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行排尿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产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的拔除尿管法;实验组80例采用先夹闭尿管,待产妇有尿意时,抽空气囊内液体不拔管,臀下置便器让产妇自行排尿,尿管随大量尿液自行排出的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拔除尿管时疼痛感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拔尿管的疼痛感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拔管方法能减轻拔管时的不适和疼痛,有效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减少尿路刺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林志梅 《全科护理》2013,11(22):2025-2026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放置及拔管技巧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剖宫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拔管,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尿管放置及拔管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留置尿管舒适度、拔除尿管时的疼痛感、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尿管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拔除尿管时的疼痛感、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良留置尿管的护理及拔管方法,可降低病人的不舒适感及拔管时的疼痛感,同时降低拔管后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导尿管放置及拔除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8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放置尿管的方法和拔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尿管放置法和拔管法。观察产妇舒适度和拔管后的首次排尿时间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的不适感明显降低,拔管后1h内排尿成功率,观察组为32.22%,而对照组仅为5.56%,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尿路刺激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改进尿管的放置方法及拔管方法,可降低产妇的不适感,促进其排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病人导尿管放置及拔除的最佳方法。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常规组80例,通过改变尿管的放置方法乃拔管方法,观察病人舒适度和拔管后的首次排尿时间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留置尿管的不适感明显降低,拔管后1 h内排尿成功率实验组为25%,而常规拔管方法仅为3.8%,实验组尿路刺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减轻了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病人的不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留置尿管的舒适护理方式,减轻患者不适,提高舒适度,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预防尿道感染。方法:将172例行剖宫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86例)和观察组(86例),两组均在硬膜外麻醉前留置导尿管。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采取插管后对尿管再次固定,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拔管采用产妇自行排尿的方法,观察两组产妇留置尿管期间的尿管舒适度、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拔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缩短,尿管的不适、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通过对剖宫产留置尿管护理方法的改进,减轻了产妇术后留置尿管的不适。  相似文献   

6.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尿管拔除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改进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尿管拔除的方法,减少拔管后排尿困难和发生尿潴留。方法:将90例术后清醒患随机分为改良组50例,对照组40例,改良组行膀胱冲洗后拔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管。结果:改良组50例中47例拔管后可自行排尿,对照组40例中28例拔管后可自行排尿。两组差异有显性(P〈0.001)。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患尿管拔方法的改进,减少了拔管后再次导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骨科术后留置尿管病人拔除尿管的方法,以减少拔管后尿路刺激及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骨科术后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拔尿管前用生理盐水500 mL加庆大霉素8×104U行膀胱冲洗,对照组48例则按常规方法拔管.[结果]观察组48例拔尿管后可自行排尿,对照组拔尿管后36例自行排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306,P<0.01);拔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观察组2.15 h±1.09 h,对照组3.31 h±1.35 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48,P<0.01);两组拔尿管后发生尿路刺激征、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 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留置尿管病人先行膀胱冲洗后拔尿管,可有效预防拔尿管后尿路刺激及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改良式拔尿管方法与传统拔管方法对老年人拔管后排尿的影响。方法将84例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拔尿管前先夹闭尿管,在膀胱充盈时将灭菌后的开塞露注入膀胱,抽出尿管气囊内液体后再回注0.5ml生理盐水,让尿管随尿液自然排出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管方法拔除尿管,即在膀胱充盈时,抽出气囊内全部液体,拔除尿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及尿路刺激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及尿路刺激征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拔尿管法,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尿道损伤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缪琴  俞蓉  林霜 《护理学报》2014,(20):56-58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留置尿管的适宜时间。方法将24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21例。观察组术后6~12 h患者主诉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对照组按常规要求术后24 h拔除尿管。比较两组产妇首次下床切口疼痛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自行排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首次下床切口疼痛程度、术后24 h出血量、自行排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常规剖宫产术后24 h拔除尿管相比较,6~12 h拔除尿管不会增加切口疼痛程度和24 h出血量,也不影响自行排尿,而且产妇拔除尿管后可早期下床活动,能促进术后排气,降低生殖道及尿道的感染风险,术后6~12 h拔除尿管较合适。  相似文献   

10.
刘红  柯福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05-3305
目的:探讨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100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术前指导床上排尿训练、拔管前夹闭尿管间断放尿、拔管前行膀胱灌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拔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与第一次排尿时间。结果:实验组有49例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对照组有40例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P0.01);拔除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实验组为(2.13±1.08)h,对照组为(3.45±1.48)h(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留置尿管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饮咖啡对男性骨科手术病人尿管拔除后早期排尿的影响,以便选择最佳的拔管方式,增加拔尿管后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方法]将华西医院创伤中心2015年3月—2015年7月行骨科手术并需安置保留尿管的80例男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采用雀巢速溶咖啡13g+温开水100mL饮下后立即拔除尿管的方法,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直接拔除尿管,两组病人拔除尿管后均饮用温开水1 000mL。观察两组病人首次排尿时间、小便量、解便时的疼痛评分、是否实施诱导排尿、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及二次置管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为38.3min±14.7min,首次小便量为302.8mL±101.2mL,首次排尿疼痛评分为0.75分±0.87分,实施诱导排尿0例,发生尿路刺激征0例,行二次置管1例;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为111.3min±34.6min,首次小便量为195.0mL±85.5mL,首次排尿时疼痛评分为1.55分±1.01分,实施诱导排尿者13例,发生尿路刺激症1例,二次置管3例。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小便量、解便时的疼痛评分及实施诱导排尿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生尿路刺激征及二次置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尿管前饮咖啡对骨科创伤男性病人术后拔除保留尿管后的自行排尿有促进作用,病人拔除尿管后能顺利解便,减轻了病人排尿不畅或二次置管的痛苦,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邱翠竹  吴西英 《现代护理》2007,13(26):2508-2509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拔尿管方法对剖宫产产妇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对剖宫产产妇拔除尿管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膀胱充盈后或产妇有尿意时,备好便器,取产妇舒适的体位,用无菌注射器将尿管气囊中的水抽净,嘱其自行排尿,尿管随大量尿液排出体外.对照组产妇拔管前先开放尿管排空膀胱中的尿液,在膀胱空虚时将气囊中的水抽净,由护士将尿管拔出.比较两组产妇的舒适度.结果 实验组拔除尿管的方法产妇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上采取自行随尿液排出的拔管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产妇拔除尿管时带来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拔尿管方法对剖宫产产妇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对剖宫产产妇拔除尿管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膀胱充盈后或产妇有尿意时,备好便器,取产妇舒适的体位,用无菌注射器将尿管气囊中的水抽净,嘱其自行排尿,尿管随大量尿液排出体外.对照组产妇拔管前先开放尿管排空膀胱中的尿液,在膀胱空虚时将气囊中的水抽净,由护士将尿管拔出.比较两组产妇的舒适度.结果 实验组拔除尿管的方法产妇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上采取自行随尿液排出的拔管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产妇拔除尿管时带来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剩余液体法促进术后排尿的效果.方法 将162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利用剩余液体法拔除尿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结果 2组产妇的拔除尿管后排尿时间和排尿效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剩余液体法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拔除尿管,可以缩短其首次排尿时间,减少因膀胱充盈度不够引起的排尿困难和重插尿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产妇不同时间拔除导尿管,对产妇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466例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留置尿管,术后均行个性化放尿训练,均在产妇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实验组术后24 h未拔镇痛泵拔除尿管;对照组术后48 h拔镇痛泵后拔除尿管,比较两组第1次排尿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自行排尿率为97.6%,对照组自行排尿率为96.3%,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产妇术后应行个性化放尿训练,并于术后24h膀胱充盈时拔尿管,而无需拔镇痛泵后再拔尿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拔管方法对经尿道内镜治疗术后留置尿管病人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55例经尿道内镜治疗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77例和研究组78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拔管方法,即抽出气囊内全部液体,拔除尿管。研究组采用在膀胱充盈病人有尿意感时,抽尽气囊内液体,再注入0.5mL生理盐水,让病人自主排尿,尿管随尿液排出。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拔管后排尿困难及排尿疼痛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拔除尿管后发生排尿困难及排尿疼痛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良拔尿管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病人拔尿管后排尿困难及排尿疼痛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拔除留置尿管时机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管后的第1次排尿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自然排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是膀胱充盈有尿意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病人留置尿管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316例剖宫产留置尿管产妇的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所有产妇均能轻松接受此项操作,没有恐惧心理;2例产妇拔管后膀胱充盈,不能自行排尿,经护理人员诱导排尿,1例产妇自行排尿成功,另1例产妇最终再次行留置尿管,2 d后拔除尿管能自行排尿.[结论]留置尿管前后做到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以及注意操作中的有关事项、产妇如何配合,可有效的降低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月香  王志芹  张丽华 《家庭护士》2008,6(5):1334-133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病人留置尿管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316例剖宫产留置尿管产妇的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所有产妇均能轻松接受此项操作,没有恐惧心理;2例产妇拔管后膀胱充盈,不能自行排尿,经护理人员诱导排尿,1例产妇自行排尿成功,另1例产妇最终再次行留置尿管,2 d后拔除尿管能自行排尿.[结论]留置尿管前后做到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以及注意操作中的有关事项、产妇如何配合,可有效的降低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改良式拔尿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 160 例,随机抽样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产妇 80 例。对照组产妇以传统拔尿管方式为主,实验组产妇利用改良式拔尿管方式。 对比两组产妇在脱管成功率、脱管时患者疼痛评分、脱管后患者首次排尿时疼痛评分、脱管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了解改良式 拔尿管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产妇拔尿管时、拔管后的疼痛评分平均为(4±1)分、(3±1)分;实验组产妇拔尿管 时、拔管后首次排尿疼痛评分平均为(1±1)分、(1±1)分。实验组产妇各项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显著,有统计学 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脱管成功率为 92%;实验组产妇的脱管成功率为 100%。实验组产妇的脱管成功率更高,有统 计学意义(P<0.05)。脱管后,对照组产妇出现尿潴留并发症的患者有 6 例(8%);实验组产妇并未出现尿潴留并发症 0 例(0%)。 实验组产妇拔管后出现尿潴留症的概率更低,差异比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剖宫产术产妇拔尿管时, 通过改良式拔尿管方法可以降低产妇发生尿潴留的概率,对降低产妇在拔尿管时的疼痛感与不适感也有积极作用,可以提升产 妇对术后拔尿管和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改良式拔尿管在临床剖宫产术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拔尿管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