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适应外界环境《灵柩·邪客》曰:“人与天地相应者也。”《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认为:人和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有很大的影响,既“天人相应。”如果违反这种“天人相应”的规律,则象《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我们的祖先在这种“天人相应”整体观的基础上,创立了许多适应外界环境的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时的转移是阴阳消长变化的过程,万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也就是阴阳消长变化的自然规律,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  相似文献   

2.
孙永生 《国医论坛》2001,16(5):52-52
1 四时变化对脏腑的影响《内经》根据天人相应思想并结合五行学说 ,把四时季节与脏腑密切联系在一起 ,提出脏腑必应天时 ,即脏腑的功能活动与四时季节变化密切相关。一方面把脏腑与季节联系起来 ,脏腑各有主时 ,如“肝主春时”、“心主夏时”、“脾主长夏时”、“肺主秋时”、“肾主冬时”;一方面指出人体在各个季节要适应相应气候的变化 ,以免伤害相应脏腑 ,产生疾病 ,如《四气调神大论》曰 :“逆春气 ,则少阳不生 ,肝气内变。逆夏气 ,则太阳不长 ,心气内洞。逆秋气 ,则太阴不收 ,肺气焦满。逆冬气 ,则少阴不藏 ,肾气独沉。”2 四时变化…  相似文献   

3.
物侯学,是研究气象和生物(包括动植物)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内经》中有大量的物候记载,尤其在《素问》“七篇大论”中,系统记述了物候变化的规律、物候季的划分和物候变化的周期、物候变化的地区差异及影响物候变化的因素等。这些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气象和主物之间的关系,进而联系气象对人体的影响,不无禅益。  相似文献   

4.
顼祺 《山西中医》1989,5(4):49-52
一、治则学说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提出的具体治疗方法。《内经》在治则学说中,主要论述了治则,治法和制方的基本原则,在《索问》的《至真要大论》、《异法方宜论》、《标本病传论》、《阴阳应象大论》和《五常政大论》等篇作了介绍。 (一)治则治法《内经》对于治疗法则,主要提出了三因制宜、标本缓急和正治反治等法则,并根据临床实践相应地论述了各种治法。 1.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人、因时、因地而确定治疗的原则。由于人与自然界密切  相似文献   

5.
二、调摄精神情志《内经》在养生学中,十分重视情志在发病学上的作用,将精神情志的调养,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素问·疏五过论》曰:“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离绝苑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提出了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以使人体气机升降失常,破坏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内经》在情志对人体影响的认识上,体现了以伤心为主,各脏均能受害的思想。《素问·口问篇》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说明情志的变化首先影响心,心神失常,对脏腑功能失去控制、调节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要健康长寿就应“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灵枢·本神》亦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内经》在其顺应四时自然变化进行脏腑养护的理论中,对于冬季养生尤为重视,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过程皆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养生的…  相似文献   

7.
《内经》时人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与人体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生理、病理无不与时间因素有关。根据时间对人体的影响而制定治疗方案,称为“因时制宜”,现代医学称为“时间医学”。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所谓年、月、日、昼夜、四时等划分,源于太阳、地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内经》中,对于许多事物的认识并不是将其中的某一现象孤立起来,而是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和互相制约的观点出发,将人体作为有机地联系着的统一整体来加以办识,充满了系统论和控制论思想。1人体脏腑组织机能的系统性《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三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宇宙自然是一个大系统,人在其中,是一个子系统,人体系统对宇宙系统是开放的,联系的,交换的,因此,人的生理、病理、治疗均与自然界有关,这种“天人相应”现正是系统论思想的体现。此外《内经》还认为人体组织和功…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为系统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鸿篇巨制。《内经》的问世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与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首次站在医学的角度探讨了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其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自然观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形神共养”的养生模式。全书从顺应自然、调节饮食、调摄情志、节欲保精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养生的法则,为后世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汗法居八法之首,是临床辩证论治的重要法则之一。《内经》提到汗法的条文甚多。从汗法的病因、病位、病机、适应症等不同方面。十分详尽地论述了汗法的运用。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客者除之。”《素问·热论》:“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素问·生气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内经》“法时而治”思想的探论,认为因时施治法则具有确实的临床实用价值,建议深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摄生”的原始意义为“保持生命”,所论述的内容为保养身体的法则。“摄生”理论的产生,是古人在“天人相应,神形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在认识疾病致病因素的基础上.经过经验逐步积累并加以总结而成。《内经》不少篇幅中记载着许多有关摄生方面的论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内经》之气象医学,以“五运六气”为理论核心,把自然界气候变化及生物体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反应作为基础,将自然气候现象与生物生命现象统一起来,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发病规律统一起来,从宇宙节律探索气候变化与人体之健康、疾病之发生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整体观是古代医家运用自发的辩证法和朴素唯物论对生活和医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抽象而形成的基本观念。它反映了客观世界(包括人体及疾病)互相依存、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基本关系,因此不仅是认识人体生理活动和疾病变化的基本观念,而且亦是指导临床防病治病的正确思想。《内经》即在这一观念指导下,提出一套养生防病及诊断、治病的法则。历代医家继承和发展这一观念,在其基础上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中心的临床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内经》肥胖三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提出之肥胖三型“膏人”、“脂人”和“肉人”,与年龄、性别、先天禀赋、饮食、劳作等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相关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各有其不同的外在体形表现,而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由于饮食、劳动等状况的变化,人体脂肪分布比例和程度亦有所不同,从而呈现不同的肥胖类型。  相似文献   

16.
《内经》认为,人产生于自然界中,与天地有着统一的本源和属性,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必须受自然界的规定和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讲:“夫自古通天者,生于本,本于阴阳。”肯定凡有生命的东西都与天气相通,都和天地一样以阴阳二气为生存的根本,以阴阳的相互作用为运动变化的根据。从这一点出发,《内经》建立了一套“人与天地相参”(《素问·咳论》、《灵枢·经水论》)的理论。也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这种统一,主要表现以在下两个方面:1人体的生理过程随着自然界的运动和自然条件的变更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  相似文献   

17.
所谓“脏气”,即五脏之气,五脏,这里当指五脏系统;法,取法,效法之义;时,即时令、时辰。“脏气法时”即指五脏系统功能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同步变化。“脏气法时”是人类在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适应自然的结果,这一规律普遍地存在于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黄帝内经》中的医疗气象学愈来愈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促发着人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笔者就《内经》中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气象学内容作一初步探讨。1 生理气象学 1.1 气候与脏腑:《内经》不仅认为自然界气候与人体脏腑间存在着直接通应关系,如“五脏应四腑,各有收受”,心“通于夏气”,“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还认为气象因素可通过影响自然界——人生存的环境而间接影响人体脏腑,例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相似文献   

19.
姜晖 《西部中医药》1993,6(4):14-16
《内经》认为人体阴阳的盛衰与自然界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理论奠定了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的时间医学可分为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和时间治疗学。 1 《内经》的时间生理学《内经》认为天体运动存在着周期性,气候的变化存在着节律性,因此人体对自然界周期变化存在着应答反应。表现为日节律、月节律和年节律。 1.1 日节律《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在,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降,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了人体生长收藏的昼夜变化。费兆馥氏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中的人体审美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形态美和容貌美两方面对《内经》中有关人体的审美观进行了阐述。《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将人分为“阴阳二十五人”;按人体阴阳盛衰分为“阴阳五态人”;依形态特征分为“肥人、壮人、瘦人、常人、壮士”。从五官在头面上的比例和对面色的论述,探讨人体容貌之美。并有最早测量的头、胸、腰“三围”的记载。其内容是中医美学、中医美容学的理论基础,应当给予借鉴与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