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天麻胶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养血清脑颗粒的基础上加服全天麻胶囊,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疗效、失眠缓解情况及认知功能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失眠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天麻胶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晕和头痛的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头晕缓解率为65%,头痛缓解率为70%;对照组患者头晕缓解率为45%,头痛缓解率为55%,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晕和头痛症状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就诊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伴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选取无脑血管器质性病变者48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观察其疗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4%,治疗前两组受检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搏动指数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受检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搏动指数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脑供血,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  相似文献   

4.
观察电项针疗法配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项针疗法及内服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采用内服西药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项针疗法配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李达仁 《中药材》2003,26(9):689-691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3例和对照组 37例。两组均静滴能量合剂 ,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 ,对照组加用尼莫地平片 ,疗程 30天。观察治疗前后椎 基底动脉收缩末期最大流速 (Vs)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70 %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在降低血液粘性 ,提高脑部血流速度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 0 5 )。提示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 ,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把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同时应用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口服西比灵则同时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9%,对照组为74.07%,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明显改善脑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供血不足,缓解血管痉挛,止痛。我院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54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麻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变化,以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总有效率79.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应用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侧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养血清脑颗粒,观察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及穴位针刺,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结论:针刺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临床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中老年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115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曲可芦丁片、肠溶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冲剂。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及TCD变化。结果2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配合西药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洛索洛芬钠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氟桂利嗪及洛索洛芬钠口服,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再给予养血清脑颗粒。疗程2周。比较两组头痛改善情况及TCD检查脑血管供血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6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胶囊、芬必得治疗偏头痛,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并能改善脑血管痉挛和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分析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68例临床观察。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乙组,甲组68例,乙组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乙组患者加用西比灵,而甲组患者加用养血清脑颗粒,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71%)低于甲组患者(98.5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15,P=0.020)。结论: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中,养血清脑颗粒的应用安全且有效,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剧仲华 《中医药研究》2009,(12):1423-1424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VBI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心理治疗,睡前30min口服地西泮片2.5~5.0mg。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3次/d,1袋/次,同时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减少或停用地西泮片的剂量,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头痛症状及头昏脑胀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改善患者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头痛及头昏脑胀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4.64%,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较好的改善睡眠,缓解失眠者的临床症状,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王海升 《西部中医药》2012,25(10):81-83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224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治疗、地西泮2.5~5.0 mg睡前30分钟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停用或减少地西泮的剂量,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口服,3次/d,2袋/次。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深睡眠时间、睡眠时间、头昏脑胀及头痛症状改善时间、其他伴有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改善患者深睡眠时间、睡眠时间、头昏脑胀、头痛及其他伴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4.64%,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的治疗作用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条件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的患者83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1组给予帕罗西汀片和养血清脑颗粒,实验2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片,共口服药物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以头痛头晕、情绪低落、睡眠障碍为主。治疗后实验1组较对照组HAMD评分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及实验1组HAMD、HAMA评分均较实验2组降低明显(P〈0.05)。实验1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实验2组的总有效率为8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减分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有治疗作用,药物安全可靠,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自拟通脑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尼麦角林、养血清脑颗粒或银杏达莫注射液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通脑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和8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通脑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头痛的疗效 ,1 0 0例高血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50例 )和对照组 (50例 )。观察组采用降压药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 ,对照组给予单纯降压药治疗 ,连续观察 1 5天。结果 :观察组的头痛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 0 5)。提示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头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口服联合川芎嗪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及治疗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 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 ,对照组口服镇脑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1% ,对照组总有效率6 8.9% ,两组比较 ,P<0 .0 5。治疗组不良反应也少于对照组。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本病疗效优于镇脑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患者睡眠状况。结果研究组痊愈30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疗痊愈率51.72%,治疗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治疗痊愈率29.31%,治疗总有效率82.76%。研究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PSQI的总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养血清脑颗粒与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