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不同类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 8例不同类型的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采用下腔静脉不完全阻断法2例、体外循环法2例、下腔静脉-右心房(或下腔静脉)转流法4例,摘取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结果 8例均顺利切除患肾,取出瘤栓,术后恢复良好;切口一期愈合,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下腔静脉-右心房(或下腔静脉)转流法完全阻断下腔静脉摘取较长的瘤栓,具有操作简单,回心血流量较大,不需特殊设备,术后并发症较少之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岁;右肾癌伴腔静脉瘤栓31例,左肾癌伴腔静脉瘤栓7例;Ⅰ级瘤栓8例,Ⅱ级24例,Ⅲ级3例,Ⅳ级3例。所有患者均行肾癌根治切除及取瘤栓术,其中35例下腔静脉阻断下切除下腔静脉瘤栓,3例瘤栓达右心房,在体外循环腔静脉心房分流下取瘤栓。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6~114个月,平均41个月,21例无瘤生存(55.2%),2例复发转移带瘤生存(5.2%),13例肿瘤转移死亡(34.2%),2例失访。结论没有转移的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如能完整切除,并非手术禁忌和愈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容易侵袭肾静脉形成癌栓。肾癌伴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发生率为5%~10%~([1])。癌栓可累及下腔静脉各段,甚至到达右心房。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是目前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极大。本院泌尿科于2016年8月收治1例肾癌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下肾癌根治和下腔静脉癌栓取栓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细胞癌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易向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延伸为癌栓,甚至到达右心房,肾静脉癌栓发生率为30%,下腔静脉癌栓发生率为4%~10%,右心房癌栓发生率为0.3%~1%[1,2].手术切除肾细胞癌及下腔静脉癌栓是唯一有可能治愈的方法[3].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7岁,以“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20天”为主诉人院。入院后经双肾CT、DSA等检查后诊断:右肾癌伴右静脉、腔静脉癌栓。并经肾动脉插管栓塞 化疗,经全科讨论后认为患者年龄尚轻,一般情况尚好,可以积极手术以取得更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例右肾癌并发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癌并发下腔静脉癌栓及右心房癌栓患者临床上很少见。近年来国外对此类患者的治疗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麻醉下手术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国内尚无成功报道。我科于1997年5月收治了11例此类患者,鉴于此例手术的复杂性及并发症的特殊性,本文就其手术前后护理工作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并肝下型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并癌栓切除术,分别采用下腔静脉切开、下腔静脉部分切除和节段性下腔静脉切除三种方法取出癌栓。结果 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大出血、肺梗塞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38个月和76个月死亡,3例仍健在,平均存活时间为54个月,1例术后18个月后失访。结论右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能够安全地进行,根治性肾切除并癌栓切除术能够使患者获得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治疗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术后的护理方式和技巧。其中男17例,女9例,中位年龄46岁;右侧12例,左侧14例;Ⅰ级瘤栓6例,Ⅱ级11例,Ⅲ级6例,Ⅳ级3例。结果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围术期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并积极应对,24例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弹干预措施,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痒的发生率,促讲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肝松解技术处理肾癌伴肝内下腔静脉瘤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10例肾细胞癌伴肝内下腔静脉瘤栓患者,采取术前心理疏导、预防癌栓脱落,术后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通过精心护理,未发生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均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1月~4年,未见明显复发转移。结论通过对肾细胞癌伴肝内下腔静脉瘤栓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肾上腺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分期、分型及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例肾母细胞瘤、1例右肾移行细胞癌及1例左肾上腺皮质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和生存期.结果:术前CT检查能发现下腔静脉癌栓并对癌栓延伸范围显示清楚,但不能判断癌栓是否有浸润性.术后随访7~25个月.左肾母细胞瘤患者术后存活7个月,患者因肿瘤局部复发死亡.左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存活25个月.右肾癌患者术后存活18个月,死于肿瘤全身转移.结论:肾及肾上腺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不是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应当行MRI扫描对下腔静脉癌栓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分型,积极的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患男,74岁。主诉因腹胀、纳差、乏力1年,加重伴腹痛5d就诊。查体:T36.6℃,P80次/min,神志清,精神差,全腹膨隆、轻压痛,以双侧腹为重。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肋缘下约5cm,剑突下约5cm,肝区叩击痛阳性。左肾区叩击痛阳性,腹腔无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CT在诊断右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分析4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超声与CT检查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和CT诊断下腔静脉癌栓的准确性相同,彩色多普勒对判断梗阻程度及癌栓上界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胡爱青  朱鑫玲  王志艳 《全科护理》2012,10(19):1822-1823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肾癌伴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病人不再被放弃手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此类病人接受肾癌根治并彻底清除下腔静脉中的癌栓,其5年生存率可达53.0%~72.7%[1]。目前该手术已被认为是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2012年3月我院为1例高龄病人在普通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右肾癌根治和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8岁,发现右上腹肿物半个月,无肉眼血尿.查体示右肾区可触及达脐水平线以下2.0 cm的质硬性包块,活动性差,无压痛及扣击痛;CT示右肾体积增大,内见大片状边缘不规则混合密度影,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动脉期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内有低密度影,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内可见低密度影.诊断右肾癌,右肾静脉、下腔静脉瘤栓.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5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半月余来我院就诊.既往股骨头坏死10余年.体格检查:T 36.9℃,BP17.3/10.6 kPa,心脏听诊未闻及异常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轻度浮肿,右侧腹部触及大小约18.5 cm×11.7 cm包块,质硬、高低不平、活动欠佳,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3.88×109/L,N 0.69,L 0.29,Hb 114g/L.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侵犯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形成癌栓者并不少见,临床上治疗较困难。自1999年以来,我科对14例肝细胞癌合并IVC癌栓者成功施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岁-56岁,平均46岁;均伴有乙型肝炎和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肿瘤位于右肝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导管阻断在合并Ⅱ、Ⅲ型下腔静脉瘤栓的肾癌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自2006年7月至2011年3月治疗的11例合并Ⅱ、Ⅲ型下腔静脉瘤栓的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1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4岁(36~66岁),所有患者均经术前CT、MRI或彩超明确肿瘤及瘤栓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在DSA下经颈内静脉预置球囊导管在瘤栓附近,术中充盈球囊阻断下腔静脉后再切除肾脏及瘤栓。手术时间为(67.3±12.3)min,手术出血量为(762.3±125.5)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6±1.8)d,无手术或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为81%,3年生存率为54%。结论经皮球囊导管阻断法在肾癌合并Ⅱ、Ⅲ型下腔静脉瘤栓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预防瘤栓脱落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多科联合肾癌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的术中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配合、整体护理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7年8月完成该类手术的患者.结果 34例多科联合手术的顺利完成.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配合默契的团队、完备的风险应急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CT、彩超诊断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术前经CT、彩超诊断为肾癌下腔静脉癌检病人的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诊断准确度72.2%、敏感度714%、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90.9%;彩超则分别为72.7%、75%、66.7%、857%;联合检查组则为90.9%、100%、66.7%及88.9%,联合检查诊断准确度明显优于CT或彩超单项检查。结论:CT或彩超诊断肾癌下胜静脉癌栓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能力,并可替代创伤性大的下腔静脉造影。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8岁,因“间断左腰痛3年,加重半月,CT发现左肾占位15d”于2007年9月17日入院。患者间断左腰痛3年,近15d加重,于外院行CT检查示“左肾占位伴下腔静脉转移”。患者无发热、血尿等症状。近期体重下降约5kg。既往史:3年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T36.5℃,BP120/70mmHg。一般情况好,全身查体无异常。泌尿外科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