低密度影,性质不明,疑为恶性淋巴瘤转入本院治疗。查体:体温39℃,血压135/80 mmHg。精神萎靡,贫血貌。心律齐,肺无啰音,肝脾肋下可触及,全身未触及大的浅表淋巴结。血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0·84,血红蛋白70 g/L。肝酶正常,白蛋白29·7 g/L,尿素7·1 mmol/L,肌酐164μmol/L,红细胞沉降率116 mm/h,C反应蛋白(CRP)128 mg/L。免疫学指标阴性。肝病源学指标阴性。肿瘤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 994年起采用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大、脾功能亢进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6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 4例均为我院住院的脾大、脾功能亢进病人 ,其中原发性脾功能亢进 2例 ,肝癌并门静脉高压 2 4例 ,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 38例。男 35例 ,女 2 9例 ,年龄 1 8~ 72岁 (平均 4 4岁 ) ;病史 2~ 2 5a(平均 1 4a) ;近期均有呕血及黑便史 ;术前、术后均行血常规、生化、肝脾B超及CT扫描检查。术前平均脾体积是正常脾的 1 5~ 2 5倍。1 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 ,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 (用 4、5或 6F…  相似文献   

20.
肝癌病人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 (脾亢 )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1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的病人 ,8例行肝切除及脾切除 ,其中 4例附加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切断术 ;2例不能切除的肝癌行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及脾切除。术后预防性或治疗性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术后脾亢症状基本消失 ,术后 1周Plt,WBC ,RBC分别由原来的 5 0 7× 10 9/L ,3 46× 10 9/L ,3 6 6× 10 9/L上升到 2 15 8× 10 9/L ,7 47× 10 9/L及 4 16× 10 9/L。无手术死亡 ,术后发热、黄疸及腹水等并发症在出院时消失。死亡 4例分别生存 1年 2个月 ,2年 ,2年 9个月 ,4年 4个月。 6例生存者已生存 8个月 ,1年 2个月 ,2年 4个月 ,2年半 ,3年及 6年半。结论 :肝癌合并脾亢行肝切除或肝动脉、门静脉置管的同时行脾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脾切除对肝癌的切除及后续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