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虹  罗日标 《海南医学》2005,16(10):36-37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58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106例妊娠结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8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一期梅毒2例,二期显性梅毒3例,潜伏梅毒53例。其所分娩的新生儿有先天梅毒11例,占18.97%。梅毒组流产和死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梅毒组早产和死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梅毒组先天梅毒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梅毒组新生儿平均分娩孕周、平均体重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 妊娠期应及早进行血清学检测,妊娠合并梅毒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筛查、治疗及妊娠结局,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法对53例经血清学筛查并确诊为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将其分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53例中Ⅱ期梅毒3例(5.66%),余均为潜伏期梅毒(94.34%)。治疗组引产3例,妊娠至围产期的孕妇26例,其中无死胎、畸胎及新生儿死亡。先天梅毒儿1例(3.4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7.93%,而未治疗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100%。结论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期梅毒为主;梅毒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但妊娠期应及早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很好控制死胎、畸胎和新生儿死亡的发生,以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胡卫彬  谢菲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121-112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行抗梅毒治疗,将116例血清学检查确认为梅毒的孕妇分为全疗程治疗组(72例)和未治疗组(44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足月分娩率88.9%,而未治疗组仅为40.9%(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胎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及0,明显低于未治疗组22.7%及36.4%(P<0.01);治疗组分娩的正常新生儿者占88.89%,而未治疗组仅占28.57%(P< 0.01).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及早、规范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邓玉艳  彭滨 《西部医学》2010,22(6):1069-1070
目的评价苄星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的疗效。方法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木里县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用苄星青霉素行抗梅毒治疗,将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 10年间医院分娩总人数10682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81例,发生率9.2‰。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及12.5%,先天梅毒分别为8.33%及55.60%,死胎发生率为0.0%及23.3%。结论妊娠期梅毒是严重危害围产儿的合并症,孕期有效的苄星青霉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疗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来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38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为分娩前拒接受治疗或者未进行抗梅毒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完整规范化抗梅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TRUST高滴度≥1∶8、梅毒TRUST低滴度≤1∶4以及血清学TRUST阴性率、新生儿预后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足月分娩率及流产、死胎、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正常新生儿比例、新生儿畸形、胎儿窘迫及围产儿死亡等不良预后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新生儿TRUST高滴度≥1∶8、梅毒TRUST低滴度≤1∶4以及血清学TRUST阴性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及时给予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效及时的抗梅毒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不良预后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梁西岚 《河北医学》2011,17(6):785-78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行抗梅毒治疗,将113例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全疗程治疗组(64例)和未治疗组(49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足月分娩率90.62%,而未治疗组仅为69.39%(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胎的发生率分别为4.69%及4.69%,明显低于未治疗组20.41%及10.20%(P〈0.01);治疗组分娩的正常新生儿者占76.56%,而未治疗组仅占16.93%(P〈0.01)。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及早、规范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梅毒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的临床分期特征及妊娠结局 ,降低先天梅毒发病率。方法 根据妊娠期血清学检查确诊 4 8例梅毒孕妇。治疗组 2 9例 ,经全疗程抗梅毒治疗 ,采用苄星青霉素 2 4 0万单位肌肉注射 ,每周 1次连续 3周 ,未治疗组 19例 ,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在孕 2 0周确诊 35例 (72 9% ) ,除 1例 (2 1% )为Ⅰ期梅毒 ,潜伏期梅毒 4 7例 (97 9% ) ;治疗组人流 5例 ,妊娠至围产期的孕妇有 2 4例 ,其中死胎及引产均为 0 ,新生儿先天梅毒 2例 (8 0 % ) ,P均 <0 0 1,低于未治疗组。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 ,常规筛查特别重要 ;妊娠合并梅毒有不良结局 ,但早期实施规范的抗梅毒治疗 ,能显著的控制围产儿死亡 ,并能显著地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特点及对新生儿的影响,妊娠结局.方法 103例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程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61例及未治疗组42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观察治疗时期与先天梅毒儿的发生关系.结果 (1)妊娠结局: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77.45%(47/61),未治疗组为62.95% (27/42),治疗组早产、死胎发生率分别为9.83%和0.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14.2%(6/42)和2.38%(1/42);治疗组无死产、流产的发生.(2)治疗组足月儿占77.45%(47/61)明显高于非治疗组的62.95%(27/42).(3)治疗组孕妇与用药的关系表明,治疗越早,先天梅毒儿发生率越低.结论 (1)应对孕妇早期梅毒筛查,及早诊断,早期有效,全程梅毒治疗是改变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4~2003年间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58例与同期65例正常孕妇进行比较;并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5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A组),共40例;血糖控制不良组(B组).共15例,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及剖宫产)显著升高(P〈0.05),围产儿并发症(死胎、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RDS和畸形)的发病率亦显著升高(P〈0.05)。B组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死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造成严重危害,加强对其管理和合理治疗可明显减少孕产妇并发症及死亡率,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婴儿的血清学特点。方法孕前采用中药治疗的(32例)育龄期梅毒血清固定女患者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选择同期56例妊娠合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根据孕期是否规范治疗分为青霉素治疗组(31例)和未治疗组(25例)。比较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并定期随访母婴的血清结果。结果妊娠结局:中药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90.63%,早产发生率为3.13%,不良结局(自然流产和死胎死产)发生率为6.25%青霉素治疗组分别为90.32%、6.45%和3.22%;未治疗组分别为88%、4%和8%;三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预后:中药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占96.67%、早产儿占3.33%、先天梅毒为0;青霉素治疗组分别为93.33%、6.67%和0;未治疗组分别95.65%、4.34%和0。三组新生儿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血清结果:在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TRUST滴度持续上升,且滴度均〈母亲TRUST滴度的4倍;TRUST在3-6个月内均逐渐阴转,TPPA在6-12个月内均逐渐阴转;所有婴儿的19S-IgM-TPPA(-)。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在孕前给予中药治疗对妊娠结局无影响,定期随访是评估母婴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情况,为孕产期梅毒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本院近两年来在妇产科住院的1582例孕产妇中22例合并梅毒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孕产妇合并梅毒发生率为I.39%;农民、个体户、待业孕产妇的梅毒感染率最高;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有婚外性行为的占9.I%;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对梅毒的应知程度低;22例孕妇中有2例异位妊娠、1例死胎、1例早产,19例新生儿脐带血梅毒常规检查,16例呈阳性。结论孕期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力度,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孕期常规开展梅毒血清的筛查工作;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梅毒对妊娠分娩的影响及降低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梅毒治疗以及梅毒TRUST滴度对梅毒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妊娠梅毒患者共82例,其中26例终止妊娠,8例失访,48例完成随访。①根据结束妊娠前是否行抗梅毒治疗,将48例妊娠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未治疗组23例,记录各组妊娠结局情况。②将48例妊娠梅毒患者分成TRUST滴度≤1∶4和TRUST滴度1∶4两组,TRUST滴度≤1∶4组患者29例,TRUST滴度1∶4组患者19例,统计各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发生新生儿先天梅毒6例(24.00%),无流产,死胎和死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4.00%(6/25);未治疗组流产2例(8.70%),死胎1例(4.35%),死产1例(4.35%),新生儿先天梅毒12例(52.17%),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达69.57%(16/23)。未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TRUST滴度≤1∶4组的患者7例(24.14%)产生不良妊娠结局,TRUST滴度1∶4组的患者14例(73.68%)产生不良妊娠结局,滴度高的妊娠梅毒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滴度低的妊娠梅毒患者。结论:梅毒孕妇抗梅毒治疗可预防新生儿先天梅毒,并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妊娠梅毒TRUST滴度的检测有助于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若妊娠梅毒TRUST滴度较高,宜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疗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恂  刘婵芳  向晓光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51-951,96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将68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84.38%,而未治疗组仅为41.67%(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胎的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3.13%,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36.11%和22.22%(P〈0.01);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者占64.52%,而未治疗组仅占28.57%(P〈0.01)。结论妊娠期梅毒患者及早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可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孕期常规梅毒筛查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苄星青霉素对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6月在该院血清学检查确诊为妊娠期梅毒的孕妇60例,分为孕期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孕期使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抗梅毒治疗1~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孕妇在使用苄星青霉素后,妊娠结局比对照组好。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治疗组分娩出正常新生儿的例数要多,且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概率要低,流产和死胎的发生率也比较低。两组之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梅毒的患者在孕期使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后,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概率,是一种对于妊娠期梅毒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明容 《吉林医学》2012,(1):197-19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及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是否行抗梅毒治疗,将113例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全疗程治疗组(64例)和未治疗组(49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及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足月分娩率90.62%,而未治疗组仅为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胎的发生率分别为4.69%及4.69%,明显低于未治疗组20.41%及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分娩的正常新生儿占76.56%,而未治疗组仅占1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加强分娩期产程、产后及新生儿的积极有效的监测和护理措施,以及严格的隔离措施,并配合及早、规范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善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并探讨恰当的治疗时间,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方法将我院41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非治疗组16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及先天梅毒患儿发生情况。结果足月分娩率治疗组为84.00%(21/25),未治疗组仅为56.25%(9/16),治疗组孕妇妊娠结局明显好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预后明显好于非治疗组(P<0.05);治疗孕周与非正常儿的发生率成正比,即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非正常儿的发生率越低(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可能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但在孕早期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预后,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梅毒87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晓玲 《广东医学》2006,27(5):739-740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妊娠期梅毒患者87例,孕期经青霉素治疗的50例为治疗组,未经治疗的37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不同围产结局。结果流产、死胎死产、胎儿畸形、先天梅毒儿均发生在对照组;且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RPR阳性率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可导致严重的妊娠不良结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减少流产、死胎死产、胎儿畸形、先天梅毒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梅毒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方法 6年间住院分娩的孕妇(包括早产、足月产、过期产、死胎)中确诊妊娠合并梅毒32例.根据妊娠期全程抗梅毒治疗与否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孕期经正规抗梅毒治疗17例,发现先天梅毒3例,发生率为 17.6% ,无围生儿死亡.孕期未经治疗者15例,发现先天梅毒11例,发生率为 73.3% ,围生儿死亡6例,死亡率 40.0% .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结论 孕早期行梅毒血清学筛查是必要的,孕期正规抗梅毒治疗可减少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及诊治。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妊娠59例妊娠合并梅毒中存活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 59例妊娠合并梅毒中大部分年龄在20-24岁,无业人数患者较多,占71.2%,梅毒对孕妇及其新生儿危害极大,其中包括潜伏期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尤其二期梅毒较严重),可导致死胎、早产、低体重,其中足月儿9例,过期儿3例,早产儿3例;死胎15例,足月儿死亡4例,早产儿死亡17例,引产4例,流产及异位妊娠手术4例。结论妊娠早期梅毒筛查和规范治疗对预防先天梅毒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南山区318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确诊并转诊慢性病防治院治疗随访的318例妊娠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干预治疗(247例)和未干预治疗(71例)分两组,比较两者的妊娠结局;对两组患者按照血清学滴度分析血清学与先天梅毒的关系。结果干预组分娩99.19%正常新生儿,明显高于未干预组(46.48%);干预组孕妇早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为0.40%,明显低于未干预组的11.27%和33.80%;干预组未发现先天梅毒儿,未干预组分娩先天梅毒儿8.45%(P=0.000),其中,产前未接受规则治疗的血清学滴度1:8的患者,分娩先天梅毒儿发生率高达33.33%(P=0.002)。6例先天梅毒经治疗,临床症状1个月内消失;287例疑似先天梅毒儿接受预防性治疗后TRUST及TPPA滴度均在7月龄内转阴。结论母亲未经干预且血清学滴度1:8时发生梅毒垂直感染的机率更高,妊娠梅毒经过规则治疗可以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发生率。母亲经过干预的新生儿血清学均于7个月内转阴,预防性治疗方案亟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