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脑组织匀浆上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培养法从Wistar大鼠中分离培养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预诱导24h后,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 ng/mL组(B组)、bFGF20 ng/mL+正常脑匀浆上清100μL/mL组(C组)、bFGF 20 ng/mL+损伤脑匀浆上清100μL/mL组(D组),诱导48 h至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别检测各组诱导分化后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第4代BMSCs CD29、CD44和CD34的表达率为99.8%、99.7%和2.2%;诱导后的细胞均具有神经细胞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SE在诱导各组(B组、C组、D组)的表达率为44.50%、63.10%和73.30%,MAP-2的表达率为45.70%、65.30%和75.60%,各组均不表达GFAP。结论大鼠脑组织匀浆上清能提高BMSCs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阳性率,损伤脑匀浆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样细胞是否具有抗凋亡作用及作用的最适剂量。方法BMSCs由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股骨全骨髓法取得,经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取第五代BMSCs用低中高剂量(20mg/L、40mg/L、80mg/L)GSP干预24h,设立空白对照组。以含有20%胎牛血清的1mmol/L B-巯基乙醇(BME)预诱导24h后,继而用含有4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培养基作为诱导液诱导24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和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剂量的GSP干预24h后对神经元样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以Fluo-3AM为荧光探针标记的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以Annexin V凋亡试剂盒检测组间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分离培养WISTAR大鼠BMSCs,经诱导分化后大部BMSCs变成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NSE和MAP-2。GSP干预组细胞生长状态,活力及存活细胞比例较好。结论GSP能使BMSCs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样细胞保持较好的活力,对抗自由基产生,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填精方右归丸含药血清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用DMEM/F-12培养液培养Wistar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用右归丸含药血清诱导BMSCs分化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特征性结构;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结果:诱导6h后,骨髓基质干细胞胞体收缩,有突起伸出;诱导24 h后突起增多形成网络结构;尼氏染色法显示诱导后的细胞胞体中有尼氏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NSE及MAP-2阳性表达,GFAP无表达.结论:右归丸含药血清可以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4.
黄慧  唐云安  张成 《中药材》2004,27(8):585-589
目的:研究香丹注射液对成年SD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rMSCs取自大鼠的下肢骨,贴壁筛选法和营养缺陷培养基(α-MEM完全培养液)分离纯化.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第5代的rMSCs 24 h,换无血清培养液(D/F12 N2 bFGF)和香丹注射液(1%~5%)诱导6~8 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免疫化学和反转录-PCR法鉴定神经元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200、微管相关蛋白MAP-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相对表达量,并得到相应的诱导率.结果:诱导3 h,rMSCs出现神经元样的形态学变化,诱导6~8h,神经元的诱导率达83.5%±3.8%;诱导组中,神经元样细胞NSE、NF和GFAP的阳性率分别为82.9%±2.98%、84.1%±4.45%、3.49%±1.67%;对照组细胞和诱导组未变化细胞上述染色均呈阴性;RT-PCR法示:只有诱导组有NSE、MAP-2(HWM)、GFAP的表达且前两者的表达量均分别高于后者(P<0.01).结论:1%~5%香丹注射液在体外能定向诱导r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叶酸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最佳浓度。方法MSCs由正常成年人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加贴壁离心获得.取第5代MSCs以1mmol/L二巯基乙醇(BME)预诱导24h后,用羟基茴香醚(BHA)、2%二甲基亚砜(DMSO)和3种不同浓度的叶酸诱导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MTT(四唑盐比色)法检测不同时间段对B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叶酸组分化为NSE阳性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都较对照组高(P〈0.01),但以40mg/L中等浓度的叶酸神经细胞最多,且神经元比例高于其他组。结论叶酸诱导BMSCs向神经元分化以40mg/L浓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探讨分化过程中多效蛋白(PTN)和褪黑素(Mel)受体亚型MT1、MT2 mRNA的表达,以探索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特性和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加贴壁培养法分离成人MSCs,原代和传代培养。取第6代MSCs设对照和实验组进行诱导,诱导后30min至3d,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测定分化后细胞神经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诱导前、诱导后12hPTN和MT1、MT2 mRNA的表达。结果接种24h后MSCs开始贴壁,呈圆形或椭圆形。3d后可见梭状细胞呈集落状生长,10d~14d融合。第5代~第6代时呈现较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诱导后胞体向胞核收缩;出现双极及多极细胞。12h变形细胞增多,细长突起相互连接。24h后变形细胞增多不明显。诱导后12h大部分细胞表达NSE、MAP-2,未检测到GFAP的表达。实验组诱导后12h细胞有PTN和MT1 mRNA的表达。结论PTN和Me1信号传导可能参与调控了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体外诱导青年SD大鼠骨髓问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MSCs.10μg?L-1bFGF预诱导第5代的MSCs 24h,换200μg·mL-1人参总皂苷的无血清培养液诱导诱导5~6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联合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第5代间质干细胞形态达到均一,呈梭形.用人参总皂苷诱导30min到3h后,MSCs胞体逐渐增大,并伸出细长突起形似神经元样细胞.诱导5~6h后.NSE、MAP-2和GFAP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6±4.7)%、(61±5.2)%、(10±2.4)%.对照组上述染色均呈阴性.结论人参总皂苷在体外能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8.
丹参酮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和研究,改变了以往神经细胞不可再生的传统观念.目的:研究丹参酮在体外诱导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用Ficoll-Paque液将成人骨髓细胞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分离出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和进行细胞周期测定.采用含丹参酮的无血清L-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探讨丹参酮不同浓度对MSC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MSC原代可获得(6-8)×105、第5代可获得(2-3)×108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CD29、CD44、CD166表达阳性,CD14、CD34、CD45、HLA-DR为阴性;扩增后的各代MSC表面抗原表达无显著差别;90%以上MSC都处在G0/G1期.丹参酮诱导后,MSC形态上转变为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采用的细胞培养条件适于MSC的纯化和扩增,培养细胞为MSC;丹参酮可以在体外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其诱导转化率与丹参酮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隐丹参酮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表达,采用含隐丹参酮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NF-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0.5×10^6个细胞,15代可获得(2-3)×10^12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29、CD44、CD90、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加入隐丹参酮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F-H、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隐丹参酮在体外可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体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诱导作用.方法:以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标志,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当第3代细胞爬片达到80%以上汇合时,分为对照组、化学方法诱导组(5 mmol·L -1,β-mercap toethanol)、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10 μg·L-1,BDNF)组和地黄多糖组(200 mg·L-1)进行诱导,6h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实验组神经元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RT-PCR检测nestin,NSE,β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和GFA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经分离鉴定培养5代以内大鼠BMSCs增殖旺盛、具有较好的细胞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不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各诱导组诱导后有特异性神经细胞标志物表达.其中地黄多糖组Nestin,NSE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56.74±1.36)%,(73.37±1.27)%,高于化学诱导组(28.21±2.43)%,(2.31±2.72)%和神经生长因子组(31.3±1.61)%,(28.87±1.65)%,(P<0.05);GFAP阳性细胞率(20.17±1.27)%低于化学诱导组和神经生长因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诱导组Nestin,NSE和GFAP阳性细胞率与生长因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黄多糖具有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作用,主要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诱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获得BMSCs,并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将获得的第3代BMSCs分为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组及隐丹参酮组。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诱导后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 (MAP-2)、微管蛋白(β-tubulin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 FGF组及隐丹参酮组Nestin、NSE、MAP-2、β-tubulinⅢ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 0. 01),GFAP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P 0. 01),细胞活力升高(P 0. 01),Wnt3a、β-catenin及Cyclin D1表达量上调(P0. 01)。结论:隐丹参酮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丹参素体外定向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利用Ficoll-Paque液将骨髓细胞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分离出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采用含丹参素的无血清L-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且探讨丹参素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MSC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MSC在体外传代扩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166表达阳性,CDl4、CD34、CD45、HLA-DR为阴性。丹参素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呈典型的核周体形态,类似神经元;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 丹参素可以在体外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其诱导转化率与丹参素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黄芩甙体外定向诱导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扩增培养。中药黄芩甙定向诱导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物神经元烯醇酶 (NSE)、巢蛋白 (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黄芩甙诱导 5h后大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 ,出现胞体和突起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及Nestin呈阳性 ,GFAP阴性。结论黄芩甙可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4.
姚晓黎  张成  卢锡林  陈松林  冯善伟  李群 《中草药》2005,36(11):1679-1680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关系。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培养扩增。用参芪液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经免疫组化鉴定其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诱导后进行神经元样细胞计数,掺入Brdu测定,计算标记系数。采用双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NSE、NF)与细胞分裂的标记Brdu的关系。抑制DNA合成,计算Brdu、NSE和NF阳性细胞数。结果MSC经参芪液诱导后,可见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阳性,GFAP阴性。MSC诱导分化后的细胞总数增加,诱导分化后12h内细胞增殖较快。30%以上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在表达NSE和NF的同时可见Brdu标记,而另一部分分化的神经元则无Brdu标记。抑制DNA合成,并不会阻止神经元的分化,仍有70%的分化神经元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蛋白NSE。结论MSC诱导分化的部分神经元样细胞可进行细胞分裂,但抑制细胞分裂不影响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中的调解作用。方法:①实验材料:成年健康Wister大鼠(雌雄不限),SRF级,体质量(150±30)g;②实验方法:无菌的条件下从大鼠的股骨中分离并继代培养MSCs细胞,当传至第5代时,先用完全培养液[含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进行预诱导,再更换无血清培养液(含三七总皂苷0.25g/L)进行诱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神经丝蛋白(NF-M)、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微管联合蛋白-2(MAP-2)、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①采用三七总皂苷诱导后,大多数MSCs呈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经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上述细胞表现为NSE、MAP-2和NF染色阳性,呈棕黄色,而GFAP染色阴性。②采用三七总皂苷进行诱导时,MSCs的胞体逐渐增大,并伸出细长的突起,在突起的末端出现分支,有些相邻细胞的突起还成网状连接。③三七总皂苷诱导MSCs转变为类似于神经元样的形态,经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大多数细胞表现为NF-M、NSE、nestin、MAP-2和GAP-43染色阳性,并在胞质和突起中有棕黄色的物质,而GFAP染色均为阴性。SABC法显示NSE和MAP-2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2.64±2.04)%和(73.5±2.17)%。结论:三七总皂苷在体外能使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转化,且具有神经元样细胞的特性,这为MSCs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从成人骨髓分离MSC,培养扩增.用参芪液诱导hMSC分化为神经元,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来鉴定是否为神经元样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0个基因(包括内胚层基因Ceruloplasmin;中胚层基因SM 22;外胚层基因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yntaxin;生殖系基因protamine;神经元特异性基因NeuroD、NF、NSE、GFAP、Tau)在诱导分化前后的变化.结果:hMSC经参芪液诱导后,可见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表达NSE、NF阳性,GFAP阴性.hMSC在分化前表达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和生殖系基因,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生殖系基因不表达,内胚层和中胚层基因表达减弱,外胚层基因表达基本不变.而在分化过程中外胚层基因和神经元特异性标记基因表达明显增强.结论:h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神经特异性基因的"开"和"关",而是与神经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量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麻对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体外扩增培养。中药天麻定向诱导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物神经原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结果:大鼠MSC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天麻诱导2h后大部分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estin呈阳性,GFAP阴性。结论:大鼠MSC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SD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层,将细胞经过传代培养使细胞得到扩增和纯化,用流式细胞仪鉴别.用益气活血方联合二甲亚砜(DMSO)、丁羟茴醚(BHA)和β-巯基乙醇(BME)等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的MSCs诱导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诱导1 h、3 h后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诱导5 h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鉴定分化细胞的类型,并计数MSCs分化的各种细胞的阳性率.结果益气活血方体外诱导MSCs 1h、3 h后分化为nestin免疫细胞阳性率为45.5%±3.4%和38.3%±1.8%,诱导5 h后NSE和GFAP免疫细胞阳性率为82.3%±2.4%、12.1%±1.6%,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年大鼠骨髓MSCs可以在体外培养扩增,益气活血方有体外定向诱导骨髓问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MAP-2、PGP9.5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元-胶质细胞网络的调控作用.方法:中动脉栓塞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水提物组(800 mg/kg)、总生物碱组(44mg/kg)、总黄酮组(50mg/kg)、总环烯醚萜组(80m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免疫荧光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MAP-2、PGP9.5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脑缺血7天大鼠PGP9.5表达下调,GFAP表达增强,差异较假手术组明显(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连解毒汤水提取物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神经元MAP-2表达明显上调,GFAP表达下调(P<0.01或P<0.05);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均可明显上调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MAP-2、PGP9.5表达,较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总生物碱还可明显下调GFAP表达,较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可减轻神经元轴突损伤,促进神经元树突重塑,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异常活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归丸药物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原代培养、传代培养BMSCs;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90、CD29、CD34和CD45表达以鉴定BMSCs;分别使用β-巯基乙醇及左归丸药物血清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后神经标志蛋白(Nestin、NSE、GFAP)表达。结果培养至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90、CD29表达阳性,CD34和CD45表达阴性;分别经β-巯基乙醇、左归丸药物血清诱导后,BMSCs可见典型的神经元样改变,神经标志蛋白(Nestin、NSE、GFAP)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左归丸药物血清可以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且分化细胞具备神经细胞的形态及特征,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但是诱导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