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卒中单元病房的脑卒中患者450例为卒中组和普通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80例为对照组,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卒中组同时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肢体运动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将2组患者的PSD发生率进行比较,对有PSD患者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卒中组患者PS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卒中组PSD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PSD患者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康复治疗能降低卒中后PSD的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PSD患者HAMD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在卒中早期常规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抑郁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应对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设计了全程心理干预体系对PSD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干预前后的对比观察,探讨该体系对PSD患者的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精神性疾病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疾患之一.作为一种继发性抑郁,脑卒中后抑郁(PSD)已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甚至危及生命.针对卒中单元模式及其对PSD相关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综述,以体现卒中单元治疗护理卒中后抑郁的优越性,思考建立社区卒中单元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长远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及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SD)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百优解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36 4例脑卒中患者用欧洲卒中量表、Zung量表、HAMD抑郁量表进行评定及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对 Zung评分 >40及 HAMD>8分的患者服用百优解治疗 ,治疗前欧洲卒中量表评分为 30 .8± 6 .1,治疗 4周后再进行 Zung量表、HAMD、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结果  PSD发病率 38. 1% ,对 PSD有影响的因素是脑卒中的部位、数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既往有抑郁史、合并多种疾病、有无家人照料以及性别文化程度等。所有 PSD患者服用百优解治疗 4周后 ,HAMD <8分或 Zung<40分92例 ,减少 5分以上者 34例 ,治愈好转率为 90 .6 % ,欧洲卒中量表评分为 2 0 .4± 5 .4。结论 上述因素与 PSD密切相关 ,应注意预防 ,百优解治疗 PSD有效。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分析符合PSD诊断的56例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并对其抗抑郁治疗前后HADM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老年PSD发生率为43.8%。老年人多次卒中、瘫痪程度重者易发生卒中后抑郁。西酞普兰治疗3个月,HADM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老年PSD发生率高,西酞普兰治疗PS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264-1266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279例脑卒中患者,以汉密尔顿(HAMD)17项抑郁评分量表筛选出卒中后两周、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具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并据此将患者分为非PSD组和PSD组,并比较两组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损失程度评分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结果279例脑卒中后患者发生抑郁127例,发生率45.5%,卒中后抑郁患者卒中部位、抑郁程度、神经功能损失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PSD组与非PSD患者卒抑郁程度、卒中部位、神经功能损失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灶性卒中或卒中灶位于基底节、额颞叶、左侧半球的患者发生PSD明显高于单灶性卒中或卒中灶位于顶枕叶、右半球、皮质的患者。PSD发生与患者卒中部位、神经功能损失有关,多灶性卒中或卒中灶位于基底节、额颞叶、左侧半球的患者易发生PSD。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SD)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及其结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库中19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男女之间在卒中后2周PSD的发生率、抑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PS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32.9%和26.6%,P0.01),女性卒中评分与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高于男性(P0.05),抑郁表现均以迟滞和睡眠障碍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SD与既往心脏病史、精神障碍病史以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男性与年龄、吸烟史、精神障碍病史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PSD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PSD的影响因素也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及预后。方法对58例老年人卒中患者急性期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进行测试,对符合老年人PSD诊断的23例患者给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荆(SSRI)类药物治疗,分别于卒中后第2、3、4周进行评定,用HAMD减分率判断疗效。结果老年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PSD的发生率为37.9%,轻、中度抑郁发生率33.3%,用SSRI类药物治疗1个月,治愈14例,好转8例,无效1例。结论老年人卒中后急性期PSD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SSRI类药物应用于PSD疗效显著。在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20年6月1日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卒中后4周采用患者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率及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抑郁自评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将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出现PS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本研究纳入23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4周出现PSD者95例,发生率为41.13%;PSD组独居、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PHQ-9评分9分、NIHSS评分4分、BI评分60分、SSRS评分20分比例多于非PSD组(P0.05);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独居、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NIHSS评分4分、BI评分60分、SSRS评分20分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PSD的危险因素(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PSD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预测模型为P=1/(1+e~((0.537-0.293X_1-0.328X_2-0.402X_3-0.377X_4-0.631X_5-0.579X_6)))。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为41.13%,独居、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NIHSS评分4分、BI评分60分、SSRS评分20分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P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60%以上的PSD患者对抗抑郁药物有治疗反应,但如只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将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预后,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自杀率。患者卒中后可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和易怒等,其中以抑郁最为多见。本组收集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45~78岁,平均63.8岁。抑郁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及思维和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脑出血是常见的卒中亚型,具有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常合并多种并发症。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变化与神经系统的某些部分密切相关,脑容量减少与抑郁发作有关。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精神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不利。相比于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的PSD患病率更高。脑出血PSD与发病后6个月内神经功能恶化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更高。目前国内外关于脑出血PSD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脑出血后PSD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治疗方式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出血后PSD的干预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头针治疗预防卒中后抑郁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躯体疾病症状的扩大和加重[1].本研究通过对卒中患者的早期头针治疗,探讨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的预防及对患者的功能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后抑郁(PSD)为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后会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主要是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价值感、情感和观念等,使得患者郁郁寡欢、行为失常、精神萎靡,临床表现为忧郁、烦躁不安和植物状态等[1]。本研究对目前PSD的早期诊断、治疗新进展进行分析总结,现综述如下。1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PSD的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研究清楚,可能涉及多方面因素,主要学说有:(1)最常见的为解  相似文献   

15.
李锋  张琰  马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71-2372
脑卒中患者除有各种功能障碍外,还常伴发情感障碍,其中以卒中后抑郁(PSD)最多见,是目前阻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相关因素,2008—05/2009—05笔者通过评估和治疗脑卒中的抑郁情绪,对出现卒中后抑郁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临床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部分患者抑郁反应相对隐蔽,轻者仅表现为失眠、乏力、纳呆,故常被忽视,若患者同时伴有言语障碍而影响判断,延误治疗,进一步可出现躯体障碍及精神异常 [1].国内外多个PSD相关研究指出,PSD发病率可达20%~50%,而重...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凤侠  李淑芬  马冬云  俞子彬 《临床荟萃》2007,22(14):1033-1034
急性脑血管病是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一组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康复,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卒中后抑郁(D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中我们对PS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重建认知功能,矫正异常心理,配合抗抑郁治疗,促进了PSD的康复,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事件相关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约占卒中患者的20%-50%。PSD不但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降低康复治疗效果,还可通过影响患者认知功能,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死亡率高达非PSD患者的3~4倍。关于PSD的研究早已备受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为能更好地模拟临床患者,建立有效、理想的动物模型,本文对以往PSD模型的建立及进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提出未来动物模型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血清胱抑素C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患病后1个月时出现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 选择101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NIHSS、血清胱抑素C浓度。随访1个月,依据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把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PSD组)和非卒中后抑郁组(non PSD组),再依据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17评分结果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PSD组和中重度PSD组。结果 non PSD组、轻度PSD组及中重度PSD组间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比较有差异(P<0.05); non PSD组、轻度PSD组及中重度PSD组间的NIHSS比较有差异(P<0.05);NIHSS、Cys C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r=0.766、r=0.511,P<0.05),且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3,95%CI 1.009~1.317;OR=21.234,95%CI 15.856~28.436)。结论 高的NIHSS及高的Cys C浓度为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对187例脑卒中患者行头颅MRI或头颅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发病后6周内对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定,分析PSD的发生与发病部位的关系。结果 63人确诊为PSD,左侧额叶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高于非左侧额叶脑卒中患者(P<0.05)。PSD在脑梗死和脑出血、单病灶和多病灶、前循环和后循环、左侧和右侧脑卒中之间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与左侧额叶卒中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