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检测成人口腔正畸并发牙周炎的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p21活化激酶5(PAK5)的含量,并探讨其与牙周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67例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并发牙周炎的成人患者与40例未并发牙周炎的同期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PAK5的含量,分析PAK5的检出率及在牙周炎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与牙周炎发病机制的可能联系.结果 正畸并发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PAK5检出率及含量均高于未并发牙周炎者,牙周炎经治疗后龈沟液中的PAK5检出率及含量均降低,但较未并发牙周炎者仍为高;而血清中PAK5的检出率及含量两组之间及牙周炎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PAK5的表达有可能参与了牙周炎的发病过程,在正畸性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可能成为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多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牙周炎组,纳入同时期口腔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牙周炎组患者进行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比较基线时两组患者间和牙周炎组治疗前后牙周状态相关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血清和龈沟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水平差异。结果:基线时牙周炎组牙周状态相关指标PD、CAL、S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PD、CAL、SBI与基线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基线时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与基线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指标明显升高,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牙周状态。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592-1594
目的:观察成年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龈沟液内的PAK5、MMP-2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成人正畸牙周炎患者52例,分别于正畸治疗前(T0)、治疗半年(T1)、治疗完成后3个月(T2)收集GCF,应用Elisa法检测GCF内PAK5、MMP-2的浓度。结果:正畸治疗前(T0)、治疗半年(T1)、治疗完成后3个月(T2)成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PAK5、MMP-2的表达存在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性变化趋势。T1阶段表达与T0、T2两阶段相比,PAK5、MMP-2的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T2阶段表达与T0阶段相比MMP-2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PAK5及MMP-2的浓度因正畸治疗发生改变,提示PAK5及MMP-2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参与了牙周炎的发展与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牙周炎炎性状态及牙周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病例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比较对照组与牙周炎组、牙周炎组正畸治疗前后血清及龈沟液炎症细胞因子超敏热休克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及牙周状态相关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PBI)、牙齿松动度(TM)、菌斑指数(PI)、临床附着水平(CAL)差异。结果:治疗后6、18个月观察组龈沟液和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hs-CRP、IL-1β、IL-5、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8个月观察组牙周状态各项指标PD、PBI、TM、PI和CA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载正畸治疗能有效促进牙周炎的炎性状态及牙周状态改善,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多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牙周炎组,纳入同时期口腔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牙周炎组患者进行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比较2组患者牙周状态相关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水平(CAL),以及血清和龈沟液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水平差异。结果基线时牙周炎组牙周状态相关指标PD、CAL.、SBI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PD、CAL.、SBI与基线水平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基线时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与基线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明显升高,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牙周状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15-18
目的探讨牙周病戴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对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病戴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戴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对照组戴传统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测量治疗前后龈沟液含量及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 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戴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升高,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和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正畸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的疗效和龈沟液及血清p21活化激酶5、白细胞介素-1β(IL-1β)、β-防御素2(HBD-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3月于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48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4例。A组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B组采用钢丝结扎联合复合树脂夹板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的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牙松动度(TM)、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PBI)、上颌骨突度(SNA)、下颌骨突度(SNB)、上、下颌骨间的矢状关系(ANB)、龈沟液及血清p21活化激酶5、IL-1β、HBD-2水平。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治疗后1、3个月的GI、PD、TM、PBI均小于B组,SNA、SNB、ANB改善幅度大于B组,龈沟液及血清p21活化激酶5、IL-1β水平低于B组,HBD-2水平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在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中的综合优势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多项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前后龈沟液中CRP、sICAM-1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慢性牙周炎龈沟液中CRP、sICAM-1的含量及牙周非手术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收集龈沟液,用ELISA法测定CRP、sICAM-1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CRP、sICAM-1水平较正常者增高(p<0.05);经牙周非手术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明显改善,CRP、sICAM-1水平下降,接近牙周正常者水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龈沟液CRP、sICAM-1的水平升高,牙周非手术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其在龈沟液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金水宝胶囊治疗前后龈沟液PGE2、IL-6、IL-8的变化.方法:慢性牙周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牙周基础治疗后,观察组给予金水宝胶囊治疗;对照组不服药.检测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并用EUSA法测定齿沟液中PGE2、IL-6、IL-8浓度.结果:2组患者服药前,SBI、PGE2、IL-6、I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治疗组)和健康者50例(健康组)。对治疗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采集2组临床参数、龈沟液及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参数、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改善牙周局部临床指标及炎症状况,还能降低血清中hs-CRP水平,利于牙周炎的治疗及相关全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病人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以及静脉血和龈沟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病人64例(病例组)和64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2组PLI、PD、附着丧失(AL)以及血清、龈沟液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结果:治疗前后病例组PD、PLI和A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病例组治疗后PD、PLI和A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1)。治疗前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病例组治疗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 0.01)。PD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呈正相关(P < 0.05),AL与血清及龈沟液IL-6、IL-8及hs-CRP呈正相关(P < 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牙周炎病人牙周情况以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及研究固定矫治器对患者牙釉质及龈沟液多项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于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40名同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周、12周、24周及48周的牙釉质及龈沟液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牙釉质及龈沟液多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干预后6周、12周、24周及48周的牙釉质及龈沟液多项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对患者牙釉质及龈沟液多项指标的影响较大,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应重视对这些方面的监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13.
庄学琴  倪宇昕 《四川医学》2010,31(5):579-581
目的通过检测龈沟液(GCF)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对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慢性牙周炎(CP)患者,每人选择一颗磨牙作为实验组(基础治疗+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治疗组);以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组(基础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时进行临床检查和sI-CAM-1浓度的测定。结果第4周时,实验组sICAM-1浓度、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对牙周基础治疗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的多项炎性因子及VEGF、sICAM-1、sVCAM-1、MM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0月于本院采用溶栓治疗进行干预的的37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的37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溶栓前及溶栓治疗后1、3、7d及14d和对照组的血清炎性因子及VEGF、sICAM-1、sVCAM-1、MM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溶栓前至溶栓治疗后1、3、7、14d的血清炎性因子及VEGF、sICAM-1、sVCAM-1呈现先升后降,而MMP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而观察组溶栓前及溶栓治疗后1、3、7d的血清炎性因子及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溶栓前及溶栓治疗后1d的sICAM-1及sVCAM-1高于对照组,MMP则于治疗前至治疗后1、3、7d及14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的多项炎性因子及VEGF、sICAM-1、sVCAM-1、MMP的变化较大,可作为监测溶栓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龈沟液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在慢性牙周炎中的表达及与牙槽骨吸收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105例作为试验组,慢性牙周炎患者45例作为验证组,健康体检者105例为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龈沟液OPG、IL-35、IL-37水平,比较试验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牙槽骨吸收比例情况,分析牙槽骨吸收比例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结果 试验组龈沟液OPG、IL-37水平低于对照组,IL-3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龈沟液OPG、IL-35、IL-37水平是牙槽骨吸收比例的影响因素(P<0.05);建立回归模型为:牙槽骨吸收比例=6.495-0.180×OPG+0.169×IL-35-0.055×IL-37,自变量可解释牙槽骨吸收比例91.5%的变异量;采用验证组患者龈沟液OPG、IL-35、IL-37水平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其平均绝对偏差值为1.25%。 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OPG、IL-37低表达,IL-35高表达,三者均与牙槽骨吸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介素(IL)-6、8、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替硝唑口腔贴片5 mg/(片·牙),连用7d.对照组除不使用替硝唑口腔贴片外余同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d后龈沟液中IL-6、8、10水平的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龈沟液中IL-6、8水平[(2.25±0.64)、(7.12±1.74)、(3.71±0.91)、(9.13±2.19)ng/L]较治疗前[(5.03±1.45)、(12.65±2.92)、(5.11±1.61)、(12.27±2.84)ng/L]均明显下降,IL-10水平[(6.92±1.54)、(4.16±1.26)ng/L]较治疗前[(2.61±0.62)、(2.84±0.71)ng/L]明显上升(t=3.34、2.89、3.75、2.18、2.14、2.31,P<0.05或P< 0.01),且观察组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1.64、1.28、1.66,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8.57%)明显优于对照组(65.71%)(x2=5.19,P< 0.05).结论 替硝唑口腔贴片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的慢性炎性破坏,降低龈沟液中IL-6、8水平,提高龈沟液中IL-10水平,从而减轻牙周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