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满囤  王董臣 《河北中医》2012,34(2):215-216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曰"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叙述了2个症状:烦、不得眠,但属寒热虚实何证?我们在临床中运用中医四诊结合腹诊辨证(即多诊互参),对酸枣仁汤方证认识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莺  陈少玫 《山西中医》2014,(12):41-43
<正>1酸枣仁汤溯源酸枣仁汤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原文17条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该方由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主治因肝血不足,虚热内扰所致的虚烦不寐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虚烦"表现:"外热曰燥,内热曰烦,虚烦之证,内烦身不觉热,头目昏疼,口干咽燥不  相似文献   

3.
酸枣仁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指出了酸枣仁汤所主为因劳而烦,因烦而不得眠的基本病机。细究其因,此处所指之虚劳症状应当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指本虚加劳,心血亏虚,血不养心,故见虚烦,不得眠;二是指久劳成虚,  相似文献   

4.
酸枣仁汤对记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酸枣仁汤源于《金匮要略》,由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等5味中药组成,原方主要治疗肝血不足、血不养心所致的虚劳虚烦不得眠[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酸枣仁汤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但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却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酸枣仁汤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虚烦不眠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2%。结论: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虚烦不眠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42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缠绵难愈。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是中医学治疗失眠的经典名方,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肝血不足,血不养心之证。笔者在临床运用此方加减治疗虚证失眠,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男19例,女23例,年龄15~68岁,病程1个月~20年,以30~50岁最多。排除脑、躯体疾病或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及药物因素所引起的失眠症。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虚证失眠的诊断标准,证属气阴两虚,临床症状以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痛头晕、神疲乏力为主症。  相似文献   

7.
失眠证治     
1 肝血不足,阴虚内热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肝藏魂",失眠与心肝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肝主藏血",血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加之血虚不能养心,则神魂不宁,所以心烦不得眠.因此,酸枣仁汤主治的失眠属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常伴有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论述酸枣仁汤证中"虚劳,虚烦,不得眠"的内涵,并介绍酸枣仁汤在临床各科的应用情况及其有关作用机制。指出临证时要谨守"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这一基本病机,症见不寐、疲劳、稍劳即累、稍劳即烦则可用之。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考证及对《伤寒杂病论》中论治虚烦不眠证的部分相关条文进行分析,得出虚烦不眠证之本质属无形之热扰于胸膈,此无形之热包括外邪客中、病后余热未清和内生虚热,其也可相兼为病。并对张仲景治疗虚烦不眠的三个代表经方——栀子豉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分别所主的方证病机概要、方药配伍进行对比研究,解析张仲景治疗虚烦不眠的处方用药精髓,以期对临床失眠病证的治疗提供经方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0.
效方二首治失眠李秀珍范东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关键词失眠酸枣仁汤温胆汤失眠又称“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笔者在临床上常以酸枣仁汤与温胆汤二方化裁治疗该证,取得满意的疗效。酸枣仁汤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相似文献   

11.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由茯苓、知母、川芎、枣仁、甘草五药组成。原为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方。笔者多年来,以此方加减化藏,用治脑终伤综合征、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等所致之眩晕、失眠症疗效显著。笔录数例于下:  相似文献   

12.
失眠属中医"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范畴,临床较多见,且随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导师沈家骥主任从医40多年,根据<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的理论,结合临床,运用酸枣仁汤为基础加入山楂,少量三棱,莪术,作为基础方治疗不寐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川芎汤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川芎汤随症加减治疗,每日1剂,分2次口服;疗程为20d.结果 35例中临床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3%.结论 川芎汤能有效治疗血管性头痛属肝阳上亢证、血瘀内阻证.  相似文献   

14.
酸枣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原方为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3服。不易入睡,或整夜转侧难眠,概称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对于不寐一证的病因古人诸多论述,多由思虑忧郁,心脾两虚,肝阳偏亢或饮食积滞,痰火阻滞等引起。因此,对于不寐之证的治疗不能一味的滋补安神,而需针对病因多法立方,方能奏效。本方所治之不寐是为肝血不足,心失所养,即所谓虚劳虚烦不得眠而见寐之证最为适宜,综观古人之设立此方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5.
酸枣仁汤临床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仲景用以治“虚劳虚烦不得眠”。笔者自1996年7月~1998年11月,门诊收治72例失眠患者,采用以酸枣仁场为基本方,并结合辨证随症加减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72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29例,女43例;年龄18~65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2年。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具有失眠典型症状,如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易再睡,晨醒过早,时睡时醒或整夜不能入睡,持续在回个月以上者即可诊断。2治疗方法基本方药;酸枣仁30~609(打碎先煎),)l穹10~159,知母12~249,…  相似文献   

16.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酸枣仁、茯苓、川芎、知母、甘草五味药物组成,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可用于神经衰弱失眠而偏于虚热者。笔者师其法则,应用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痛。肝血不足病毒外侵、筋脉失养的胁间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1胃脘痛赵某,女,38岁,2006年3月15日初诊。患者胃脘痛,连及胸胁、疼痛难忍,并伴有呕吐黄绿色苦水,脉弦有力。辨证为肝气犯胃,曾用大小柴胡汤治疗无效。考虑到病久即虚,同时患者又伴有失眠症状,故改用酸枣仁汤治疗。方药:酸枣仁30g,甘草3g,知母10g,茯…  相似文献   

17.
某先生在讲解《金匮要略选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十七条“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时提出,鉴于川芎辛温,耗阴助热,不仅无助于治疗虚烦不得眠之候,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主张易川芎为白芍。认为白芍与君药酸枣仁可以相须为用,增强酸甘化阴之效,有助于滋养阴液,扶阴抑阳,以改善病情。然而细细体味仲景原方,觉得其说似是而非,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8.
经方治疗失眠症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药方大多药味较少 ,组织严谨 ,义理精深。笔者常用这些方治疗失眠症 ,获得良效 ,兹述体会如下 :1 虚劳不眠用酸枣仁汤酸枣仁汤为《金匮要略》方 ,辨证要点为虚烦不得眠 ,心悸盗汗 ,头目眩晕 ,咽干口燥 ,脉弦或细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 ,特别是老年人、病后体虚者、有慢性病者都可选用此方。酸枣仁的用量临床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胖瘦决定 ,一般用炒酸枣仁 ,用量为 6~ 15g。根据现代研究证明 ,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有镇静催眠作用。茯苓宁心安神 ,对心脾两虚的失眠健忘作用较…  相似文献   

19.
<正>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的一首名方,然而在临床应用中,或有效或乏效。究其原因,还是对该方的认识不深,仅仅停留在酸枣仁汤主治肝血亏虚型失眠的层面上。《金匮要略》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笔者以为,对本条经文的理解应着眼于"虚"。首先,"虚劳"二字指出了病人的体质状态。其人多形体消瘦,或消耗性体质,手足烦热,体力衰减,容易疲劳,多见于大病之后,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同是治疗失眠,温胆汤所主为痰热证,血府逐瘀汤所主为瘀  相似文献   

20.
酸枣仁汤养肝血以宁心神,清内热以除虚烦,以养为主,养中兼清,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之效。栀子豉汤重在清热,降中有升,宣郁达邪,两药合用,共奏辛开苦降、清热除烦之功。酸枣仁汤与栀子豉汤均能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但酸枣仁汤用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所致的内伤失眠,而栀豉汤用于外感风寒邪气入里化热,上扰心神所致的外感失眠。二者有外感内伤之分,实热虚热之别,临床运用时应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