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机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作NOR银染。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近端着丝拉染色体银染(Ag-NOR)频率,随体联合(Ag-AA)及参加随体联合的染色体(Ag-AAc)的总频率都比正常人增高,显示患者rRNA基因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其原因可能是rRNA基因数目增加和转录速度加快的结果。随着病期增长,患者AgNOR值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有活性的rRNA数目逐渐减少。提示部分患者随着病期增长出现精神衰退症状,与有活性的rRNA基因数目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抑郁症等精神障碍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包括抑郁症状在内的一系列精神症状可以对人体各方面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心理精神因素现被认为是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症可以通过先天遗传、后天行为、精神应激、炎症介质、自主神经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方面机制的共同作用,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抗抑郁剂对静脉血栓形成产生的影...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患者SPECT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抑郁症脑血流灌注的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开放式收集门诊及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患者37例,进行治疗前后的^99mTc-双半胱乙脂(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rCBF)显像,半定量测定rCBF,并与12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 37例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双侧顶叶,双侧枕叶、左基底核有脑低灌注现象。治疗后临床康复者各部位脑灌注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颡叶、顶叶及枕叶多区域的脑血流低灌注,其中以左侧较为明显,治疗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患者防御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对60例抑郁症患者以防御方式问卷(DSQ)进行测试,并与60名正常人对照研究。结果:抑郁症患者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及中间型的防御机制,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更明显地偏离正常。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患者的记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对62例抑郁症患者和62名正常人的记忆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商数较正常人差,有各种类型的记忆障碍,有可逆性,随抑郁症状的缓解而恢复,记忆测验有助于了解症状,估计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细胞免疫学功能。方法收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单相抑郁症的门诊患者27例,正常对照者22例,采血作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抑郁症患者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效应细胞、靶细胞之比为20∶1,10∶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而与年龄、性别、病期、抑郁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和免疫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抑郁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免疫系统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机制问卷对3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不成熟防御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上明显不同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器测定22例抑郁症患者脑及颈动脉的血流速度,并与健康正常人进行对照,发现抑郁症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供应给脑部的血流减少;右侧大脑中动脉吸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偿性加快,脑及颈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与Hamilton抑郁量表总分无明显相关,提示抑郁症患者大脑半球左侧供血障碍更加明显,但脑血流测量的结果并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仅为抑郁症病因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本应用应付方式评定量表,对30例抑郁症和30名健康人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抑郁症组织极应付的强度均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消极应付的强度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消极性应付方式与抑郁有关。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患者REM睡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快眼动睡眠的异常改变以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抑郁症患者和19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睡眠脑电图检查,并予以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出现明显的REM潜零碎 期缩短和REM密度增加,且与抑郁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结论:REM睡眠的潜伏期缩短和密度增加可作为抑郁症诊断中具有参考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患者脑的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磁共振技术(MRI)分析抑郁症患者的脑结构改变。方法:以抑郁症患者32例为病例组,正常23例为对照组,作头颅磁共振扫描。结果:病例组第3脑室横径,双侧外侧裂宽度显著增宽,透明中隔至额极距离减少。结论:抑郁症患者额、颞叶均明显萎缩。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患者的Quisi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Quisi在抑郁症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德国Quisi仪 ,对 2 4例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组 )的睡眠脑电进行 2次全夜测试 ,并与 2 1名正常受试者 (正常对照组 )进行对照。结果  (1)抑郁症组在第 1夜的各项指标中 ,仅总记录时间短于第 2夜 [分别为 (478 1± 2 7 4 )min和(499 5± 2 5 7)min ;P <0 0 1]。 (2 )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睡眠潜伏期长 [分别为 (34 5± 17 9)min和 (2 3 9± 17 4 )min ;P <0 0 5 ],觉醒时间长 [分别为 (39 8± 2 1 9)min和 (19 3± 14 9)min],睡眠效率低 [分别为 (83 7± 6 9) %和 (93 3± 5 1) % ],睡眠维持率低 [分别为 (88 8± 9 1) %和 (99 8±4 9) % ],REM睡眠潜伏期短 [分别为 (6 9 9± 16 3)min和 (88 6± 15 9)min],第二阶段百分比高 [分别为 (5 5 3± 11 9) %和 (47 5± 7 8) % ;P <0 0 5 ],第三阶段百分比高 [分别为 (8 9± 6 9) %和 (14 1±6 1) % ],REM睡眠百分比低 [分别为 (10 1± 5 9) %和 (16 9± 5 1) % ],伪迹百分比高 [分别为 (3 9±1 3) %和 (1 9± 0 8) %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Quisi适合于全夜监测。在缺乏相关设备的基层医院 ,Quisi技术可用于对抑郁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使用CA-1000叠加仪测定了29例抑郁症患者及30名正常人的体感诱发电位。发现抑郁症患者SEP波型变异大,后成份活跃及稳定性差,P2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20例抑郁症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局部脑血流灌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抑郁症组双侧基底核、双侧额叶、左颞叶及左枕叶局部血流低灌注;抑郁症组与对照组左右大脑半球局部血流灌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存在低灌注,但未发现局部脑血流低灌注有侧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2例重性抑郁症患者全血胆碱酯酶和血清胆碱酯酶进行了测定,。用SADS和DSM-Ⅲ的标准诊断者,男20例,女12倒。对照组为正常人,男32例,女11名。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全血胆碱酯酶和血清胆碱酯酶平均活性单位低于正常对照。抑郁程度重者较中度,病程长者较短者其酶的活性有降低之趋。它可能与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的抑郁症患者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方法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60名抑郁症患者和60名正常人进行主观幸福感的测定。结果正常被试与抑郁症被试在总体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分数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别(P<0.05)。不同性别的抑郁症患者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总体幸福感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女性在幸福感体验和情感体验上都比男性高。结论抑郁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相对正常人较低,女性抑郁症患者在幸福感体验和情感体验上都比男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抑郁症(Depression)听觉P300的变化特点.方法对34例抑郁症(D)患者和30名健康成年人(NC)应用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与NC组相比,D组CZ点N2潜伏期长,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O.01);OZ点N2、P3潜伏期长,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0.05~O.01).D组P300在两个脑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患者的P300有多项指标变异;其变异指标在Cz和Oz两位点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患者血浆孤啡肽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讨抑郁症的可能病因,对抑郁症患者血浆孤啡肽(OFQ)含量进行了对照研究。方法抽取29例抑郁症患者和24例正常人的静脉血,用放射免疫(RIA)的方法分别测其血浆中OFQ含量,比较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血浆OFQ含量有无差异,抑郁症患者OFQ含量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相关性,及抑郁症患者血浆OFQ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抑郁症组OFQ含量明显升高(t=8.70,P<0.0001);OFQ含量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63,P<0.01);OFQ含量主要与抑郁情绪、夸大、失眠、自卑感、自杀、强迫症状、教育水平、关注身体健康等因素相关,而年龄、性别、职业、病程、曾用药等其他因素与OFQ含量无明显相关。结论通过测量血浆OFQ含量可作为抑郁症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对 80例符合CCMD 2 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除服抗抑郁药外 ,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对照组只服抗抑郁剂不进行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自编量表评定患者是否安心住院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的减分率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安心住院率及疗效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安心住院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