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非骨转移前列腺癌(non-BM PCa)患者及骨转移前列腺癌(BM PCa)患者血清和组织中uPA及uPAR表达.结果:BPH患者、non-BM PCa患者和BM PCa患者血清uPA及uPAR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n-BM PCa患者血清uPA及uPAR浓度高于BPH患者(P<0.01),BM PCa患者高于non-BM PCa患者(P<0.01).前列腺癌组织uPA表达阳性率83.34%,uPAR表达阳性率77.78%,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阳性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PA、uPA表达与PCa的发生与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uPA、Ki-67及VEGF蛋白在94例宫颈浸润癌(ICC),8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3例正常宫颈上皮(NCE)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及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方法显示:从NCE到CIN再到ICC,uP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44.6%和71.3%;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43.4%和76.6%;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0%、34.9%和6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PA和VEGF在ICC中的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与年龄和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Ki-67在ICC中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与年龄、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uPA、Ki-67及VEGF蛋白表达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705,P<0.01;r=0.871,P<0.01;r=0.628,P<0.01).结论 uPA、Ki-67及VEGF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宫颈癌的预后及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P16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P16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8例正常宫颈组织、29例CIN和33例宫颈鳞癌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2.5%、70.0%、93.9%,正常宫颈组织与CIN、CIN和宫颈鳞癌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鳞癌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P16在不同年龄组,宫颈鳞癌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16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以阴性表达为主,在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且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蛋白与病人的年龄、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4.
郝青  吴戈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3):227-228
目的观察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表达与乳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 6000两步法检测20例乳腺导管内癌和5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uPA和uPAR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uPA和uPAR阳性表达率高于导管内癌(2χ=6.41、6.27,P<0.05)。uPA和uPAR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80.6%和83.9%,无淋巴结转移者为47.4%和52.6%,其差异有显著性(χ2=5.99、5.70,P<0.05)。uPA与uPA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6,P<0.01)。结论uPA和uPAR的激活在乳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rokinaseplasminogenactivator ,uPA)及其受体 (urokinas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uPAR)在胰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方法 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检测 85例胰腺癌手术切除组织中uPA和uPAR的表达。结果 ①uPA、uPAR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者 ,P <0 0 5。②uPA、uPAR在有浸润转移表达率高于无浸润转移 ,P <0 0 5。③uPA、uPAR表达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病理分型、组织分化无相关性。结论 uPA、uPAR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浸润转移相关 ,是反映胰腺癌发展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杨彩清  张鹏 《中原医刊》2011,(17):77-78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抑制因子一1(PAI一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Masp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PAI-1、Maspin因子的表达,对其与宫颈癌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PAI-1的表达随病变进展逐渐升高;Maspin的表达随病变进展逐渐减低。②随着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升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AI-1表达的阳性率升高;Maspin表达的阳性率降低。结论①PAI-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提示其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②Maspin的表达分别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负相关性,提示其表达缺失或下调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IK3C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例LSIL,30例HSIL,50例SCC石蜡标本中PIK3CA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别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PIK3CA在LSIL和HSIL的阳性率分别是20%和63.3%,差异有显著性(P=0.044);②PIK3CA在宫颈鳞癌组织高表达,阳性率为76%,但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关联.结论 ①PIK3CA在LSIL向HSIL的转变过程中,表达增强,PIK3CA高表达可能是宫颈鳞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参与宫颈癌变过程;②PIK3CA在宫颈鳞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浆uPA及uPAR水平变化与鼻咽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鼻咽癌患者40例及对照组20例的血浆uPA及uPAR水平,并作uPA与uPAR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鼻咽癌有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转移患者uPA、uPAR的含量分别为(2.061±0.387)ng/ml、(2.011±0.389)ng/ml,鼻咽癌无转移患者则分别为(1.468±0.295)ng/ml、(1.134±0.334)ng/ml;对照组uPA、uPAR含量分别为1.137±0.326ng/ml、0.613±0.161ng/ml。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uPA与uPAR存在良好正相关(P<0·001)。结论uPA、uPAR含量增高与鼻咽癌的浸润转移有密切相关,其检测有助于了解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食管鳞癌组织中uPA、nm2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uPA、nm23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uPA及nm23在54例食管鳞癌及其癌旁和正常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中uPA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66.7%(36/54)和35%(19/54),uPA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的表达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转移组(P<0.05),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5)。uPA及nm23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x2=6.56,P<0.01)。2者均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uPA及nm23与食管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uPA与nm23联合检测以评价食管癌的转移优于单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Smad7、uPA及PAI-1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阐明Smad7对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胰腺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mad7、uPA及PAI-1蛋白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 88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Smad7、uPA和PAI-1阳性率分别为72.7%,76.1%和71.6%,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1).Smad7、uPA和PAI-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位置及大小、组织病理学分级均无关(P>0.05),而与胰腺癌的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Smad7、uPA和PAI-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Smad7、uPA及PAI-1在胰腺癌中共同高表达,Smad7可能通过增强胰腺癌组织内uPA及PAI-1的生成而起到促进胰腺癌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PA和VEGF的表达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uPA与VEGF在60例子宫内膜癌与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PA和VEGF表达定位于细胞浆,二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7% (31/60)和43.33% (26/60),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二者的表达与肿瘤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uPA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uPA和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它们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变的临床分期、癌灶肌层浸润深度、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系,并分析Hpa与uP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Hpa与uPA在46例子宫内膜腺癌、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18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 Hpa和uPA在正常内膜、增生过长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13%)、17%(11%)、25%(25%)和54%(57%).Hpa、uPA在子宫内膜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内膜以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 <0.05).Hpa、uPA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分期、癌灶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Hpa与uPA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pa和uPA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预测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HIF-1α、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ctor,VEGF)的基因产物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86例宫颈鳞癌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α在86例宫颈鳞癌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48/86)和0%(0/10),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宫颈鳞癌的肿块大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坏死密切相关。VEGF蛋白在86例宫颈鳞癌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53/86)和0%(0/10),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颈鳞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宫颈鳞癌的肿块大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坏死呈正相关。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和术后5年生存率均无关。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HIF-1α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636,P<0.01)。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表达显著增高,还可能诱导VEGF的过表达并与宫颈鳞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测定MMP-2的表达及分布;用明胶酶谱法测定活性型MMP-2蛋白的含量;用RT-PCR技术检测MM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宫颈鳞癌组织(squamouscell carcinomas,SCC)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81.13%(43/53),高于在重度鳞状上皮细胞内损害(high-grade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47.62%,10/21)及轻度鳞状上皮细胞内损害(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10.00%,1/10))中的表达;而HSIL则高于LSIL(P<0.05).淋巴结转移组MMP-2的阳性率(91.30%)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73.33%,P<0.05),但其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官颈鳞癌组织中MMP-2蛋白酶活性[(5.81±2.17)×104]高于HSIL[(2.28±0.83)×104]和LSIL[(1.94±0.71)×104,P<0.01,P<0.01].MMP-2 mRNA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量(0.87±0.44)亦高于HSIL(0.46±0.22)和ISIL(0.37±0.20)中的表达量.结论:MMP-2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MMP-2表达量的增高,尤其是其酶活性的增高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具有浸润、转移倾向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MMP-9的表达及分布;明胶酶谱法测定活性型MMP-9蛋白的含量;RT-PCR技术检测MMP-9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宫颈鳞状上皮癌(SCC)组织和高度鳞状上皮内损害(HSIL)中MMP-9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低度鳞状上皮内损害(LSIL) (P<0.05);宫颈SCC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MMP-9的阳性率为78.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3.3% (P<0.01);MMP-9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SCC和HSIL中的MMP-9酶活性均高于LSIL (P<0.01). 而SCC和HSIL中的MMP-9 mRNA的表达情况亦与上述结果相似.结论:MMP-9与宫颈SCC的早期浸润及转移有关,MMP-9表达量的增高,尤其是其酶活性的增高有助于正确评估患者预后和制定适当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正常组织和甲状腺癌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学检测20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50例甲状腺癌标本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结果 在50例甲状腺癌survivin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和64%,显著高于甲状腺正常组织.结论 survivin和VEGF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survivin和VEGF有望成为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18.
19.
VEGF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VEGF变化规律,探讨VEGF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63例良恶性乳腺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和程度的差异。结果:复发乳腺癌、无复发乳腺癌和多原发乳腺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均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高,复发乳腺癌VEGF阳性表达程度高于无复发乳腺癌和多原发乳腺癌。结论:VEGF可反映癌细胞侵袭转移活性,VEGF过表达预测乳腺癌复发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QCC)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4例正常宫颈黏膜,82例宫颈SQCC,16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标本,其中CINⅠ级48例,CINⅡ级42例,CINⅢ级7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LK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宫颈SQ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LK1在正常宫颈黏膜、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原位癌和宫颈SQC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71%、22.92%、35.71%、69.74%和8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2,P<0.01)。PLK1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而与年龄、高危型HPV感染、盆腔淋巴结转移以及复发和转移无关(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PLK1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PLK阴性和低表达者(P均<0.05)。结论:PLK1可能参与宫颈SQCC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判断宫颈SQCC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