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Th1/Th2分布及其调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工细胞术检测42例未红药物治疗初发狼疮病人,T细胞亚群分布,并以10名正常人作对照;同时运用ABI-7700实时监测定量PCR法检测其中38例病人和28名正常人IL-10/IL-12 mRNA及其受体表达的差异。结果:①初发SLE病人Th1较正常人明显减低(P<0.05);但Th1/Th2无显著性改变。②与正常组相比,SLE组病人IL-10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但IL-10R表达明显升高(P<0.05);SLE组病人IL-12mRNA及其受体表达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均<0.05)。③红斑组病人Th1/Th2、IL-12p35较正常组降低(P均<0.05);IL-10R较正常组显著增高IP<0.05)。④RNP阳性组病人IL-10、IL-12p40较正常组升高,IL-2p35较正常组降低(P均<0.05)。结论:SLE是一种以Th1细胞下降,Th2细胞相对占优势的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源于诱导向Th1细胞分化的IL-12及其受体养活和细胞因子间失衡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初诊T2DM患者,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T2DM接受单纯胰岛素(Ins)治疗12 w,于治疗后分别采血,运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和IL-4在Th1/Th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T2DM Ins治疗前表达CD4+IFN-γ和CD4+IL-4的细胞百分比分别(1.99±0.28)%和(2.82±0.35)%,Th1/Th2比率为0.76±0.06,治疗后表达CD4+IFN-γ和CD4+IL-4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89±0.31)%和(2.23±0.27)%,Th1/Th2比率为1.35±0.08,治疗前后相比Th1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Th2细胞有所下降(P>0.05),治疗前后Th1/Th2比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2DM Ins治疗后Th1、Th2细胞、Th1/Th2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Homa B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胰岛素能调节T2DM患者Th1/Th2的免疫失衡,有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化疗对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影响及茶多酚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化疗对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影响和茶多酚的调节作用.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45例肺癌患者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以及化疗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观察茶多酚的调节作用.结果 4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 4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的水平分别为1.0±0.31、7.3±2.1和5.1±2.2,对照组外周血中CD 4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的水平分别为1.9±0.11、14.9±5.5和3.3±1.6(P<0.01).随着肿瘤的不断发展,Ⅲ~Ⅳ期Th1细胞的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Th2细胞的水平高于Ⅰ~Ⅱ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者其Th2细胞的水平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P<0.01),而Th1细胞的水平却明显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P<0.01).化疗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 4T淋巴细胞的水平(0.42±0.12和0.67±0.23)明显低于化疗前的水平(1.0±0.29和1.0±0.32),P<0.01;化疗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的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 肺癌患者体内存在着Th1/Th2的失衡,化疗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茶多酚具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4.
诸多研究表明,辅助T细胞(Th2)占优势的Th1/Th2失衡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减毒活菌卡介苗(BCG)是一很强的Th1型细胞诱导剂,本研究意在观察BCG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Fas/FasL介导的胰腺细胞凋亡与Th1/Th2偏移的关系.[方法]将2012~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分为重症胰腺炎(SAP)组和轻症胰腺炎(MAP)组,各20例.同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入院第1天以及观察组第3、5、7、10天患者血清中CD4+T细胞计数、CD4+细胞/CD8+细胞、aFas、SCD4、IL-4、IFN-γ、IL-2、IL-10、IL-2/IL-10的变化.[结果]CD4+T细胞的减少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胰腺炎sCD4与sFas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SAP组和MAP组中IL-4、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胰腺炎IL-4、IFN-γ浓度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Th1/Th2细胞免疫漂移与急性胰腺炎有关,胰腺炎早期炎症反应占优势,之后抗炎反应占优势,与临床上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相符,对于临床治疗胰腺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近,分泌白介素17为特征的活化的CD4+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17,Th17)的出现,改写了20年以来人们对Th细胞的传统认识。其与Th1、Th2截然不同的分化途径及免疫学功能,使之成为Th细胞的独立分支。已有众多研究显示Th17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免疫过程,而近期有大量研究报道了Th17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位置,有鉴于此,现在就Th17与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6年Mosmann等[1]首次根据小鼠CD4 T细胞(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介导免疫功能不同,将其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1991年Maggie等[2]发现人Th细胞与小鼠相似,也可分Th1和Th2细胞。1Th1/Th2的分化1.1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是机体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根据其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将其分为Th1、Th2、Th0三类。Th1:主要产生IFN-γ、IL-2、IL-12、LT、IL-17、GM-CSF、TNF-β/α等,它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可诱导巨噬细胞依赖性免疫反应,促进迟发性超敏反应性炎症形成,在抗感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诱导过程中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8.
梁宏洁  农加跟  韦惠茹 《内科》2007,2(6):894-895
正常机体的CD4 T淋巴细胞根据其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可分别称为Th1、Th2,Th1细胞主要分泌TNF、IFN-γ、IL-2,Th2主要分泌IL-4、IL-5、IL-10等,它们发挥着不同的功能[1]。Th细胞之间的失衡与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反应以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近  相似文献   

9.
Th1/Th2细胞因子与肝病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小虎  朱金水 《肝脏》2004,9(2):135-137
辅助T细胞(helperTcell,Th)是指能帮助B细胞分化成抗体产生细胞和放大细胞免疫应答的一个细胞群,它表达CD4而不表达CD8。Th活化后可释放细胞因子,调节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活性,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Th可分为Th1、Th2及Th0三型,机体对细胞内与细胞外抗原的免疫应答主要受Th1和Th2调节。活化的Th1产生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和其他免疫效应分子,可促进T细胞应答,增强细胞免疫应答,抑制抗体产生、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活化的Th2释放IL-4及IL-10等细胞因子,可使B细胞活化、促进抗体产生。Th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细胞,它不但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细胞,而且其活性对整个免疫应答具有调节作用,如果没有Th的活化,机体就会处于无能状态。Th1与Th2之间存在相互制约或促进作用,细胞因子组成一个复杂的分子网络,参与调节炎症反应以及器官功能的自我稳定,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应答在肝细胞炎症坏死、病毒清除及病毒持续存在等方面的免疫机制中均起着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类型与疾病活动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系统性红狼疮(SLE)患者无尿蛋白组21例,有尿蛋白组27例和健康志愿者15名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胞内细胞因子(INF-γ,IL-4)和表面抗原(CD4)进行分析。结果 SLE患者组和无尿蛋白组与健康志愿者Th1/Th2细胞比值无显明区别(P>0.05),但SLE蛋尿白组患者Th1/Th2细胞比值显著高于SLE无尿蛋白组和健康志愿组(P<0.05)。尿蛋白组患者Th1和Th1/Th2比值与疾病活动指数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 虽然SLE被认为是一种Th2细胞占优势的疾病,Th1/Th2的比值目前研究未发现这些细胞为优势;相反,在SLE患者中狼疮肾炎有强的Th1优势,其程度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h1/Th2淋巴细胞类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通过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CD4+ 和CD8+ 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建立三色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胞内细胞因子 (IFNγ、IL 4)和表面抗原 (CD4、CD8)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FNγ和IL 4的水平。结果 无论是CD4+ 还是CD8+ T淋巴细胞 ,分泌IFNγ的细胞群要比分泌IL 4的细胞群多 ;IL 4主要由Th2细胞产生 ,而Th1分泌的IFNγ要比Th2多 ;患者的Th1或Th2型细胞数与炎症活动指标呈负相关。与对照组相比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Th1和Th2细胞在受刺激后并未增多。患者外周血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 ,而IL 4水平无显著变化 ;IFNγ水平与炎症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 ,以Th1型细胞为主。但Th1细胞在受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比Th2细胞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存在Th1/Th2失衡与其调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密切相关的基础,探讨SLE患者在调控Th1/Th2分化的其他环节上也存在有基因表达的异常。方法:采用TaqMan Real Time PCR的方法研究38例初发SLE患者调控Th类细胞分化的细胞转录调控水平(IkB,IRF-1,STAT4,GATA3,IL-4R),细胞趋化,粘附和迁移有关的基因(CCR1、CCR2、CCR4、CCR5)、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caspase1)、参与信号传导(CD38)基因的表达,并以28名正常人和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作为对照。结果:(1)与正常人比初发SLE患者调控向Th1分化的白细胞介素(IL)-12/IL-2Rβ/STAT4通路中STAT4的表达水平并示见显著降低,反倒升高(P<0.01);IRF-1的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调控向Th2分化的IL-4/IL-R/GATA3通路中GATA3的表达降低(P<0.01)。(2)以Th1占优势的RA患者中,调控向Th2分化的IL-4R表达降低(P<0.01),但GATA3的表达却升高(P<0.01),较初发SLE患者STAT4升高(P<0.01),IkB,IRF-1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1);GATA3,IL-4R也升高(P<0.01)。结论:在SLE患者中IL-12、IL-18通过和IL-12R在发挥调控Th1/Th2中的异常可能还通过其他的调控途径或STAT4,GATA3磷酸化及转位存在缺陷引起;RA和SLF患者在调控Th1/Th2分化的信号转导因子表达水平中未出现明显的以Th1或Th2占优势异常的格局;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其调控基因的表达有差异;CCR1、CCR2、CCR4、CCR5的升高在RA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CD4^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子的情况,探讨了Th1/Th2细胞类型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病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29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胞内细胞因子(INF-γ、IL-4)和表面抗原(CD4)进行分析。结果:狼疮性肾炎患者Th1细胞数和Th1/Th2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活动期与缓解期Th1数和Th1/Th2比值比较,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Th1和Th2细胞数与Th1/Th2比值与疾病活动指数SIEDAI、ANA和C3补体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有强的Th1优势。  相似文献   

14.
Th细胞的极化受多种因素影响,CD4+T细胞可分化为不同的效应细胞亚群而发挥不同的免疫功能.Th1/Th2之间的平衡因直接影响免疫应答的类型,从而决定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感染结局.宿主在疟原虫抗原刺激下,抗原提呈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通过与Th细胞等相互作用,影响T-bet、GATA3转录因子表达,进而改变Th细胞的分化方向.该文主要就疟疾感染中Th细胞功能变化及其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叶志坚  吴聪  巫艳彬 《国际呼吸杂志》2009,29(24):1518-1521
最近.分泌白介素17为特征的活化的CD4+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Th17)的出现,改写了20年以来人们对Th细胞的传统认识.其与Th1、Th2截然不同的分化途径及免疫学功能,使之成为Th细胞的独立分支.已有众多研究显示Th17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免疫过程,而近期有大量研究报道了Th17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位置,有鉴于此,现在就Th17与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机体免疫与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其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Th) 1/Th2之间的细胞平衡在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介绍了Th1/Th2细胞平衡与肝纤维化、肺纤维化及肾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认为除对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外,还应对Th与其他细胞之间的具体关系及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魏燕  向旭东 《国际呼吸杂志》2014,(23):1803-180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经典的Th1/Th2细胞失衡被认为是过敏性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Th17/IL-17轴被证实与重症哮喘、激素抵抗型哮喘、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机体内存在一种不同于目前已知的Thl、Th2、Thl7、Th9等的新型CD4+T细胞,被称为Th2/Th17双表型记忆性CD4+T细胞群(简称Th2/Th17细胞群)。在哮喘发病机制的探讨中发现,Th2/Th17细胞群既能分泌Th2表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也可以分泌Th17型细胞因子IL-17、IL-8、IL-22等;且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发生不一样的生物学效应,这显示了Th2/Th17细胞群可能在哮喘发生发展(特别是重症哮喘)及各亚型相互转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就Th2/Th17细胞群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哮喘的相关性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HIV/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Th1型与Th2型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艾滋病(AIDS)病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健康人群的Th1/Th2淋巴细胞亚群平衡漂移.方法 胞外CD分子染色和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相结合,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 4T淋巴细胞的Th1/Th2亚群百分比.结果 3组人群在CD 4T淋巴细胞计数、Th1细胞百分比、Th2细胞百分比3个指标的分布上,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1).正常人群和HIV/AIDS病人在Th1和Th2细胞百分比分布上,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67,P=0.835).艾滋病病人Th1型细胞百分比的均值在治疗过程中呈阶梯状上升趋势,其与治疗时间在68周内的回归系数为0.741,但无统计学意义(r=0.741,P=0.057);Th2细胞百分比的均值在治疗过程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与治疗时间在68周内的回归系数为0.847,有统计学意义(r=0.847,P=0.016).结论 监测CD 4T淋巴细胞Th1/Th2亚群漂移,对于了解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变化,认识艾滋病发展规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失调等因素有关。多项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Th1细胞因子主要参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MS)及类风湿关节炎(RA)等,而Th2细胞因子在SLE及过敏性疾病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20.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Th1/Th2细胞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生与Th1/Th2细胞群的偏移有关,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常表现为Th1细胞因子水平高于Th2细胞因子水平,而Graves'病中Th2细胞因子占优势。深入研究Th1/Th2细胞群的偏移在AITD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阐明AITD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