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时点)机体对内外致病因素作出的综合反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证候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疾病在不同时点、不同阶段,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体现出一定的证候演变、转化和兼夹。对某种疾病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掌握该病的病机演变及发展转归,更深入地认识疾病,提高临床辨证水平,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既往中医证候研究多以证候分布、证候诊断标准、证候实质研究等为主,对中医证候的动态变化重视不够。近年来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有所增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从研究方法角度加以分析,以期为今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大肠癌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药在治疗大肠癌时提倡辨证论治,注重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中医药治疗可贯穿于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的始终。为了更好地寻找大肠癌证候演变规律,通过查阅近年来关于大肠癌不同治疗阶段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的文献,以临床上常见的4个治疗阶段为方向,针对不同医家对大肠癌在不同治疗阶段的证候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总结大肠癌证候演变规律和分布特点,对大肠癌的中医诊治规范化研究作出初步探索,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在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中,中医证候亦呈现相关的演变规律。证候的演变与疾病分类、病程进展、客观指标、发病部位、并发症、干预手段、疾病转化等因素相关。对常见的脑血管系统疾病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与科研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发病率和病死率近来连年攀升,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自上世纪50年代起,各国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致力于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适合不同人群、针对特定指标的心血管病预测模型应运而生,建模方法不断丰富。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有其特有的优势,充分结合现代医学疾病发病因素和中医证候研究,选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目标人群,构建STEMI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模型,进而筛选危险因素、确定危险人群、探索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将为临床针对性的中西医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就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发展情况及STEMI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的危险人群、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模型构建等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的发病趋势日益严峻,尽管目前对脓毒症的探讨已深入到生物分子水平,但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在脓毒症诊疗上的运用,对脓毒症的治疗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各医家对本病所属证候及其演变规律的认识各有不同,脓毒症的中医治疗亦未形成规范化治疗体系,笔者旨在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各医家对脓毒症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及其预后转归的研究,归纳出脓毒症中医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形成脓毒症中医辨证分型的规范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证候动态演变是疾病作用于人体后病理机制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正确认识和把握证候特征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对于抓住证候本质,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继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从证候基本概念人手,探讨了证候动态演变的科学内涵、机制、模式、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为下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论“寒邪”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全国六大地区临床第一线专家大样本的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统计学方法,归纳出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要素(寒、痰、气、瘀、虚等),其中"寒邪"这一证候要素贯穿冠心病病变的始终,说明"寒邪"在冠心病发病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所致老年人肺炎的证候学特征及其转归规律,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详细采集的133例MDRPA感染所致老年人肺炎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判断其入院诊治不同时段的中医证候,并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其证候演变特点以及转归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①MDRPA所致老年人肺炎在入院不同时段的中医证候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痰热壅肺证为主;②证候具有动态演变的特点:邪在肺卫证在入院第4天至第14天时,大多数演变为痰热壅肺证和肺胃热盛证,部分可演变为气阴两虚证和邪陷正脱证,也可好转出院。痰热壅肺证在入院第4天至第21天,大多数演变为气阴两虚证,也可演变为热闭心包证和邪陷正脱证,部分病人也可好转出院,少数可演变为邪在肺卫证。肺胃热盛证在入院第8天至第21天时均演变为气阴两虚证。热闭心包证在入院第15天至第21天时演变为邪陷正脱证。气阴两虚证很少演变为其他证候。结论 MDRPA所致老年人肺炎入院不同时段的证候分布不同,并呈现动态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老年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寻老年人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证候演变的规律。方法对144例老年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判断其入院不同时间点的中医证型,分析其证型的演变特点。结果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发病季节的患者,入院时的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耐药致病菌感染引起的老年耐药菌肺炎入院第1天时的中医证候分布、不同病情转归患者之间中医证型分布有差异;老年耐药菌肺炎初期以痰热壅肺证为主,亦可见热闭心包证,中期是是否出现变证的关键时期,邪陷正脱证由其他证候演变而来,后期气阴两虚证常见。结论老年耐药菌肺炎入院时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等无相关性,而与感染的致病耐药菌及病情转归有相关性,且老年人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候在入院不同时间点呈现出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证候调控规律研究是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核心。中医体质辨识作为最具临床操作性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被认为是绘制证候状态标准曲线的基础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建立中医体质状态标准曲线,将证候调控规律研究确立的状态演变曲线与之拟合并综合分析,明确体质对中医证候的干预方法与影响因素,从而实现中医临床疗效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中医证候实质的认识,应当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中,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方法,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候或同一证候不同疾病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着重阐述中医证候的分子基础。这对了解中医证的实质及临床辨证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托,通过对2 557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病例分析,提取了常见证候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介入前后835例次多个时点的信息,揭示了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证候演变的规律,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指南》,并经全国范围内的专家多次的探讨和修订。该指南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使用。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中医古代文献及近年文献阐述了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艾滋病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的研究.艾滋病是新型致死型传染病,可累及多脏腑、多系统,变化无常,病情复杂而深重,病程缠绵难愈,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时期、不同病程的病、证、症不同,中医古代文献无此病记载.应根据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开展艾滋病中医证候特点和证候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形成完整的中医辨证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中医证候标准,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基础研究、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三方面,对近年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思考。认为应加大力度进行全方位的证候规范研究,进一步收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包括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每个临床阶段证候规律的研究、证候叠加规律的研究、影响证候演变因素的研究以及实验室检查与证候关系的研究,同时总结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调护方法。参考文献6篇。  相似文献   

15.
王一  孙晓龙  王宽宇 《河南中医》2019,39(10):1475-1478
胃癌术后早期的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演变规律为由实转虚→虚证为本→虚实夹杂,虚证中以气虚证最为常见;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期呈现虚证为本,虚实夹杂的变化规律,中医证型仍以虚证为主,病位在脾、胃、肾。大肠癌术后早期中医证候演变亦呈现出由实转虚,虚证为主,虚实夹杂的规律;大肠癌术后化疗期中医证候变化规律为由实转虚,以虚证为本,虚实夹杂,虚证中以气虚证和阴虚证最为多见。虽然,目前胃肠肿瘤术后中医证候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胃肠肿瘤术后中医证候辨证分型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对胃肠肿瘤术后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有一定的制约。因此,需要深入认识胃肠肿瘤发生、发展及围手术期产生各种临床症状的病因、病机,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法收集临床资料,确定中医证候,复合证候分解成单证统计,分析其证候演变规律。结果:肝胆湿热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向早期肝硬化、肝硬化腹水的发展,其发生率增加;脾虚湿困证、肝气虚证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向早期肝硬化肝硬化腹水的发展,其发生率下降;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气阴两虚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气血两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在病情进展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证候复杂程度发生变化、正气耗损加重、瘀血证候增多。  相似文献   

17.
恶性淋巴瘤中医规范化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缺乏有广泛共识的中医诊疗指南及规范,临床研究总体水平和转化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提出初步解决办法,即以总结证侯要素、规范基础证型、减毒增效为切入点,对疾病的中医证候要素、证候诊断标准、证型演变规律、证候分布规律、治法及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为淋巴瘤证候的标准化研究及中医临床路径提供基础,并使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于临床实践,从而形成恶性淋巴瘤的中医规范化诊治指南,探索中医规范化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8.
阎勤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8):329-329
慢性肝炎是难治病 ,难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病机的复杂性 ,表现在正邪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因此探索其中医证候的动态变化规律 ,业已成为揭示慢性肝炎证治规律 ,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笔者在 1 990~ 2 0 0 0年期间对病程超过 1年的 2 0 0例确诊为慢性肝炎患者 ,就其中医证候动态变化作了系统观察和分析 ,认为临床所见慢性肝炎中医证候动态变化 ,不只是证候自身在量上的变化 ,即症状的增减、病情的轻重 ,亦不是某一脏腑内部不同性质的证候演变 ,而是病因、病性、病位、病机、病势等诸多因素的整体恒动的综合。归纳其特点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9.
中风病发病第7天和第14天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斌  高颖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61-1563
目的:研究中风病发病第14天的证候要素分布特点,通过与发病第7天证候要素比较,来分析证候要素的动态时空性。方法:运用自制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对中风病发病不同时点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从中选取发病第14天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发病第14天症状出现的频率,同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提取出发病第14天的证候要素。结果:中风病发病第14天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实证是以痰证、热证为主,虚证以阴虚、气虚为主。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发病第7、14天痰证始终是第一位,热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病第14天重要性下降,而气虚重要性在发病第14天逐渐上升,居于热证之前,阴虚始终居于末位,不是急性期主要证候要素。结论:中风病发病不同时点证候要素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为中风病发病不同时点证候诊断标准制定提供依据,证候诊断标准制定对中医药标准化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系统复杂性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证候研究存在的问题 ,试图从概念入手 ,结合临床收集的资料 ,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 ,提出中医证候规范化的几种模式 ,以此来探索中医证候的动态内涵、演变规律并揭示证与疾病疗效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