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护理关怀能力现状及对策。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07级、08级、09级护生各150人进行护理关怀能力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总体护理关怀能力不一样,09级新生的关怀能力最高(4.01±0.37),依次是08级护生(3.96±0.48)和07级护生(3.86±0.54)。护生感知到的关怀程度与其护理关怀能力的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介于0.11-0.21(P<0.05)。结论:现行高职护理教育可能存在关怀教育不足,高职护生关怀能力与其关怀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职在校护生健康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27名在校高职护生采用大学生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和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高职在校护生健康行为的总分为(99.51±16.05)分,各维度的条目均分中,个人生活习惯维度最高,其次是人际支持行为维度、学习相关行为维度和压力管理行为维度。(2)不同学制不同年级对人际支持行为维度、学习相关行为维度、压力管理行为维度和总体健康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校高职护生健康行为水平较高,高职院校要加强压力管理行为的教育,提升护生的压力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培养和提高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三年制2016级护生118名、初中起点五年制2014级护生110名为调查对象,采用护理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得分为(115.69±15.54)分,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学制、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家人打电话的频率以及是否热爱护理专业等。结论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提高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调查哪些护理行为对病人具有较强的关怀性,为护士更好地对病人实施关怀提供依据。方法:从妇科住院部抽取60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90%的病人认为尊重病人的护理行为具有最强的关怀性,技术性的护理行为次之,以管理者的要求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为准则的护理行为具有很少的关怀性。结论:尊重病人的护理行为可给病人最大程度的关怀。  相似文献   

6.
归类分析高职护生围绕临床实践经历的叙事素材,探讨高职护生临床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及人文素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慧 《卫生职业教育》2019,(18):118-120
目的了解在校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量表对336名在校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校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总得分为(83.50±15.99)分,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临床信息态度得分为(27.19±5.82)分、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得分为(30.31±4.12)分、临床信息知识技能得分为(25.44±7.83)分;其中性别、性格类型、计算机等级水平、是否通过网络学习、计算机认同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在校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临床信息知识技能方面较差,应结合高职护生的特点在护理教学中加强临床信息知识教育,以促进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在校高职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以便有针对性的引导高职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观.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我院291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2.23~7.35(5.37±1.02),生源地及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志愿选择方式护生职业态度评分之间比较:自愿选择者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家人意愿和调剂者(均P=0.000);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其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P=0.000);无转行年头的护生职业态度得分高于有转行念头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讨论在校高职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较积极,职业兴趣是影响职业态度培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人文关怀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所有临床护理实习生采取成立活动小组,应用情景演练,案例分析及理论讲座相结合的方法向护生传授人文关怀护理观。另外,临床带教老师在平时的带教过程中间接的引用人文关怀护理观进行相关的护理操作。持续3个月后进行考核。结果:提高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护生仪表,礼仪由活动前的90.00分上升到活动后97.10分;增强护生以人为本意识,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由活动前的92.30分上升到活动后的99.50分。结论:护生实习中引入人文关怀护理观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综合素质与医院在社会的美誉度。  相似文献   

10.
对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进行梳理诠释,对实习阶段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就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人文关怀意识、增加见习机会、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等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及所在院校开设《社区护理》课程的情况,为发展社区护理,合理改善高职社区护理教育教学,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所三甲医院的89名临床实习的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分别所在7所院校,开设《社区护理》课程的有4所;护生对社区护理认知明显不足,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低’,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47人(52.81%)认为对专业不熟悉,担心不能胜任;43人(48.31%)认为无正式机构,岗位不明确;32人(35.96%)认为无正式招聘途径。结论把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为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2个岗位群,开设《社区护理》课程;引导护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积极提供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12.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及学校人文教育的缺乏,着眼现代医学发展需要,提倡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以适应临床护理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发展,加强对学生整体护理知识厦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对护理专业学生加强系统化整体护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指导、考核覆评估。结果学生整体护理意识覆能力普遍提高,并且学生毕业即能开展临床整体护理工作,达到了护理改革的目的。结论努力推行整体护理教学是适应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了解护生职业道德现状,为高职院校有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职业道德调查问卷,调查护生对职业道德现状的认识、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态度、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等.结果 护生普遍对目前医院的职业道德现状不满意,大多数护生肯定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但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不太满意.结论 应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自己的健康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整体护理已经成为临床主要护理模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技术服务,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关怀[1].在护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提倡关怀、关注关怀服务,加强对护生进行护理伦理教育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泽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03-104
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亦译为批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创立的一种批判理论,它所提倡和主张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国外有护理学者定义护理领域评判性思维是关于护理问题解决方法的反思和推理思考的过程,它着重于决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翻。国内护理学者提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创设人文关怀教育是否提高护生对人文关怀认知及能力.方法 通过非概率整群抽样,选择本校2016级护理专业大四2个班级共计112名学生纳入研究,一班视为对照组,对其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另一班视为实验组,对其实施人文关怀实习带教方法.教学前后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I)评价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在校护生职业防护认知现状及原因分析。方法:采用自制职业防护相关调查问卷对50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职业防护知识得分为(5.64±1.31)分,职业防护意识得分为(22.46±1.23)分;不同性别、不同见习经历的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见习经历、护理是否为第一志的愿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高职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及知识掌握较好,但职业防护实践行为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中职教育特点,探讨护生高素质护理行为培养的方法。方法将467名2005—2006级护理专业学生分成实验组(202例)和对照组(265例)。实验组采用临床见习、深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结果多种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结论采用多种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护生的高素质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了解高职护生实习初期护理职业认知情况,为改进临床实习管理和学校护理教育提供依据。同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护生融入医院环境,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