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溢安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衡  黎杏群  唐涛  罗杰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148-6149,i005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脑溢安对体外培养促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作用,旨在进步阐明脑溢安的脑保护机制。方法:从新生3d大鼠海马中分离神经干细胞,按不同培养方法进行分组,加神经干细胞基础培养液为空白组。于神经干细胞基础培养液中加50mL/L脑溢安血清为实验组。于神经干细胞基础培养液中加50mL/L正常血清为对照组。加入含50mL/L脑溢安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培养的第2天和第7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计数Nestin,NF-200,GFAP,04四类免疫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在培养的第2天,空白组Nestin阳性细胞最多,占数细胞总数的96.1%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8~11倍,其次是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细胞(glialfibrillery acidic protein,GFAP)、04细胞,NF-200细胞最少,仅占细胞总数的3.83%;实验组以NF-200阳性细胞最多,占细胞总数的42.83%,分别为空白组11.3倍和对照组的1.2倍,其次是GFAP细胞,但较对照组少。培养的第7天,空白组仍以Nestin阳性细胞为最多,其他三类细胞与第2天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仍以NF-200为最多,占细胞总数的43.85%,其次是GFAP,04细胞,Nestin细胞最少。培养7d后,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4.85%)与对照组(15.3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04,P&;lt;0.05)。结论:脑溢安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及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建立简单、稳定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分离出生24hr大鼠海马组织,采用机械吹打法或胰蛋白酶消化法制备单细胞悬液,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接种.24hr后更换含2%B27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饲养,每3d全量换液,观察神经元形态.培养第7d检测神经元纯度,MTF法测定神经细胞活性,比较两种操作方法的培养效果。结果:机械吹打法可缩短实验操作时间.减少培养污染率,降低了操作难度,培养出的神经元纯度高、活性好。结论:机械吹打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是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脑伤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P300与海马突触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大鼠P300与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在活血化瘀中药脑伤泰作用下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用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00&;#177;lO)g,由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37只,其中行为学训练每组7只,P300测定每组5只,免疫组化测定每个时象点5只。采用Pulsinlli-4血管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主动回避反应测定行为学变化,脑诱发电位仪测定P300潜伏期,免疫组化法行海马突触素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测定其光密度值统计分析。结果 模型组主动回避反应正确率明显下降,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下降,治疗组主动回避反应正确率明显下降,P300延长,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下降,但在术后8周主动回避反应正确率明显恢复,P300缩短,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上升。结论 血管性痴呆大鼠主动回避反应正确率明显下降,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SYN水平明显下降,脑伤泰提高VD大鼠主动回避反应正确率.缩短P300潜伏期,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突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袁维秀  张宏  程姝娟  杨红菊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858-1859,T002
目的:探讨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jry,CCI)大鼠脊髓和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按Bennett和Xie法制作CCI模型,以von-Frey filament和冰水测定触痛及冷水阈值,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CI大鼠脊髓和海马组织中BDNF表达。结果:术后14d,CCI大鼠脊髓背角(手术侧)BDNF免疫阳性表达增加153.3%,双侧海马CA3区锥体细胞BDNF表达均有增加,手术同侧增加65.7%,手术对侧增加203.8%。结论: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和海马CA3区BDNF表达增加,提示内源件BDNF可能参与了慢性半骨神经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番茄汁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番茄汁对衰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建立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采用生化、光镜和电镜等方法,观察番茄汁对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结果:番茄汁组大鼠大脑丙二醛含量犤(3.41±0.36)μmol/g犦,与乳糖组犤(4.01±0.27)μmol/g犦相比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犤(25.06±1.86)NU/mg犦与D-半乳糖组犤(20.63±2.52)NU/mg犦相比明显增高(P<0.01);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衰老征象明显减轻。结论:番茄汁可延缓海马神经元的衰老进程,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次声是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脑是对次声作用较为敏感的器官。观察8Hz90dB次声对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个组,即对照组、次声作用7,14,21,28,35,42d组,每组8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各层Fas蛋白表达状态;通过TUNEL染色观察各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A1区各层Fas蛋白阳性表达7d组(12.83±2.18,32.5±3.21,2.73±1.25)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14d组(74.03±9.27,80.58±14.33,22.87±3.34),Fas蛋白阳性表达较7d组明显升高(P均<0.05);21d(42.07±9.46,40.84±8.61)和28d(50.62±9.34,51.38±10.87)组分子层及多形层Fas蛋白阳性表达较14d组明显降低(P均<0.05);21d组细胞层(7.13±2.28)Fas蛋白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8d组细胞层(38.16±3.42)Fas蛋白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35d(30.12±9.37,34.89±14.5,18.47±5.26)、42d组(19.25±4.31,35.52±8.7,20.46±1.15)3层Fas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4d组各层均可见明显细胞凋亡,以多形层和分子层为著;21d组偶见细胞凋亡;其余各组均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结论:8Hz90dB次声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肠毒清口服液对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的大鼠抗氧化能力、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从而为中药肠毒清口服液治疗SIRS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悬浊液造SIRS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NS和不同浓度肠毒清口服液灌胃.末次给药后第3天处死,检测大鼠抗氧化能力、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等.结果 治疗组和模型组均出现一般情况的恶化;各组大鼠SI、T-AOC、MDA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逐渐趋于NS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SOD与GSH-px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 高剂量的肠毒清口服液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缓解SIRS.  相似文献   

8.
小鼠胚胎干细胞植入大鼠脑内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述  谢瑶  陈系古  姚志彬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258-2259,T001
目的 观察小鼠胚胎干(ES)细胞植入大鼠隔区和海马内后的分化情况,并对其作研究和分析。方法 成年SD大鼠35只。体质量200—250g,雌雄不限。以SD大鼠为宿主,将ES细胞移植人宿主隔区和海马内,移植后l,2,3,4和8周后取脑,冷冻切片,进行Nissl,M6,NSE,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ES细胞移植入大鼠隔区和海马内后,从第2周开始表达:M6、GFAP、NSE等抗原。持续至第4周,主要位于移植区内,较少迁移。结论 小鼠ES细胞移植入大鼠隔区和海马内后,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9.
背景:速激肽广泛地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针刺的信息要经过许多神经递质或调制物质的转递才能产生镇痛效果,有关针刺引起脑内速激肽变化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脑内前速激肽原(preprotachykinn,PPT)A 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用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30只进行实验。大鼠体质量220~250g,由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拘,清洁级。干预:在电针大鼠下肢“足三里”穴位后,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电针穴位后24h大鼠脑内PPTAmRNA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尾壳核、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及导水管周围灰质PPT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尾壳核、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及导水管周围灰质PPTA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高(分别是11.20&;#177;2.56,10.63&;#177;2.57,6.52&;#177;1.12,8.16&;#177;1.82,7.351&;#177;1.59),刺激强度为5 mA的强电针组上述部位PPTAmRNA表达(分别是16.56&;#177;3.31,15.66&;#177;3.03,10.20&;#177;2.88,12.13&;#177;2.86,12.16&;#177;2.44)比刺激强度为1 mA的弱电针组(分别是13.38&;#177;2.48,12.83&;#177;2.86,8.33&;#177;1.76,10.00&;#177;2.58,10.12&;#177;2.37)高。结论:电针能引起大鼠脑内一些部位PPTAmRNA表达的增高,速激肽的合成增加,因而可能对机体许多功能的调节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10.
高唱  吴伟康  赵丹洋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252-1253,T002
目的:观察HD02对新生大鼠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NSC,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NSC增殖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结果:HD02的中低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数、BrdU+Nestin,BrdU+NeuroD,BrdU+NF200,BrdU+GFAR,BrdU+Oli阳性细胞数和S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EGB761组(P&;lt;0.01),G0/G1期比率(51.12&;#177;3.6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8.23&;#177;3.30)%;细胞凋亡率(5.18&;#177;0.80)%与EGB761(4.98&;#177;0.4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但却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43&;#177;0.55)%(P&;lt;0.01)。结论:HD02能显著促进NSC增殖分化。其机制可能与缩短G0/G1期、减少凋亡、促进S期比率有关。  相似文献   

11.
次声作用后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袁华  龙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500-3501
目的 研究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 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2h/d,分别作用于1,7,14,21,28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时程改变。结果 130dB组从作用1d开始大鼠海马中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开始增加,14d达到高潮,21d开始下降,但仍然维持较高水平90dB组大鼠各时间点GFAP反应均比130dB组弱。结论 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可以激活海马大量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脑溢安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脑溢安对体外培养促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作用,旨在进步阐明脑溢安的脑保护机制。方法:从新生3d大鼠海马中分离神经干细胞,按不同培养方法进行分组,加神经干细胞基础培养液为空白组。于神经干细胞基础培养液中加50mL/L脑溢安血清为实验组。于神经干细胞基础培养液中加50mL/L正常血清为对照组。加入含50mL/L脑溢安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培养的第2天和第7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计数Nestin,NF-200,GFAP,O4四类免疫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在培养的第2天,空白组Nestin阳性细胞最多,占数细胞总数的96.1%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8~11倍,其次是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细胞(glialfibrilleryacidicprotein,GFAP)、O4细胞,NF-200细胞最少,仅占细胞总数的3.83%;实验组以NF-200阳性细胞最多,占细胞总数的42.83%,分别为空白组11.3倍和对照组的1.2倍,其次是GFAP细胞,但较对照组少。培养的第7天,空白组仍以Nestin阳性细胞为最多,其他三类细胞与第2天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仍以NF-200为最多,占细胞总数的43.85%,其次是GFAP,O4细胞,Nestin细胞最少。培养7d后,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4.85%)与对照组(15.3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04,P<0.05)。结论:脑溢安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及促进神经细胞存  相似文献   

13.
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单侧海马梗死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虎红联合冷光源诱导的大鼠单侧海马梗死模型,了解梗死后学习记忆功能及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8组:单纯光照组,单纯光敏剂组及6组不同光敏剂浓度(30、40、50、60、70、80mg/kg)的模型组,不同光敏剂浓度的模型组给予静脉注射虎红,冷光源照射左侧海马CA1区,3d后观察其梗死面积、神经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结果:50mg/kg以上的虎红经冷光源照射,可诱导大鼠海马梗死,且面积恒定,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但大鼠单侧海马梗死后的神经行为学改变不明显。结论:虎红结合冷光源诱导的大鼠单侧海马梗死模型稳定性、重复性好,动物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BCEF0083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糖水消耗量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0在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完成.①分组: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吗氯贝胺20 mg/kg组、BCEF0083 100,50,25 mg/kg组,每组8只.②模型制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法造成大鼠抑郁模型.③给药:用药组灌胃给药,1次/d,共21 d,模型组及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吗氯贝胺组灌胃剂量为20 mg/kg、BCEF0083大剂量组灌胃剂量为100 mg/kg,BCEF0083中剂量组灌胃剂量为50 mg/kg,BCEF0083小剂量组灌胃剂量为25 mg/kg.④用糖水消耗量法观测大鼠行为,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结果:参加实验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糖水消耗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CEF0083 100 mg/kg组、BCEF0083 50 mg/kg组、BCEF0083 25mg/kg和吗氯贝胺20 mg/kg组均能增加慢性应激大鼠糖水消耗量(P<0.01或P<0.05).②在BCEF0083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齿状回区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平均吸光度减小(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BCEF0083 25 mg/kg组,50 mg/kg组和吗氯贝胺20 mg/kg组均能够不同程度分别增加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1,CA3,齿状回区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平均吸光度(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3,齿状回区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面积百分比减小(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BCEF0083 25 mg/kg,50 mg/kg均能不同程度分别增加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1,CA3,齿状回区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面积百分比(P<0.01或P<0.05).结论:BCEF0083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 电磁场能对机体产生影响,尤其对于神经系统.研究已发现了脉冲电磁场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目的: 观察产前脉冲电磁场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体质量240~260 g SD雌性大鼠为母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孕期不给任何干预;产前脉冲电磁场组于怀孕14~20 d,给予脉冲电磁场刺激,3次/d,10 min/次.于雌、雄仔鼠1月龄时每组随机各组6只行脑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中Nestin蛋白和Brdu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与结论: 产前脉冲电磁场组雌雄子代海马Nestin蛋白和Brdu阳性细胞表达均较对照组多(P<0.001),,且产前脉冲电磁场组雌性子代海马Nestin蛋白和Brdu阳性细胞表达较雄性子代的多,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对照组雌雄子代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产前脉冲磁场能引起子代海马神经干细胞数增多及增殖能力增加,这可能是机体对产前脉冲电磁场所致脑损伤的代偿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付剑亮  宋莉莉  邵福源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128-130,i0001
目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观察此过程中脑海马组织中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8只,假手术组18只,慢性脑低灌注组24只。空白对照不进行干预,慢性脑低灌注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大鼠慢性脑低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行颈前切开,不结扎颈总动脉。分别于术前、术后2,4,8周应用Y迷宫评价错误次数和全天总反应时间,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海马组织病理变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观察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蛋白含量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死亡3只,57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Y迷宫测试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较,从术后2周开始,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的迷宫作业错误反应次数增多[(1.00&;#177;0.59),(1.06&;#177;0.54),(2.05&;#177;0.72)次;F=4.89,P〈0.05],全天总反应时间延长[(88.28&;#177;17.41),(90.38&;#177;15.57),(142.51&;#177;21.72)s,F=4.56,P〈0.051,且随术后时间的延长错误次数和总反应时间增加(P〈0.01)。②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表达:与正常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2周时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阳性表达开始减少(21.68&;#177;1.22,21.32&;#177;1.38,17.32&;#177;1.11,F=3.84,P〈0.05),至术后4,8周其表达继续减少(11.59&;#177;0.76,8.49&;#177;0.42)。结论:慢性脑低灌注可诱导脑海马组织中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表达下调,同时伴随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提示该酶可能参与了学习记忆过程。  相似文献   

17.
背景脑海马结构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一般认为与空间认知活动密切相关.纹状体边缘区是新近发现的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一个亚区,其学习记忆功能是否和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有区别?目的比较纹状体边缘区与海马两个不同脑区在学习记忆功能上的区作用及地位,观察纹状体边缘区和海马在逃避性学习记忆方面的差别.设计完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7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选择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109只,经两次Y型迷宫实验筛选后获得合格动物75只,随机分成损毁纹状体边缘区组25只、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10只、纹状体边缘区对照组30只和双侧穹窿海马伞对照组10只.应用Y迷宫训练大鼠后24 h,损毁纹状体边缘区组以10 g/L海人藻酸0.1~0.2μL损毁大鼠双侧纹状体边缘区;纹状体边缘区对照组以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双侧穹窿海马伞对照组仅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浅层的皮质组织.手术在第2次筛选的次日进行.术后5 d观察大鼠在Y迷宫中学习记忆的行为表现(30次迷宫测试中,正确次数≥15即为学习记忆能力正常).主要观察指标不同组别大鼠手术前后Y迷宫学习的正确次数.结果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109只,经两次Y型迷宫实验筛选后获得合格动物75只,实验过程中有3只死亡,还有32只因未能被准确注射药物或生理盐水到纹状体边缘区而被淘汰,最后共有40只大鼠进入分析,其中损毁纹状体边缘区组11只,纹状体边缘区对照组9只,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10只,双侧穹窿海马伞组10只.①手术后损毁纹状体边缘区组的大鼠Y迷宫学习数据的正确次数低于纹状体边缘区对照组,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双侧穹窿海马伞对照组[(9.27±4.29)次,(22.56±4.25)次,(21.10±4.68)次,(22.00±4.89)次,(P=0.000)].②损毁纹状体边缘区组手术后Y迷宫学习的正确次数也显著低于手术前[(9.27±4.29)次,(18.27±3.07)次,(P=0.000)].③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的大鼠Y迷宫学习成绩正确次数与双侧穹窿海马伞对照组及纹状体边缘区对照组基本一致(P=0.660和P=0.489),手术后Y迷宫学习的正确次数和手术前也基本一致(P=0.700).结论损毁纹状体边缘区大鼠在Y迷宫中的学习成绩明显降低,而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大鼠学习记忆成绩与未切断穹窿海马伞大鼠比较无明显变化,证明纹状体边缘区能用反映较复杂条件反射的电Y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行为,而海马区则不能,进一步说明两者在调控大脑学习记忆功能上的区别,纹状体边缘区对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伤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建军  冯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496-3497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呆(VD)大鼠P300与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改变及脑伤泰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Pulsinlli-4血管法制作VD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测定P300潜伏期,免疫组化法行海马突触素染色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P300延长,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下降,但在术后8周P300缩短,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上升。结论 脑伤泰缩短P300潜伏期,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SY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背景: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具有负调控作用的理论已公认,但证实其具体机制的资料有限。目的:在无细胞接触的条件下,观察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负调控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5-10/2007-12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完成。材料:骨髓标本来源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健康供者,外周血来源于健康志愿者。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成人骨髓,Percoll 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新鲜肝素抗凝的外周血,Ficoll法分离出淋巴单个核细胞,调整浓度为2×109L-1,分别取100μL淋巴细胞悬液,置入96孔板中,设立4组:培养上清组加入培养3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100μL/孔;培养上清 植物血凝素组在前组基础上加入1g/L植物血凝素5μL;空白对照组加入含体积分数0.1胎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100μL;植物血凝素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加入1g/L植物血凝素5μL。置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孵箱中培养3d。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植物血凝素组比较,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后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5),其增殖转化抑制率为9.00%。与培养上清组比较,在有植物血凝素刺激的情况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进一步下降(P<0.01),其增殖转化抑制率达20.91%。结论: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能够抑制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且在外源性刺激源植物血凝素存在的情况下,其抑制效果明显增强,提示其负调控作用至少是部分通过分泌可溶性细胞因子而间接对淋巴细胞产生抑制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SD大鼠淋巴细胞亚群及海马组织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60只SPF级老年SD雄性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只。对照组大鼠给予利多卡因椎管内阻滞麻醉,观察组大鼠给予丙泊酚全身静脉麻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大鼠术后30 min以及术后1 d、3 d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后1 d、3 d血清炎性指标白介素-1β(IL-1β)与白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术后3 d、7 d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并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比较两组大鼠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大鼠术后30 min以及1、3 d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占比都显著低于术前30 min,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大鼠术后30 min以及术后1 d、3 d的CD8+T淋巴细胞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大鼠术后1 d、3 d的血清IL-1β与IL-6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大鼠术后3 d、7 d的海马组织GFAP相对表达水平、细胞凋亡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相对于椎管内阻滞麻醉,在老年SD大鼠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抑制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导致GFAP蛋白的表达与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促进海马组织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