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确认的艾滋病病人抗病毒药物治疗成年人的临床资料分析,了解艾滋病病人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前后CD4 T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探讨抗病毒药物对治疗艾滋病的效果。方法选择鹿寨县抗病毒治疗点的54例CD4 T细胞数低于300且目前仍然存活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抗病毒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3~4个月的CD4 T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中,有53例的CD4 T细胞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治疗前后艾滋病病人的CD4 T细胞计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方案规范地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成年人艾滋病是安全、有效的,明显延缓了疾病进程,提高了病人的CD4 水平,降低了机会性感染和病死率,明显提高了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方法青岛市自2005年免费抗病毒治疗开始截止到2012年2月底,所有参与免费抗病毒治疗满1年且依从性良好的109例成人患者,从青岛市艾滋病患者随访管理档案和"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资料,将资料按照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年龄、性别、婚姻和传播途径分组。结果 109例成人患者治疗3个月后,87.16%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治疗6个月后和12个月后,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200组和>200组之间细胞计数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和>40岁组在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治疗可以及时控制病毒复制,防止免疫损伤的进展,有利于维持和重建免疫功能,从而延迟疾病的进展,过晚的治疗不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CD4细胞计数检测情况及在不同治疗时段的变化特点。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基本信息数据库以及实验室检测数据库,分析了湖北省2003年以来抗病毒治疗病人的CD4细胞计数检测情况,计算不同年份进入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在2003-2007年3月28日之间按照要求进行CD4随访检测率和开始抗病毒治疗后1年内按照要求随访检测率,并分析了不同治疗时段(治疗基线、治疗3、6、9、12以及18个月时)的CD4细胞计数变化特点。结果湖北省2003-2006年间抗病毒治疗人数累计达到1211人,累计CD4随访检测率呈上升趋势,治疗3、6、9、12以及18个月时,同治疗基线CD4相比,CD4细胞数明显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治疗的头3个月内CD4细胞数平均增加29.21个/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D4增幅减慢。结论艾滋病病人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以后,CD4细胞计数逐渐上升,在治疗3个月时增幅最明显,此后缓慢上升。CD4细胞计数检测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抗病毒治疗CD4随访检测比例不断上升,CD4检测试剂的需求逐年增加,应加强计划管理保证试剂的充足供应。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8例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济南市艾滋病病人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情况。[方法]对2004年以后济南市8例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8例艾滋病病人,无1例退出治疗,2例出现严重副反应并更换治疗方案。8例病人治疗3个月后,CD4细胞数增高0.31~81.33倍;CD8细胞数4例增高,1例基本无变化;CD4/CD8值7例分别增高0.2~11倍。[结论]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能促进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隆回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县CDC连续抗病毒治疗12个月的115例HIV/AID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例患者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治疗12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CD4细胞计数均有上升;与治疗前基线比较,治疗6个月或12个月的CD4细胞计数均有上升,但组间CD4细胞计数增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毒完全抑制者占72.2%(83/115),不同治疗时间病毒完全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药后主要不良反应为食欲改变、恶心呕吐、疲倦、眩晕和皮疹等,经及时处理,大多在治疗3个月内减轻或消除,治疗1年后极少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隆回县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但需进一步加强随访监测,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口服汤剂中药,静滴丹参注射液。同时应用利尿荆及一般护肝对症支持治疗;西医组采用西药护肝、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4例中治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单纯西医组治疗17例,治愈5例,有效5例,无效7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四川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群基本特征及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方法 利用国家DataFax 抗病毒治疗信息收集系统中四川省治疗数据信息,使用SPSS 13.0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766例患者,基线CD4+ T≤200 个/mm3时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占68.6%( 526/766);截止到2009年9月30日,共有114例研究对象死亡,其中82.5% (94/114)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于意外、自杀和其他原因的分别有4、3、12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1年的生存率为90%,2年生存率为85%,3年生存率为82%;含AZT方案/d4T方案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的94例中,有82例开始抗病毒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个/mm3,占87.2%,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时开始治疗的患者占12.8% (12/94).开始治疗时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82,P<0.01).结论 四川省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变化趋势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根据WHO最新修订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纳入标准,需要提前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5-2009年扬州市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7例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8例,29例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大部分CD+4T淋巴细胞上升,病毒载量下降.结论:积极治疗机会性感染,确保服药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惠州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疗效及CD4+T淋巴细胞变化特征,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1年内的病例,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的CD4细胞计数结果。结果共调查HIV/AIDS治疗病例196人,以青壮年为主,性别比2.1∶1。治疗3个月后,患者CD4细胞计数<50个/μL占比大幅下降,占比最高为200~349个/μL,治疗6、9和12个月后,占比最高均为≥350个/μL。治疗基线与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与6个月前后CD4细胞计数增加显著。治疗1年,CD4基线≥200个/μL组CD4细胞上升更显著。结论 惠州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但部分患者仍可能面临产生耐药毒株以及治疗失败的危险。应尽早保持长期规范治疗,达到真正的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 方法 对现住顺德区的HIV/AIDS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94例HIV/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数在治疗后各个时点均有明显上升,并且有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χ2趋势=55.86, P <0.001),治疗后各个时点与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除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外,其它相隔3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数两两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比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低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高者其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增幅更大( P <0.001);初始治疗年龄不影响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的效果( F =0.927, P =0.399)。 结论 应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并提倡早期治疗。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表现为先显著升高,后增幅变小,甚至会渐趋平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嘉兴市2004-2010年艾滋病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艾滋病(AIDS)病例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定期检测病例CD4+T淋巴细胞、血液血象及生化指标。结果 15月内病例CD4+T淋巴细胞呈持续明显上升趋势,18月时小幅下降后在24月时达到最高值(204.32±124.15)/μl;不同基线组病例CD4+T淋巴细胞增长幅度不同:〈200/μl组各疗程均增长显著(P〈0.01),≥200/μl组治疗13月以上增长显著(P〈0.05)。12月疗程时不同基线组之间增长幅度存在差异:〉200/μl组明显好于〈200/μl组,100/μl~199/μl组明显好于〈100/μl组;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Lym)、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空腹血糖(Glu)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嘉兴市2004-2010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应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莱姆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莱姆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莱姆病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21例在抗生素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方剂(白虎汤加减),西医对照组18例单纯使用抗生素,疗程21 d.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西医对照组(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莱姆病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桐乡市53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进行分析,为改善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11年6月进行抗病毒治疗的53例患者为对象,对其治疗过程中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病毒载量(HIVRNA)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基线比较,治疗3、6、12、24、30个月均有增长,治疗后3个月增长速度较快,治疗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73,P0.01)。多数患者治疗后的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治疗超过12个月的患者病毒抑制率为75.00%。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疗效显著,规范高效治疗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前后外周血CD4+、CD8+T细胞、ALT与病毒载量(VL)的变化.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双色荧光抗体检测技术检测CD4+、CD8+T细胞数,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浆病毒载量(VL),定期进行CD4+、CD8+、ALT及病毒载量检测. [结果]HAART后,91%VL逐渐下降,CD4+T细胞数比治疗前明显上升,与VL呈负相关.在12周VL无法检测时73.7%患者CD4+T细胞仍继续上升;治疗至12周时,59.6%患者CD8+T细胞同步下降,与VL呈正相关,12周后CD8+T细胞数与VL无统计学意义;在整个HAART过程中,ALT与VL之间无相关. [结论]HAART治疗下,ALT检测是治疗用药的首选项目,CD4+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有助于临床上对病情变化和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对6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采用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3个月以上,根据治疗前CD4+T细胞值分组(分组一CD4+T细胞在0~100间,分组二CD4+T细胞在100~200间,分组三CD4+T细胞在200~350间),在治疗后规定时间内采集3mL抗凝全血进行CD4+T细胞检测,统计不同治疗组CD4+T细胞变化,分析不同HAART开始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即CD4+T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结果 HAART不同开始时机CD4+T细胞增长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组二、分组三CD4+T细胞增长率明显且高于分组一。结论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开始时机对免疫功能重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在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45例,与同期单纯接受西医治疗的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结果加用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88.8%,单纯西医组7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林晶 《职业与健康》2011,27(10):1126-1128
目的评价81例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从2004年7月—2006年11月起,81例成人HIV/AIDS患者陆续开始了抗病毒治疗,随访截止于2010年12月。随访期间定期监测CD+4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记录死亡、退出治疗情况。结果 81例中56例治疗满5年,经过5年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治疗前上升283个/μl,治疗4~6年病毒载量<50拷贝/μl的比例是64%,治疗4年生存率为80.64%。结论 AIDS抗病毒治疗具有良好的抑制病毒复制和机体免疫功能重建效果,符合治疗标准的AIDS患者应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20例,单纯西药治疗组80例.根据治疗方法及标准,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及心电图的表现.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而且心电图治疗效果也表现为结合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河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AART)的服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抽取了2个AIDS综合防治示范区、1个AIDS高发县。未服药和服药在2—12个月的HIV感染者作为被调查对象,分别对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治疗保障措施等项目,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评价服药者CD4^ 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时间在4—8个月的人数最多占78.24%,服药依从性达到90%~100%的占67.51%,停服和漏服药物的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占66.95%,最显著的不良反应是服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治疗组坚持服药症状明显改善的占87.57%,停服和漏服药症状未明显改善的占11.01%。服药依从性对病情趋势变化具有显著影响(P<0.05)。治疗组服药后CD4^ T细胞总数保持稳定或有所增加,但实际速度较缓慢。抗病毒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分别是55.1%和50.8%,CD4^ T细胞数较未服药治疗的患者显著提高。耐药性毒株的流行率显著增加,由未服药人群的13.9%快速上升到服药3个月的45.4%和服药6个月的62.7%,其中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类药物耐药性的增加最为明显,导致中高度以上耐药率的显著增加。结论 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后,HIV/AIDS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服药依从性直接关系治疗效果以及对治疗计划的实施。避免耐药毒株的出现,必须提高服药依从性,这对今后评价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研究组),对对照组28例,全身及局部应用西药;研究组28例采用中医辨证进行分析,并局部应用西药,结果:观察组28例,治愈19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复发1例;对照组28例,治愈9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9%,复发6例。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常规西药,且减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