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脏脂质沉积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病程的发展可表现为单纯性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甚至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自噬可降解肝细胞内过多的脂质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从而在NAFLD及其相关脂代谢紊乱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运动作为NAFLD防治的基石,可增强肝细胞(线粒体)自噬,但运动能否通过调节自噬途径防治NAFLD尚不明确。本文综述近些年有关细胞(线粒体)自噬在运动防治NAFLD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运动预防/延缓NAFLD等病症的效应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文强  李昌平 《西南军医》2012,14(1):107-10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沉积为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NAFLD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NAF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综述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肝病中作用。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糖尿病心肌病(DC)作为一种独立、特异的心肌病,其病变与糖尿病特有的代谢有关,但目前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研究表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及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心脏功能受损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线粒体不仅是细胞能量产生的重要场所,而且参与了细胞凋亡、死亡的过程.因此,线粒体功能障碍在DC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PT)是线粒体内外信息交流的中心枢纽,在维持线粒体功能中起关键作用.MPT是通过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实现的.我们近期的研究观察到DC的MPTP功能发生变化,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 Ⅰ)拮抗剂可以纠正其异常,这些发现为DC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γ射线照射诱导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自噬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线粒体自噬在细胞损伤后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利用γ射线照射诱导大鼠肝细胞损伤,在亚细胞水平上观察肝细胞的损伤修复情况与线粒体自噬的关系,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DNA凋亡片段的分析和线粒体RNA的RT-PCR分析。结果 受损线粒体清除过程存在线粒体自噬,随着修复过程的进行细胞DNA凋亡程度下降,细胞自噬现象减少,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自噬同时存在于损伤细胞中,通过RT-PCR分析发现肝组织的损伤修复与线粒体自噬后的线粒体再生有关。结论 线粒体自噬可能为组织的损伤修复提供某种分子信号,促使新的线粒体再生。  相似文献   

5.
钩藤酸E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HepG2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钩藤酸E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析确定钩藤酸E对肿瘤细胞及对小鼠骨髓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分析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乳酸脱氢酶测定分析细胞死亡机制,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钩藤酸E可明显地抑制HepG2细胞生长,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而对小鼠骨髓细胞无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可见凋亡小体产生,乳酸脱氢酶分析证明钩藤酸E引起细胞死亡为凋亡和坏死同时进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上调的Bax和下调的Bcl-2和Bcl-xL表达证实了钩藤酸E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发挥作用,并导致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论钩藤酸E可明显地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经历了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因此,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对于防治该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NAFL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维生素D(vitamin D,VitD)参与NAFLD的发病机制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就VitD在NAFLD的发病机制及作用做一系统综述,为早期诊治NAFLD提高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与电离辐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线粒体在外界刺激(如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凋亡中起中心调控作用。各种死亡信号通过Bcl-2家族蛋白或直接诱导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s激活,最终引起细胞凋亡。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简要综述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及电离辐射在其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连续动态观察氧应激、脂质过氧化及凋亡肝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从而揭示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及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几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基础饲料;造模组3O只,给予88%基础饲料+1O%猪油+2%胆固醇,均正常饮水。对照组大鼠于8周后处死。造模组分别于8,12,16周处死,取肝组织标本,制备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苦味酸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测定各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氧应激、脂质过氧化及肝细胞凋亡在NAFLD中的作用及几者的相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随造模时间延长,造模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炎症程度逐渐加重,后期出现少数纤维化表现(P〈0.05);(2)造模组大鼠血清SOD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且SOD活性与肝组织脂变、炎症程度呈负相关(r=-0.726,-0.828;P〈0.01),而MDA含量与肝组织脂变、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程度呈正相关(r=0.876,0.931,0.420;P〈0.01);(3)实验大鼠肝细胞凋亡程度与肝组织脂变、炎症程度呈正相关,与纤维化程度相关(r=0.843,0.922,0.662;P〈0.01);(4)氧应激、脂质过氧化程度与肝细胞凋亡程度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700,0.885;P〈0.01)。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中,氧应激、脂质过氧化及肝细胞凋亡程度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而且氧应激、脂质过氧化与肝细胞凋亡之间联系紧密且相关,氧应激、脂质过氧化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诱导肝细胞凋亡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通量lncRNAs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2 μmol/L的DOX处理组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复筛,得到差异表达最显著的lncRNA,lnc-ZMYM6-2-1,我们命名为lncRNA肿瘤抑制因子(tumor inhibitory factor,TIF)。进一步比较19对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中lncRNA TIF的表达差异。通过MitoTracker线粒体染色法检测lncRNA TIF对细胞线粒体分裂与融合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lncRNA TIF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①通过基因芯片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与不做处理的对照组相比,DOX处理组中lncRNA TIF表达显著上调(n=3;t=6.4,P<0.01);②与癌旁组织比较lncRNA TIF在肺癌组织样本中低表达(n=19;t=18.5,P<0.01);③敲低lncRNA TIF能够抑制DOX引起的线粒体分裂和细胞凋亡。结论 化疗药物DOX能够诱导lncRNA TIF的表达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促进线粒体分裂来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与电离辐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粒体在外界刺激(如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凋亡中起中心调控作用。各种死亡信号通过Bcl-2家族蛋白或直接诱导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s激活,最终引起细胞凋亡。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简要综述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及电离辐射在其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目前我国NAFLD的患病率已达15.35%,且呈不断升高趋势。为进一步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求NAFLD临床治疗最佳疗效的依据,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黄连碱(coptisine)对正常人肝细胞L02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黄连碱作用于L02细胞24 h,通过CCK-8法检测黄连碱对L0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L02细胞内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激活转录因子4(ATF4)、真核生物启动因子2α(eIF2α)、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黄连碱细胞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 黄连碱能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细胞存活,诱导L02细胞凋亡,可促使细胞内ROS大量蓄积,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色素C、Bax蛋白表达量上升;同时,还可激活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通路,显著影响相关蛋白的表达,其中BIP、CHOP、ATF4蛋白表达量升高,PERK、eIF2α蛋白表达量下降,明显诱导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升高,激活下游因子caspase-12、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 黄连碱可通过线粒体途径和内质网应激(ERS)途径诱导L02肝细胞凋亡,其潜在的肝毒性风险及对中药黄连安全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郭睿  李昌平 《西南军医》2008,10(6):124-12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逐渐成为引发肝细胞癌(HCC)的重要因素,且NAFLD-HCC与一般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对药物的敏感性有诸多不同.目前NAFLD-HC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构建临床前的NAFLD-HCC动物模型尤为重要.NAFLD-HCC动物模型的诱导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饮食诱导、化学...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在血卟啉单甲醚-PDT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线粒体在血卟啉单甲醚(HMME)-PDT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膜联蛋白(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HMME-PDT处理后6hHeLa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Rh123染色法检测PDT后2h内HeLa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Western杂交法检测PDT后6h内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CytC)的含量变化。结果HMME-PDT后6hHeLa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分别为11.48%±3.42%和17.68%±1.05%。PDT后2h内△Ψm无显著改变。PDT后即刻(0h)细胞质内未检测到CytC,而在PDT后2、4和6h均可检测到CytC,且含量有增高的趋势。结论线粒体内的CytC转位于细胞质,是HMME-PDT导致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原藏族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病变的超微病理学改变及其发生机制;方法:经临床确定的2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穿标本电镜观察;结果:(1)肝细胞主要为大泡性脂变,肝细胞坏死灶形成伴中性粒细胞浸润;(2)窦周隙贮脂细胞活化形成胶原纤维,肝细胞间纤维化致星芒状和条索状纤维间隔 形成;(3)肝细胞内滑面内质网增生,偶见巨大线粒体;结论:酒精性肝病纤维化形成的主要细胞是贮脂细胞,其次是肝细胞,一旦纤维化形成发展致肝硬变,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17.
急性暴露于热环境下运动会导致热应激,对有氧运动能力有不利影响。而长期在热环境下运动能够诱导热适应,改善有氧运动能力。热环境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会更快诱导更高的肌肉温度,温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而过高的肌肉温度会影响骨骼肌线粒体的功能。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对于有氧运动能力非常重要,线粒体生物合成的提高能改善线粒体功能。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是可以被高温(≥40°C)激活的蛋白,可能在肌肉高温影响线粒体生物合成中发挥作用。本文将肌肉高温、线粒体生物合成和TRPV1联系起来,探讨TRPV1在肌肉高温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长期诱导肌肉高温能够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而急性诱导的肌肉高温会抑制线粒体生物合成,其可能机制与TRPV1、Ca2+、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PGC-1α)等关键因子有关。TRPV1对其所在的细胞环境温度非常敏感,40℃~45℃的高温能够激活TRPV1。TRPV1被急性激活会使细胞内Ca2+水平升高,导致线粒体Ca2+过载,从而产生过量ROS不利于线粒体生物合成。TRPV1被长期激活可...  相似文献   

18.
孙宇  朱琳  董梁  王鹭  孙辉  王妍 《转化医学杂志》2018,7(6):367-370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在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中各种物质代谢失调是重要原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可调控多种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内物质代谢,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作者综述了lncRNA在NAFLD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既往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病变,但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目前普遍认为NAFLD不光是良性病变,它同样可进展成包括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引起肝衰竭、肝癌等严重肝病。Day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认为初次打击主要为胰岛素抵抗促使肝脏甘油三酯蓄积,导致肝细胞对内外源性损害因子的敏感性增强。而炎症因子产生,游离脂肪酸增多.肝细胞内TG氧化增多,肝细胞能量储备不足,内毒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JZ004对结肠癌细胞系HCT-8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抗癌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JZ004分别处理HCT-8和HT-29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若丹明(rhodamine)123和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 DCFH-DA)测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及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生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乙酰化组蛋白H3、p2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Bcl-2、Mcl-1、Bax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JZ004对结肠癌细胞系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流式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JZ004浓度提高而增加;JZ004处理72 h后,p21表达水平上调,CDK4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细胞内ROS产生增多,且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下降,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呈上调趋势,而抑凋亡蛋白Bcl-2、Mcl-1表达则受到抑制。结论 JZ004作为一种新型的HDACi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凋亡诱导机制可能与Bcl-2家族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有关。提示JZ004具有成为结肠癌临床化疗药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