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小云 《全科护理》2014,(28):2646-2647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25例病人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除,未发生手术配合并发症。[结论]加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 Joimax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分别从病人、护士及设备方面总结分析150例病人实施经皮 Joimax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150例手术采取相应的手术配合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下地活动早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注意保暖,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以及医患双方的自身防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8例在椎间孔镜下行椎体切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围术期进行健康教育、术前检查和训练、术后病情监测、心理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等优质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8例病人经过精心的围术期优质化护理干预,病人住院时间为4d~10d(5.8d±0.5d);病人术后疗效随访(Macnad标准)。优18例,良8例,可2例,差0例,整体优良率为92.9%(26/28);术后疼痛VAS评分为0.6分~1.7分(1.2分±0.2分);病人整体治疗满意率达96.4%(27/28)。[结论]对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在围术期使用的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改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徐飞雁 《当代护士》2017,(11):36-37
总结了122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患者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经皮椎间孔镜具有微创、恢复良好等优点,治疗腰椎盘突出症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认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层次护理需求的手术全期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依照住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病人接受多层次护理需求的手术全期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安全度及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安全度评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病人施以多层次护理需求的手术全期护理,能提高该类病人的安全感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舒适护理。[方法]对29例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舒适护理,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病人护理前后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病人近期优良率93.10%,实施舒适护理后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均有改善且获得了安全感和舒适感,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满意率100%。[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增加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提高病人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经验及护理后临床疗效。结果: 术中未发生手术配合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减轻甚至消失。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围手术期规范护理对手术的进行及疗效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素芳  张秀明  阎艳  张秀英 《全科护理》2012,(31):2935-2936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20例病人手术80min~180min,平均116min,无硬脊膜、神经根损伤及其他严重损伤,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和变态反应。[结论]加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术后患者的康复率。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本组抽取112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有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活动吗指导等,经护理后,患者疼痛缓解,术前能调整心态,正视疾病和手术,术中能很好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康复较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及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38例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38例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观察38例患者的疼痛、焦虑及生活质量等评分情况。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的随访,3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切口感染,有1例患者术后复发。术后患者疼痛、焦虑、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与术前对比显著改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性。方法:对80例腰椎间盘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的治疗,术前、术后全程细心观察,精心护理,总结经验。结果:本组80例患者在实施经皮椎间孔镜的治疗下由于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及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后正确的体位训练,功能锻炼后均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腰椎间盘治疗有效果。术前,术后指导及术后系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老年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定(ODI)指数,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良率为89.36%。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LDH患者疗效显著,而及时、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综合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恢复情况。[结果]7d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合有效、规范、合理的中医辨证综合护理可明显减轻病人身体痛苦及心理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石雪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61-6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了我院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住院1周出院,术前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为(5.88±1.65)分,术后为(2.25±0.37)分,疼痛明显减轻(P<0.05),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韶秀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且较经济等优点,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指导正确的体位训练,术后系统、科学的专科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多层次需求的术后护理所产生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42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7月收治实施多层次需求术后护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42例作为研究组。两组病人在手术前1 d及手术后1 d接受舒适度量表、安全度量表测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的生理舒适、精神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环境舒适和整体舒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在安全感各维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多层次需求的术后护理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能提高其舒适度和安全度。  相似文献   

16.
胡婵 《医学临床研究》2013,(8):1662-1663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对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患者,加强术前准备及心理支持护理,术后指导正确体位、严密护理及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临床疗效及主观满意度等方面的随访。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分别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进行评价,对比计算改善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为(2.13±3.18)分,明显低于术前的(7.93±1.16)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例患者中“优”79例,“良”36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87.8%。[结论]严密观察、正确的康复护理是确保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O-ARM导航导杆应用于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应用O-ARM导航导杆辅助下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对手术体位、O-ARM及导航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配合、注意事项等进行总结,并制定出O-ARM导航导杆辅助下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手术的护理常规。[结果]所有在O-ARM导航导杆辅助下进行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病人经过专业的手术护理配合都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5min,术后病人腰腿痛症状即刻缓解,直腿抬高试验转阴性,且并未发生并发症,术后第2天均能康复出院。[结论]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O-ARM导航导杆辅助下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期间,术中予以专业的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辐射量的损害,利于伤口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包括加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手术后进行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功能锻炼,评价该综合护理疗效。认为采取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十分重要,优质、全面、系统的专科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韩翠平  吴莹 《家庭护士》2009,7(4):300-301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9例,症状改善不明显1例.[结论]加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8月—2017年08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单一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改良MacNab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78例患者术后VAS、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月、12个月VAS、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93.59%。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后脊柱结构稳定、近期临床疗效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