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2例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只占40%,以气促为首发症状的占48%,起病到就诊时间1天至1周的占63%,有15%的病人需要溶栓治疗,住院病死率24%。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症状不典型,就诊时间延误.伴发多种疾病,误诊漏诊率高,溶栓率低,心衰休克心律失常等合并症更为常见。死亡率高,针对老年病人尤其有呼吸困难上腹痛等症状的应做心电图及心功酶检查,如无禁忌症早期溶栓可改善预后,已确诊的老年性心梗病人综合治疗要慎重全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4例死亡。其中心源性休克1例,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肺部感染并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差的原因为:发病者多为老年患者,体格较弱;从发病时间到入院时间,确诊时间较长,错过溶栓治疗的最佳阶段;多无典型症状或合并其他症状延误诊断;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总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具有年龄大、隐匿性强,临床症状多样化及体征不典型、死亡率高的特征.只要充分认识本病的临床特征和发病特点,便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不典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表现,以减少误诊。方法:对32例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无典型胸痛,疼痛部位不典型11例;首发症状为恶心、呕吐、上腹痛8例;头晕、乏力、一过性意识障碍4例;突发心律失常、休克7例;合并肺心病2例。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无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症状隐匿多样、多种心脏病并存等特点.临床医生对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首发症状多不典型,临床误诊率较高,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35例AMI患者,将90例老年AMI患者与同期收治的成年AMI患者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探讨老年AMI的首发症状特点及常见的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早期鉴别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的临床诊治资料,着重比较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早期特异性指标。结果5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消化系统为首发表现占42.0%,呼吸系统为首发表现占20.0%,神经系统为首发表现占16.0%,循环系统为首发表现占18.0%,2例患者无明显表现,占4.0%。所有患者均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表现,阳性率为100%;患者中最终好转出院36例,占72.0%。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往往临床不典型,而实验室检查比较敏感,在临床诊断时要做好早期识别,从而及时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行静脉溶栓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临床症状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溶检3h左右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其中前、侧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快速心律失常及泵衰竭,下、后壁心肌梗死易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结论: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行静脉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各有其发生特点,护士应根据这一特点,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无典型的临床表现,76例中10例表现为晕厥;36例表现为头晕并伴有恶心、呕吐;10例气喘,呼吸困难;以心绞痛为首发症状的仅11例;9例表现为上腹部憋胀。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不典型,因此,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36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AMI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AMI临床症状不典型,无明显胸痛,梗死部位以前壁、下壁多见,占88.9%,并发症多,其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分别占94.4%、44.4%和36.1%,住院期间死亡率高达30.6%,预后差。结论:老年AMI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2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误诊的2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在2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无胸痛和胸痛症状、疼痛部位不典型导致误诊各3例,以晕厥、失语、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3例,以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急性左心衰竭和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而误诊各3例,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误诊者3例,多种心脏病并存过于重视原发疾病导致误诊2例。结论:通过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的回顾性分析,可以加强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刘勋 《华西医学》2011,(12):1868-1869
目的总结非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48例非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的首发症状、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5岁30例,〈40岁3例,41~64岁15例。首发症状为消化道症状(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24例,大汗淋漓5例,呼吸困难4例,剧烈咳嗽1例,头晕头痛2例,烦躁不安6例,手臂痛3例,低血压2例,心律失常1例。急性心肌梗死部位以后壁及下壁为主。结论通过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特点的分析,需重视非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或漏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不典型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梗死发生后患者无典型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以致患者和医师未认识到这些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从而不能及时做出诊断,延误治疗。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不典型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增高,有必要提醒临床医师对此病症引起警惕。1 临床资料 例1:以饥饿为首发表现。患者,男,70岁,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剧烈的疼痛时诊断不难,但对于首发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老年人,早期常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现将我院2001年~2004年收治的老年首发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田恒松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927-2928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血脂水平以及其预后。方法:收集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并选择同期住院的60例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对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进行可比性分析,再对两组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血脂水平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典型症状压榨样疼痛比例(55.00%)与非糖尿病组(7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脂水平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典型临床症状中压榨样疼痛不比非糖尿病组患者明显,往往以上腹痛、恶心及腹泻等其他临床症状入院治疗,在临床上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特别关注其早期典型临床症状。同时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过性血糖过高对其治疗及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对非糖尿病组患者也应在监测血糖的情况下,给予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实施及临床满意度调查。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心脏科住院治疗的43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实施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全组43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3.02%,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5.35%(41/43),实现了护理零投诉。结论注重基础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的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首发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4月平山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收治曾误诊的以不典型症状首发的AMI 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例分别因间断性左下牙疼痛8 d,持续牙痛30 min;咽部疼痛3 d,加重2 h;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2 h来我院就诊。曾误诊为龋齿、急性扁桃体炎及急性胃炎。3例均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确诊为AMI,行经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皆病情稳定出院。结论首发症状不典型的AMI易误诊。提高对该病认识、认真病史询问及查体、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变化、发散诊断思维可减少或避免首发症状不典型AMI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1周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对8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静脉溶栓患者进行回顾总结,根据AMI不同部位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时间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静脉溶栓3h左右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其中前、侧壁心梗易发生快速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溶栓后前、侧壁及下、后壁心梗易发生一过性血压降低,无Q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发生率最高,前、侧壁心梗易发生泵衰竭,下、后壁心梗易发生胃肠道症状,并根据这一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熟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旨在降低死亡率。方法选择60岁以上AMI患者37例(老年组)和同期60岁以下AMI患者23例(非老年组),比较分析其临床症状、心理情况、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结果老年AMI患者具有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的特点,且年龄越高症状越轻,合并症及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心肌梗死明显增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症状多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2001年1月~2(103年10月我科共收治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针对其临床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 )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住院患者120例动态心电图报告资料,对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采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共329例次,06:00-12:00时间段的发作占总发作率为49.54%,00:00-06:00时间段的发作率为3.04%;85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发生率为70.8%;8例患者在研究期间死亡,1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1例发生急性心力衰竭,4例发生心源性休克,13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不同心肌缺血累积持续时间患者的病死率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09,4.008;P<0.05)。结论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有较好的作用,良好的护理措施是确保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可靠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发生低血糖常缺乏出汗、心慌、心率快等交感神经兴奋的典型症状。而经常以脑神经障碍、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临床护士在观察中,要特别注意与急性脑血管疾病发作相鉴别,为有效辨别和预防老年低血糖症的发生,现将我科1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