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桡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患者9例。对新鲜骨折脱位:桡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桡骨小头脱位行手法复位;稳定脱位行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困难或者存在再脱位者,行切开复位,若探查环状韧带不完整,行环状韧带重建术,并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对陈旧性病例,行桡骨头行切开复位,环状韧带重建或不重建,并行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例,良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44.4%。屈肘平均90°(30°~140°),伸直平均10°(0°~30°),前臂旋前平均30°(0°~55°)旋后平均35°(0°~80°)。[结论]前臂结构复杂,对桡骨骨折患者,行肘关节和腕关节X线片检查,必要时行双侧X线片的对照比较,有条件者行CT进行重建,是避免误诊和漏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9例,分别于术后3d、4周、8周、12周复查,测量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台阶征、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腕伸屈范围及手握力。腕伸屈范围和手握力结果与健侧比较,取其比值。结果术后12周时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台阶征、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相对尺骨长度与术后3d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腕活动范围差异显著。所有骨折均愈合,患者满意率为100%。按张殿英腕关节综合功能评定法,12周后优良率为100%。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使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复位,达到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目的,并防止愈合过程中复位的丢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桡外侧手术入路治疗桡骨中上段骨折对比传统手术入路的治疗优势.方法 对桡骨骨折92例予以手术治疗,分别采用桡外侧入路(A组)34例,掌侧入路(B组)26例,背侧入路(C组)32例.结果 桡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远期骨折愈合及前臂功能情况与传统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桡外侧手术入路治疗桡骨中上段骨折,具有暴露术野快捷、不易损伤重要血管神经,且远期效果与传统术式相当.  相似文献   

4.
桡骨远段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以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为主,大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严重的粉碎骨折,波及关节面者,因骨折不稳定手法复位外固定后位置难以维持,时有再移位的现象发生,经多次手法复位仍有可能移位,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我科对14例严重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方法2003年1月-2006年7月,我科对1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法整复,其中失败的47例进入下一级手术治疗,并根据骨折程度分成2组,18例直接切开复位克氏针或T形钛板内固定,29例采用切开复位T形钛板内固定加植骨术。结果随访3~24月,均愈合良好,但手法复位成功的85例中,出现轻度疼痛、握力下降、屈伸及旋转受限7例;手术47例中,无畸形、关节僵直出现,轻度活动疼痛、握力下降、屈伸及旋转受限5例,明显减弱2例。结论2级筛选2分法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的闭合复位成功率,降低手术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功能康复,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桡骨颈骨折伴骨间背神经损伤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5~10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就诊时间最短伤后2小时,最长18天;入院查体:患肘均有不同程度肿胀,伸屈受限,挠骨颈处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骨间背神经损伤症状表现为垂腕,垂拇,垂指,虎口区感觉减退;X线片显示:挠骨颈骨折,挠骨头游离移位至颈之前外下方。治疗方法3例选择前臂上端背外侧纵行切口,首先探查骨间背神经。见神经被移位的挠骨小头压迫于Frohse弓处,行挠骨头复位后,压迫自动解除。3例选Boyd’s切口,未探查骨间…  相似文献   

7.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Cooney[1] 、HiroakiSakano[2 ] 等关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特点:(1)桡骨远端背(掌)侧皮质粉碎,关节面移位>2mm ;(2 )掌侧角向背侧倾斜>2 0~2 5°;(3 )桡骨短缩>5mm ;(4 )复位后不稳定,易发生再移位;(5 )涉及关节面的粉碎骨折。这种骨折可发生在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中。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由于其局部的稳定性已丧失,加之固定需跨越多个关节,固定强度较差。而前臂肌肉对桡骨远端始终起着挤压作用,石膏固定不能提供持续对抗前臂肌肉的力量,经常发生再移位[3 ] 。若处理不当多遗留有腕关节畸形,关节肿胀时间长,功能恢…  相似文献   

8.
一种特殊形态的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桡骨远端骨折,根据其损伤机制、骨折形态、移位方向,一般可分属于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或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而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下尺桡关节脱位,伴有一大骨折块垂直刺人近端髓腔,这种形态的骨折,临床极少见。作者自1996年9月-2001年9月共收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应用开放复位不同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颈骨折的方法并分析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开放复位不同内固定的方法,对22例桡骨头、颈部骨折进行治疗,患者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9~54岁,平均36.6岁。术中肘关节后外侧人路,直视下复位骨折端,并用微型钢板、螺钉或可吸收棒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4个月。术后x线片证实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8周。末次随访时按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1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X线片检查未发现肘关节提携角丢失,无骨关节间隙狭窄及异位骨化。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桡骨头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应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0.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移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移位何志晶何洪生摘译苗旭漫审校采用切开复位,T—钢板内固定治疗31例复位困难或闭合复位失败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随访时间4年(3~7年)。术后腕关节掌侧倾斜角、桡骨下端长度、关节对合及关节内骨折片的复位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蒲兴海 《中国骨伤》1999,12(5):35-36
我们设计经肩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治疗28例病人,远期疗效均为满意,予以讨论。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21例,女7例;年龄21~69岁;均为单人单肢,其中右上肢11例,左上肢17例;坠落伤21例,撞击伤6例,传导伤1例;就诊时间为半小时~6天;合并症:桡神经挤压伤2例,经复位解除;筋膜间隔综合征1例,急诊肿胀局部切开减张,3周后行骨折固定;手术时间:除1例减张切开者外,均在1周内行内固定术;住院时间平均16天,切口无1例感染。治疗方法1.内固定针选材:普通梅花针。依个体差异,选用型号大小。在X线上针与髓腔对比要小于髓腔者,以免术中嵌针。从肱骨头…  相似文献   

12.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传统的分型分为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文献报道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骨骨折的发生率为0.7%~6.5%[1]。一般多为年轻患者,高能量损伤,桡骨远端严重粉碎不稳定骨折,舟骨骨折移位。传统的手法整复,石膏固定,难以奏效。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骨骨折5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1~45岁,平均32岁。左侧3例,右侧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骨折类型:桡骨远端骨折,按AO分类C2型2例,C3型3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20例陈旧性桡骨远端的治疗及术后功能评价总结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0月,采用单侧或双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内外固定加外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2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AO分型:A2型1例,A3型2例,B1型2例,C1型12例,C3型3例.所有患者均为手法复位不满意者...  相似文献   

14.
15.
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见骨折之一,其骨折形态与断端移位错综复杂,且易累及邻近关节,以往保守治疗疗效欠佳。1986年Knik和Jupiter报道创伤性关节炎占65%,指出不能恢复或维持关节面的平整是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最重要原因。为了提高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来恢复骨折碎片的解削复位。笔者对近年来21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移位,手法不能复位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就其疗效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桡骨头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按照Manson分型:Ⅰ型9例,Ⅱ型22例,Ⅲ型9例,Ⅳ型3例。1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MasonⅠ型9例+MasonⅡ3例),2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19例+MasonⅢ型7),3例采用桡骨头切除(MasonⅢ型2例+MasonⅣ型1例),桡骨头置换2例。应用Geel和Palmer评估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43例桡骨头骨折患者随访1~3.5 a。非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1.67%(11/12),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优良率为92.3%(24/26),桡骨头切除的优良率为66.7%(2/3),桡骨头置换术2例评分均为良,总优良率为90.7%(39/43)。结论桡骨头骨折应根据桡骨头骨折分型的具体情况、肘关节骨性和软组织稳定结构的完整与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尽量恢复解剖复位,慎重处理桡骨头的切除,同时也要早期功能锻炼,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常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非手术治疗难以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固定,处理困难,预后差。自1999年4月~2004年6月,笔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2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46.7岁。左  相似文献   

18.
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或取内固定术时操作不慎可引起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致术后桡神经功能障碍 ,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 ,为避免类似的失误 ,提高诊治水平 ,自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 ,我们尝试采用术中将桡神经后置的方法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15~ 6 0岁 ,平均 37岁。致伤原因 :车祸 10例 ,跌伤 6例 ,击打伤 2例。骨折类型 :粉碎型骨折 5例 ,横断骨折 10例 ,螺旋骨折 3例 ,其中开放骨折 2例 ,以上有 4例出现桡神经挫伤症状 ,手术时间为创伤后…  相似文献   

19.
严章强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168-171
目的 探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美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 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儿童尺桡骨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后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疗效、临床相关指标、美学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 的73.33%(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性 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4、6、10周X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 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 对小儿尺桡骨骨折患儿采取弹性髓内钉内 固定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愈合,有利于提升美学效果,且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满意度较 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双弹性髓内针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11月至2000年10月,对26例桡骨骨折患者采用直视下复位,双弹性髓内针髓腔内固定时进行治疗.结果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伤口I期愈合,平均经1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22例病人前臂旋转功能基本恢复,4例病人有20~40°的旋转功能障碍.结论该方法为弹性髓内固定,符合桡骨的生理曲度,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取出方便,既可达到解剖复位,又防止了旋转移位,可作为目前治疗桡骨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