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用缬沙坦80mg联合氢氯噻嗪12.5mg,1次/d口服,对照组单用缬沙坦80mg,1次/d口服,8周为1疗程。治疗4、8周时进行降压疗效的分析。结果治疗组降压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与治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8周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社区轻中度高血压病明显优于单用缬沙坦。  相似文献   

2.
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能富 《淮海医药》2007,25(3):234-235
目的 观察缬沙坦加用双氢克尿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双氢克尿噻和缬沙坦加双氢克噻组.比较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缬沙坦加双氢克尿噻组降压效果最好,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双氢克尿噻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卡托普利分别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氢氯噻嗪12.5mg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A组给予缬沙坦80mg/d;B组给予卡托普利12.5~25mg,3次/d疗程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脂、血糖、肾功能等变化及咳嗽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缬沙坦和卡托普利有效率分别为84%和83%,均有显著降压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肾功能、血脂均无明显变化,A组没有干咳发生,B组出现干咳,发生率为17.33%。结论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少,但缬沙坦耐受性较好,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不良反应少,值得给老年人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方法将确诊为高血压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ISI服双氢克尿噻片12.5mg,2次/d;B组口服卡托普利片12.5mg,3次/d;C组ISI服双氢克尿噻3.1mg/片、卡托普利6.2mg/片、氨酰心安6.2mg/片与硝苯地平2.3mg/片,4种降压药物制成的复方片剂,2次/d。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结果前两组降压效果一般,出现不良反应较多,c组降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联合用药治疗的复方剂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期合用缬沙坦与盐酸贝那普利(抗高血压药)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方法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为缬沙坦单用组和联合用药组,单用组口服缬沙坦每天80 mg,合用组口服缬沙坦每天80 mg、盐酸贝那普利每天10 mg,2组均连服7天;测定服药第7天缬沙坦血药浓度;观察服药前后24 h动态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各组分、肾功能及血钾变化.结果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t1/2,AUC 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服药后,降压幅度合用组显著优于单用组;短期服药后,2组RAAS系统各组分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服药后,肾功能及血钾单用组无显著变化,合用组血钾显著降低,但变化在临床正常范围内.结论短期合用盐酸贝那普利对缬沙坦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影响;合用降压作用起效快,降压幅度优于单用缬沙坦,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型的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缬沙坦80mg/d或依那普利5mg/d,2周后SIDBP≥90mmHg,则剂量加倍,4周后SIDBP≥90mmHg则加服双氢克尿噻25mg/d。结果 两组药物均有明显降压作用。缬沙坦有效率为86.8%,依那普利有效率为88.2%,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性(P>0.05)。缬沙坦和依那普利组分别有40%和42.5%加用利尿剂。结论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副作用少,每日服1次能维持24小时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双氢克尿噻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几服双氢克尿噻每天12.5~25mg。培哚普利每天2~4mg治疗,并观察用药前后血压下降变化及血钾、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生化项目.随访8周。结果:显效3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2%。用药期间未发生低血钾,无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等代谢异常。结论:小剂量双氧克尿噻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刘阳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72-173
目的探讨小剂量卡托普利合并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和门诊治疗的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合并用药(A组),卡托普利37.5mg/d,分3次口服,氢氮噻嗪25mg/d,分2次口服。单用卡托普利组(B组),卡托普利37.5mg/d,分3次口服,1周后无效或未达显效标准者渐增量至100mg/d,血压稳定后逐渐减量至有效维持剂量,平均每例用药剂量为(80.25±15.46)mg/d。观察2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小剂量卡托普利舍并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总有效率为90.91%,单用卡托普利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相比x^2=2:4.986,P〈0.05,差异显著。结论小剂量卡托普利合并小剂量氢氟噻嗪治疗高血压较单用卡托普利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98例轻中度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组50例,口服缬沙坦80~160mg/d,贝那普利组48例,口服贝那普利10~20mg/d,6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心电图、生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缬沙坦组有效率为74.3%;贝那普利组有效率为76.5%,两组均有明显降压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心率、生化等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缬沙坦组无干咳发生,贝那普利组干咳发生率为10.4%。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高血压疗效相似,均为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长效降压药,缬沙坦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章孔旭 《海峡药学》2011,23(6):116-117
目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药物以及社区干预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与氨氯地平组各54例,分别服用缬沙坦80一160 rag和氨氯地平5~10mg,均为1次/d。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比较均无明星变化,而A峰/E峰值则明显降低;治疗后缬沙坦组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下降,而氨氯地平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均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门诊确诊4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在停服各种心血管活性药物2周后服用缬沙坦(80mg/d)4周。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及治疗后4周末复查动态血压及心脏超声。结果4周末24h收缩压、舒张压,白昼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均显著降低,P〈0.05。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有明显降压效果。并且可在短期内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2.
钟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78-78,81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非洛地平及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6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非洛地平5mg/次,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mg/次,2次/d。对照组单纯给予非洛地平5mg/次,1次/d。观察降压疗效及对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心率等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副作用减低。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非洛地平及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评价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合用降压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吲达帕胺组:吲达帕胺2.5mg,1次/d;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合用组:依那普利5mg,2次/d,吲哒帕胺2.5mg,1次/d。三组为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日20mg分2次服。三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随测血压(CBP)和24h动态血压(ABPM)及生化指标。结果依那普利加吲达帕胺组降压总有效率及随测血压、24h动脉血压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吲达帕胺单用组,且治疗前后心率和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应用降压效果较单用吲哒帕胺更有效,且对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10mg/次,2次/d,缬沙坦80mg/次,1次/d,口服,疗程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新房颤动复发率为10.71%,对照组为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功能(NYHA)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并可降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和评价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合用降压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吲达帕胺2.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血压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降压效果较单用吲哒帕胺更有效,且对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尿132微球蛋白增高的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成2组:缬沙坦-氢氯噻嗪组32例,服用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每日一次;缬沙坦组32例,服用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静态血压和动态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尿α1,微球蛋白、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单用缬沙坦或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后,患者SBP、DBP均显著下降,缬沙坦-氢氯噻嗪组降压幅度比缬沙坦组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缬沙坦-氢氯噻嗪组较缬沙坦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尿α1微球蛋白较治疗前也均有下降(P〈0.05)。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与缬沙坦单用均能有效降低血压、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合用效果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17.
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艺  姜蕾 《中国医药》2008,3(12):755-756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百平行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各33例,2组分别口服替米沙坦80mg和培哚普利4mg,均1次/d,疗程共8周。结果①治疗8周后,替米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72.7%,培哚普利组总有效率68.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为:替米沙坦组11.4%和12.3%,培哚普利组8.9%和11.1%,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替米沙坦组为3.2%,培哚普利组为15.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18.
戈霓云 《中国药业》2007,16(5):59-60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拜新同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15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A组,口服缬沙坦80mg,每日1次)、拜新同组(B组,口服拜新同30mg,每日1次)、缬沙坦+拜新同组(C组,晨服缬沙坦80mg,睡前服拜新同30mg),疗程均为12周。结果3组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总有效率A组为63.3%,B组为68.6%,C组为94.0%。结论缬沙坦联合拜新同用于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比单用缬沙坦或单用拜新同更有效、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23例,B组20例和C组25例。A组予缬沙坦口服治疗,B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C组予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但均能坚持服药治疗。结论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比单用缬沙坦或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更有效,但对不同个体应采取不同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缬沙坦单用或联合用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高血压病患者先单用缬沙坦治疗(单用缬沙坦组),4周后,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在单用缬沙坦治疗基础上,A组联用非洛地平治疗、B组联用氢氯噻嗪治疗,每2周测量血压1次。观察缬沙坦单用或联合用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2.50%、B组为90.00%均高于单用缬沙坦组的6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用缬沙坦有安全可靠的降压作用,联合用药降压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