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了解左旋咪唑(LMS)不同阶段给药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内MCP-1、MIP-1 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分别在免疫前(LMS1)、免疫同时(LMS 2)、免疫后(LMS 3)给予LMS 10mg·kg-1,采用行为学变化观察发病情况,常规苏木精-伊红和Kluver&Barrera 髓鞘染包法观察CNS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MCP-1、MIP-1 α的表达.结果LMS1及LMS2组能加重行为学及病理变化(P<0.01,P<0.05),而LMS3组出现复发.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和EAE组相比,LMS1,LMS2组MCP-1、MIP-1α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LMS能明显增加EAE大鼠CNS内MCP-1、MIP-1 α的表达.提示LMS有促进EAE炎性细胞的趋化、激活作用,在免疫反应炎症细胞向CNS迁移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扰素(IFN)β-1b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从趋化因子角度探讨IFNβ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机制。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干预组(n=12)在免疫当天至免疫后第16天隔日一次皮下注射10000单位IFNβ-1b,对照组(n=12)则同时予1mL PBS皮下注射。比较两组EAE小鼠的临床表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比较两组EAE脊髓中MCP-1表达及MCP-1mRNA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FNβ-1b干预组小鼠发病明显延迟,症状明显减轻,同时脊髓中MCP-1的表达及MCP-1mRNA的水平显著下调。结论IFNβ-1b可抑制EAE小鼠CNS中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M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克生(Ida)对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豚鼠脊髓匀浆加完全福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观察Ida 0.5、1.5和4.5mg·kg^-1剂量组对大鼠的EAE发病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应用苏木精-伊红和Kluver & Barrera髓鞘染色方法观察大鼠CNS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CNS内MCP-1、MIP-1α表达的变化。结果:Ida 1.5和4.5mg·kg^-1组的EAE发病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Ida3个不同剂量Ida干预组的CNS内MCP-1、MIP-1α的表达呈现不同程度地减少。结论:不同剂量的Ida能改善EAE,以1.5和4.5mg·kg^-1组的效果更显著。推测可能与咪唑啉2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的化学抑制剂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34只雌性C57BL/6小鼠分为3组(两组干预组各12只及对照组10只),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诱导建立EAE模型.两组干预组分别用200μL浓度为2mmol/L及4mmol/L的cPLA2特异性抑制剂-花生四烯酸三氟甲基酮(AACOCF3)在免疫当天至免疫后第16天隔日一次给小鼠腹腔内注射,对照组则不采取干预措施,比较各组EAE小鼠临床表现及高峰期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各组脊髓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表达的差异。结果 两干预组EAE小鼠的临床及病理改变均较对照组显著减轻,干预组小鼠脊髓中cPLA2、MCP-1、MIP—1α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低,上述改变与AACOCF3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cPLA2化学抑制剂对EAE有治疗作用,cPLA2可能参与调节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MCP-1及MIP-1α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发病不同时期的表达。方法8~10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2组,EAE组(n=20)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35-55多肽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诱发EAE,对照组(n=10)则用PBS液取代MOG35-55多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AE小鼠发病后第0天(初期)、第7天(高峰期)及第30天(恢复期)脊髓中cPLA2的表达情况。结果cPLA2在EAE发病初期及高峰期脊髓内表达明显增多,初期在绝大多数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高峰期时血管周围炎性细胞中表达相对增多,恢复期时表达下调;对照组小鼠脊髓中则没有cPLA2表达。结论cPLA2在EAE发病不同时期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EAE发生及发展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EAE大鼠的发病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Wistar大鼠EAE的过程中,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AE大鼠症状高峰期时星形胶质细胞开始激活,恢复期时激活达到高峰,而且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未见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结论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EAE大鼠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外周和中枢一氧化氮 (NO)在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中的动态变化 ,探讨EAE大鼠发病的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硝酸还原酶法 ,观察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Wistar大鼠EAE的过程中 ,脊髓内表达iNOS胶质细胞与外周NO代谢物NO 2 和NO 3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脊髓内未发现表达iNOS阳性细胞 ,表达iNOS的CNS胶质细胞可能是小胶质细胞 ,而且它的变化与EAE大鼠的病情一致 ,评分 2分和 3分EAE大鼠脊髓表达iNOS的小胶质细胞比评分 1分大鼠明显增多 (P <0 .0 1) ,恢复期EAE大鼠表达iNOS的小胶质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1)。EAE大鼠外周血清NO值随症状程度加重而升高 ,但在EAE恢复期时仍保持较高水平。未发病大鼠血清NO值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小胶质细胞产生的NO可能在急性期EAE大鼠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小鼠病灶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MOG35-55诱导apo E基因敲除的C57BL/6小鼠(apo E-/-EAE组)及野生型C57BL/6小鼠(普通EAE组),建立EAE模型。取免疫后35 d的EAE小鼠的大脑及脊髓切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水通道蛋白4(AQP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apo E-/-EAE组和普通EAE组大脑和脊髓AQP4、GFAP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 E-/-EAE组大脑和脊髓AQP4、GFAP表达量均高于普通EA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E中存在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增生,apo E缺乏可以加重这一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的小胶质细胞Iba1、IL-1β和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MOG 35-55)免疫诱导C57BL/6雌性小鼠制备EAE小鼠模型。将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BMMSCs移植组、EAE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脑和脊髓的Iba1(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L-1β和IL-10的表达。结果 BMMSCs移植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要轻于EAE组,BMMSCs移植组脑和脊髓的Iba1和IL-1β表达水平低于EAE组(P0.05),而BMMSCs移植组脑和脊髓的IL-10表达水平高于EAE组(P0.05)。结论 BMMSCs能改善EAE小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了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抑制炎症因子IL-1β及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活化的小胶质细胞 (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 EAE)大鼠脊髓中的变化 ,探讨 EAE大鼠发病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 Wistar大鼠 EAE过程中脊髓内表达 MHC 、MHC 类抗原的小胶质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脊髓内未发现表达 MHC抗原细胞 ,实验组脊髓内表达 MHC 抗原细胞与表达 MHC 抗原细胞的分布和形态一致 ,小胶质细胞变化与 EAE大鼠的病程一致。动物临床症状评分 2分和 3分 EAE大鼠脊髓表达 MHC抗原的小胶质细胞比评分 1分大鼠明显增高 ( P <0 .0 1 ) ,恢复期 EAE大鼠表达 MHC抗原的小胶质细胞明显减少 ( P <0 .0 1 )。结论 活化小胶质细胞与 EAE大鼠的病情相关 ,提示其可能通过表达 MHC抗原在 EAE大鼠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脊髓中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变化。方法 C57BL/6小鼠12只随机分为EAE组和正常对照组。使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和完全弗氏佐剂混合抗原乳剂免疫C57BL/6小鼠制作EAE模型。每天2次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髓鞘LFB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发病高峰期(免疫后第19天)小鼠脊髓的病理变化、髓鞘脱失程度、CytC和AIF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AE组神经功能评分增加(P<0.01)、炎症细胞浸润增加(P<0.01)、脱髓鞘程度严重(P<0.01)、CytC和AIF表达均增加(P<0.01),而且与EAE的病情变化指标(最高症状评分、病理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EAE小鼠发病高峰期脊髓中CytC和AIF表达增加,提示EAE小鼠的病情变化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线粒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 E)拟肽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po E拟肽组、EAE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小鼠。EAE模型通过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为抗原诱导。Apo E拟肽组在免疫后第2 d到30 d每隔2 d按5 mg/(kg·d)背部皮下注射Apo E拟肽。EAE组和正常组均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免疫后第0~35 d每日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后第35d解剖小鼠,分离大脑和脊髓并行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脑干和脊髓的MMP-9和TIMP-1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小鼠均未发病。Apo E拟肽组、EAE组的小鼠全部发病,但各有1只小鼠发病后死亡。Apo E拟肽组与EAE组的发病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Apo E拟肽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峰值和慢性期(第35 d)均明显低于EAE组(均P0.05)。HE染色示,正常组未见炎症细胞浸润;EAE组小鼠大脑、脑干和脊髓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以脑干和脊髓较为明显;Apo E拟肽组小鼠CNS炎性细胞浸润相对于EAE组明显减少。EAE组小鼠大脑、脑干和脊髓的MMP-9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Apo E拟肽组小鼠大脑和脊髓的MMP-9表达要明显低于EAE组(均P0.05),其中Apo E拟肽组小鼠中脑和脊髓的MMP-9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正常组小鼠脊髓TIMP-1的表达明显高于EAE组和Apo E拟肽组(均P0.05)。而Apo E拟肽组与EAE组小鼠大脑、脑干和脊髓TIMP-1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po E拟肽能通过抑制大脑和脊髓MMP-9的表达改善EAE小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RNA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的表达;经鼻黏膜给予IFN-β 1b对EAE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运用同种鼠脊髓匀浆诱导EAE动物模型,主动免疫动物后通过鼻黏膜给IFN-β 1b或PBS连续7d,于免疫后8、12、18d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检测其脑、脊髓组织及脾脏中MCP-1的表达。结果 主动免疫12d,EAE进入症状高峰期,脑和脊髓组织以及脾淋巴细胞中MCP-1高表达,与8及12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IFN-β 1b组MCP-1表达受到明显抑制,以12d组最为明显,与EAE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MCP-1与EAE的发病密切相关,外周表达早于组织,鼻服IFN-β 1b可抑制外周淋巴细胞MCP-1表达,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炎性细胞浸润,使EAE发病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EAE小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 S1PR1、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EAE小鼠模型,用不同剂量小檗碱(berberine,BBR)干预EAE小鼠,并设置正常对照组,观察其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细胞浸润、脱髓鞘和AST上S1PR1、3受体表达情况。结果 BBR干预EAE小鼠后,症状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炎性浸润、脱髓鞘和胶质增生好转,AST表面S1PR1、S1PR3表达受抑制。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抑制AST上S1PR1、3受体表达,抑制AST活化,从而减轻炎性反应、脱髓鞘和胶质增生,缓解EAE小鼠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大脑小胶质细胞形态及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进行EAE造模后分为两组:①生理盐水组(潜伏期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②雷帕霉素组(潜伏期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次/日)。于发病高峰期时处死小鼠取大脑,采用Iba1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数量及形态;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质的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结果雷帕霉素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小胶质细胞数明显下降(P 0. 01),形态向M2表型转换。雷帕霉素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1表型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显著下降(P 0. 01)。结论雷帕霉素能抑制小鼠EAE模型大脑小胶质细胞活化,且抑制M1表型小胶质细胞的促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活化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种脑脊髓匀浆诱导EAE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免疫组织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对EAE不同病期炎性脱髓鞘病灶的反应,采用免疫组化法、ELISA法观察脑组织及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EAE发病前小胶质细胞即开始激活并持续至高峰期,形态学上表现为从正常的细小分枝状逐渐演变为高度分枝状、阿米巴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NF-α阳性细胞多为小胶质细胞。EAE大鼠发病前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TNF-α阳性细胞数及外周血TNF-α水平已升高并持续至高峰期。结论小胶质细胞活化伴随EAE发病的整个过程。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可能通过合成和释放多种炎症介导物及细胞因子如TNF-α,进一步扩大炎症反应,进而促使髓鞘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2-BF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CNS小胶质细胞活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7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组和2-BFI干预组,每组9只。采用MOG_(35-55)免疫法制作经典EAE模型。2-BFI干预组小鼠于EAE造模后当日起腹腔注射2-BFI 20 mg/kg,2次/d,连续14 d。正常对照组和EAE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每日观察并记录动物的行为学变化、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后第20 d处死各组小鼠,采用HE染色和LFB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诱导型小鼠CNS中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蛋白和离子钙接头分子(Iba-1)的表达,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和iNOS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未见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与EAE组相比,2-BFI干预组日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CNS脊髓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脱失严重程度明显减轻,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iNOS蛋白表达明显减少,MDA含量降低(P0.05~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NOS表达水平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596,P0.01)。结论 2-BFI能减轻EAE小鼠临床症状和组织学改变,2-BFI对EAE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于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减轻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咪唑克生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EAE-咪唑克生组(免疫当日开始给予咪唑克生2 mg·kg~(-1),腹腔注射,连续14 d)、EAE-生理盐水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组。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诱导制作EAE大鼠模型。每天观察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胶质细胞(Iba1阳性)的激活与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发病高峰期(免疫后15 d)脑组织中IL-17,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EAE-生理盐水组比较,EAE-咪唑克生组(1)日均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最大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1);(2)苏木精-伊红染色:中枢炎症细胞浸润减少(P0.05);(3)免疫组化:Iba1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5);而EAE-生理盐水组大鼠腰髓内Iba1阳性细胞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4)ELISA:炎性细胞因子IL-17和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咪唑克生能够减缓大鼠EAE病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激活,下调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因子IL-17和TNF-α的表达,扰乱中枢神经系统内炎症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发病早期的轴索损伤.方法 采用髓鞘蛋白脂蛋白(PLP139-151)多肽作为抗原诱发EAE小鼠模型.小鼠经免疫后每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称体质量,于发病后剥离脑及脊髓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7只(23.3%)小鼠于免疫后15~22 d内发病,平均免疫后发病时间为(19.00±2.58)d,平均神经功能评分为(2.14±0.69)分.免疫前小鼠平均体质量[(21.85±0.94)g]与发病后体质量[(23.24±1.55)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可见发病小鼠软脊膜下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以小血管周围为主的血管袖套形成.病变累及脊髓多见,且较大脑病变重.LFB染色可见炎细胞浸润处髓鞘有不同程度脱失,同时Bodian银染可见轴索肿胀、横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髓鞘碱性蛋白着色的相同区域淀粉样前体蛋白浓染,而星形胶质细胞GFAP染色增生不明显.结论 PLP多肽诱发SJL/J小鼠的EAE模型临床症状较轻,病变主要累及脊髓,而在大脑未发现与MS类似的典型病灶.在EAE发病早期,髓鞘还未明显脱失时即可见轴索损伤,且早期轴索损伤与临床症状并不平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服盐酸法舒地尔(Fasudi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巨噬细胞及TLR/NF-B通路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peptide,MOG35-55)诱导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将EAE小鼠随机分为EAE模型组和Fasudil治疗组,免疫后第3天给予Fasudil治疗组小鼠Fasudil灌胃干预,直到免疫后第27天,EAE模型组同样处理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光镜观察脊髓组织CD4+T细胞/CD68巨噬细胞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Toll样受体2(TLR-2)、TLR-4和磷酸化核因子B(p-NF-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72h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EAE模型组比较,Fasudil组CD4+T细胞数和CD68巨噬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巨噬细胞M1表型iNOS表达减少(P0.05),M2表型Arg-1表达增加(P0.01),炎性通路蛋白p-NF-B、TLR-2和TLR-4表达减少(P0.05),外周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IL-17分泌减少(P0.05),而IL-10分泌增加(P0.05)。结论口服Fasudil可抑制CD4+T细胞/CD68巨噬细胞的激活,促进巨噬细胞表型M1向M2转化,抑制脊髓组织中p-NF-B、TLR-2和TLR-4的表达,抑制外周免疫细胞炎性因子分泌,而增加IL-10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