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中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46例肝血管瘤患者在螺旋CT平扫后进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资料。扫描范围为全肝;层厚为5mm~8mm,pitch=1.2,对比剂为优维显(300mgI/ml),采用单相期团注法注入剂量为80ml~100ml,流速2.5ml/s~3.5ml/s。延迟时间:动脉期(HAP)延迟25s~30s、门静脉期(PVP)延迟65s~70s、延迟期延迟3min~10min。结果:动脉期强化病灶49个(84.5%),门脉期对比剂逐渐向病灶中心充填,9个无明显强化病灶开始强化。延迟扫描见造影剂进一步向病灶中心填充,48个病灶(82.6%)完全填充为等密度,其余10个(17.2%)病灶部分充填。结论:肝血管瘤螺旋CT三期增强的各期大多数有典型特点,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是指在外周静脉团注造影剂后 ,分别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快速全肝扫描。这种方法早在螺旋CT出现之前 ,就有许多学者尝试使用[1~ 4 ] 。但普通常规CT扫描速度慢 ,无法在有限的动、门脉时相内进行全肝扫描 ,无法获得真正的动、门脉期图像 ,更无法在 1次注药后同时得到动脉、门脉期两组图像。螺旋CT的出现使得CT增强扫描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因为螺旋CT拥有较大热容量的管球 ,能进行快速容积扫描 ,病人可以进行良好的呼吸配合 ,完全能在肝动脉期和门脉期重复全肝扫描。这种方法明显提高了肝内病灶的检出率和病变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分期的价值。方法:28例胃癌患者行低张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进行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低张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TNM分期准确性为76%,其中T分期68%,N分期74%,M分期91%。结论:低张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结果 CT平扫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57%、69.49%,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61%、94.91%,明显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614、13.034,P<0.001);CT平扫中,41例(69.49%)患者瘤体边界不清,瘤体位于肝右叶者35例(59.32%),位于肝左叶者24例(40.67%);门静脉癌栓多为低密度或高低密度混合影,门静脉主干或分支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扩张,门静脉主干平均直径(2.12±0.99)cm,右门静脉扩张呈现为竹节状。三期增强扫描中,31例(52.54%)患者动脉期低密度门静脉癌栓内及其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出现"门静脉铸形",呈不均匀强化;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受累肝实质均可见斑片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患者门静脉腔内呈现不同范围充盈缺损。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检出、诊断准确率高,能清晰显示病灶图像特征。  相似文献   

5.
张慎忠 《吉林医学》2013,(25):5110-5111
目的:总结甲状腺腺瘤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提高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甲状腺腺瘤的CT资料,观察病灶的大小、数目、边缘、密度及三期增强的强化特点。结果:14例甲状腺腺瘤表现为单发(8例)或多发(6例)的结节共21个,边缘清晰(17个)或不清(4个),密度均匀(9个)或不均(12个),伴囊变(10个)、坏死(4个)、钙化(4个)、出血(1个),病灶呈低密度(20个)或高密度(1个),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9个)、不均匀强化(8个)、边缘环状强化(4个),14个实质分为主的病灶中,强化峰值可出现在动脉期(7个)、静脉期(5个)、延时期(2个)。结论: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平扫对甲状腺腺瘤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何志明  方俐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102-103,F0003
目的比较cT与MRI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48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CT、MRI等影像学资料和病理检查资料,统计cT和MRI的诊断一致率、实际错误率。结果28例腹部增强.CT扫描中诊断一致率为89.29%,CT病灶大小和病理检查相比,实际错误率5.00%。行MRI增强扫描的20例患者中,诊断一致率为95.00%。MRI病灶大小结果和病理检查相比,实际错误率2.78%。CT和MRI的诊断一致率、实际错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原发性胰腺癌的诊断中,cT或MRI增强扫描各有优势,但一定程度上MRI优于CT检查,两者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肝内占位性病变的病人进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98例病人中肝癌48例,肝转移瘤19例,肝血管瘤31例。结论 螺旋CT扫描速度快,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分别完成全肝扫描,弥补了一般动态扫描的缺点,对肝内病灶的检出和定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比较CT与MRI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疑似胰腺癌的患者的CT、MRI等影像学资料和病理检查资料,统计CT和MRI分别于病理诊断的一致率、测量差异率,并进行卡方的统计学检验.结果 在28例腹部增强CT扫描中诊断一致率为89.29%,CT 病灶大小和病理检查相比测量差异率为5.00%.余下行MRI 增强扫描的20 例患者中诊断一致率为95.00%,MRI病灶大小结果 和病理检查的相比测量差异率为2.78%.CT和MRI的诊断一致率、测量差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原发性胰腺癌的诊断过程中CT或者MRI增强扫描各有优势,但是两者的错误率都较低、准确率较高,可信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MRI优于CT检查,两者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比较各期的病灶检出率,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18例小肝癌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s、门脉期70s、延迟期5m in,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为3 m l/s,剂量为1.5 m l/kg。结果:共发现20个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80%,60%和65%。动脉期的敏感性高于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联合后检出率明显增加达95%。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反映出小肝癌血供特点和表现,使其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0例确诊为胃癌的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通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检验CT在胃癌分期及分型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16层螺旋CT和单层CT的临床诊断差异。方法选取于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PE患者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实验组的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照组的患者接受飞利浦单层螺旋CE扫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实验组栓塞检出率为34.99%;对照组栓塞检出率为12.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单层CT相比,16层螺旋CT的三维重建图更为清晰地显示动脉血管的走向、分支等细节。结论 16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壁内血肿临床患者病例34例,对其采取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A型者6例,B型者28例;壁内钙化内移者24例;主动脉壁内血肿厚度(8.79±3.21)mm,受累主动脉管径(32.62±6.63) mm;合并主动脉溃疡者6例.结论 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进行明确诊断,准确性高,影像学特点明显,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肛肠外科2011年5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直肠癌患者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应用飞利浦Brilliance CT 64 Slice进行检查,明确患者T分期、N分期及M分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直肠癌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软组织密度肿块,直肠-乙状结肠壁增厚(呈环形或半环形),向腔内突出生长,密度均匀,肿瘤体积大时可见低密度缺血坏死区。注射造影剂后肿块CT值升高30%左右。以病理结果为基准,16层螺旋CT的T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8.9%(48/54),N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6.7%(36/54),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6.3%(52/54)。结论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为应用具有较高的T分期及M分期诊断符合率,可对患者肿瘤病变情况及病灶结构进行良好显示,为直肠癌的可靠检查手段,利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评估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记录其在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符合率。结果病理或手术检查结果显示55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中甲状腺癌32例(58.2%),良性病变23例(41.8%);多排螺旋CT扫描定性诊断结果显示真阳性28例,真阴性20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的4例;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7.3%(48/55)、87.0%(20/23)和87.5%(28/32);对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等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7%(18/19)、71.4%(5/7)、66.7%(2/3)和100.0%(3/3)。结论临床可将多排螺旋CT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癌的有效辅助手段,以提高诊疗筛查针对性,节省诊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一2016年4月接诊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的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该次研究,纳入研究的80例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平扫(对照组,n=80)与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研究组,n=80)。比较两组不同时期病灶显示率、肝癌诊断阳性率,以及不同病型诊断符合率。结果研究组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病灶显示率分别为96.25%、90.00%、96.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而肝癌诊断阳性率研究组(95.0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巨块型肝癌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vs 100.00%,P>0.05),但研究组诊断结节型与弥漫型肝癌符合率分别为95.00%、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14.28%(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应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尤其是结节型与弥漫性肝癌诊断符合率更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林翠君  肖俊强  黄柏峰 《中外医疗》2012,31(12):176-177
目的 探讨全腹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手术治疗证实急腹症病因的全腹部多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腹腔肠管结构及腹腔周围脂肪间隙情况.结果 25例中10例肠道肿瘤致肠梗阻,5例急性阑尾炎,3例粪石性肠梗阻,2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4例小肠扭转,1例肠系膜脂膜炎.结论 急腹症的全腹多层螺旋CT检查对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敏感度,且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MRI与螺旋CT对于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胃癌治疗确定靶部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分别使用螺旋CT检查(CT组)和MRI检查(MRI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胃癌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CT组使用螺旋CT检查出49例患者的123个胃内病灶以及30例患者的98个胃外病灶;MRI组检查出56例患者的189个胃内病灶和41例患者的146个胃外病灶,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螺旋CT检查方式相比,应用MRI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病灶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患者胃内病灶和胃外病灶的检出率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腹部假性动脉瘤(VAPA)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怀疑患有腹部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共42例,针对患者进行MSCT的检查扫描,并经DSA进行确诊,观察MSCT诊断VAPA的准确性及特征。结果 42例患者中MSCT检查阳性为37例,瘤体位置以腹主动脉为主(81.08%),瘤体大小以5-10cm为主(56.76%)。VAPA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腹部搏动性包块等,MSCT平扫时VAPA多出现密度不均。运用MSCT诊断腹部假性动脉瘤与DSA诊断结果相比较,MSCT检验与金标准检验方法(DSA检验)出VAPA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SCT诊断VAPA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94.59%,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MSCT较为直观有效的显示出MSCT的特征,对其临床诊断和指导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在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成像中的影像特征,评价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32例PE病人均MSCT增强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仿直内窥镜(VE)后处理。结果 32例受检者肺动脉主干至段动肺的显示率为100%,对亚段及5级肺动脉的显示率为78.6%。可见到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和形态的充盈缺损,并有不同种类的间接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