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管狭窄引起轻偏瘫误诊为脑血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管狭窄引起轻偏瘫误诊为脑血栓李筠,张连君颈椎管狭窄致脊髓半切引起的轻偏瘫极易误诊为脑血栓,本文报告作者所见的7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6个月~8年。1.2症状单侧上下肢麻木无力5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铣刀椎板截骨、钛板固定在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间1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椎板后路切开,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钛板固定,完成椎管成形。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因铣刀椎管开窗、钛板置入所致的硬脊膜破损、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8个月,未见回植组织移位、塌陷、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症。结论椎管内肿瘤术中采用铣刀椎管后路开窗,钛板固定棘突椎板复合体的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有利于脊柱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神经丛病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丛病损杨亭一、有关解剖要点(一)脊神经:脊神经共31对,计颈神经8对、胸12对、腰5对、骶5对、尾1对。脊神经前根为运动性,由脊髓前角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后根为感觉性,感觉神经的一级神经元在脊神经节,其近心端称节前、远心端称节后。脊神经於出椎...  相似文献   

4.
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诊断和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诊断和手术治疗探讨刘胜,王国安,曹作为,陈坚粘连性蛛网膜炎的发病率在脊髓压迫症中居第二位[1]。我院于1978年5月~1992年6月共收治47例经椎管造影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黄韧带肥厚是引起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的常见原因之一,自从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Yamaguchi报道黄韧带骨化引起脊髓压迫和椎管狭窄以来,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渐加深。但其起病隐袭,症状渐重,脊髓压迫以后侧索病变为主,临床表现酷似亚急性联合变性,极易误诊。现将我科五年来经MRI/CT检查,临床确诊的25例胸段黄韧带肥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深对此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椎板复位术在椎管内疾病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报告31例椎管内病变切除后行椎板复位术,目的是保持脊柱的正常结构完整,避免椎板切除后脊柱变形。31例椎管病变中,椎管内肿瘤18例,脊髓空洞5例,椎管狭窄8例。采用整块切除,术后椎板复位固定,椎板切除数1~5个,平均2.8个。经手术后6个月~2年随诊,31例患者中,20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9例明显改善,2例好转,无1例加重。31例患者的脊柱序列均正常,无1例脊柱畸形和椎体滑脱者。  相似文献   

7.
椎管狭窄症是由椎管狭小引起马尾神经或脊髓压迫所出现的症候群。其临床症状较复杂,易被误诊或忽视。我院自1976年以来的3年中,遇到椎管狭窄症11例,均为临床和手术所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年龄和性别男9例,女2例。年龄:33~57岁,40岁以上9例。主要症状和体征病程为2个月至5年,8个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一期切除椎管内外生长脊神经根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椎管内外生长的脊神经根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动力系统按需去除脊椎骨性结构,分块切除肿瘤。结果9例全部一期手术全切,术后2周内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残留。随访3个月至3年未见肿瘤复发,4例有相应脊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障碍,无肢体活动障碍。未出现脊椎不稳定的表现。病理学结果:神经纤维瘤6例,神经鞘膜瘤3例。结论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技术,术中使用动力系统,可以一期切除椎管内外生长的脊神经根肿瘤,并可以使脊椎的稳定性损害降到最低。熟悉脊椎及脊神经根的解剖,良好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颈椎椎管狭窄是导致颈部脊髓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疾病:一般分为发育性椎管狭窄、获得性椎管狭窄和动力性椎管狭窄三种不同类型。其测量方法各不相问,后两类型测量方法比较一致,而前者测量方法较多,现综述如下。 一、椎管狭窄分类 (-)发育性椎管狭窄:Hinck等(1962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他通过X线拍片测量了48例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1例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节细胞神经瘤,结合文献复习,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颈段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学表现常为哑铃形,易误诊为神经鞘瘤;可直接起源于椎管内,也可经椎管外长入椎管内,这与脊髓及脊神经根症状出现的早晚有关;病理表现为肿瘤组织中散在分布分化成熟的神经节细胞;主要依靠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论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节细胞神经瘤易误诊为神经鞘瘤,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一期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脊髓空洞症外科治疗新方法──脊神经后根分流术常义,陈国志,肖安平,杨纶先,马俊我院采用脊神经后根囊腔内引流的新方法治疗脊髓空洞症9例。其手术目的不仅在于消除或减轻空洞内囊液对脊髓的持续性压迫,而且防止了术后囊腔闭合所致的囊液重新积聚。经1~6年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椎管内囊性神经鞘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防止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153例椎管肿瘤中符合囊性神经鞘瘤的4例病例.结果 椎管内囊性神经鞘瘤多先表现为神经根激惹或受压的症状,除非肿瘤较大时才表现为马尾或脊髓受压的症状;CT检查本组误诊1例,而MRI检查3例,能明确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及与脊髓、马尾等邻近组织的关系;4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后预后好,无复发.结论 认真分析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可避免椎管内囊性神经鞘瘤的误诊发生,MRI检查为首选检查方法;手术完整切除病灶,预后良好,不复发.  相似文献   

13.
颈椎椎管狭窄有原发性(发育性)和继发性狭窄。前者由于椎弓根、关节小面和椎板这三个决定椎管矢状径的因素发育异常所致,后者则由于广泛的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等继发性病变所引起。颈前路手术不能解除椎管狭窄,广泛的椎板切除术是解除狭窄的合理方法,但有造成颈椎不稳定,半脱位,鹅颈畸形,瘢痕压迫脊髓以及病人颈后怕受压和心理上不安全感。为此,很多学者设计椎管成形术以扩大椎管而又保持椎管完整。我院自1986年5月至1988年5月共进行5例,并作了改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脊髓血管畸形(SVM)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SV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SVM病例曾误诊为脊髓炎9例,脊髓脱髓鞘疾病或多发性硬化7例,脊柱退行性疾病6例,自发性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脊髓占位性病变1例,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1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1例,周围神经病1,肌病1例。结论对SVM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多样性和SVM影像学特征认识不足,病史不详细、体格检查不仔细,临床诊疗思路狭窄是SVM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5例椎管内巨大脊神经鞘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椎管内脊神经鞘瘤是临床常见肿瘤,它占整个椎管肿瘤的1/4,超过髓外硬脊膜下肿瘤的1/3[1]。我们通常把临床少见的、累及多个脊髓/椎体节段的脊神经鞘瘤理解为巨大型椎管内脊神经鞘瘤。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5例巨大型椎管内脊神经鞘瘤,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4例,年龄28~56岁,平均41.2岁。首发症状均有根性疼痛,病程1.5~4.5年,平均2.8年,均有长期按颈椎病、腰椎病治疗病史。住院时所有病例的根性疼痛症状均已缓解,病人主诉头痛、走路不稳2例,肢体麻木伴无力3例。5例都有肢体肌力下降和深、浅感觉减退,…  相似文献   

16.
儿童脑性瘫痪不同手术方法比较分析(附54例报告)穆玉法常义马骏林毅兴陈永严赵鹏来自1987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脑瘫54例,现将结果及有关问题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分别采用脑立体定向术与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前者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造影与CT脊髓造影在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tenosis with scoliosis,DLSS)中的诊断价值,并与MRI扫描、手术所见相比较。 方法:选择2004-01/2007-06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DLSS 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经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观察,其中43例同时行MRI扫描。通过脊髓造影与CT脊髓造影的影像进行分析,确定其椎管狭窄部位、病变范围和病变程度,并与术中所见及MRI比较。 结果:①脊髓造影与CT脊髓造影的表现:DLSS对硬膜囊或神经根的压迫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复杂,除与关节突肥大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退变突出有关外,还与关节突关节半脱位、椎弓根移位压迫神经根等因素有关。②与手术所见的符合率:脊髓造影、CT脊髓造影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7.6%和92.8%,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正确率为95.3%;对于不同弯度的DLSS,二者的诊断正确率无明显差异。③与MRI比较:在弯度较大的DLSS中,脊髓造影与CT脊髓造影的诊断正确率高于MRI。 结论:脊髓造影和与CT脊髓造影的联合应用于DLSS诊断正确率较高,对于弯度较大的DLSS诊断正确率优于MR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既能手术全切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又能维护和保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最佳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作者采用显微手术结合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29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硬膜外椎间孔内外沟通型49例,硬膜下椎间孔内外沟通型68例,椎旁巨大型12例.术中采用脊髓肌电或脊髓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相应节段脊髓和脊神经功能.对肿瘤侵犯椎体、椎弓根或椎间关节严重影响到脊柱稳定性时,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行相应节段椎体重建和(或)椎弓根固定融合手术.结果 手术全切123例,近全切除6例;切除肿瘤后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手术47例,其中3例行颈前路椎体重建及固定融合术,44例行经椎弓根后路脊柱内固定术.术后病理:神经鞘瘤99例,神经纤维瘤8例,脊膜瘤9例,节细胞神经瘤5例,畸胎瘤1例,其他恶性肿瘤7例.术后2周原术前神经功能改善122例,症状同术前6例,加重1例.无手术感染、瘫痪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122例良性肿瘤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加重及复发病例.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3例死亡.结论 全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同时,行相应的椎体重建和脊柱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此类肿瘤、维护脊柱稳定性并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IIB床资料54例患者中,男性33例和女性ZI例,年龄28~75岁,高发年龄组50~60岁。从放疗结束到脊髓症状出现最短6个月,最长12年,平均4~5年。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50例,下肢无力者20例,不能走路者34例.大小便异常者38例。病变部位胸上段16例,胸中段30例,胸下段8例。表现典型或不典型的脊髓半切征15例,不同程度弥散性脊髓横贯损伤者39例。脊髓损伤病变与放疗照射区域相一致。本组病例均经腰穿脑脊液动力学试验,提示椎管通畅,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其中10例做了脊髓造影,12例脊髓造影CT扫描,2例MRI检查。全部病例进行了诱发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的优点。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的颈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症16例,其中狭窄节段为3节段5例,4节段9例,5节段2例。所有病例均呈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有不同成度的后纵韧带骨化,生理曲度无明显异常。采用俯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后正中入路,两侧显露至小关节突外缘,用超声切骨刀离断双侧椎板根部,将椎板连同黄韧带一块从硬脊膜剥离并取下。将长度为5~7 mm的"Z"型双孔钛连接片用钛钉固定在椎板断端及侧块上,使椎板架高3~5 mm。椎管扩大的范围应跨越狭窄部位上下各一个节段,这样就防止脊髓在扩大节段处形成的"弯折"。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复查颈椎CT椎管扩大前后径约3~5 mm。复查MRI示病变节段硬脊膜受压明显改善,术后JOA(日本矫形学会)评分提高2~5分,改善率大于60%。结论 "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型术式避免了单开门或双开门术式门轴侧的神经根刺激症状,且可使肌肉重新获得附着点,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它可保持颈椎运动的正常生理功能。对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有不同成度的后纵韧带骨化,生理曲度无明显异常,病变累及3个以上节段的病例是一种很好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