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移位腓骨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4年7月对有腓骨骨折移位的踝关节骨折136例,按Werbr和Danis踝关节骨折分型:B型79例,C型57例。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100例行髓内针内固定;另外36例用小型加压钢板内固定,腓骨尽量要求解剖复位。结果随访7~39个月,36例小型加压钢板内固定者腓骨达到了解剖复位,其功能恢复满意率为100%;100例髓内针内固定者腓骨有短缩者45例,其功能恢复满意率为55%。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中移位腓骨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踝关节C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自2002年3月至2006年7月收治36例踝关节骨折,按Weber-Denis分型为C型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采用外-后-内踝-下胫腓联合的固定顺序,术中X线透视或拍片显示骨折位置好,关节面平整.结果 35例病人得到回访,时间为6个月~2年,平均1.5年,优26例,良8例,可1例,总优良率94.4%.结论 手术治疗C型踝关节骨折手术切开骨折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恢复踝关节稳定性,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19例。结果:19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5年,平均2.4年。骨折愈合时间10-32周,平均14.8周,完全恢复踝关节功能16例,优良率84.2%,2例内翻畸形,1例发生骨髓炎。结论:伤后在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取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使骨折部得到可靠的固定,恢复踝关节功能,是提高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减少局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内侧采用前弧形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经腓骨的Gatrllier—chastang手术入路同时切开显露内、外及后踝。整复固定顺序是后、外、内和下胫腓联合。骨折复位固定完成后,行踝部正侧位及踝榫位x线检查。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3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2.6%。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旋前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三踝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23例,旋前外旋型15例,采用内外侧切口,同时显露内外后踝,整复固定的顺序是后、外、内踝和下胫腓联合。结果:全部获得随访,优23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满意临床结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疗效。方法:38例肱骨髁间骨折,按A0/AsIF分型:C1型11例,C2型18例,C3型9例。经肱三头肌舌形皮瓣入路20例,经三头肌劈开入路18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a,平均8.5个月。采用改良的Aitken-Rorabeck评分系统评价:优28例,良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8.8%。结论:肱骨髁间骨折应尽量解剖复位,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取决于骨折固定的牢固程度。  相似文献   

7.
彭忠  王建  陈皓  陆道军 《临床医学》2010,30(4):30-31
目的分析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应用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疗效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X线予以评定。结果53例随访7个月~5年,优33例,良1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4%。结论踝部骨折手术治疗应遵循踝关节的生理特点,强调恢复外踝长度及对位、重建踝关节的稳定,合理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的应用疗效优于其他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至2003年12月的26例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根据Danis-Weber分型,A型5例,B型15例,C型6例。其中双踝骨折19例,三踝骨折7例。结果:随访6~14个月(平均11.5个月),26例均骨折愈合。按Leeds等评定标准:优10例,良14例,差2例,优良率92.3%。结论: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使骨折解剖复位、固定可靠,踝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内固定及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内固定及康复治疗。方法 :分析我科从 1995年以来 5 6例踝关节复杂骨折病人的手术治疗情况 ,按Danis Weter分类 ,B型 42例 ,C型 14例。采用AO技术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 ,1/ 3环形钢板固定或螺丝钉固定 ,术后常规弹力绷带固定及患肢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5 6例中 5 1例得到随诊 5~ 2 4个月 ,平均 13个月 ,按Teeny和Wiss提出的评分标准 ,临床疗效优良者 48例 ( 94% )。结论 :应用AO技术 ,采取有效、坚强的内固定和早期积极功能锻炼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急性腕舟状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Bold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其中男性17例,女性1例,年龄17~48岁,平均32岁。Herbert分型A1型1例,A2型7例,B1型3例,B2型5例,B3型2例,分别采用常规掌侧及掌、背侧小切口入路手术,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随访18例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8~10周,平均9.2周。按Krimmer等评分:优10例,良6例,可2例。结论:切开复位、Bold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急性腕舟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切口小,愈合率高,骨折解剖复位,断端加压固定,无需取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的疗效。方法:对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A1 17例,A2 13例,A3 6例)采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结果:经2~12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诊,疗效满意。结论:认为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固定稳固。疗效好,可广泛应用。强调术前准确复位和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下肢髋膝踝关节的早期被动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本院自2008-01-2010-01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24例。根据AO分型:A型10例,B型8例,C型6例。术后随访6~30个月,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结果优16例,良7例,差1例。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9~15周(平均11.5周)。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微创操作,应用塑形良好的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手术操作相对容易,内固定钢板符合胫骨远端解剖特点,内固定牢固,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32例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Ⅲ型单侧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平均年龄38岁,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6.5d。骨折类型:Ⅱ型21例、Ⅲ型11例。7例行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板内固定,21例行胫骨解剖板+腓骨固定;3例行胫骨内侧支撑板+胫骨解剖板+腓骨固定,1例行有限切开内固定并辅以外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2.3个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10例,良15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78%。结论把握手术时机,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条件灵活选择固定方式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应用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13例,其中C1型7例,C2型4例,C3型2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15个月(平均7.2个月)随访,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9~17周,平均12.7周,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及骨折再移位。所有患者按肘关节功能评分(M eps)标准评定:优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4.6%。结论应用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可以获得早期坚强的内固定,术后可尽早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A3型4例,B2型4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6例,C3型5例。均采用进口Orthofix单臂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进口Synthes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8例,结合克氏针内固定23例。结果随访6~17个月,平均9.3个月。全部病例均骨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估(Gartland与Werley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3%。未出现外固定针松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运用Orthofix单侧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可以有效的进行骨折的复位,维持腕关节正常位置,保护早期的功能锻炼;同时结合克氏针及钢板有限内固定,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修复关节面的平整,使骨折达到相对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1年8月至2006年4月,收治股骨髁骨折患者25例.按AO分类:C1型12例,C2型8例,C3型5例.采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结果 本组骨折均愈合,采用Merchan方法评估手术疗效,25例患着,优14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8%.术后并发症包括复位不良1例,螺钉松动1例,无骨折不愈合和钢板断裂.结论 解剖型钢板是根据骨骼的特定部位的解剖形态制作的,用于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便于早期锻炼.是股骨髁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7.
可吸收螺钉、棒治疗踝关节骨折2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棒治疗踝关节骨折的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踝关节骨折24例,按Philhps复位标准为最低复位标准复位,应用芬兰产百优(BIOFIX)可吸收螺钉、棒固定。结果:随访4个月-3年,踝关节功能,优15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结论:Dams-weber B、C型踝关节骨折可采用可吸收螺钉、棒内固定达到满意的骨折复位效果,免除二次手术的痛苦;手术关键是恢复腓骨的长度、下胫腓韧带的复位及踝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Ⅲ型Pillon骨折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对采用小范围内固定加外固定架组18例与钢板螺钉内固定组16例治疗的两组Ⅲ型Pillon骨折病例进行对比随访观察,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经平均18个月随访。A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周,无术后骨不连者,1例钉道感染;除1例踝关节功能差外,其余17例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B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0周,术后骨不连4例,伤口皮肤坏死钢板外露2例,踝关节活动功能差2例,余14例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按Phillips & Shwart踝关节评分法[2],A组55~90分,平均75分,B组40~65分,平均52分。结论:小范围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的疗效好,能明显减少伤口并发症及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能提供早期的关节功能锻炼,较钢板螺钉内固定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陈旧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进行分析,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方法]对46例陈旧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37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9例行踝关节融合术,应用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随访32~156个月,平均9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痛,可负重,远期疗效良好.延迟1~3个月手术者AOF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延迟3个月以上者术后较术前无明显提高.[结论]延迟1~3个月手术的踝关节骨折如果能使踝穴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宜行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否则宜行关节融合术;延迟3个月以上手术的骨折,由于软骨和软组织发生退变,难以获得解剖复位,宜行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5年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3例,对本组病例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3—21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达临床愈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法:优9例、良3例、可1例。结论:解剖型钢板设计合理,固定强度能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而且安装时不需过多剥离软组织,减少肩袖损伤和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