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了解自杀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个案调查方法,直接询问患者及家属。将各种情况填入综合调查表。通过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因自杀来上饶市各家市级医院急诊科救治的连续资料完整的167例患者调查分析。了解该地区居民自杀特点,为干预提供依据。结果167例自杀患者中男性28例(16.77%),女性139例(83.23%);自杀原因以婚恋挫折、家庭纠纷最为多见(73.54%);15~25岁组83例,自杀比例最高,占49.70%;自杀方式以服药、服毒为主,共130例(77.84%)。结论以上资料为干预自杀提供依据,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卫生教育开展心理卫生咨询活动,建立正确健康的家庭、恋爱和社会观,保护弱势群体是防范自杀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导致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对25例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杀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多见;假出院发生自杀死亡率较高.强制入院、恢复期抑郁、缺乏亲情关怀、残留症状等与自杀有相关性.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与多因素有关,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7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73例自杀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20-30岁最多;多在病后1年之内发生;多发生于疾病的初期与缓解期;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多见;自缢是自杀的常见方式;自杀时间多在午夜以后。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加强安全措施,强化重点班次护理,及早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将精神病患者自杀率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自杀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是极为珍贵的。然而,近年来,自杀却成为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健康的问题,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自杀每年造成全球约100万人死亡,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更为沉重的是,自杀正呈现出低龄化趋势,青少年自杀率逐年增长。在我国,自杀已成为15a~34a人群  相似文献   

5.
沈阿珍 《中国康复》1999,14(3):189-189
以往对精神病发病期的自杀报道较多,而对康复期患者的自杀报道殊少,临床实践中康复期患者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心理因素影响而导致自杀已成为人们应当高度重视的一个社会现实问题。为此对本院14例精神病康复期患者自杀作一报道。工资料与方法1.1资料14例中13例为住院康复期患者,1例为康复出院患者,男11例(78.6%),女3例(21.4%)。年龄26~61岁,平均4229士11.38岁。病程2~33年,平均14.86士9.92年。已婚5例(357%),未婚8例(571%),离婚1例(71%)。住院时间>10年1例,>5年3例,<5年10例。1.2方法采用调查走访患者…  相似文献   

6.
<正>选择1998年1月2001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服毒自杀患者78例,男19例,女59例,男女之比为1︰1.3;年龄112001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服毒自杀患者78例,男19例,女59例,男女之比为1︰1.3;年龄1176岁,平均30.89岁;未婚17例,已婚61例;文盲6例,小学20例,中学47例,高中3例,中专2例;农民66例,工人4例,干部4例,无职业4例;服  相似文献   

7.
5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脏骤停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期间死亡率。方法:分析56例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脏骤停与高龄,泵衰竭,心律失常,持续心肌缺血、Q-Tc延长,低血钾、梗寒有无心绞痛发作,诱发因素有显著和非常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老年自杀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急诊科接诊的及住院的60例老年自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自杀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自杀方式以服药为主,占总自杀人数的88.3%;自杀后果严重。结论 重视老年自杀问题,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强危机管理,重点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自杀;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积极预防老年自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危险因素。方法:对38例有自杀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再将可能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症状因素列为观察指标进行危险度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有自杀史占84.2%,年龄偏小(30.1±14.5)岁,无职业者占65.8%,内向性格者占63.1%;妄想、睡眠紊乱自杀危险度分别增加2.303 1倍、1.878 2倍。结论: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可以预防,有自杀史、妄想、睡眠紊乱是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970年1月~1999年12月32例住院精神病患自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自杀危险因素有自杀前的前驱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季节,气候变化,提出对有自杀前驱症状患安置于监护病房,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服药情况,保证服药效果,密切巡视和观察病情况变化,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加强对患的护理,熟悉掌握各种急救技术,提高对自杀患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1.1一般资料 本院1998年1月-2007年12月共诊治精神分裂症患者3460例,均符合CCMD-3-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自杀死亡28例,自杀死亡率0.81%;男17例,女11例,男女比例1.56:1;年龄24~52岁,平均(37.2±3.9)岁。住院期间8例,院外随访20例。城市18例,农村10例。婚姻状况:已婚16例,未婚9例,离婚及丧偶3例。文化程度:大学6例,中学12例,小学7例,文盲3例。首次自杀死亡6例,再次或多次自杀死亡22例。  相似文献   

12.
精神病患者服药自杀153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性行为,主要受幻觉、妄想以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有文献报道,精神病患者自杀危险性增加5~15倍,而70%~95%的自杀者均存在某种形式的精神疾病,其自杀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探讨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及心理状态,我们对我院近5a急诊抢救服药自杀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倾向及危险因素,为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在某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28例,根据患者是否有自杀倾向,分为有自杀倾向组和无自杀倾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杀倾向的占42.98%;家族自杀史、患者服药依从性、照护人员文化水平、照护人员收入状况、照护人员对疾病了解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对存在自杀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及时加强患者及照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自杀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入院方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100例患者入院方式分为自愿入院、医疗保护性入院和强制入院3种。对3种入院方式患者的一般情况、服药情况、家庭照顾、康复期护理等进行调查,就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轻、文化低、病程短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制入院和医疗保护性入院者居多,而性别、婚姻状况、家庭收入高低等特征与患者入院方式无明显关联。康复期不服药、家庭照顾差、自知力未恢复、缺乏医疗护理指导的患者非自愿入院比例高,而精神症状与入院方式无明显相关。结论 只有重视和尊重患者的权利,落实知情同意有关的措施,按照全程、规范的治疗原则,加强康复期医疗、护理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精神病痊愈后自杀残废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林  李文通 《华西医学》1995,10(1):24-24
精神病人的自杀比较常见,而经治疗痊愈出院后的精神病人自杀原因多为社会心理因素。本文研究,痊愈精神人的自杀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及住院精神病人。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关心改善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是防止精神病人出院后自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杀者的原因,找出规律,为减少和预防自杀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0例自杀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自杀者中,男性35例,女性65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以20~<40岁年龄组最多;季节以春夏两季最多;自杀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最多;服毒是自杀的常见方式.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是自杀的常见原因,女性多见,青壮年多见,春夏季节多见,及早对其进行干预,可将自杀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精神科开放病房患者自杀危险因素,为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精神科开放病房104例患者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存在自杀风险的患者38例,其中极危险4例(30~41分),很危险11例(20~29分),危险23例(10~19分),较安全(10分以下)的66例.结论 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存在自杀风险.量化评估可为住院患者安全提供护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lt;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803例自杀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急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英 《护理与康复》2004,3(4):249-250
自杀是心理、社会和生物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几年来,因社会竞争、家庭内部矛盾等原因而使人们精神压力增大,自杀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本科自2001年1月~2003年8月共收治自杀患者803例,针对自杀方式、自杀原因采取相应的救治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服用精神药物中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2例服用精神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杀原因多见抑郁情绪、精神分裂症病情复发、负性生活事件所致的消极状态等,与家属对药品管理不善亦有一定关系;女性高于男性,无业居民较多,春季发生率较高;中毒昏迷的发生与药物种类、剂量及抢救是否及时均有密切关系。结论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坚持治疗,有效控制疾病复发;指导家属实施正确的家庭护理,帮助患者妥善处理负性生活事件,做好药物保管与服药管理,是预防过量服用精神药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