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p16基因的失活与P16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p16基因与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关系,作者分别采用多重PCR、SSCP以及以PCR为基础的甲基化分析法,对25例原发性HCC标本及其相应的非肿瘤肝组织标本中p16基因的缺失,点突变及甲基化情况进行了检测。另用免疫组化SLAB法对35例(包括前述已作基因检测的25例)原发性HCC肿瘤标本及其相应的非肿瘤组织标本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25例原发性HCC肿瘤标本中,3例  相似文献   

2.
3.
刘海明 《中外医疗》2010,30(17):28-29
目的探讨p21和p16基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21和p16基因在19例食管早期癌、20例异型增生以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p21和p16基因在早期癌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结论 p21和p16基因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他们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p16和p53在磅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膀胱癌中抑癌基因P16和P53的表达与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微波炉抗原修复法对6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抑癌基因P16和突变型P53蛋白产物进行检测。结果:69例膀胱癌标本中37例P16检测阳性(53.62%),30例P53检测阳性(43.48%),P16了性率在I,II和III级肿瘤中分别为69.57%,56.25%和21.43%,在Tis-T1期和T2-T4期肿瘤中分别为70.59%和37.14%。P53阳性率在I,II和III级肿瘤中分别为26.09%,46.88%和64.29%,在Tis-T1期和T2-T4期肿瘤中分别为29.41%和57.14%,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P16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P53阳性率逐渐上升,P16阴性或P53阳性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和病死率分别高于P16阳性或P‘53阴性患者,结论:P16和P53的表达状况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16和P53的免疫组化检测人有评估膀胱癌预后的价值,可作为膀胱癌的生物学瘤标。  相似文献   

5.
p53基因突变和p16基因缺失与肝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胡娟  刘媛 《医学争鸣》2007,28(2):160-162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浆中p53基因突变和细胞核中p16基因缺失的机率,研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实验采用聚合酶联链式反应(PCR)扩增p53基因外显子5~8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p16,对其突变和缺失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患者有无肝组织以外转移来对比差异性.结果:33例肝癌患者中,有17例结果显示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有转移病灶组18例的突变率高于无转移病灶组15例.结论:血浆p53基因突变和p16基因缺失与肝癌的发生、与疾病的轻重及病灶转移有相关性,突变机率在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预后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胃癌组织P16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0例胃癌及2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中P16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80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78.8%,E-cadherin蛋白减弱表达率为87.5%,和胃良性组织相比,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Х^2=9.040、58.330,P〈0.01)。P16蛋白阴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Х^2=6.819,P〈0.01),Ⅲ+Ⅳ期胃癌高于Ⅰ+Ⅱ期胃癌(Х^2=5.711,P〈0.05)。E-cadherin蛋白减弱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Х^2=5.503,P〈0.05),Ⅲ+Ⅳ期胃癌高于Ⅰ+Ⅱ期胃癌(Х^2=4.156,P〈0.05),随浸润深度的加深,E-cadherin蛋白减弱表达率明显增高(Х^2=6.011,P〈0.05)。胃癌组织P16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Х^2=7.779,P〈0.01)。结论 P16、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其蛋白状态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两者均下调可能提示病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及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膀胱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及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16及nm23-H1的表达。结果:p16在正常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8%(16/18)、47.4%(18/38),两者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nm23-H1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5/18),44.7%(17/38)。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p16、nm23-H1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临床分级、肿瘤大小及是否转移有密切关系。结论:p16、nm23-H1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对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测转移和预后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16基因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喉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并与12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1例喉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9.2%,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喉癌病人的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吸烟、饮酒、肿瘤部位和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关(P>0.05)。在喉癌组织的不同病理分级之间p16基因蛋白的阳性除表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16基因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作为判断喉癌恶性程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p16和p15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及p15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7例子宫内膜癌、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7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抑癌基因p16、p15的表达。 结果:p1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非癌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0.4%和77.3%,二者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p16表达与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手术-病理分期有关,与肌层浸润无关;p15在子宫内膜癌及非癌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7.4%和86.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5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与病理类型、肌层浸润及手术-病理分期无关,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与p15表达呈正相关(r=0.91,P<0.05)。 结论:p16和p15表达缺失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其中以p16更为显著;p16和p15的表达具有一致性,功能上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例舌癌、20例舌良性疾病标本、14例正常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蛋白在舌癌组织中的阳性率(23.3%)显著低于舌良性疾病和癌前病变标本及正常舌组织的阳性率(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26例患者中,p16蛋白阳性率(7.7%)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17例患者中p16蛋白阳性率(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舌癌p16蛋白阳性率(0)低于高/中分化舌癌(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蛋白在舌癌的癌变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可望为舌癌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S- P法检测 6 5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 (1.5 cm)及正常肝组织中 MVD和 VEGF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MVD计数分别为 14 .2 9± 3.74、11.13± 2 .89,VEGF表达分别为 84 .1%、75 .9% ,与正常肝组织中MVD、VEGF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MVD高和 VEGF阳性者与肝癌分化程度、有无完整包膜及静脉癌栓密切相关 ,MVD高、VEGF阳性者预后明显较 MVD低、VEGF阴性者差 (P<0 .0 5 )。结论 :联合检测 MVD和 VEGF有助于临床评估病情、判断预后 ,并为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9 例食管鳞癌、12 例食管腺癌和20 例食管正常组织。结果显示,28 例食管鳞癌(57.1% ,28/49)4 例食管腺癌(33.3% ,4/12)和18 例食管正常组织(90% ,18/20)p16 蛋白表达阳性(P< 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39.3% )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81.0% ,P< 0.01),中低分化食管癌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46.9% )低于高分化者(76.5% ,P< 0.05)。Ⅲ期食管癌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44.4% )亦低于Ⅱ期者(72.7% ,P< 0.05)。p16 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大体病理类型无关。p16 蛋白在食管癌中呈低表达,其表达阳性率随病期进展、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明显降低,因此,可作为判断食管肿瘤恶性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16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为预测胃癌发展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胃组织和50例胃癌组织中P16表达.结果:10例正常胃组织P16阳性表达率80.0%,明显高于胃癌组织46.0%(23/50,P<0.05),胃癌高、中、低分化组阳性率分别为72.7%、47.6%、27.8%,三者间存在明显差别(P<0.05);同样浸润未超过肌层和超过肌层组(60.7%,27.3%)也有显著差别(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61.5%,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组(29.2%,P<0.05);生存年限超过5年组阳性率62.1%明显高于生存年限低于5年组(23.8%,P<0.01).结论:P16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生存年限呈正相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16蛋白表达可以作为胄癌组织发展与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乙酰肝素酶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酰肝素酶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 原发性肝癌45例中乙酰肝素酶表达阳性26例(57.8%);在高分化(6/17)、无肝内转移(12/28)和无淋巴结转移(14/31)的肝癌中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20/28)、肝内转移(14/17)和淋巴结转移(12/14)的肝癌(P<0.05).结论 乙酰肝素酶可能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阳性表达者可能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P1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16蛋自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75例乳腺癌组织中CDKNI抑癌基因P1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16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乳腺癌的术后生存期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以及肿瘤的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P16蛋白表达水平 ,可作为估计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生物素法(S-P法),对72例胃癌组织行P16蛋白检测,并与胃黏膜正常的20例检测结果对照.结果 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在低分化、未分化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1.91%(15/47),而无淋巴结转移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15/2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结论 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检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状况可作为临床判断胃癌病理特征、转移潜能及其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甲胎蛋白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 (AFP) m 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RT- PCR)检测 19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 AFP m RNA。结果 :16例 (88.9% )患者癌组织 AFP m RNA呈阳性表达 ,其外周血 AFP m RNA亦为阳性 ;而阴性表达的 3例其外周血 AFP m RNA和血清 AFP亦为阴性。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率在血清 HBs Ag阳性组 (93.8% )、合并肝硬化组 (10 0 % )和血清 AFP≥ 2 5 μg/ L 组 (10 0 % )高于 HBs Ag阴性组 (33.3% )、无合并肝硬化组 (5 7.1% )和 AFP<2 5 μg/ L 组 (5 7.1% ) (P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 AFP m RNA阳性率和血清 AFP水平均与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r =0 .6 413,P <0 .0 5 ;r=0 .6 0 2 4,P <0 .0 5 )。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和血清 HBs Ag阳性表达及合并有肝硬化呈正相关 (r =0 .6 5 0 3,P <0 .0 5 ;r =0 .5 90 8,P <0 .0 5 ) ,而与有无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及癌灶大小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大多数肝细胞癌的 AFP基因处于活化状态。外周血 AFP m RNA阳性表达和血清 AFP水平均与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及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膀胱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及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16及nm23-H1的表达。结果:p16在正常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8%(16/18),47.4%(18/3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nm23-H1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5/18),44.7%(17/3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p16,nm23-H1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临床分级、肿瘤大小及是否转移有密切关系。结论:p16、nm23-H1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对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测转移和预后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肝癌组织中浸润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和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术后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即用型两步法SupervisionTM)检测肝癌组织中DC标志蛋白S-100的表达;从肝癌组织中分离浸润性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面分子表达,并用RT-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IL-10、TGF-β1和VEGF-AmRNA.结果:肝癌组织中DC的数量少,高分化肝癌组织中DC浸润数量[(27.22±15.38)个/HPF]高于低分化肝癌[(11.92±8.56)个/HPF](P<0.01);肝癌组织中浸润DC的表面分子如CDla、HLA-DR、CD80、CD86和CD54等MHC-Ⅰ、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存在低表达或不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mRNA水平上,IL-10、TGF-β1和VEGF-A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1,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浸润DC的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缺陷,与肝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