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逆散新用     
陈××,男,18岁,学生,1979年12月26日就诊。左少腹阵发性剧烈疼痛5~6天,无呕吐及腹泻。体温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软平坦,无包块,无明显压痛,肠鸣音稍增强。血尿常规检查正常,大便见少许蛔虫卵。尿淀粉酶正常范围,胸腹透视未见异  相似文献   

2.
四逆散新用     
张云安  赵志宏 《新中医》2002,34(1):63-63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组成,具疏肝理脾、和解表里之功。原用治肝气郁结,胸闷胁痛,肝胃不和,胁腹胀痛,热郁于里,阳气不得外达等证。笔者用治各科杂症,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1 闭经 王某,31岁,2000年11月6日初诊。闭经3月余。缘由3月前与人争吵致月经当行不行,经某医院治疗2月余,又服活血通经中药不效来诊。诊见:心烦急躁,胸胁胀闷,恶心纳少,时叹息,睡眠不佳,面晦无泽,大便不爽,舌尖红、苔薄,脉弦。既往月经正常。证属肝郁气滞,治以疏肝解郁。方以四逆散加减。处方:柴胡、苦杏…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新用     
姜雅平 《山西中医》1997,13(1):52-52
四逆散新用侯马市人民医院(043003)姜雅平关键词四逆散,卵巢囊肿,带状疤疹笔者临床用四逆敬加减调治与情志有关的多种病证,特别是一些疑难病证,取得了良好效果,兹举例如下。1卵巢囊肿韩某某,女,45岁,1994年5月16日初诊。患小腹疼痛8年,常眼去...  相似文献   

4.
四逆散新用     
姜雅平 《山西中医》1993,9(6):40-40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原方主治少阴病,四逆之证。笔者近年来将此方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病症达数十种,收效颇佳。现举例如下。 一、肾结石 郝某某,男性,32岁,侯马市电影公司职工,1992年12月3日初诊。左侧腰痛2个月,加重3天。其痛如针刺,痛引左侧少腹,伴精神倦怠,胃脘满闷,时时欲呕,腹胀,纳呆,尿黄,便秘。舌质红微暗、苔薄,脉沉弦。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7×10~9/L,中性0.76,淋巴0.24。B超检查示:(1)左肾结石(0.9厘米),(2)肾盂积水;(3)左侧输尿管扩张。证属气滞血瘀,治以理气活血,  相似文献   

5.
四逆散新用     
四逆散新用谢峥伟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炙甘草、枳实、芍药4味组成。近代医家用法作汤剂,水煎服。功用:和解表里,疏肝理脾。主治阳气内郁,而致手足厥逆,或腹痛,或泄痢下重等。笔者临证,凡肝郁脾虚气滞所致之疾病,用本方加味治疗,每每收效,现举验案数...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新用     
姜雅平 《山西中医》2006,22(6):31-31
近年来,笔者采用四逆散治疗一些病证,均获较好疗效。现举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新用     
四逆散新用陈瑞春(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四逆散;临床应用;胃脘痛;淋巴结肿;乳房小叶增生;肋间神经痛;睾丸鞘膜积液;慢生肠炎;腹痛;十二指肠溃疡;咳嗽;肝硬化《伤寒论》中的四逆散,是一首常用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有一些新的思路,写出来供...  相似文献   

8.
四逆散新用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 ,由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组成 ,为治疗肝胃气滞 ,气机不畅 ,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而致热厥的方剂。笔者临床中用其调和气机 ,升清降浊加减应用 ,用之治疗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浅表性胃炎、甲状腺腺瘤等病 ,均取得良效 ,现举例如下。1 更年期综合征韩某 ,女 ,47岁 ,1999年 12月 5日初诊 ,自述心慌伴烘热 3月余 ,曾自服更年康片等药 ,效果不明显 ,仍见心慌、心烦 ,眠差梦多 ,食欲不振 ,烘热汗出 ,四肢怕冷 ,舌质红 ,苔薄白 ,脉弦细 ,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 ,治以疏肝解郁 ,兼以安神。四逆散加减 :柴胡 12 g、炒…  相似文献   

9.
四逆散新用     
林品章 《河北中医》1998,20(3):175-176
四逆散方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原方为少阴病而设.少阴为三阴之枢,邪气居之,有可进可退、时上时下之势,犹在内外之间也.治宜和解而分消之.四逆散中柴胡善和解,枳实能内消,白芍药、甘草益阴调阳,缓急止疼痛,且能节制柴胡、枳实疏利太过,共为疏泄郁滞、调理枢机、缓急止痛之剂,证治相合.现代广泛用于镇静、解痉、镇痛、解热,用于胸胁、脘腹各种疼痛,疗效显著.作者多年来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各种杂病痛证,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四逆散新用     
白长志  韩福才 《新中医》1996,28(1):53-53
四逆散新用白长志,韩福才四逆散由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组成。原治伤寒少阴阳郁不伸所致热厥证。丹波元简注云:“此方虽治少阴,实阳明少阳药也。”余诊暇常揣度其理,治疗妇人乳疾、乳头属肝,乳房为冲脉所过之处,冲脉隶属阳明,阳明者胃也,故乳房属胃。对肝失疏...  相似文献   

11.
陈瑞春应用四逆散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春教授 ,主任中医师 ,博士生导师 ,是江西享有盛名的当代中医专家 ,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五十余载 ,尤对《伤寒论》之学造诣颇深。陈老经常教导学生要“读伤寒 ,写伤寒 ,用伤寒 ,并且要能对《伤寒论》的条文娴熟运用 ,学得进去 ,跳得出来”。意思是不要囿于原文原旨 ,而要活学活用 ,融汇贯通。我有幸师从门下 ,更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在此我仅以老师常用的四逆散为例 ,遴选病案数则以飨读者。1 梅核气梅核气 ,临床多见于女性 ,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咽中如有物梗阻 ,咽之不下 ,吐之不出。此为肝气不疏 ,郁而化火 ,灼津成痰 ,痰气交阻而…  相似文献   

12.
静脉注射四逆散2.5g/kg能救治利多卡因中毒,降低小鼠的死亡率,明显推迟其死亡发生的时间;腹腔注射四逆散5g/kg能显著预防利多卡因的毒性,并增加大鼠对利多卡因的耐受量。预防利多卡因毒性的半数有效量为6.1±0.69g/kg,随着四逆散的剂量增加其预防作用增强,呈显著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合左金丸治疗痛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光衍 《中医药导报》2007,13(3):60-60,63
文章阐述了四逆散合左金丸治疗胸痛、胃脘痛、腹痛等痛证的诊疗体会。  相似文献   

14.
刘建国  马健 《中医药学刊》2010,(6):1230-1231
通过治疗性欲减退、遗精和不射精3则男科疾病,介绍了经方四逆散在男科应用的临床经验。四逆散为仲景经方,临床若对证则疗效满意,灵活变通,加减运用于多种男科疾病证属肝郁不舒者,因法切病机,方中肯綮,故获良效。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科学性。男科疾病多为隐疾,患者多隐约其言,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嘱其注意调摄精神,畅其情志,节制房事,加强锻炼,并对一些难言之隐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四逆散冻干粉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RP-HPLC法分析四逆散冻干粉的化学成分变化,为其工艺控制和配伍规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8℃,流动相A为乙腈;B为磷酸水(pH=3),在检测波长为210 nm和240 nm条件下,构建四逆散冻干粉、缺味四逆散及单味药冻干粉的HPLC色谱图,分析其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四逆散冻干粉240 nm波长下高效液相色谱图21个成分峰中,确认了有2个组分来自柴胡,有3个组分来自白芍,有10个组分来自枳实,有5个组分来自甘草,1个组分为新物质。210 nm波长下高效液相色谱图24个成分峰中,确认了有1个组分来自柴胡,有4个组分来自白芍,有14个组分来自枳实,有5个组分来自甘草。结论本方法稳定可控,可用于四逆散冻干粉指纹图谱测定,可全面地反映其化学成分变化。  相似文献   

16.
四逆散加味治疗阳痿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6年2月~1998年8月采用四逆散为主结合临床辨证治疗阳痿5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8~60岁;病程3个月~8年。临床辨证分型:肾阳不足型24例,阴虚火旺型8例,气血瘀滞型17例,心脾两虚型5例。治疗方...  相似文献   

17.
四逆散对人、小白鼠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发现四逆散能使人襞毛细血管袢数增加,球结膜动、静脉扩张,舌毛细血管网饱满,乳头下静脉丛排数增加。同时也发现四逆散还能扩张小白鼠耳廓血管。表明它能改善微循环,尤其是舌部位的微循环。因为舌微循环状况表明了内脏微循环的机能,所以它的这一作用对抗休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四逆散抗VSV病毒和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四逆散的抗病毒及诱生干扰素作用。结果表明,四逆散在细胞培养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该方还显示出在小鼠体内具有对DPV诱生干扰素的促进作用和直接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为四逆散临床治疗病毒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逆散中芍药苷、柚皮苷、橙皮苷、甘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并为四逆散的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芍药苷、柚皮苷、橙皮苷、甘草酸分别在0.00225~0.01125μg(r=0.999 7)、0.00390~0.00195μg(r=0.9997)、0.00198~0.00099μg(r=0.999 5)、0.00262~0.00131μg(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2%(RSD=1.02%)、98.45%(RSD=1.52%)、97.74%(RSD=1.63%)、98.34%(RSD=1.7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四逆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罗明生 《中医药导报》2002,8(6):324-324
作者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 98例 ,结果临床治愈 5 4例 ,好转 4 0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5 .9%。并对本病的机理 ,治法方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