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督脉穴,对照组针刺常规穴。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0.0%,对照组愈显率为33.3%,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根结穴加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根结对穴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针刺5次,治疗10次后判定疗效。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下腰痛评分(M-JOA)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程度分级及改善率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根结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洁新 《河北中医》2012,34(9):1381-138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脱出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股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由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造成,以第4腰椎~第5腰椎、第5腰椎~第1骶椎间盘发病率最高,占腰椎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钩活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无菌操作技术下进行局麻,对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三穴进行钩治,715d治疗1次,3次为1疗程。结果:1次有效率87.18%,无效10例;2次有效率93.33%,无效5例;3次有效率95.23%,无效2例结论:钩活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方便,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缪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缪刺法治疗腰突症的疗效。方法 将检查出健侧腰 4夹脊、腰 5夹脊穴压痛的 ,并且压痛在 以上的腰突症患者 6 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4例 ,治疗组采用健侧穴位注射 ,对照组则在患侧施穴位注射 ,两组均共同针刺患侧环跳穴 ,并进行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 治疗 3次 ,治疗组显效 14例 (4 1.2 % ) ,对照组无显效 ,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腰突症患者夹脊穴压痛在健侧的用缪刺法治疗 ,疗效明显优于治疗患侧的常规刺法。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笔者近年来 ,根据西医诊断学标准进行分型而相应采用不同穴位治疗腰突症 40例 ,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40例 ,腰4~ 5椎间盘突出 ,伴有一侧或双侧神经根压迫表现者属 型 ,2 2例 ;腰5~骶1椎间盘突出 ,伴有一侧或双侧神经根压迫表现者属 型 ,1 2例 ;腰椎间盘髓核突出 ,包括中央型和纵向型 ,无神经根压迫表现者属 型 ,6例。病程最短 8d,最长 1 2年。治疗方法1 .取穴根据患者疼痛部位 ,多取足太阳经穴为主 ,兼取足少阳经穴为辅。其中 型取大肠俞、环跳、阳陵泉 …  相似文献   

7.
万晓春 《陕西中医》2006,27(7):861-862
目的:观察夹脊穴注射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与病变相对应的双侧夹脊穴,以骨肽注射液4~8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至20ml穴位注射,并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4.53%。提示:针刺可通过促进外周炎性组织阿片肽的释放而发挥免疫调控作用;电针能改善神经根周围微循环,消除炎性介质;而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兼有穴位刺激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抗炎镇痛、消除无菌性炎症。  相似文献   

8.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寻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太阳经之秩边、承扶、殷门、承山、昆仑和(或)少阳经之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及阿是穴等。以上穴位除委中外均行温针灸,每天治疗1次。对照组取穴、针刺法同观察组,只针刺不施灸,每天治疗1次。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愈显率90.03%,对照组愈显率6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 ,我们选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华佗夹脊穴 ,辅以针刺治疗腰突症 ,并与单纯针刺组进行疗效比较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 1 6例均经 CT或 MRI扫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随机分为穴注组与对照组。穴注组 5 6例 ,男性 3 7例 ,女性 1 9例 ;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症,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上以腰痛,同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伴有下肢感觉障碍及腰腿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笔者近年来应用腰夹脊穴深刺法治疗本病57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42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弥可保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6 0例腰突症患者采用弥可保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的方法 ,并与 16 0例维生素 B1 2 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 86 .2 5 % ,与对照组有效率 79.38%比较 ,统计学处理 P<0 .0 1,有显著差异。结论 弥可保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维生素 B1 2 注射液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2.
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长毫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深刺腰部夹脊穴)与对照组44例(常规刺夹脊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深刺腰部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腹针与体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3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66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对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患者中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4.
针推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与单一针灸、推拿疗法的相对差异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针推组、针组和推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针推组痊愈率(55.2%)和总有效率(100.0%)均明显高于针组(31.0%和86.9%)和推组(34.7%和91.8%),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针推结合疗法优于单一的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弥可保注射液)和对照组76例(维生素B12注射液),采用穴位注射受压神经根相应节段夹脊穴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25%,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两组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表明"弥可保"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维生素B12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6.
腹针加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腹针加牵引、体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针加牵引、体针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加体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而对照组为89.2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针加牵引、体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确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刺配合硬膜外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0):25-26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硬膜外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299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硬膜外注射法,对照组则单纯采用硬膜外注射法。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为76.32%和97.37%,对照组分别为69.39%和87.77%,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腹针与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90例及针刺组90例。确定治疗处方、针刺深度、手法、留针时间、疗程。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评分,由第三者进行盲法评价,对结果进行意向性治疗分析判定疗效。结果腹针组90例,结果优49例,占54.4%,良24例,占26.7%,可13例,占14.5%,差4例,占4.4%,总有效率95.6%:针刺组90例,结果优42例,占46.7%,良22例,占24.4%,可19例,占21.1%,差7例,占7.8%,总有效率92.2%。结论经统计学处理分析,表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针组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微创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创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神经节段取穴微创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埋线治疗。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后与2个疗程后愈显率分别为90.9%和92.4%,对照组分别为66.0%和8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基于神经节段取穴的微创埋线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