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总结近五年来卡他莫拉氏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1)分析58例卡他莫拉氏菌所致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基础疾病1发病诱因、症状体征、X线表现、治疗转归等;(2)以K-B法(纸片法)或Etest法(MIC纸片法)测定该菌的体外药敏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1992年4月~1992年12月在我院呼吸病房住院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203例,分离出致病菌135株,其中莫拉氏菌30株,占22.2%,仅次于绿脓杆菌(23.7%),居第二位。30例莫拉氏菌感染中,21例有原发疾病,其中18例为COPD。对30株莫拉氏菌进行药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麦迪霉素、红霉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V、磺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50%以上。对头孢噻肟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3%与40%。而对优立新(氨苄青霉素/青霉烷砜)、噻比达(先锋必/青霉烷砜)、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和丁胺卡那的耐药率<20%。  相似文献   

3.
非液化莫拉氏菌引起败血症一例本文报告从高热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一株非液化莫拉氏菌。患者,男,60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高热、头痛。体检:急性病容,精神欠佳。T40℃。R28次/分,P120次/分,BP18/12kPa。血常规:Hb117g/L,RBC4....  相似文献   

4.
莫拉氏菌归奈瑟氏菌科 ,故其形态、生化反应与奈瑟氏属某些菌株 ,以及多形模仿菌、不动杆菌酷似 ,易引起误报。我科 1996~ 2 0 0 0年先后从临床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得 8株莫拉氏菌。现就其培养特性、生化鉴定作一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本院临床送检标本 ,分别为尿液 3份、脑脊液 2份、耳朵脓液 2份、痰液 1份。1.2 鉴定方法 取标本直接接种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培养后取菌落 ,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然后利用Auto microscan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2 结果2 .1 生物学性状  35℃ 2 4h培养 ,除 2株液化莫拉氏菌外 …  相似文献   

5.
从本省某单位兔传染性鼻炎综合征患兔病变组织中分离到莫拉氏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球状、杆状等多形性菌体。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菌株进行生化试验,得到一致结果.分离菌的肉汤培养物ip于体重20g小鼠(0.5ml/只),24h内死亡,耳静脉注射体重2.1kg兔(1ml/只),20h左右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说明,卡那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是该菌高度敏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卡它莫拉菌在儿童呼吸道中的感染率,以及该菌产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抗菌素敏感实验为扩散法,β-内酰胺酶为Nitrocefin,均按NCCLS提出的标准实施。结果:从156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咽试子培养标本中分离出28株卡它莫拉菌,其卡它莫拉菌的感染率为17.9%,产β-内酰胺酶为67.88%。结论:卡它莫拉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其致病性呈上升趋势,尤其对产β-内酰胺酶的卡它莫拉菌抗生素的应用理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他莫拉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方法从各类痰标本中用常规鉴定法分离鉴定出151株卡他莫拉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按照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05年提出的标准对其进行药敏检测。结果卡他莫拉菌对万古霉素呈82.12%的耐药,敏感的只占16.56%;青霉素类、克林霉素呈70%以上的耐药,喹诺酮类呈40%以上耐药,三代头孢菌素类呈现80%以上敏感,大环内酯类呈60%以上敏感,氨基糖苷类呈现70%以上敏感,含酶抑制剂的舒氨新(氨苄西林加舒巴坦)、邦达(哌拉西林加他唑巴坦)、舒普深(头孢哌酮加舒巴坦)呈80%~90%以上敏感。结论卡他莫拉菌属革兰阴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有如此高的耐药,不单纯是因该菌产生β-内酰胺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所致,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莫拉氏菌属是一群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常成对或成短链状排列,无芽胞和鞭毛,专性需氧。近年来国内有较多的报道,有的还总结出了从临床标本中分离莫拉氏菌的体会。但在河南省还从未见过此类菌属  相似文献   

9.
卡他莫拉菌临床感染与药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他莫拉菌(布兰汉菌)是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过去一致认为无致病性,但据近年来研究表明,该菌是一种具有相当临床意义的病原菌,它可引起儿童的中耳炎、鼻窦炎、全身性的感染,在成人的下呼吸道感染中,布兰汉菌占到了3~4%,而且该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增加迅速,使部分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就其特性本文提醒人们应重新认识布兰汉菌,对本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四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肠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四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全球性疾病的常见病原菌,也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这四种病原菌对预防和控制由其引起腹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这四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细菌分离培养、免疫学检测、多重PCR、实时荧光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慢阻肺(COPD)感染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COPD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对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确正试验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甲氧西林测定、卡他莫拉菌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 共分离出475株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06株,其次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7株、白色念珠菌45株、卡他莫拉菌44株、不动杆菌42株、肺炎克雷伯菌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产ESBLS株检出率迭53.3%和58.3%。MRSA检出率这73.3%。卡他莫拉菌中产B内酰胺酶株占93.2%。结论 COPD患者的感染病原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另外卡他莫拉菌和白色念珠菌也不容勿视。所检出的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呈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2.
侵蚀艾肯氏菌引起肺炎1例报告北京滨河医院检验科(100054)高艳临床引起肺炎的细菌大多数是链球菌属及葡萄球菌属,侵蚀艾肯氏菌为人体正常菌。1993年我院从1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痰中检出1株侵蚀艾肯氏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因咳嗽、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龄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分析1997-1999年3年间呼吸内科病房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特别是高龄组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及其耐性,结果:(1)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广泛,铜绿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不动杆菌属和包括洋葱假单胞菌在内的其它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卡他莫拉菌感染呈增加趋势,高达11.6%。(2)在≥60岁病人 组,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组;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60岁组。(3)伊米配能对4种优势细菌均有较强杀菌活性,头孢他啶,头 孢噻肟、环丙沙星耐药率明显增加,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菌活性。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基本耐药,结论: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高龄者)治疗中,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盆腔炎往往是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在盆腔炎感染的患者中约2/3的病例合并有厌氧菌的感染。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据报道在西方国家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是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原体,在美国25%~80%盆腔炎是淋病奈氏菌引起,其中10%~40%盆腔炎可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在我国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盆腔炎也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1盆腔炎感染主要病原菌及其特点(1)链球菌:革兰阳性链球菌的种类很多,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力强,能产生溶血素和多种酶,使感染容易扩…  相似文献   

15.
老年下呼吸道卡他布兰汉氏菌感染2l例临床分析孙连棣徐州第四人民医院221009卡他布兰汉氏菌(简称布兰汉氏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可引起多种临床感染,国内关于该菌感染的报道不多。我院近2年共收治老年下呼道感染342例,确诊为布兰汉氏菌感染21例,占7...  相似文献   

16.
牛奶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增菌方法初探预防医学院卫生微生物教研室黎明兰,甄清关键词牛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中图号R37R574.62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简称耶氏菌)是近年来国内外引起重视的人畜共患的一种病原菌。本文采用SB直接增菌一碱化直接分离法...  相似文献   

17.
肺孢子菌肺病(Pneumccystis)是由卡氏肺孢子虫(也称卡氏肺囊虫)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感染,是一种原虫病。虫体常寄生在肺泡内。成簇粘附在肺泡上皮上,在健康宿主体内不引起症状,而在免疫缺陷的患者、虚弱的早产儿或营养不良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则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即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是艾滋病(AIDS)最常见的严重肺合并症,有时也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大肠菌群是一类需氧及间性厌氧菌,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主要包括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枸橼酸杆菌属(Cnter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食品或洗涤剂中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物品被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的排泄物,粪便中除含有正常细菌外,也可能含有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相似文献   

19.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病原体感染多见,主要菌种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实验室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帮助临床诊治疾病,这是运用广泛而且经典的方法。近年来,人们发现呼吸道疾病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PIVs)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日渐增多,造成病情迁延加重,逐渐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耶尔森菌引起儿童食物中毒调查分析(067000)河北省承德市卫生防疫站于春兰,张宗一,张沈承那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本世纪新发现食物中毒菌。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大规模发生,国外有关资料曾有过报道,但在我省确为首例。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