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定量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灸门诊存在风险,针对性改进。方法对针灸门诊的预检挂号、门诊就诊、付费缴款、针灸治疗等4个主流程厘清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价,计算风险系数(RPN),确定改进措施优先级。结果对需要干预的17个潜在失效点分别制定并执行风险防范策略,执行后RPN值明显下降。结论针灸门诊应用FMEA方法可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确保疫情期间医疗可及性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防范介入医生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并对介入工作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方法成立防范介入医生针刺伤的FMEA小组,运用FMEA,分析在介入手术中介入医生针刺伤发生的失效模式、根本原因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比较实施FMEA前后RPN值和针刺伤发生率,并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和效果评价。结果针刺伤发生RPN由实施前的1 929.41降至79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FMEA对介入术中医生针刺伤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规范穿刺流程,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有利于科室的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FMEA梳理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流程,确立主题,组建团队,进行失效模式和潜在因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并实施。结果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潜在失效模式风险系数RPN值大幅度下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平均合格率由48.33%上升至95.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FMEA可有效降低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风险,提高医院科研人员危险化学品管理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4.
赖翠薇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226-2227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改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成立FMEA小组,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2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现行的护理方法进行FMEA分析,找出3个潜在失效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后实施并比较改进前后的风险系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结果应用FMEA改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后,RPN值显著降低。结论应用FMEA能够有效改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用药错误风险值。 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患者静脉用药流程潜在风险的原因,计算风险值(RPN值),将前6位风险值列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结果用药错误风险值由6 013.5分降至2 310分,活动前排在前6位的风险值均得到改善,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降低了用药错误风险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护理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管理》2020,(3):50-55
目的降低医院药房管理和操作各工作环节的质量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FMEA)对医院药房各项工作环节进行研究,通过对失效模式发生的严重性、可能性、可发现性进行评分及风险优先值(RPN)计算,量化并确定各工作环节的风险等级,针对高中风险工作环节制定管理措施和标准操作规程(SOP)。结果确定管理过程和操作过程的高风险环节21个,中风险环节11个,每个风险环节都给出相应的管理措施、SOP和培训要求,以期显著降低患者用药风险。结论基于医院药房的质量风险,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工具,对各风险环节风险优先值(RPN)量化赋值,建立了医院药房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切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 方法成立FMEA小组,应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对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并针对性改进。结果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RPN值大于8的失效模式均得以改善。结论FMEA的应用,降低了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保障了患者检查治疗安全,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微泵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对微泵用药流程进行系统分析,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值查找高危环节,制定并实施改进方案.结果 实施FMEA后,微泵用药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从2.36%下降至0.95%,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个高危环节的R...  相似文献   

9.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在美国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医疗风险事件做好防范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安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近年来,美国研究应用前瞻性质量分析工具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来有效降低医疗风险,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他国家如意大利、澳大利亚也有少量研究,而国内尚未见这一领域研究的文献报道。作者介绍了FMEA在美国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列举了其在降低给药风险及保障医院软、硬件设备安全使用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提出了应用FMEA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引起国内医院管理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PDA手术安全核查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应用FMEA方法开展系统风险评估,确立流程模块,分析潜在失效模式,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值。分析每项失效模式的原因及失效后果,提出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实施FMEA后RPN值降至341.38分;手术安全核查表PDF上传率提高到9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p<0.05);核查内容完整率提高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5,p<0.05)。结论 应用FMEA可以有效减少PDA手术安全核查流程中的缺陷,实现手术安全核查信息可追溯,使管理更精准、患者更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陈翔  陈爱  管莉倩 《现代保健》2012,(23):140-142
目的:降低微创手术患者的安全风险,从而减少手术失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本院微创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安全风险研究,对微创手术患者进行查对流程的监测,经统计讨论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RPN值高的6个项目是影响手术患者安全的高危因素,选取2011年1—12月本院微创手术患者为实验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高危因素,分析高危环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对照组6项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总和1570,均值261.67;实验组6项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总和385,均值64.67,实验组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内镜微创手术患者安全风险进行研究,找出安全风险高的环节,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降低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有效保障手术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发现高风险因素,为院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神经内科ICU临床实际情况,通过FMEA风险评估法对34项医院感染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事件。结果根据每一项风险因素的平均RPN值进行风险排序,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前6位的事件分别是:本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到位(平均RPN值=5.6)、导尿管日常维护不到位(平均RPN值=4.17)、多耐患者未有效执行接触隔离措施(平均RPN值=3.80)、物表清洁消毒未有效执行(平均RPN值=3.73)、未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平均RPN值=3.70)、未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平均RPN值=3.53)。结论FMEA风险评估法可以发现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薄弱环节,为精准化感控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防范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根据2016年1—12月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于2017年1—12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对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干预,筛选风险优先指数(RPN)125分的失效模式进行针对性整改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FMEA干预前后手术流程中失效模式RPN分值以及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经FMEA干预后,手术流程中经过整改的9项失效模式的总体RPN值下降了67.68%,各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下降了50%;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由FMEA干预前的48.48%下降为干预后的13.87%(χ~2=65.78,P0.01),每个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发操作环节上的暴露发生率和暴露人均次数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手术医生、护士和麻醉师的暴露发生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5.86%、55.00%和70.00%,降为干预后的14.52%、14.29%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FMEA可有效降低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标准预防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工作流程,确定主题,组建团队,制定可复用医疗器械处理流程,分析各流程步骤中的锐器伤潜在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严重度、发生频率和不易探测度评分,计算事先风险数,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关键失效模式RPN值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消毒供应中心员工锐器伤发生人次从2015年的12人次降低到2016年的4人次。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降低消毒供应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减少晚夜间病人急救中错失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提高病人安全。方法:成立FMEA小组,用FMEA方法对晚夜间病人急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对危害指数(RPN)进行评估,通过决策树分析,确定需要优先改善的流程,开展针对性的改善行动并评估改善后的效果。结果:采取改善行动后各项RPN值均<8,效果显著。结论:FMEA方法应用于晚夜间病人急救流程中,能在风险发生前提前预测评估,并针对性拟定应对方案,可有效减少晚夜间急救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搜索相关研究文献,对FMEA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流程进行探讨,并列举了FMEA应用案例,提出了FMEA在医院设备管理应用的优缺点,为医院规避医疗风险、减少医疗安全隐患、实现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参考。FMEA作为医疗设备的管理、评估手段,可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作为一种系统的、前瞻性的、基于多学科团队的管理工具,能够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病人的安全性。介绍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步骤,并概述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切实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