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用LSAB免疫组比法,对20例胃癌、22例异型增生、30例肠化生及13例正常组织进行了ras-p21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发现在ras-p21和突变型p53均阳性的胃癌组织分别为13例(65.0%)和12例(60.0%);异型增生为12例(54.5%)和10例(45.4%);肠化生11例(36.6%)和4例(13.3%),正常组织全部阴性。卡方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5。胃癌、异型增生和肠化生三种组织中p21和p53联合表达分别为8例(40.0%)、7例(31.8%)和2例(6.7%)。提示ras原癌基因和p53抑癌基因突变是胃癌的早期事件,p21和p53可作为胃癌临床细胞学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p53和ras癌基因产物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军贤  陈强 《浙江肿瘤》1995,1(3):133-134
用LSAB免疫组化法,对20例胃癌、22例异型增生、30例肠化生及13例正常组织进行了ras-p21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发现在ras-p21和突变型p53均阳性的胃癌组织分别为13例(65.0%)和12例(60.0%);异型增生为12例(54.5%)和10例(45.4%);肠化生11例(36.6%)和4例(13.3%),正常组织全部阴性。卡方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5。胃癌、异型增  相似文献   

4.
5.
亚硒酸钠对亚硝基胍诱发大鼠腺胃胃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玉环  董来炜 《肿瘤》1993,13(2):90-92
本文报告亚硒酸钠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腺胃胃癌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饮水每日添加10mg/kg的亚硒酸钠可以抑制MNNG诱发腺胃胃癌、异型增生及前胃病变的发生,并促进癌周纤维组织增生及包裹形成。在大鼠MNNG诱癌实验中,硒作为化学预防剂的每日添加量应低于每只20mg/kg,而饮水浓度不宜超过4mg/L。  相似文献   

6.
大蒜抑制与逆转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琦  罗招阳 《癌症》1996,15(3):172-174
观察大蒜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腺胃胃癌及癌前病变影响,MNNG组,预防组,治疗组分别诱发腺瘤15例,9例,3例,不典型腺癌13例,5例,6例,息肉23例,16例,11例,不典型息肉21例,17例,7例,微囊24例,21例,17例,不典型微囊16例,8例,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3例,13例,9例,粘膜肉瘤23例,6例,5例,浸润癌19例,3例,4例,加用大蒜的预防与治疗组均有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7.
8.
胆管癌ras癌基因,p53抑癌基因突变及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征旭  房殿春 《癌症》1997,16(1):48-51
应用免疫组化法及PCR-RFLP法,检测28例肝外胆管部p21、p53蛋白过表达,及k-ras第12位点、p53第248、249位点的突变。结果表明:胆管癌p21、p53蛋白阳性率为78.6%和35.7%,显著高于慢性炎症胆管壁粘膜,其中8例有两种蛋白的共同表达。  相似文献   

9.
抑癌基因p5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胃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探索p53基因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抗p53蛋白单克隆抗体DO-7,对99例人胃癌组织p53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48例胃癌组织p53基因表达阳性(49%)。p53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大体类型、分化工、淋巴结转移等指标均无明显关系。在10例不典型增生的癌旁组织中,2例呈阳性反应;在4例有肠上皮化生的癌旁组织中及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大蒜、大蒜绿茶合剂对MNNG诱发大鼠胃癌及癌前病变过程中PBL微核率的影响。结果显示,MNNG组(MG)MNF在10月与16月时无明显差异,但较对照组(CG)始终显著增高(P<0.001),胃癌及癌前病变均高于CG(P<0.001),癌前病变明显低于胃癌(P<0.001),预防组(PG)、治疗1(TGⅠ)与Ⅱ组(TGⅡ)皆低于MG(P<0.001),PG在16月较10月时显著降低(P<0.001),与TGⅠ无明显区别,而TGⅡ较PG10月时差异明显(P<0.005),但与PG16月时和TGⅡ无差异。证明MNNG的致突变、致癌变性可持续作用,大蒜、绿茶具有明显的抗突变、抗癌变效果,微核先于胃癌出现于癌前病变,从而检测PBL微核可作为胃癌危险和早期的新标志。  相似文献   

11.
Rb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b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5例进展期胃癌切除标本中Rb基因和p53基因产物表达和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p53基因突变率为30%(6/20);Rb基因和p53基因产物表达为7294%(62/85)和4941%(42/85),其阳性分级与胃癌术后生存期呈显著相关(P<001和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后者还与浸润深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 Rb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胃癌术后生存期有关  相似文献   

12.
P53基因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53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的意义。用p53蛋白的单抗,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分析118例胃良恶性及癌前病变中p53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正常胃粘膜、胃炎性息肉、轻度异型增生,p53蛋白均无表达,中重度异型增生、胃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47%。在74例胃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相关,在相对应组中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p53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认为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病人预后和指导癌前病变处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FHIT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和p53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中FHIT和p53的表达.结果: FHIT和p53在胃癌中表达率分别为43.6 %和52.6 %.FHIT蛋白的丢失在胃癌中占56.4 %,两者与胃癌的组织类型、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关(P>0.05).结论: ①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丢失是频发事件,FHIT可能是胃癌发生中重要的候选抑癌基因;②测定FHIT和p53的表达,可用于高危人群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本报道了利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93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细胞C-erbB-2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胃癌组织中增强表达阳性率为35.48%(33/93);且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但与癌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采。说明C—erbB-2癌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对手术预后的判断和术后筛选转移复发高危患、加强术后化学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外显子7-8突变与表达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相互关系和意义。方法:免疫组化、PCR-SSCP分析。结果:p53外显子7-8突变与p53蛋白阳性在宫颈癌分别7/49例与24/49例,有显著差异(P<0.01);在宫颈不典型增生是8/51例与16/51例,无显著差异(P>0.01);在宫颈慢性炎症是0/57例与3/57例,未见突变。无论p53一子7-8突变还是p53蛋白阳性在宫颈癌与不典型增生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突变:P>0.9;表达:P>0.1),在宫颈癌与宫颈慢性炎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突变:P<0.02;表达:P<0.001)。同一标本p53外显子7-8突变不一定p53蛋白阳性。结论:p53外显子7-8突变和p53蛋白结构异常都是形成宫颈癌的重要且早期的因素,但在宫颈癌p53外显子7-8突变不是致p53蛋白结构异常而失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中国人胃癌P53基因突变情况,应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对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进行检测。对来自癌组织DNA和癌旁正常组织DNA的PCR-SSCP电泳带迁移作对比分析,发现37例胃癌中,11例胃癌样品电泳带迁移异常,依据DNA单链构象与分子电泳迁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胃癌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率为30%。微波处理ABC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表  相似文献   

17.
探讨bcl-2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对20例正常胃粘膜、38例不典型增生、52例胃癌进行bcl-2检测。结果bcl-2在不典型增生和肠型胃癌中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在正常胃粘膜与胃型胃癌中无显著差异。bck-2表达与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无相关性。结论bcl-2可能参与正常胃粘膜细胞凋亡调控。与癌变的前期过程有关,与肿瘤进展无关。bcl-2与肠型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胃癌组织中p53蛋白与PCNA表达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胃癌组织中 p5 3蛋白表达和 PCN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L SAB方法 ,对 6 8例原发性胃癌组织进行标记。结果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45 .5 8% (31/6 8) ,PCNA评分值 2 .40 0±1.10 1。 p5 3阳性和 PCNA评分在组织学分级 级、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 级、有淋巴结转移者 ,分别为 (P<0 .0 5、P<0 .0 1)。结论 :p5 3蛋白和 PC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可能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92例胃癌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了p53和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显示:92例胃癌p53、c-erbB-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8.0%和14.1%;p53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而c-erbB-2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p53及c-erbB-2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灶部位、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肿瘤分期以及病理类型、分级均无明显关系。p53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p53阴性者,而c-erbB-2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无关;p53与c-erbB-2二者阳性表达之间亦无关。5例p53及c-erbB-2表达的阳性者预后极差,提示,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对预后的估计具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6例贲门癌及癌旁组织中MDR1和MRP64表达。结果癌组织中MDR1和MRP表达的阳性率分别63%和50%,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术前化疗的MDR1mRNA和MRP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化疗者(P<0.05);中低分化肿瘤的MDR1mRNA和MRPmRNA表达水平高于高分化肿瘤(P<0.05);结论贲门癌组织中具有内源和获得性多药耐药性;MDR1和MRP表达与贲门癌的TNM分期无关,其高表达状态可预示肿瘤组织的分化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