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严重的骨盆骨折常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多不稳定,尤其骨盆后环不稳定,临床处理困难,非手术治疗常留有疼痛,影响生活、负重及行走,致劳动能力丧失。随着近年来抢救、复苏的改进及介入放射等手段的使用,使严重的骨盆骨折死亡率有所下降,加上对骨盆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及损伤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许多学者采取更加积极的手术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收到满意疗效。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矫正畸形,修复重建骨盆解剖功能、稳定性。早期活动,预防晚期骨不连接和骨盆不稳,争取达到无疼和功能满意。我科自2003—07—2006—08对23例合并有耻骨联合分离的C型骨盆骨折行前路手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严重骨盆型多发伤的救治经验和救治程序,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2003年1月~2007年7月对52例严重骨盆骨折进行损伤严重度评分(AIS-IS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抗休克治疗,骨盆外固定器固定+下肢骨牵引,创伤重症监护室(ICU)监护和稳定后骨盆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当天血压恢复正常,无死亡。优19例,良18例,优良率达71%;可12例,差3例。结论严重骨盆型多发伤的院内救治应遵循损害控制原则,按照特定的救治程序进行,并强调骨盆外固定支器+下肢骨牵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采用损害控制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等损害控制措施救治。结果本组17例中1例死亡,16例抢救成功。15例进入ICU救治,在ICU治疗时间平均6.2天。16例中有12例获得随访,其中4例返回原工作岗位,5例生活自理,3例还需进一步治疗。结论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等损害控制措施可提高骨盆不稳定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6.
基层医院应用损害控制技术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损害控制技术治疗2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铜梁县中医院骨科2007~2011年收治的2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23~52岁,平均35.4岁。按照Mcmurtry的多发伤骨盆骨折救治方案,10例等待择期手术,13例采取损害控制技术治疗。结果本组均治愈出院,随访6~43个月。23例中无一例死亡,术后发生感染6例,L5神经根损伤1例,均治愈。按Matta骨折移位评定标准:优8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达78.3%。结论基层医院虽然条件一般,但可采取早期救治,获得较好效果。基层医院采用损害控制技术,如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骨折止血纱布填塞止血等,可有效提高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水平,但在遇到严重、复杂病例时,应早期救治稳定病情后及时转送上级创伤救治中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型骨盆骨折前后环联合重建固定治疗的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9例C型骨盆骨折,C1型14例,C2型11例,C3型4例。骨盆前环骨折采用前方耻骨联合、髂腹股沟或改良stoppa入路,应用钢板螺钉或外固定器固定;骨盆后环骨折采用髂腹股沟入路钢板螺钉或经皮骶髂螺钉固定。结果随访6~38个月,平均14个月。29例均达骨性愈合。骨盆后环复位情况根据Tornetta和Matta评定标准,本组优20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9.7%。功能评估参照Majeed评分系统,优16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6.2%。其中前环钢板螺钉/外固器+后环骶髂螺钉固定组:优10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9.5%;前后环均钢板螺钉固定组:优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0.0%,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后环联合重建固定是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理想方法;应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后环闭合复位经皮骶髂螺钉固定微创、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肱骨近端骨折常见,具有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共同特点,即并发症率及死亡率高、手术难度大等。治疗中应基于患者特性、骨折特点和医生特长,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术中还应重视该类患者普遍存在的骨质疏松、骨缺损、肩袖损伤等,综合运用一些特殊修复与重建技巧,如间接复位技术、内侧柱重建加强技术、肩袖修复技术等,以期恢复最佳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下腹正中切口(Stoppa入路)手术在治疗骨盆前环复杂骨折中的临床经验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2月~2009年5月应用Stoppa入路治疗的11例骨盆前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按照Tile分类:B2型6例,B3型3例,C2型2例.手术采用Stoppa入路,其中4例采用前环钢板固定,4例采用前环钢板和外固定器固定,3例采用前环钢板和骶髂螺钉固定.结果 Stoppa入路平均切口长度12cm(10~14cm),平均手术时间100min(80~120min),平均出血500ml(300~800ml).11例前环损伤均复位满意,无手术并发症.9例术后获得8~10个月随访,均获 相似文献
10.
11.
12.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肱骨近端有移位骨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肱骨近端骨折有移位的174例患者,进行Neer分类,122例二部分骨折和8例三部分骨折行三叶草钢板内固定,30例三部分骨折和3例四部分骨折行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10cking proximal hunerus plate,LPHP)内固定,而5例三部分骨折和6例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umeral head replacement,HHR)。结果内固定术后所有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肱骨头置换术后,假体未出现松动、脱位等现象。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Neer二部分骨折、多数三部分骨折及一些四部分骨折可采用钢板内固定,而部分三部分骨折、多数四部分骨折可根据情况一期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影像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结论 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 ,可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 ,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但二维影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基础 ,两者应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15年收治的142例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致伤原因、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全为多发伤,休克91例(64.1%),ISS均值35。手术治疗103例,保守治疗39例。剖腹探查91例,膀胱修补造瘘56例,肝、脾、肾填塞修补或切除45例,结直肠修补或造瘘12例,髂内动脉结扎42例,选择性动脉造影拴塞29例。本组死亡13例(9.2%)。结论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扩容,确定出血原因;及时的止血;尽早的骨盆固定。结合介入放射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减少死亡率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沈新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8(5):341-342
目的探讨CT三维重维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1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三维影像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结论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可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有较大临床实用价值,但二维影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基础,两者应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回顾性研究经皮骶骨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后环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使用前环钢板内固定和后环骶骨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Tornetta复位情况评价表评估复位情况,应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 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3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闭合复位骶骨钉内固定骨盆骨折后环不稳术后疗效满意.结论 掌握C臂引导下骶骨置钉技巧,应用骶骨钉固定骨盆骨折后环不稳,手术效果良好,手术操作简单,适于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Tile C1.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24例Tile C1.3型骨盆骨折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17~68岁,平均33.3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2~72h,平均30h;均采用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部分残留旋转移位者术中斯氏针或外固定架辅助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微创S1、2椎体植入2枚空心螺钉固定骶髂关节治疗TileC1.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结果 24例中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7个月,平均27.1个月。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无神经及盆腔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例出现患肢短缩,短缩<2.0cm;根据Majeed评分标准,术后骨盆功能评分:优20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行Tile C1.3型骨盆骨折微创内固定术,可有效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综合透明投影与表面覆盖重建对骨盆疾患诊断的对比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螺旋CT综合透明投影 (raysum - projection,RSP)与表面覆盖重建 (shadedsurfacedisplay ,SSD)诊断骨盆疾患的价值。方法 对 1 8例强直性脊柱炎 (AS)、5例骨良性占位病变、1 5例骨盆骨折的螺旋CT容积扫描数据分别进行RSP、SSD ,并与X线平片、CT平扫的检出进行比较。结果 1 8例AS患者 ,RSP、SSD、平片的检出率分别为 93 .5 %、38.7%、83 .9% ,RSP对 1 2例 1~ 2级骶髂关节炎的骨硬化改变和关节面的囊状骨破坏与CT轴扫相符 ,较SSD和平片检出率高 ,并有显著性差异 (Ρ <0 .0 5) ,对 6例 3~ 4级骶髂关节炎的骶髂关节的狭窄范围较SSD显示清晰。 1 5例骨盆骨折 ,RSP、SSD、平片的确诊率分别为 88.5 %、85 .2 %、52 .5 % ,RSP对隐匿性骨折线检出优于SSD。 5例未侵及骨表面的骶髂骨良性占位 ,RSP均检出 ,SSD无法完整检出。结论 RSP集透视和三维效果为一体 ,是CT轴扫和SSD的有益补充 ,在骨盆疾患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