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5年6月就诊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4例。研究组使用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和死亡率低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比传统的大骨瓣开颅术,临床疗效更突出,且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用小骨窗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组和常规骨瓣开颅组,每组各50例患者,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为其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患者,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术中平均输血量明显少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患者,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术后发生切口脑脊液漏的几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患者,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出血量为30-60ml时,小骨窗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3.87%,常规骨瓣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8.79%,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出血量为60-80ml时,小骨窗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2.63%,常规骨瓣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35%,小骨窗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各有优势,在为此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若其脑出血量为30~60ml应为其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治疗,若其脑出血量为60~80ml可为其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钻孔引流组)25例和小骨窗开颅术(小骨窗组)23例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钻孔引流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小骨窗组(P<0.05~P<0.01)。2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良好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前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 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n=66)和大骨瓣开颅术组(n=40),对意识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小骨窗开颅术组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大骨瓣开颅术组(t=2.36,P<0.01),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情况比较,小骨窗开颅术组优于大骨瓣开颅术组(t=3.79,P<0.01),小骨窗开颅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大骨瓣开颅术组(X2=5.20,P<0.05),其病死率则低于大骨瓣开颅术组(X2=4.84,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尤其适用于中等量脑出血.  相似文献   

5.
贾福勇 《大家健康》2016,(4):104-105
目的:分析对比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大骨瓣开颅术相较,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预后效果好的显著优点,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郑守链 《当代医学》2014,(12):93-94
目的:比较小骨窗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小骨窗开颅组和常规骨瓣开颅组(n=50),分别给予小骨窗开颅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6个月随访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常规骨瓣开颅组[(72.06±0.81) vs (3.61±1.1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开颅组患者术中平均输血量[(92.38±51.06) vs (185.21±64.33)]mL、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2% vs 12%)、平均住院时间[(26.51±3.11) vs (35.08±2.67)]d均明显少于常规骨瓣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为30~60 mL时,2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87% vs 78.79%);出血量为60~80 mL时,小骨窗开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开颅组(52.63% vs 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患者脑出血量在30~60 mL时选用小骨窗开颅治疗,脑出血量在60~80 mL时选用常规骨瓣开颅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显微开颅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2例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该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小骨窗显微开颅术治疗,n=41)与观察组(给予骨瓣开颅术治疗,n=41),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分别为(84.15±32.17)mL、(6.5±0.90)d、(2.1±0.60)h,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观察组GOS评分结果为:4~5分31例,2~3分9例,1分1例,观察组中残及恢复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GCS评分显著上升,上升至(13.91±1.6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分别为12.2%、2.4%,观察组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小骨显微开颅术治疗可降低术后病死率,提高预后,且具有微创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俊波  杨杰 《当代医学》2014,(29):36-37
目的比较小骨窗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术)和观察组(小骨窗开颅术)(n=24),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8.2±21.1)min、(102.3±47.8)mL、(17.5±4.7)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7%(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减轻术中损伤,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何培武 《当代医学》2010,16(32):101-102
目的探讨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患者128例,按不同术式分为小骨窗开颅组68例和常规骨瓣开颅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情况;按脑出血量分为30~60ml组72例和60~80ml组56例,比较6月后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相关情况方面比较,小骨窗开颅组与常规骨瓣开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量为30~60ml时,两种术式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量为60~80ml时,两种术式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脑出血量在30~60ml,宜选用小骨窗开颅治疗;脑出血量在60~80ml,宜选用常规骨瓣开颅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均为永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小骨窗开颅术(A组,n=50)与大骨瓣开颅术(B组,n=50)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有下降,但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早于B组(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B组70.0%(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对神经功能构成的损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B组,各25例,A组采取常规的骨瓣开颅术治疗,B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术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为72.0%,B组为96.0%,且A组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显著低于B组(P<0.05),羌率有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邓明均 《中外医疗》2016,(34):96-98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传统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择取该院在2012年1月_2016年7月接收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并发症与致残率发生率分别为12.50%、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15.6%,对比两组数据(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90例颅内血肿小骨窗开颅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组(观察组)及传统大骨瓣开颅方法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7.8%,死亡率为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9%,死亡率为42.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1d即有神经功能评分的明显降低,在第1、7、14和21天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失血量少、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有CT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小利  李小战 《中外医疗》2012,31(26):11-12
目的探讨和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传统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术和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90例,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手术1d后再复查CT,观察血肿的清除率,手术6个月后进行手术效果评价。结果术后1d复查CT,两组血肿的清除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小骨窗开颅组手术后恢复良好率比大骨瓣开颅组有非常明显的提高,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开颅术的手术病治愈率和良好率以及预后的改善情况,均优于传统开颅组,小骨窗开颅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1),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血肿清除彻底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方便择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院进行疾病诊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设置为该次的观察对象,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共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43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取骨瓣开颅方案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方案进行疾病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72%与81.40%,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与住院时间分别为(91.33±52.20)mL、(2.11±0.82)h、(26±4)d,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tha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8.6%和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和73.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创伤小、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病距手术时间平均约6.2h,近期显效率17.5%,有效率79%,死亡率17.5%,远期显效率为46%,有效率72.5%,死亡率7.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防治并发症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本院2011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高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n=56)或常规骨瓣开颅术(对照组,n=56)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率和疗效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吴一平  姚建社  邵云  浦毅  羊正祥 《湖南医学》2014,(1):118-119,122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 n =50)和对照组( n=50),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疗效和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和再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