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朱琏抑制Ⅱ型针法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组给予朱琏抑制Ⅱ型针法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积分表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均降低,治疗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多梦易醒、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倦怠乏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9.19%)高于对照组(68.42%)(P<0.05)。结论 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可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0例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进行睡眠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PSQI总均分为(14.13±3.38)分.根据PSQI总分≥11为睡眠质量差的标准,睡眠质量差者75人,占83.33%(男性28例,女性47例).根据PSQI量表单项评分≥2为该成分结果呈阳性的标准,睡眠质最差者86例(95.56%);睡眠时间不足者38例(42.22%);睡眠效率低者48例(53.33%);有睡眠障碍者90例(100%);入睡困难者81例(90%).相关分析结果:PSQI总分与SCL-90总分间相关系数高达0.40(P<0.01).SCL-90各因子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均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躯体化与PSOI总分间相关系数高达0.40(P<0.01).PSQI各成分中睡眠障碍与躯体化间相关系数高达0.46(P<0.01).多元逐步同归分析表明:影响睡眠障碍成分的心理症状因子主要为躯体化,它可解释睡眠障碍成分得分变异的29.2%.结论 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因素尤其是躯体化症状显著相关,临床上主要采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解决其躯体化症状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洪丽  韩颖  吴英凤  郭红磊 《海南医学》2014,(18):2667-2669
目的探讨改善睡眠质量对伴有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筛选伴有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纳入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睡眠教育及安眠药物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进行代谢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比较。结果研究结束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下降1.5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65%,空腹胰岛素降低3.2 mU/L,收缩压下降10 mmHg,胰岛素抵抗减轻、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62.5%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显效或有效改善,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指标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合并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积极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亦应关注失眠症状。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方法主要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但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可使患者产生耐受性、依赖性和(或)戒断反应。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体现“同病异治”特点,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中医辨证论治、张仲景经方治疗、时方治疗、自拟方治疗及中成药治疗等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效果,以期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师林  柯斌 《广东医学》2012,33(10):1491-1493
目的 评价乌灵胶囊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PSQI量表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分别予口服乌灵胶囊(3粒/次,3次/d)和阿普唑仑(每晚睡前服0.4 mg),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0%和7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和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GA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FBG、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口干、嗜睡、乏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乌灵胶囊短期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运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睡眠质量和一般状况进行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PSQI总分为(8.10±4.04)分,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5.9%。2型糖尿病患者PSQI得分高于全国常模。除了"催眠药物使用"这一因子(t=2.00,P=0.06),其余6个因子组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使用胰岛素、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其睡眠质量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 A1c水平和性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中校正R2=0.162(P<0.01),说明这三者可以联合解释PSQI总分变异的16.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较普通人群差,其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有糖尿病病程、Hb A1c水平和性别:糖尿病病程越长、Hb A1c水平越高,其睡眠质量越差,女性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临床实践中,应该重视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交泰丸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受试对象60例随机分为交泰丸1组(黄连:肉桂=2∶1)、交泰丸2组(黄连:肉桂=10∶1)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周期为8周,评价交泰丸对受试者血糖水平及失眠的双重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交泰丸1组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改善口渴症状的作用(P<0.05),而交泰丸2组对失眠、心烦具有更好的疗效(P<0.05)。结论主治心肾不交之经典名方交泰丸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具有降血糖及改善失眠的双重疗效。  相似文献   

8.
右佐匹克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右佐匹克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JD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3mg/d,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0.8mg/d,均睡前服用,14d为一疗程。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14d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睡眠障碍量表(SDRS)、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d后的FB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O.05),治疗组治疗14d后FBG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PBG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的FBG值和PBG值与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的FBG值和PBG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疗程结束后两组SDRS评分较基线均明显下降(P〈O.01),改善睡眠程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多为口苦、头晕、瞌睡、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多为嗜睡、头昏、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安全、有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其疗效与阿普唑仑相似,但不良反应比阿普唑仑少,在临床工作中值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耳穴埋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10.35±2.5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14.26±2.54)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患者睡眠质量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规律性八段锦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下肢肌力与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5~67岁之间,随机分为八段锦运动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12周八段锦运动(45~50分/次,5次/周)与糖尿病的病因、防治及饮食等教育(90分/次,1次/月)。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股四头肌、腘绳肌、胫骨前肌与腓肠肌最大等长肌力,体脂百分比与腰臀比。[结果]组内比较八段锦运动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运动前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体脂百分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干预前相比较,双侧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最大等长肌力均增长,依次平均增长6.7 kg(增长率19.8%)、6.5 kg(增长率24.3%)、6.0 kg(增长率24.7%),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股四头肌、胫骨前肌与腓肠肌肌力增加,均P<0.05。[结论]12周规律性八段锦运动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身体成分与肌肉力量,可为进一步研究传统体育运动八段锦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9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DM-MCI)与认知功能正常组(DM-NC),均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全面衰退量表以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等进行测验,对测验结果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DM-MCI组催眠药使用情况明显增多(P=0.046),与延迟回忆的负相关(r=-0.277)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62);DM-MCI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r=-0.362)、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与注意(r=-0.319)、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与延迟回忆(r=-0.409)、日间功能障碍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r=-0.393)、日间功能障碍与抽象(r=-0.337)、夜间睡眠障碍与语言(r=-0.439)、睡眠效率与延迟回忆(r=-0.325)、主观睡眠质量与延迟回忆(r=-0.336)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其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部分表现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及评价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睡眠质量与血糖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随机纳入187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静脉血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问卷评估受试者主观睡眠特征,以PSQI总分>5为睡眠质量问题组,通过Logistic回归性分析睡眠质量与血糖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睡眠问题组(PSQI>5)与睡眠质量良好组(PSQI≤5)的比较,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 s-CRP)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间有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存在关联(p值均<0.05)。结论: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其血糖控制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特点和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疾病不确定感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8.64±12.65)分,属于中等水平;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62.12±10.53)分;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和社会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要加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睡眠治疗及血糖代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评价量表(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最低血氧饱和度(mini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SaO2)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后ESS评分、AHI、miniSaO2、meanSaO2水平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无显著性改变;观察组治疗后人工气道压力滴定试验(OGTT)-1h、OGTT-2h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PAP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睡眠呼吸调节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患者血糖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的变化以及FMD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的T2DM患者100例(T2DM组),根据患病时间的长短,分为3个亚组,病程小于1年的37例(T2DM1组),病程1-5年的33例(T2DM2组);病程5-10年的30例(T2DM3组);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0例(NC组)。所有对象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FMD,同时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albumin,G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标。结果与NC组相比,T2DM三组患者FMD显著下降(P<0.01),而GA、FPG、HOMA-IR、TG、TC、LDL-C水平显著增高(P<0.05)。T2DM2、T2DM3组GA、FPG、HOMA-IR、TG、TC、LDL-C较T2DM1组明显升高(P<0.05),而T2DM2组与T2DM3组之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病程长短,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均已经明显下降,且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管内皮功能逐渐降低,表明其更易发生糖尿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295例,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对不同病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证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以形体肥胖、唇舌瘀暗、头身困重、脉滑数等症状及体征为多见。以湿热、血瘀证候最为多见。病程小于5年者,主要表现为湿热、血瘀、胃肠结热证候;5-10年病程的患者则表现为邪实与正虚同时并见;病程超过10年者,主要表现为正虚。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MS早期以邪实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呈现出虚实错杂之证。邪实主要包括气郁、血瘀、湿浊、热结等,而以湿浊血瘀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在初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初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以利拉鲁肽1.2 mg、1.8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HbA1C、血糖、体重、收缩压及LDL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HbA1C、血糖、体重、收缩压、血脂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结论 利拉鲁肽作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