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江苏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3个地区新农合补偿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苏北、苏中、苏南3个地区参合农民对新农合补偿制度的实施效果的评价结论均为"一般",对于新农合补偿机制中的同一因素的满意程度苏南、苏中地区明显要高于苏北地区. [结论]现有的新农合补偿制度还没有与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相协调,新农合补偿制度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度和关注度讨论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监管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参合农民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的保障对象,他们对新农合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的范畴,构成了新农合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影响到其参与新农合监督、发挥监管作用的情况.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了解了四川省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分析了导致参合农民对新农合认知和关注度不高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发挥参合农民对新农舍监督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宁  赵慧娟 《卫生软科学》2011,25(11):743-745
[目的]了解烟台市区农民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制度的认知和满意情况,为评价新农合实施效果与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每户农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有91.5%的调查对象参加了新农合,其他调查对象则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商业保险等;88.0%的调查对象表示明年将继续参加新农合,其余12.0%的调查对象主要因为报销比例低或外出打工而不清楚明年是否会继续,参加新农合;10.2%的调查对象对新农合的制度不满意,主要是对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不满;9.5%的调查对象对新农合的经办机构不满意,认为政策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经办机构工作效率低下。[结论]新农合制度的推行还需要在宣传形式、管理制度、报销方式、基金监管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4.
2010年五寨县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的认知情况和满意度,为新农合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在五寨县的3个乡镇、6个村,抽取90户农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90户农户中,已经参合的82户,参合率为91.11%。调查86人,对新农合很清楚的占18.60%,对新农合很信任、信任的占31.39%。调查参合后到医院看过病的54人,认为报销制度方便的占77.78%,认为报销部分比较公正合理的占44.44%。调查曾经住院报销的21人,对报销制度赞成的占66.67%。调查36人,对提供服务的医院的服务态度和质量满意的占66.67%。调查43人,认为新农合的好处,是医药费可报销一些的占37.21%,是大病有一定保障的占27.90%,是生病可以及时看的占34.89%。[结论]五寨县新农合参合者和受益者对新农合制度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高。  相似文献   

5.
<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连接农村卫生服务的“供方”和“需方”的桥梁,在向农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无棣县新农合制度推行前后参合农民受益变化情况,以及新农合制度推行后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状况,对现行新农合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最终达到提高新农合制度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运行提供保障。[方法]在归纳山西省新农合实行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山西省三个地级市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出现的问题。[结果]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医保卡的使用率低;参合农民报销费用低;参合农民的就医场所偏向于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院。[结论]新农合实施效果不理想,应该合理完善补偿机制;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增强宣传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新疆不同区域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的差异所在.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南疆、北疆和东疆地区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制度和经办机构的满意度进行随机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 140份.结果 参合农民对基层医疗机构满意度较低,得分在3.5分左右,南疆对定点医疗机构满意度相对较高;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较低,其中,北疆个人缴费水平较多的占12%,封顶线、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等均低于其他两疆(P<0.001);南北疆新农合报销繁琐程度在30%以上;报销过程问题较多,南北疆较为突出.结论 应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投入,尤其是南疆;完善医院和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简化就医和报销流程;加强北疆"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补偿设置的合理性;增加筹资渠道,增强筹资能力.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贫困地区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新农合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百色市2个试点县新农合的组织发动情况、农民参合情况、资金筹资和使用情况、参合农民受益情况等。[结果]新农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农民参合率为60.05%,各级财政筹资占筹资总额的37.35%,农民个人筹资占筹资总额的24.02%,补偿资金占筹资总额的54.36%,结余率为45.61%,参合农民总受益率为25.08%。[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新农合的发动和引导工作,完善筹资机制,及时调整补偿方案,让贫困地区农民充分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四川省洪雅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基金运行状况,总结目前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新农合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四川省洪雅县实施新农合以来的筹资数据和门诊、住院的就诊人次及费用补偿汇总表,总结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状况。[结果]①各级政府的筹资比例不断增加;②存在资金不到位的现象;③基金使用率不高;④基金使用效果状况良好。[结论]根据洪雅县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保证合作医疗基金的到位率;②适时调整补偿方案,减少基金沉淀;③进一步提高筹资比率。  相似文献   

10.
郭琳  胡红濮 《卫生软科学》2013,(12):723-729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个人因素、经济因素、新农合制度因素和外界因素对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健康状况和教育程度显著影响了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率;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增加了住院医疗服务的利用率,但在提高门诊服务利用率上作用有限。[结论]新农合制度建设和运行效果取得了明显成效,参合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率明显提高,但仍面临报销手续繁琐、门诊服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建议扩大门诊覆盖范围,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参合者的教育程度,增加人力资本等措施提高新农合的卫生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医疗服务分流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过多地集中于高层级医疗机构而不能向基层合理分流。新农合制度对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流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引导机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起付线和补偿比缺乏科学精算、分级补偿比与新农合"大病救治"原则相矛盾以及补偿范围还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更科学地计算起付线和补偿比,以疾病的性质来区分不同级别医院的补偿比,完善补偿范围。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AX县新农合公平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剖析福建省A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运行中有关补偿公平性的若干问题.[方法]收集该县运行一年住院14 840例补偿数据,以SPSS软件包进行有关指标的评价分析.[结果]农民在3级医院(乡、县、县以上)中住院,一般说来,年均收入高的乡镇农民,"实际补偿额"、"住院日数"、"名义补偿比"和"实际补偿比"均较高(P<0.01);后3个指标和"住院费"等4个指标同质分析(homogeneity analysis,HOMALS)的图示结果更为清晰;多元方差分析-Hotelling T2检验也得出类似结论(精确F=4.14,P=0.002).[结论]通过补偿数据的深入分析,可揭示新农合运行存在公平性方面的隐忧,在制订和调整补偿方案时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利用5省25个县(市)2020个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考察农户对新农合的认知水平和医疗总支出、实际补偿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8-2012年,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甚至有所下降;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水平和医疗总支出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是认知水平高的农户实际补偿比显著高于认知水平低的农户。这一结果提示,政府应加大对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了解,减轻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董兆举  张桂芝  吕鹏 《卫生软科学》2011,25(11):740-743
[目的]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体制下医疗服务质量,并研究彰响新农合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完善新农合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典型抽样方法,以参合农民家庭为单位,于山东农村抽取368户家庭为被调查家庭,以该家庭主要成年人为调查对象,收集家庭结构、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健康基本情况、医疗消费和报销比例等数据,并调查不同家庭对新农合服务制度和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被调查者对新农合服务、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报销比例满意度比较低,但是,大部分认为报销能够减轻医疗费用负担。住院并报销医疗费的患者,对新农合制度及其服务的满意度略高于其他人群,基层医院、村卫生室就诊报销比例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受人群健康水平、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相对报销比例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新农合服务对缓解农民就医问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报销比例、筹资规模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解决。需求与供给的主要矛盾体现在筹资水平低、基层医疗单位提供的卫生服务质量不高、医疗费增长过快和报销水平过低四个方面。因此,探索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遏制医疗费用上涨迪陕的同时提高报销比例为目前新农合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西部地区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现状。方法:利用中西部地区7省10县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中西部地区农民三年持续参合率为95.7%,未来意愿参合率为79.9%,47.9%的农民了解新农合的相关内容,19.3%的农民认为住院报销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农民参合行为与年龄、职业、家庭规模、健康状况、新农合了解程度、补偿比等变量有关。结论:中西部地区农民持续参合率较高,但是部分人员参合意愿并不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了解程度相对偏低;中西部地区新农合住院补偿水平相对偏低。建议: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住院补偿比,兼顾起付线和封顶线的同步调整,保持不同机构之间的平衡关系;加强政策宣传和简化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启动后农民对其的认知和评价,为正确评价新农合的实施效果及其制度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被调查农民中,100%的人知晓新农合,90.5%的人表示明年会继续参合;仅69.2%的人知道国家出资,39.7%的人知道国家出多少钱;对新农合主要担心的是"报销比例低"、"报销手续繁锁;"Log 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参合意愿与医疗机构服务态度、农民认为生大病有一定保障及担心参合后看病更贵有关。结论:新农合在江西省启动以来,在各试点县农村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还有部分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不太了解,甚至存在顾虑,应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制度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参合农民在新农合基金监管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参合农民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调查了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认知情况、满意度,重点调查与分析了参合农民在新农合基金监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旨在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参合农民有效监管的对策,保证新农合基金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为使参合群众得到更大实惠,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经对2014年1—8月新农合运行情况分析,云南省腾冲县合管委经研究决定,对新农合补偿政策进行部分调整。 一是取消"参合农民在保山地域范围内劳作中造成的外伤,并无第三责任人时,其住院起付线以上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相对应的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降低20%"的规定,此类外伤按相对应的定点医疗机构正常补偿比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对减轻农民就医负担,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农合的运行成本是关系到新农合能否健康持续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1]。为探讨新农合的运行成本对新农合制度的影响,笔者对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农合运行成本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新农合不同支付方式参合农民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河南省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县和非试点县不同支付方式的参舍农民满意度,为政策制定、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河南省新农合支付改革试点县和非试点县各一个,调查参合农民对不同支付方式的满意度,比较二者差异。[结果]选择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试点县)和开封市开封县(非试点县)为调查点,两地各发放问卷500份,合计回收问卷912份,两地参合农民的住院天数、住院花费、报销金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报销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新农合满意度各指标上,除对新农合办理人员业务熟练程度、报销程序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两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以按病种支付的新农合支付方式较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参合农民的实际报销比例增加,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