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链长分布不同的活性聚苯乙烯子聚物与二乙烯基苯进行阴离子嵌段共聚,合成了一系列两相模型交联网络。以作者等提出的方法测定了所合成网络的结构非均一因子Z。实验测定的网络结构非均一因子Z与交联前聚苯乙烯活性链的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d之间有平行的相应变化规律,表明所给予的非均一因子Z的物理意义是合理的。同时说明,子聚物链长分布较宽时,在网络的高交联区中除了二乙烯基苯外,还有一些对溶胀无贡献的子聚物以悬挂链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用质子NMR谱对交联凝胶高分子(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网络与线型高分子(聚苯乙烯)浓溶液体系的NMR线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体系中高分子链段运动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充分溶胀的交联凝结胶高人子网络中,交联点间的链段运动比较自由,交联点的运动则比较慢,使其质子谱呈现“超洛伦兹”线型;而在线型高分子浓溶液中,缠结点间链段与缠结点一样,运动并不自由,使谱线呈现出类似固体的宽线宽的高斯线型。  相似文献   

3.
用自旋-自旋弛豫时间考察了线型聚苯乙烯溶液与溶胀交联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凝胶的质子弛豫行为。发现在溶胀交联体系中,不论交联度高低,聚丙烯酰胺-丙烯酸质子的弛豫时间弛豫都呈现出双指数衰减特征;而在线型溶液体系中,聚苯乙烯质子的弛豫时间弛豫符合单指数衰减特征。说明在线性聚苯乙烯溶液中,高分子的链段运动是一种均匀行为,而在溶胀交联聚丙烯酰胺-丙烯酸体系中,不论交联度高低,高分子链段运动始终存在快慢不同的两部分。  相似文献   

4.
用自旋-自旋弛豫时间考察了线型聚苯乙烯溶液与溶胀交联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凝胶的质子弛豫行为。发现在溶胀交联体系中,不论交联度高低,聚丙烯酰胺-丙烯酸质子的弛豫时间弛豫都呈现出双指数衰减特征;而在线型溶液体系中,聚苯乙烯质子的弛豫时间弛豫符合单指数衰减特征。说明在线性聚苯乙烯溶液中,高分子的链段运动是一种均匀行为,而在溶胀交联聚丙烯酰胺-丙烯酸体系中,不论交联度高低,高分子链段运动始终存在快慢不同的两部分。  相似文献   

5.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28~9.04 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和平均粒径为6.60 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含量、分散稳定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热稳定性分析表明: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耐热性明显优于线性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6.
用质子NMR谱对交联凝胶高分子(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网络与线型高分子(聚苯乙烯)浓溶液体系的NMR线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体系中高分子链段运动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充分溶胀的交联凝胶高分子网络中,交联点间的链段运动比较自由,交联点的运动则比较慢,使其质子谱呈现“超洛伦兹”线型;而在线型高分子浓溶液中,缠结点间的链段与缠结点一样,运动并不自由,使谱线呈现出类似固体的宽线宽的高斯线型  相似文献   

7.
按阴离子活性聚合的方法,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大分子链端带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聚苯乙烯大单体。大单体的分子量可通过引发剂浓度控制,分子量分布较窄。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了聚苯乙烯大单体-丙烯酸丁酯的梳形接技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并考察了大单体与丙烯酸丁酯溶液共聚合反应的能力。用GPC和紫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了确证,并测定了梳形共聚物的平均组成、数均支化度与支化度系数。按此,只要控制聚合反应条件、用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大单体与丙烯酸丁酯共聚,就能合成一系列预期侧链长度、数均支化度与支化度系数的梳形共聚物,由此就能达到高分子分子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以丙腈基和三甘醇单甲醚为侧基的两类聚氧杂环丁烷POE与POA。用GPC测定了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用^1H—NMR和^13C-NMR谱表征了聚舍物的结构。认为活性链端机理和活性单体机理两种机理的相互竞争、相互转换可解释氧杂环丁烷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中无法通过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浓度比来调节聚舍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宽,并伴有大量齐聚物生成的现象。采用逐滴进样可使AM机理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得到分子量可控的较窄分布的聚氧杂环丁烷。测试了聚合物与高氯酸锂复配后的电导率,结果表明;氧/锂摩尔比为20/1时,POE的室温电导率为10^-4.43S/cm,80℃时为10^-3.44S/cm。  相似文献   

9.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的因子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是监测纤溶活性的有价值的指标[1].我们通过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旨在探讨D-二聚体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奥沙利铂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沙利铂(艾恒)是一种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衍生物,它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与复制。奥沙利铂应用于经氟尿嘧啶治疗无效的大肠癌,可单独或与氟尿嘧啶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估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的3种方法--几何分析法、运输强度分析法及类比分析法,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对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进行了估算。通过对比和分析各种估算结果,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大量信息资源需要到网络上获取,因而保障网络畅通成为前提.介绍解决计算机网络受阻问题的措施,包括增加网络通讯带宽、增设网络防火墙、购买网络安全管理产品、安装网络版病毒查杀软件、规范计算机终端的上网行为等.  相似文献   

13.
虞桂  王阶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1):1206-1210
随着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的进展,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和探索方法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网络的方法应用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产生了网络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心血管系统可以抽象为一个复杂网络,而心血管疾病则可以看作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所致。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确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其相关机制至今仍未阐明。笔者提出在复杂网络理论、网络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指导下,应用网络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从而产生一门新的学科——中医药网络心血管病学。本文简单介绍了复杂网络理论、网络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从网络的角度阐发了“病-证-方-药”相关的实质。将网络生物学用于分析心血管疾病和证候,网络药理学用于分析复方和中药,这种基于“网络一网络”的研究方法可以为阐明中医药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计算机局域网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组,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Linux和Windows系统出发,利用samba软件实现了多操作系统环境下局域网的数据共享,并提出了基于多系统的医院局域网管理与维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高校网站网络信息的计量研究,揭示高校网站的特征、数量关系和内在的普遍规律,使高校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办学效益和社会价值。方法以山东省高校网站为研究对象,使用Alexa统计了32所大学网站的人均页面浏览量、日均IP访问量,选用AltaVista检索了网页总数、链接总数和外部链接数作为研究数据,采用两种方式计算网络影响因子,对各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山东高校网站的反向链接做了一定的研究。结果山东高校网站的被引率普遍偏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网页总数和网站链接总数有着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研究发现,反向链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网站的点击量。结论传统网络影响因子的计算不能用来评价某个高校的网站情况。山东高校网站内容不够丰富,网站学术交流不多。建议高校重视网站的自身建设,提高网站的内容质量和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总结近年中药领域网络药理学研究成果,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大规模生物医学数据解析方法,为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文献分析,阐述网络药理学研究流程及其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药效作用机制、疾病分子作用机制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以图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在中药网络药理学中的应用与趋势。结果/结论 将图神经网络引入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借助人工智能模型,进一步丰富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深度解析中药作用机制,为构建现代中药基础理论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Web在线测试系统的一种模型.主要包括建立配套题库,设计在线测试程序等.它实现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测、自检以及教师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达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至丸抑制皮肤黑素瘤生长的分子网络机制及关键靶点。[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二至丸有效成分,在GEO数据库获得皮肤黑素瘤细胞与黑素细胞的差异基因表达,应用CytoScape3.7.2软件建立蛋白互作网络,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筛选黑素瘤枢纽基因,并进行生存分析。通过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进行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并构建KEGG网络。[结果] 获得二至丸有效成分21种和皮肤黑素瘤相关靶点1889个。枢纽基因中首位是NFKBIA,它在各期皮肤黑素瘤中均呈低表达,并显著影响生存周期。代谢途径包括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 二至丸通过上调NFKBIA对皮肤黑素瘤产生抑制作用,最重要的信号通路是TNF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开心散活性成分的抗抑郁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ETCM获取开心散的成分和靶点,运用Genecard、OMIM筛选抑郁症相关的蛋白,通过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进行靶点的拓扑分析、MCODE聚类分析,使用R语言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MOE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网络分析表明,开心散中25个活性成分与其发挥抗抑郁作用密切相关,该机制涉及到51个靶点(包括ACHE、HTR3A、DRD2等)以及24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aposcopolamine、perlolyrine、hederagenin与PPARG、ACHE、SLC6A4、DRD2靶点均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开心散可能主要通过神经活性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羟色胺突触、cAMP通路等相关靶标起到抗抑郁的功效,该研究为一步揭示开心散治疗抑郁症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