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博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14-715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探讨导致退出PD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我院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 APD)患者的资料,分析导致患者退出PD的原因及其所占比例。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接受PD患者89例,有32例患者退出腹膜透析,退出率为35.96%.退出原因:死亡20例,改血液透析7例,肾移植3例,经济原因2例。死亡主要原因为营养不良并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结论本组PD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为死亡,死亡原因与高龄、原发疾病、营养不良、患者文化程度、家属及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死亡首要原因为营养不良,故应掌握好透析时机及适应证,防止营养不良,制订个体化透析方案及PD患者透析后的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平衡试验(PET)在制定腹膜透析(PD)方案中的指导作用及护理要求。方法 :对28例PD患者进行了PET。结果:28例患者中,4例(14.3%)高转运,6例(21.4%)高平均转运,17例(60.7%)低平均转运,1例(3.6%)低转运,根据上述结果制定最佳PD方案,均达到透析充分的要求。结论:PD患者透析方案的制定应以患者的腹膜运转特性为依据,实施PET可使个体化PD方案的制定有了理论依据,同时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PET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量尿毒症腹膜透析(PD)患者、尿毒症非腹膜透析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PD后尿毒症患者SMA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尿毒症(50例,其中PD 25例、非PD患者25例)及健康对照者(25例))SMA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3组间管径(D)和收缩期峰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AKI行PD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存活组及死亡组,观察PD治疗前两组开始透析时间及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PD治疗后患儿血钾、血肌酐及中心静脉压均有改善(P<0.01),死亡组开始腹膜透析时间明显延后(P<0.01).结论 PD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AKI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年龄及开始透析时间可影响患儿预后,尽早开始PD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侯春江  杨莲花 《当代医学》2012,18(23):32-33
目的 对拟行腹膜透析(PD) 的终末期肾病(ESRD) 患者进行详尽的透析前评估,了解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居家PD治疗.方法 对135例2007~2010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拟行PD的ESRD患者从一般情况、心理状况、身体状况、PD可行性、独立治疗能力及经济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135例患者有117例适合行PD治疗,最终102例成功实施了PD.18例不适合行PD的患者中,7例因为有腹部手术史,6例因为经济困难,5例因为身体状况差,又无人照顾.15例放弃PD.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透析前评估,分析该患者是否适合进行PD,减少PD中途退出,延长透析年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腹膜平衡试验和透析充分性的变化,讨论PD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高PD效果。方法:选作腹膜透析患者25例,通过腹膜平衡试验和观察PD前后血BUN、Cr、Alb、UA、BG、离子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合并症的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PD时间10天~12个月,平均8.2个月。合并症有心衰8例,心绞痛1例,脑梗2例,各种感染4例。PD不充分10例。结论:早透析,充分透析可延长生存期。超滤不宜过多,过多可合并脑梗。感染可导致透析失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在治疗体外循环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行全麻体循环(CPB)手术且术后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CLS)患儿42例,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PD组)和常规治疗组(非PD组),PD组早期发现有渗漏现象即开始行腹膜透析,非PD组按照常规强心、利尿、补充胶体治疗.结果 PD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天数、病死率均显著低于非PD组;心功能很快恢复,渗漏现象很快改善;炎症介质IL-6、TNF-α治疗后各时段均明显低于非PD组.结论腹膜透析是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腹膜透析(PD)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PD技术治疗ARF 52例,其中并发急性肺水肿29例(55.8%)、高钾血症32例(61.5%)、昏迷16例(30.7%)、多脏器功能衰竭(MOF)6例(11.5%)、高分解ARF 3例.结果46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88.5%).结论PD不需要特殊设备,技术简单,安全可靠,不仅适用于无并发症的ARF患者,而且也适用于并发急性肺水肿、高钾血症、脑水肿、MOF、高分解型ARF及幼儿患者.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肾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腹膜转运功能被认为是影响PD疗效及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1].然而有研究表明,腹膜转运状态本身并不是引起死亡和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2-3].也有研究显示,高转运腹膜功能与糖尿病腹透患者技术失败相关,但并不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44例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结果,41例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继续PD治疗.3例真菌性腹膜炎患者拔出腹透管,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受各种因素影响,加强透析前后患者的培训是减少腹膜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腹膜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时植管方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龙海 《安徽医学》2005,26(2):127-129
目的 初步探讨腹膜透析 (PD)治疗肾功能衰竭时植管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其个体化治疗的实施方案。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月~ 2 0 0 4年 9月对 2 6例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在不同条件下手术植入腹膜透析管 ,均采取解剖法植管 ,选用直形标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及PD双联系统装置。结果 成功植入腹膜透析管 ,术后无论是立即作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 ,或是由间歇性腹膜透析 (IPD)过渡到CAPD者均未出现手术切口及隧道口渗液、感染等。除3例患者未到拆线期死亡外 ,其余 2 3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对于某些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 ,PD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不需特殊设备 ,植管方法及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不受时间、地点、空间及环境的影响。在PD植管中 ,注意手术切口和隧道口渗液 ,应双荷包缝合腹直肌后鞘 ,并仔细缝合腹直肌前鞘。制定PD计划时 ,应按患者的个体化PD治疗方案实施。迄今PD仍是救治各种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基层医疗单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但PD相关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病例及报道非常少,诊断难度大,治疗复杂、周期长,经抗感染及抗结核治疗后可治愈。本文结合1例PD相关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D相关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及治疗特殊性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微炎症及痛风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收治的尿毒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8例,其中接受血液透析51例(HD组),接受腹膜透析47例(PD组),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有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分为发作组(A组)和未发作组(NA组),按照其发生次数分为0次、1或2次、3或4次、≥5次4个等级,分别比较HD组与PD组、A组与NA组微炎症因子水平,并比较HD组和PD组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例数的差异。结果 PD组体内微炎症因子水平低于HD组患者体内微炎症水平(P?<0.05);A组患者体内微炎症因子平均水平较NA组患者高(P?<0.05);PD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例数低于HD组(P?<0.05)。结论 腹膜透析相较血液透析可降低尿毒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其可能机制为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水平远低于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CRF)患者,行居家腹膜透析(PD)的规范化护理培训效果.方法:通过专业腹透护士对本院肾内科171例CRF患者和家属给予居家腹膜透析知识、操作技能、预防感染、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全方面的规范化培训.结果:171例CRF患者及家属经规范化培训后均能掌握自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顺利居家PD.结论:居家腹膜透析的规范化护理培训,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了CRF患者的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从腹膜透析(PD)流出液中分离、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的方法,并检测上皮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及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方法 从25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PD流出液中分离HPMC,并在体外进行原代培养.根据开始透析的时间分为新开管组(10例)和透析半年以上组(15例).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E-cadherin、claudin-1及α-SMA mRNA表达.结果 22例患者(新开管组10例,半年以上组12例)PD流出液分离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成活,经鉴定均具有HPMC的特征.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半年以上组较新开管组分离的HPMC细胞E-cadherin、claudin-1 mRNA表达降低,α-SMA mRNA表达增高(P<0.05),提示出现了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结论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PD流出液分离培养原代HPMC的方法,并证实长期PD患者HPMC存在EMT倾向.该研究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腹膜纤维化(PF)和超滤衰竭(UFF)提供了新的方法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PD)患者退出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腹膜透析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167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25.7%)退出PD,43例中死亡20例(46.5%),转血液透析(HD)治疗21例(48.8%),肾移植1例(2.3%)及失访1例(2.3%),调查其死亡及转HD治疗的原因。结果:20例腹膜透析死亡患者主要原因为感染(35%),其次为心血管疾病(30%),经济因素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21例腹膜透析患者转HD的首要原因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47.8%),医保政策也是转血透的重要原因(17.4%)。结论:①感染及心脑血管疾病为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与全身营养状况不良,钙磷失调有关。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仍为腹膜透析患者退出转HD治疗的主要原因。③经济因素及医保政策也是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腹膜透析(PD)相关腹膜炎的发生情况,为腹膜透析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果和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稳定腹膜透析患者75例,通过MQSGA、BMI、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相似文献   

18.
徐志坚 《微创医学》2013,8(1):65-67
目的 探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代替腹膜透析管在儿童急诊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不同年龄段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患儿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代替PD管,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床边置管,PD液分别从两个不同通路流入、流出腹腔.结果 所有患儿都能超滤出多余的水分,循环和呼吸好转,尿量增加,均未发生腹腔脏器损伤、出血、腹膜炎或腹壁渗漏等严重导管相关性并发症.8例ARF患儿6例抢救成功,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PD结束时,血清SCr、BUN、K+、CO2CP等代谢指标改善非常显著.结论 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代替PD管进行儿童急诊PD安全、有效、简便.  相似文献   

19.
黄培华 《黑龙江医学》2004,28(5):333-334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 (PD)充分性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透析不充分的 1 9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 ,采用腹膜平衡试验 (PET) ,并根据PET结果对患者原有的PD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分别观察调整前及调整后 3个月的透析充分性指标 :即临床指标、尿素清除率 (KT/V)和肌酐清除率 (Ccr)。同时 ,评估营养指标 :血清白蛋白 (Alb)及血红蛋白 (Hb)。结果 调整透析方案前 ,在透析不充分的情况下 ,患者的营养指标低下 ,根据PET结果对原有的PD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后 ,1 9例患者中有 1 8例透析达到充分指标 ,Alb与Hb值与调整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提高 (P <0 0 1 ) ,余下的 1例患者透析仍不充分 ,故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充分透析可改善PD患者的营养状态。PET可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PD方案 ,从而使透析达到充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由于不能耐受血液透析 ( HD)而改为腹膜透析 ( PD)的尿毒症患者在 PD前的贫血状况。评价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贫血效果。方法 :1 6例维持性 HD 5个月~ 5年的尿毒症患者 ,HD时反复出现低血压 4例 ,心衰加重 8例 ,并发脑出血 4例 ,均改为 Baxter双联系统每日 4袋 2升的透析液行 CAPD 3个月~ 2年。在铁剂用量不变的条件下 ,观察患者在HD与 PD期间 ,血液中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的值 ,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结果 :改为 PD后 ,患者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较 HD时均有明显升高 ,( P<0 .0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