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抗肝癌单链抗体基因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12):910-912,916
  相似文献   

2.
赵利军  刘彦仿 《医学争鸣》1998,19(5):516-516
0引言细胞内抗体(intrabody)技术是近几年来完善的一种新的基因治疗策略[1]。细胞内抗体具有结合、灭活肿瘤细胞癌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2]。未见有关在肝癌细胞内表达抗肝癌单链抗体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在肝癌细胞内表达抗肝癌单链抗体,观察单链抗体在肝癌细胞内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影响。1方法抗人肝癌单链抗体基因由本室制备。该基因长700加,由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I-inker(Gly4Ser)。连结组成,重链5’端含有EcoRI酶切位点和A”l’G启始码,删除了轻链可变区分端57个碱基,轻链3’端含有一个Sail酶切位点。将含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Griffinl Library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出人源抗肝癌单链抗体.方法:扩增Griffinl Library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后,以甲胎蛋白(AFP)为包被抗原,用免疫试管法富集筛选人源抗肝癌单链抗体,用ELISA法鉴定获得的阳性克隆,对其基因进行测序.将淘选出的阳性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ingle-chainvariblefragments,ScFv)库并加以鉴定。方法从经肝癌细胞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RT-PCR扩增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连接成ScFv基因并扩增,克隆到pCANTAB5E,导入大肠杆菌TG1培养并计数。PCR检测ScFv基因插入情况并对ScFv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和ELASA检测。结果抗体库库容为2.14×106;90%的噬菌体基因中有ScFv基因的插入;核酸序列分析显示抗体库基因结构正确;ELASA检测证实ScFv的表达。结论所建抗肝癌噬菌体ScFv库库容大,质量良好,对肝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Caspases3与甲胎蛋白(AFP)共表达于Huh7细胞中,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取对数期Huh7肝癌细胞,提取总RNA,经反转录成cDNA,经PCR扩增,并行琼脂糖电泳检查、照相。结果:Caspases3与AFP共表达于Huh 7肝癌细胞中。结论:其于此理论提出了治疗肝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抗肝癌单链抗体基因在肝癌细胞内表达对肝癌细胞的作用。采用脂质体转梁技术把含抗人肝癌scFv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中,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RNA dot blot杂交分析scFv基因在HCC细胞中的表达。光镜及电镜技术观察转染细胞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人类基因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针对先天性和获得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方案进入临床试验 ,同时 ,逆转录病毒作为介导基因转染的载体也是目前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基因转移方法 [1 ] .迄今所掌握的研究资料表明 ,接受逆转录病毒介导基因治疗的患者中尚未发现因病毒感染导致的不良反应 .因此 ,我们选择改造的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p L XSN,将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基因(s Fv- TNF-α)克隆至该载体 ,进行病毒包装并筛选具有高滴度感染性重组病毒产生细胞系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分泌型抗肝癌单链…  相似文献   

8.
抗人卵巢癌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抗人卵巢癌单抗COC183-B2单链抗体基因。方法,将通过PCR方法体扩增并经测序验证的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先后重组入原核表达质粒PTHA90相应的位点上,中间通过一连接肽(Gly4Ser)3基因连接构建成单链抗体基因。  相似文献   

9.
将抗甲胎蛋白单链抗体(scFv-AFP)基因克隆至载体pET32a,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在不同的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和时间下诱导pET32a-scFv-AFP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37℃培养4 h时加入0.4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5 h为最适表达条件,目的蛋白表达量约为总蛋白的50%,其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利用稀释法和透析法对包涵体复性,复性率为37.38%,活性蛋白产量达到200 mg/L。竞争抑制ELISA法初步鉴定活性,当scFv-AFP与亲本单抗浓度比为16∶1,竞争ELISA抑制率达到54.13%,说明scFv-AFP具有较好的抗原结合特异性。该研究为scFv-AFP的获得与抗体的进一步应用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AMD3100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其与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AMD3100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检测不同时间AMD3100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blotting分析不同浓度AMD3100干预前后AFP、CxCR4的表达变化。结果:AMD3100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给AMD3100处理后HepG2细胞的CXCR4和AFP表达明显减弱。结论:AMD3100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与抑制AF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靶向下调小谷氨酰胺三角四肽重复区蛋白α抗体(small glutamine-ric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alpha,SGTA)的表达对肝癌Hu H7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Hu H7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清饥饿释放同步化处理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GTA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通过SGTA特异性si RNA下调Hu H7细胞中SGTA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结果:血清饥饿使Hu H7细胞生长周期停滞,血清释放后刺激Hu H7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显示SGTA﹑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随着细胞周期的进展表达增加,而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7kip1蛋白表达却下降。SGTA缺失可引起cyclin A、cyclin B的表达下降、细胞增殖的下降以及细胞周期的阻滞。结论:SGTA特异性si RNA能明显抑制肝癌Hu H7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阻滞,提示其可为肝癌的靶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微小RNA-33b(micro RNA-33b,miR-33b)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调控HCC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收集配对的HCC及癌旁组织32对,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ike 4,SALL4)RNA和蛋白表达, MTT实验检测HCC细胞增殖,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33b与SALL4基因的靶点关系。结果:MiR-33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过表达miR-33b能显著降低HCC LH86细胞的增殖。SALL4是miR-33b的靶基因,其蛋白表达被miR-33b负调控。过表达SALL4能逆转miR-33b对LH8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SALL4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结论:MiR-33b对H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负调控SALL4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联合阿霉素能否增强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尼美舒利、阿霉素及尼美舒利联合阿霉素对SMMC7721、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率,统计学及金正均法q值判断两药的相互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和阿霉素可抑制SMMC7721、HepG2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尼美舒利和阿霉素联合使用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尼美舒利25、50、100 μmol/L分别与阿霉素0.156 25、0.317 5、0.625、1.25 μmol/L合用时,q值均>1.15,呈现协同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均显示两种药物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尼美舒利在体外能增强阿霉素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尼美舒利与阿霉素抗肝细胞癌作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5成员A(CLEC5A)对肝细胞癌(HCC)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特性的影响,探索CLEC5A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CLEC5A在50例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HCC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CLEC5A过表达HCC细胞,分别采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EdU法)、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Transwell法)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LEC5A对H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EMT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CLEC5A蛋白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大小(P=0.008)、肿瘤数量(P=0.010)、肿瘤分化程度(P=0.016)、BCLC分期(P=0.040)和微血管侵犯(P=0.024)等相关;过表达CLEC5A能够抑制H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并逆转HCC细胞的EMT特性。结论 CLEC5A是HCC潜在的抑癌基因,有望成为该疾病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重编程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为多潜能干细胞。方法 包装携带有Oct4、Sox2、Nanog、Lin28基因的慢病毒,将包装好的病毒共感染Huh7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诱导出的多潜能干细胞样克隆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Huh7细胞被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样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免疫荧光实验证明其表达多潜能因子,Oct4与TRA-1-60,qPCR实验证明其高水平表达内源性的多潜能相关基因及干细胞特异的microRNAs,体内分化实验结果表明iHuh7可以形成畸胎瘤。结论 通过携带四种多潜能因子的慢病毒介导的重编程, Huh7细胞可以被诱导为多潜能干细胞样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肝癌HepG2细胞Cyclin D1,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EGCG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EGCG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EGCG作用后Cyclin D1,Bcl-2的表达。结果 EGCG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P<0.05),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的结果均显示EGCG作用后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下调。结论 EGCG可能通过下调Cyclin D1,Bcl-2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AFP值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 (AFP)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 1995年 1月至 1999年12月外科手术切除的 14 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AFP值 ,应用SPSS10 .0版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肝细胞肝癌患者AFP阳性率为 62 .9% ,其中小肝癌AFP阳性率 5 2 .0 % ,显著低于巨大肝癌AFP阳性率73 .9% (P <0 .0 5 ) ;AFP值与肿瘤大小及肝硬化呈明显的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AFP对诊断肝细胞肝癌 (特别是小肝癌 )的敏感性不高 ,需结合其它诊断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RECQL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肝细胞癌(humanhepatocelullarcarcinoma,HCC)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探讨RECQL作为肝癌治疗潜在靶向基因的可能性。方法以BEL7404、SK-HEP-1、Hep3B、SNU-761HCC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解旋酶RECQL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RECQL表达,测定HCC细胞和正常肝细胞(THLE-2细胞)的存活率和死亡率,并采用Westernblot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FACS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RECQL蛋白在BEL7404、SK-HEP-1、Hep3B中为阳性表达,SNU-761中为阴性表达。RECQL-siRNA在阳性表达组中抑制HCC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存活率降低和死亡率增加(均P<0.01),但对阴性表达组和THLE-2细胞存活率和死亡率无影响(均P>0.05)。RECQL-siRNA处理的SK-HEP-1细胞中,剪切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变化不大,而G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或0.01)。结论RECQL基因沉默表达可以抑制HCC细胞的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依赖于RECQL的高表达,并对正常肝细胞无影响,其可能机制是阻滞细胞G2/M期,可以作为治疗肝癌的潜在靶向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是否能增强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多柔比星单独治疗及联合雷公藤红素治疗对肝癌细胞系Huh7的杀伤活性。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正常胎肝细胞系L-O2及肝癌细胞系Huh7、HepG2和PLC的PKM2表达水平。将Huh7细胞用雷公藤红素和多柔比星处理后,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uh7细胞PKM2的表达水平。将Huh7细胞用雷公藤红素和多柔比星处理后,检测Huh7细胞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和乳酸生成能力。构建PKM2真核表达载体,MTT法检测PKM2表达载体转染对雷公藤红素联合多柔比星杀伤Huh7细胞疗效的影响。结果: 0.5μmol/L 雷公藤红素组对Huh7的细胞活力抑制率为2.6±0.9,1μmol/L雷公藤红素组为4.7±1.3,2μmol/L雷公藤红素组为8.8±1.9,0.1μg/mL多柔比星单治疗组为7.5±1.9,1μg/mL多柔比星单治疗组为61.4±4.2,1μmol/L雷公藤红素+0.1mg/mL多柔比星治疗组为58.7±3.8,1μmol/L雷公藤红素+1mg/mL多柔比星治疗组为89.7±6.7。L-O2细胞系的PKM2相对表达水平为1.0±0.05,Huh7细胞系为15.2±0.6,HepG2细胞系为11.8±0.5,PLC细胞系为13.4±0.7。雷公藤红素下调Huh7细胞的PKM2表达水平并减弱Huh7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乳酸的生成,0.5μmol/L 雷公藤红素组的PKM2相对表达水平为0.70±0.05,1μmol/L 雷公藤红素组为0.42±0.04,2μmol/L 雷公藤红素组为0.31±0.03,0.1μg/mL多柔比星单治疗组为0.98±0.07,1μg/mL多柔比星单治疗组为1.01±0.07,1μmol/L雷公藤红素+0.1mg/mL多柔比星治疗组为0.44±0.04,1μmol/L雷公藤红素+1mg/mL多柔比星治疗组为0.41±0.03。转染PKM2表达载体后,雷公藤红素对多柔比星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受到抑制,1μmol/L雷公藤红素+0.1mg/mL多柔比星治疗组对Huh7的细胞活力抑制率为60.5±4.3,1μmol/L雷公藤红素+1mg/mL多柔比星治疗组为91.6±6.9,1μmol/L雷公藤红素+0.1mg/mL多柔比星+pcDNA3.1-PKM2组为19.3±2.0,1μmol/L雷公藤红素+1mg/mL多柔比星+pcDNA3.1-PKM2组为69.6±4.5。结论:雷公藤红素通过下调PKM2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糖代谢增强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系Huh7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20.
肝癌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甲胎蛋白(AFP)为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但临床上仍有10%~30%肝癌患者的AFP检测呈阴性。是否还有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肝癌血清诊断标志物呢?本文针对发表在《肝脏病学杂志》(Hepatology)2009年第49卷的一篇文章,就高尔基体磷酸蛋白2作为肝癌血清学诊断指标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期望在寻找肝癌早诊新标志物方面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