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甲状腺肿瘤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4例甲状腺腺瘤,10例不典型腺瘤,15例乳头状腺癌,10例滤泡性腺癌,10例髓样癌,10例未 分化癌。结果 PCNA增殖指数在甲状腺腺瘤为 12.8,不典型腺瘤为 19.8,乳头状癌为 19.2,滤泡性腺癌为 26.4,髓样癌 为27.9,未分化癌为44.3。各组间比较:不典型腺瘤与乳头状癌之间无差异;腺瘤与不典型腺瘤和乳头状癌间有显著性 差异(P<0.05),与其余各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NA增殖指数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指标,并 可反映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为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腮腺肿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2例正常腮腺组织,3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32例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PCNA在正常腮腺组织,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呈阳性表达,但PCNA表达阳性率及强度与腮腺细胞分化程度相关;腮腺腺样囊性癌组的PCNA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结论:PCNA反映腮腺肿瘤的增殖活动,可作为腮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及作为恶性程度的参考性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Ki-67抗原标记指数与良恶性甲状腺滤泡肿瘤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甲状腺滤泡肿瘤中的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Ki-67抗原阳性细胞标记指数在微浸润型癌(MIFC)、广泛浸润型癌(WIFC)和滤泡腺瘤(FA)中分别是(4.3±3.42)%,(3.5±1.53)%和(0.6±0.39)%,腺瘤与微浸润型癌和广泛浸润型癌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并  相似文献   

4.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ABC法对82例喉鳞癌的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组织学恶性度高的肿瘤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多恶性度低的肿瘤(P〈0.01)。5年生存组的患者PCNA标记数明显低于5年内死亡组(P〈0.01),提示PCNA免疫组化标记可作为判断喉鳞癌恶性及估计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肺癌组织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癌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癌组织中表达特点。方法:应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结果:两种单抗表达特点基本一致, PCNA阳性表达率(90.0%)明显高于P53(77.8%)。肿瘤细胞分化越低,PCNA阳性表达率越高,而P53则与之相反。结论:P53蛋白和PCNA是目前肺癌免疫组化研究的最佳标志物,在观察肺癌的分化、增殖、浸润、转移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葛霞  谢群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24(1):5-6,F002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形态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复习12例胰岛细胞瘤的病理资料,并以S-P法作了PCN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条索状,小梁状排列的大细胞型胰岛细胞瘤PCNA呈强阳性,而胰岛状,玫瑰花样排列的小细胞者PCNA表达弱,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大肠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肿瘤生物学特性及预后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大肠肿瘤及4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标本中PCNA表达状况。结果: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同PCNA表达状况相关;PCNA表达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DukesAB同DukesCD期间增殖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CNA表达的强弱与其生存年限呈负相关。结论:PCNA增殖状况是评估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指标,能独立预测大肠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裘华森  张成武 《浙江医学》1999,21(7):385-386,391
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99例胃癌组织中的PCN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CNA标记指数显著高于异型增生胃粘膜;PCNA标记指数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管及血管侵犯,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CNA标记指数〈50%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PCAN标记指数≥50%者。  相似文献   

9.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ABC法对82例喉鳞癌的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组织学恶性度高的肿瘤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恶性度低的肿瘤(P<0.01)。5年生存组的患者PCNA标记数明显低于5年内死亡组(P<0.01)。提示PCNA免疫组化标记可作为判断喉鳞癌恶性度及估计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肾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3例肾癌组织中PCNA进行检测,取6例肾错构瘤及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发现:肾错构瘤中未见PCNA着色,在正常肾组织中仅见少许细胞着色,而肾癌所有切片均呈阳性反应。肾癌组织的PCNA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均相关,PCNA高表达组(3~4级)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较PCNA低表达组(1~2级)短。PCNA可定量地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及恶性度,可作为肾癌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在 98例胃癌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在 98例胃癌标本中 ,PCNA标记指数 (PCNALI)在 15 85 %~ 82 12 %之间 ,平均为5 2 17%± 11 4 6%。PCNALI在低分化胃癌 (直径 >5cm ,有淋巴结和其他脏器转移 )中的表达远高于高分化胃癌 (直径 <5cm ,无淋巴转移 )。以 5 0 %为界限 ,PCNALI>5 0 %者生存期短 ,5年生存率低。结论 PCNA对胃癌的诊断、分期、预后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增生结节、肝硬变化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7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癌产社组织中,增生结节PCNA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变及正常肝组织,而后两者间PC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增和一结节与肝硬变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细胞群体。肝硬变仍为成熟的细胞,而增生结节可以持续增殖,甚至转变为癌。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且化的方法对59例肝细胞癌p21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进行研究,并对两者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关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21在癌周肝组织的表达水平高于癌组织,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癌组织的分化降低,p21表达水平也随之降低p21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327,P<0.01)。提示:p21的缺失表达可能促进PCNA合成的增加,对肝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大肠非粘液性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66例大肠非粘液性腺癌的PCNA免疫组化染色最性细胞百分数,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 N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4 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17例卵巢良性肿瘤及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CNA的表达。结果 :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11.76 %和 85 .11% ,两组比较差别十分显著 (P <0 .0 1) ,恶性肿瘤组织中的PC NA表达与病理分级正相关 ,与生存率呈负相关 ,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PCNA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3例肾癌组织PCNA进行检测。结果:肾癌组织PCAN增殖指数与周围组织有无侵袭有显著性差异,且随肿瘤级的增高,其PCNA增殖指数亦相应增高,结论:PCNA的表达肾癌的恶性表型,对评估肾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在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 SP免疫组化法检测 35例原发性胆囊癌 ,10例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组织 ,10例慢性胆囊炎中 PCNA表达结果。结果 :PCNA在原发性胆囊癌 ,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组织和慢性胆囊炎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 43.84%± 18.5 3%、6 .35 %±4.17%、4.5 8%± 3.5 8% ,原发性胆囊癌 PCNA L I明显高于胆囊良性病变组织 (P<0 .0 1)。胆囊癌分化程度越低 ,Nevin分期越高 ,PCNA L I有增高的趋势 (P<0 .0 1)。胆囊癌分化程度与 PCNA L I相关系数为 0 .3719(P=0 .0 2 78)。PCNA L I≤ 43.84%的胆囊癌患者 ,其生存率明显高于 PCNA L I>43.84%者 (P<0 .0 1)。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异常增殖有关 ,PCNA对胆囊癌的鉴别诊断、判断转移与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单克隆抗体PC10,以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分析PCNA在涎腺混合瘤、混合瘤细胞生长活跃型、恶性混合瘤、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分布情况。评价不同组织类型的涎腺肿瘤的增殖潜能及同一肿瘤组织中不同细胞成分的增殖活性。结果表明:恶性混合瘤有较高的PCNA增殖指数,与混合瘤细胞生长活跃型及混合瘤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与高分化型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NA是肿瘤细胞增殖的有效标记物;可作为恶性混合瘤的诊断指标;PCNA增殖指数可作为粘液表皮样癌组织学分级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肾癌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与肾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和p53在肾癌不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表达情况,结果 (1)透明细胞癌与颗粒细胞癌间PC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梭形细胞癌PCNA表达强阳性;(2)PCNA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随着肿瘤分组和分期增高PCNA表达呈上升趋势,高分期组(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