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深圳市35岁~60岁体检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情况。[方法]对在我院体检的深圳市35岁~60岁人群共1682人,测量人体基本参数,如血压、身高、体重等,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病史、家族史及治疗情况,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结果]35岁~60岁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0.2%,其中男性为23.4%,女性为16.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与非高血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组三酰甘油(TG)与非高血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群普查是发现和诊断高血压及多种危险因素的有效方法,体检后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温州市老年人(≥60岁)的血糖、肾功能、肝功能异常情况。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2月温州市社保局对全市老年人进行大规模的体检.我们收集5285例随机在我院体检的老年人血清葡萄糖(GLU)、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值.根据我院参考范围对其进行异常率分析。结果各年龄组老年人生化指标异常率以高血糖为首位(总计为37.3%),在年龄60~69岁组,男性高血糖明显高于女性(P〈0.05),并且异常率男性随着年龄增加明显下降(P〈0.05),女性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次之(总计为12.5%),各年龄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70岁以上的老年人明显高于60~69岁组(P〈0.05);高BUN和高Cr异常率除70~79岁组外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异常率明显升高(P〈0.05);高ALT和高AST异常率较低.且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老年人应定期体检、注意饮食和加强运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温州市老年人(≥60岁)的血糖、肾功能、肝功能异常情况。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2月温州市社保局对全市老年人进行大规模的体检.我们收集5285例随机在我院体检的老年人血清葡萄糖(GLU)、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值.根据我院参考范围对其进行异常率分析。结果各年龄组老年人生化指标异常率以高血糖为首位(总计为37.3%),在年龄60~69岁组,男性高血糖明显高于女性(P〈0.05),并且异常率男性随着年龄增加明显下降(P〈0.05),女性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次之(总计为12.5%),各年龄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70岁以上的老年人明显高于60~69岁组(P〈0.05);高BUN和高Cr异常率除70~79岁组外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异常率明显升高(P〈0.05);高ALT和高AST异常率较低.且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老年人应定期体检、注意饮食和加强运动。  相似文献   

4.
7092例机关干部健康体检空腹血糖与年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市直机关干部糖尿病(DM)人群分布情况及进行DM筛查的重要性。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本市机关干部空腹血糖(FPG),以FPG≥6.1 mmol/L为标准,判断为高血糖症,并按不同年龄组(〈55岁者每10岁为1组,〉55岁者每5岁为1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 092例体检者中,高血糖患病率为23.70%,其中男性高血糖患病率为23.82%,女性高血糖患病率为23.40%;正常血糖组中血糖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男性35岁以下组例外),男性66-70岁组水平为最高(5.08 mmol/L),与56岁以前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66-70岁组水平为最高(5.09 mmol/L),与46岁以前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异常血糖组中男性61-65岁组血糖值最高(8.12 mmol/L),和80岁以上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在71-75岁组血糖值最高(8.48 mmol/L),但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双方高血糖患病率都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直线正相关(r=0.8004,P〈0.01;r=0.9158,P〈0.001);66岁为男女双方患病率最高点,在此之前男性患病率始终高于女性,在此后女性则高于男性。结论FPG水平及DM发病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进行健康体检DM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威海地区15岁以上居民的糖尿病(DM)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健康查体的16854名居民血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威海地区居民血糖均值为(5.77±1.36)mm01/L,DM患病率为6.91%(FPG〉7.0mmol/L),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病率为12.89%(FPG〉6.1lmmol/L),其中男性患病率分别为7.038%、14.06%,女性分别为6.789%、1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30岁以下人群DM及IFG患病率分别为0.791%、1.58%,30~60岁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5.27%、10.95%,60岁以上患病率分别为17.97%,29.9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是威海地区居民常见的慢性病,针对DM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当采取综合措施控制D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卢瑛  李军  李瑛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2):235-238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健康个体血β痕迹蛋白(β-TP)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管硬化的关系。【方法】82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3组:A组,35~岁(30例);B组,50~岁(27例);C组,≥70岁(25例)。用MDRD公式估算GFR,即eGFR;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β-TP的浓度。【结果】①eGFR随年龄增长而降低,≥70岁组同其他二纽相比,eGFR明显下降(P〈0.05)。男,女性eGFR降低在70岁以后才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0.01);50~岁及7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男性eGFR比女性低,35~岁段较女性高,但这种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1)。②C-IMT随年龄增长而增加,≥70岁组与其他二组相比,C—IMT明显增加(P〈0.05)。男性和女性C—IMT增加趋势一致,均在70岁以上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③eGFR与C—IMT呈负相关。④血β-TP在各年龄组间及不同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1),血β-TP与eGFR及C—IMT无相关性(P〉0.1)。【结论】不同年龄各组血β-TP浓度无明显变化,且不随eGFR及CIMT变化,其不能做为预测衰老和血管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尿路结石组成成分,探讨其成因及预防复发方法。方法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对1415例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分析各种成分与性别、年龄及部位间关系。结果545例(38.5%)为纯结石,以纯草酸钙结石为主,870例(61.5%)为混合结石,以草酸钙与磷酸钙混合结石为主;男性与女性间结石成分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年龄〉70岁组草酸钙结石比例低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磷酸钙结石比例高于年龄〉30~40岁组和〉40~50岁组(P均〈0.05),尿酸结石比例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女性不同年龄组间结石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尿路结石患者的年龄大于上尿路结石患者(P〈0.05),下尿路结石中尿酸及磷酸钙结石比例高于上尿路结石,草酸钙结石比例低于上尿路结石(P〈0.05)。结论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结石成分较理想方法之一,可反映结石不同成分及其含量;性别、年龄及结石位置对结石成分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873例各年龄段城区企业职工的体检,了解其血糖、血脂异常情况。方法:对873例年龄在20~70岁,间隔10岁分5组测定其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按SPSS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各组血糖、血脂的异常比例增加,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糖、血脂和血糖血脂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不同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免疫表型和分型的分布特征。方法以年龄进行分组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粪便Hp抗原试验对267名体检者进行Hp检测筛选,然后采用免疫印迹试验对体检人群Hp感染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和分型,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7名体检者的总Hp阳性率为45.3%(121/267),且随年龄增高而上升(P〈0.05);121例Hp感染者中抗CagA-116,KDVacA-95KD,VacA-91KD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70.2%(85/121),65.3%(79/121)和57.0%(69/121),三种抗体的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和Ⅱ型Hp感染率在体检人群中的百分比分别为71.1%(86/121)和28.9%(35/121),但Ⅰ型和Ⅱ型Hp感染率在体检人群不同年龄组中的构成比存在差异(P〈0.05),低年龄组(〈18岁,18~30岁)和高年龄组(〉60岁)的Ⅱ型Hp感染率高于文献报道的临床病例组。结论体检人群Hp感染率低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临床病例,且与年龄呈正相关;免疫分型在体检人群中存在特殊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控制对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对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及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999~200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肾内科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5例,根据空腹血糖均值分为3组,A组患者空腹血糖(FPG)〈6.1mmol/L,B组6.1mmol/L≤FPG〈7.0mmol/L,C组FPG≥7.0mmol/L,观察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有无低血糖,病程中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严重感染和脑血管意外,监测生化指标,统计1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A组及C组心血管及感染发生率较大于B组(P〈0.05),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较B组明显(P〈0.05),B组的长期生存率有较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6.1~7.0的范围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008年和2010年体检结果,分析北京市昌平区银行职员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发生率。方法比较2年的体检结果,分析总体及20~39岁、40—59岁年龄阶段人群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肝功能、心电图异常及脂肪肝的发生率。结果2010年与2008年比较,总体人群血压偏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心电图异常及脂肪肝发生率增高,两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体重超标、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偏高、脂肪肝及20—39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年的时间里该人群常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市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为医院开展循证护理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徐州市三甲三级甲等医院73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评价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实践情况。结果EBPQ问卷总分均分为3.28±0.82,实践行为、态度、知识各维度平均分分别为2.92±0.90、3.58±1.74;不同的年龄组别的研究对象在EBPQ问卷总分、实践行为、知识技能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态度得分在不同的年龄组别之间无差异(P〉0.05)。21—30岁年龄组在实践行为维度得分最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P〈0.05),而其他组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30岁年龄组在知识技能维度得分最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41岁以上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1~30岁年龄组在问卷总分低于31~40岁年龄组和41~50岁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学历在EBPQ问卷的实践行为维度、态度维度、知识技能维度及问卷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科学历护士在循证实践行为、循证知识技能的得分最高,显著大专组(P〈0.05);职称不同,循证护理实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和EBPQ问卷总分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职称的护士得分高于中级职称护士,中级职称护士的得分高于初级职称护士的得分(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要采用多层次、多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训,以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为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6933名儿童(男童3743例,女童3190例)纳入本次研究,并按年龄分为0~〈1岁、1~〈3岁、3~〈7岁、7~14岁组,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对血铅水平进行检测。结果6933名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共84例,总检出率为1.21%,其中男童、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23%和1.19%。0~〈1岁、1~〈3岁、3~〈7岁组儿童血铅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7~14岁组血铅水平与3~〈7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岁组男、女童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年龄组男童均高于女童(P〈0.05)。结论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与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率较低,但考虑铅暴露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害,应加强宣传教育,防范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含铅物品的接触和摄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发脑梗死患者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社区50~70岁的新发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人群各250例,对甘油一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L)、低密度脂蛋白(LDL-L)、血糖(GLU)5项结果观察。[结果]脑梗死组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胆固醇异常、甘油三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异常、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P〈0.01)有统计学差别。[结论]糖尿病和高血脂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老年人防治脑梗死的重点内容,降低血糖、血脂或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L)对防治老年人的脑梗死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钾含量差异。方法选择6492例健康体检者根据年龄分为8个组:采用Easylyte plus Na/K/CI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盒进行血清钾含量水平测定;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钾含量差异。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钾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年龄增加,含量逐渐减少(P〈0.05);21—30岁年龄组、3I-40岁年龄组、41—50岁年龄组、51-60岁年龄组之间血清钾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13—20岁年龄组、61-70岁年龄组、71—80岁年龄组、80岁以上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2l-60岁年龄段的人群可以采用同-血清钾参考标准;另-方面,13—20岁、61-70岁、71-80岁、80岁以上人群应分别设立血清钾正常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6.
顾向明  王胜岚  濮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2):1204-1205,1208
目的调查职业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及高血糖、高尿酸检出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4372例体检者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尿酸酶法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尿酸测定。结果血糖水平20岁以上组有随年龄逐渐上升之势,直至60~岁(男性4.69mmol/L升至5.54mmol/L,女性4.48mmol/L升至5.49mmol/L);血尿酸水平男性明显较女性高(P〈0.01),45岁以上至74岁女性血尿酸随增龄而增高;高血糖(〉7.0mmol/L)的检出率亦随年龄增高而增多,由小于39岁的不足1%升至老年组的7%左右;高血尿酸检出率男性平均25.4%,女性18.9%,女性50岁以上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下年龄组(P〈0.01)。结论空腹血糖和高血糖患病率随增龄而增高,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血糖与血尿酸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间采血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足跟血的最佳时间。[方法]在室温正常的情况下,使用临床便利采样法,分别对165例新生儿末次哺乳后进入睡眠期和139例新生儿清醒期第一次哺乳后采集足跟血。睡眠期与清醒期各分为4组,分析不同时间采集新生儿足跟血血斑大小情况。[结果]睡眠期与清醒期不同时间采血,血斑大小有统计学意义。睡眠0.5h~组及1.0h~组血斑正常率分别为96.77%和89.36%,明显高于其他组,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0.5h~组与〈0.5h组比较、1.0h~组与2.0h~3.0h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0.5h组与2.0h-3.0h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期0.25h-组血斑正常率(92.86%)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他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次哺乳后进入睡眠期0.5h~2.0h及清醒期第1次哺乳后0.25h~0.5h,血斑正常率高,为最佳采血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病人低血糖和低血压发生情况,以指导护士对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方法]在病人入院次日06:00(空腹血糖)、术前22:00和术晨06:00分别测血压和血糖。对3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术前晚和术晨血糖值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其中术前晚和术晨有4例出现低血糖,术前晚与术晨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变化在本次研究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前病人在肠道准备后术前晚和术晨血糖值均低于入院时水平。提醒护士护理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辨证施膳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人的不同证型,辨证施膳制订饮食处方,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控制良好,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高于正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膳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FPG)切点对肥胖人群7年后代谢异常状况的影响。[方法]2000年筛查出的583例单纯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5kg/m^2],分为FPG〈5.6mmol/L组264例和FPG5。6~6.1mmol/L组319例,测定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PG、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年后对上述人群进行随访。【结果】共随访到524例,随访率为89.9%。FPG5.6~6.1mmol/L组血脂异常、高血糖以及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的累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FPG〈5.6mmol/L组(分别为51.0%、46.3%、38.2VS41.2%、36.0%、28.1%,均P〈0.05)。随访资料比较,FPG5.6~6.1mmol/L组wHR、SBP、DBP、TC、TG、HDL-C、LDL-C、FPG、2hPG、Fins、HOMA-IR与本组基线时比较及与FPG〈5.6mmol/L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FPG与wC、wHR、SBP、DBP、TC、TG、HDL-C、LDL-C、2hPG、Fins及HOMA-IR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FPG5.6~6.1mmol/L组患者已存在与代谢综合征有关的代谢组分异常,IFG下限切点下调至5.6mmol/L更有利于提高对中国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